본문 바로가기
  • 의미의 공간
  • 자연과 인간
음식문화

중국의 술문화 35

by 8866 2010. 12. 19.

 

 

중국의 술문화 35

중국어원문자료

 

 

1. 중국의 술과 고대 문학

2. 술 '주'자에 얽힌 이야기

3. 술 '주'자로 풀어 본 음주

 

1. 중국의 술과 고대 문학

中国酒与古代文学

 

 

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象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世界文化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苏斯为象征,到古希腊悲剧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得以升华,尼采认为,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

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神精神无所不往,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造的登峰造极之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因为,自由、艺术和美是三位一体的,因自由而艺术,因艺术而产生美。

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第一“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山岳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这种“至人”境界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杜甫《独酌成诗》)“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苏轼《和陶渊明〈饮酒〉》)“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杨万里《重九后二月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南宋政治诗人张元年说:“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酒醉而成传世诗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

不仅为诗如是,在绘画和中国文化特有的艺术书法中,酒神的精灵更是活泼万端。画家中,郑板桥的字画不能轻易得到,于是求者拿狗肉与美酒款待,在郑板桥的醉意中求字画者即可如愿。郑板桥也知道求画者的把戏,但他耐不住美酒狗肉的诱惑,只好写诗自嘲:“看月不妨人去尽,对月只恨酒来迟。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吴带当风”的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元四家”中的黄公望也是“酒不醉,不能画”。“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李白写醉僧怀素:“吾师醉后依胡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飞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怀素酒醉泼墨,方留其神鬼皆惊的《自叙帖》。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有其“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

酒乃天地之间尤物。虽也进入肚腹,却不能充饥,不能解渴,只作用于人的心神。心神经酒一滋润,一刺激,便产生莫名其妙的变化,莫可名状的诡谲,向外表现为言和行,便不同寻常了。因此,人世间有了酒,人类的生活便丰富多彩了,人类的历史便斑斓多姿了,茫茫尘寰便增添许多有趣的风景,短短人生便增添许多悠长的滋味。假如我们的老祖宗没能从腐烂了的野果和放久了的剩饭的酸香味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酿酒术,那么,卷帙浩繁的廿四史将枯燥许多,历朝历代的社会生活将寡淡许多,我们回顾往昔的时候,也许少了许多兴味。历史是条长河,河中对了酒,河水便奔流得更浪漫,更生动,翻腾起的浪花千古后仍使人感到精彩。


上至宫廷,下至市井,高贵者,卑贱者,都喝酒。金元殿里的天子赐宴,三家村时的老翁对酌,虽然档次不同,气派迥异,但把佳酿或旧醅喝下肚子,并品味那个美妙地过程,则是一样的。与官司人、商人、匠人、农人相比,文人似乎和酒更有缘分。一是文人多嗜酒。酒能激发灵感,活跃形象思维;酒后吟诗作文,每有佳句华章。饮酒本身,也往往成为创作素材。一部中国文学史,几乎页页都散发出酒香。李白和杜甫,中国文人的杰出代表,都终生嗜酒。李白自称“酒仙”,杜甫因有一句“性豪业嗜酒”,被郭沫若先生谥之为“酒豪”。郭老还煞费苦心地统计出,在他们现存的诗作中,言及酒的,李占17%,杜占21%。这就使我们想到,假设没有酒,李杜的诗歌一定会少了许多韵味,我们今天读到的《李太白集》、《杜工部集》,也一定会薄了许多。二是文人饮酒特别讲究那个饮的过程,特别讲究饮酒过程中的那套繁文缛节。于是,便要制定颇为严刻的觞政,便要舞弄花样百出的酒令。那酒令,可不是好玩的,是对人的聪明才情、知识水平、文学修养和应变能力的严峻考验;没有满腹诗书和机敏睿智,是要临场出丑的。文人们硬是把这一套玩出美妙的极至,硬是把经史百家、诗文词曲、歌谣谚语、典故对联等等文化内容,都有出神入化地囊括到酒令中去了。于是,酒宴始终,便充溢着浓浓的而又绵绵的书卷气和文化味。觥筹交错中,不仅享受了酒的醇美,也享受了文化的馨香。古代文人宴饮时的逸雅情趣,我们是不能亲眼见识了,只能从《红楼梦》、《镜花缘》等小说和记载酒令的书籍中窥知若干。由于文人的参与,饮酒才饮出了档次,饮出了境界,饮出了无限风光。酒文化中的精采部分,实在是文人创造的。“五四”以后的现代文人,也常相聚宴饮,连鲁迅先生也多次参加,《鲁迅日记》中常有记载。他那首诗《自嘲》(诗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成为名联),就是在郁达夫做东的宴席上做成的。郁达夫更嗜酒,曾有“大醉三千日,微醺又十年”之句;酒中醉中,他乘兴做出许多好诗文。新文人雅集,樽俎之间仍然充满文化味,谈诗话文,即席吟咏,仍是一大主题。丰子恺就曾写道:“世间最好是酒肴,莫如诗句。”五四运动,狂飙突起,涤荡了旧世界,但千古传下的酒文化仍然一脉相承。创造新文化的新文人,一端起酒杯,仍似他们的先辈。


古代的希腊、罗马在谈到酒与文学的关係时,特別爱谈「酒神精神」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中国是个神话不发达的国家,酒在与文学的关係上还没有上升到「神」的位置,但是它对作家文思或诗兴的催化有著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文学有两个重要的特徵:一是抒情性作品佔主流地位。抒情诗自不必说,就是记述或代言的作品也都有很强烈的抒情性。抒情性强的文学受到酒催化自不待言。另外一个特徵是作品的个人性和自娱性。中国传统文学大多不是面对社会的(儘管圣人有此要求,认为文学要起到教化作用),而是自娱的。所以受外部因素控制较少(如面对市场就要考虑经济因素),个人性较强,不会太计较酒对文学影响的后果。当然这种影响有正面也有负面的。

《诗经%26#8231;隰有萇楚》:「隰有萇楚,猗儺其枝 。 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诗人看到枝叶繁茂的羊桃在太阳的照耀下熠熠生光,忽然感叹,羡慕草木无知。然而人不可能没有知觉,世间苦难都要人的感觉细细品味,而且越是敏感的诗人感受得越痛楚。也许人生下来时还保留著天堂的记忆,所以追求美好几乎就是人的本质。可是有多少人能如愿以偿呢?追求不遂,更加深了人们的痛苦。

 

为了摆脱痛苦,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喝酒麻醉自己。如曹操在《短歌行》中所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种意识不始於汉末,《诗经%26#8231;卷耳》中就有「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的句子。当人生的自我意识越加觉醒时,这种消愁的欲望越加强烈。到了唐代李白,这个忧愁就成了「万古愁」,它须要「千钟」、「万斛」的酒来冲刷了:「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將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將进酒》)就算这样,也还会:「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朓楼饯別校书叔云》)人可以暂时地酣臥酒乡,可是他醒了以后会如何呢?

南北朝时,人们就感受到酒对於艺术家人格的完成和对艺术创作的催化作用了。唐人在这方面的认识更为深入。杜甫《饮中八仙歌》描绘的不只是一帮酒徒,他们更像是一个浪漫的艺术群体。酒把他们身上的艺术气质渲染得淋漓尽致。如浪漫诗人李白:「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又如书法大师张旭:「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这些艺术家和诗人在半酣状態下,平日的政治哲理、道德规范等「理性的魔障」都被酒精突破了,此时他们似乎只受直觉或潜意识的支配,从而最大限度地解放了心理能量中潜藏的人之本性。
儒家虽然关注到人,但这个「人」是指群体,而非个体,並且有借群体以压抑个体的倾向。魏晋是士人的个体意识觉醒的时代,当他们用初步觉醒的自我对抗主流意识时,往往会有內力不足的感觉,所以这些士人就要靠酒来支撑。从表面上看他们恣放情志,借酒自秽,並以种种惊世骇俗的行为破坏名教,对抗主流社会。这些士人常说:「礼岂为我辈设耶?」他们嚮往的是放任自然的生活態度,从自然中探討人的自然本性。


这一点在陶渊明那里得到发展。他首次把把诗、酒、自然结合在一起,並从其中寻求人的本真,也即人的本性。他在《饮酒》诗中说:「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又说:「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所谓的「真意」、「深味」指在痛饮时体会到人生真諦与人的自然本性。这些都被后世追求个性解放的人们继承了下来。李白《月下独酌》云:「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所谓「酒中趣」,就是在醉乡中摆脱了日常礼法的束缚,於冥冥之中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

 

李白醉后的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復来。」(《將进酒》)这是自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顏!」(《梦游天姥吟留別》)对权贵投以极大的蔑视;「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鵡鸚洲!」(《江夏赠韦南陵冰》)表现出极大的激愤。这些既是醉后的狂言,更是最能表达出李白真正自我的诗句。宋人责备李白诗中篇篇有酒,其实酒把许多诗人艺术家从尘俗琐务中解放了出来,恢復他们真正的艺术家的风范。很难设想有个时时清醒的李白,还能写出这么多传之不朽的诗篇。

 

 

2. 술 '주'자에 얽힌 이야기

戏说“酒”字


酒字由何而来?为何是三点水的偏旁加个酉?问过许多喝酒的“酒仙”“酒圣”,听过不少酒的掌故趣闻,也翻过《 说文解字 》,均是公说公的理,婆论婆的道,各有各的说法。今日我亦来凑个一家之言,权当戏说。

最早关于酒的诗出于《 诗经 》,但不及曹操的名句影响深远。曹操的名句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此杜康乃酒名,其实也是人名。杜康是何方人士?秦豫两地相争,由来已久。但不管其究竟是河南人还是陕西人,往大里说都是中国人,往小里说都是中原人。

自古中原富饶,六禽兴旺,五谷丰登。每当金秋时节,但见村里村外,田园处处,皆是粮食垛子,蔚成一派丰收景象。

杜康生长于中原,其家的房前屋后自然也就少不了了这样的粮食垛子。相传在某年的秋收之后,杜康家乡一带连绵大雨,数月不歇,方圆百里,皆成泽国。新搭建而起的粮食垛子经不起雨水的浸泡,慢慢地便散发了一股被沤出来了的酸馊味道。邻里乡亲都嫌气味难闻,唯有杜康觉得香。

是日晚,杜康做了一梦,梦见一白胡子仙人,站在他的床头对他说,你与这种味道有缘呢,明天一早,你用只大海碗去那粮食垛子前,接满一碗由粮食垛子过滤下来的雨水,也就是这种你觉得很香的雨水,再到村外的大马路上去,向三位过路的行人各索要一滴血,然后再把这三滴血融进这雨水里,它就会变成一种极好的饮料,而这种饮料就叫做酒。

白胡子仙人说罢就飘然而去了,杜康猛地醒来,觉得此梦如同真的一般。次日卯时( 早晨五点至七点 ),杜康决定将此梦付诸实施,当作真事来做,他取碗接水,并来到了村外的大马路上。

而此时的大马路上,由于连绵数月的大雨,一片泥泞,更无行人。正当杜康觉得失望之时,突从马路边上的林荫深处,传来了阵阵“之乎者也”的诵读声。他赶紧循声找去,只见本村秀才正在摇头晃脑地念书呢。因为秀才是要早读的,且风雨无阻。

杜康静候一侧,一等秀才歇息,便连忙上前叩拜,并如此这般地将白胡子仙人所托之梦叙述一遍。秀才吗,刚好读到“成人之美”的篇章,便极斯文地将衣袖挽起,仍用“之乎者也”的抑扬顿挫的声调对杜康说:“区区一滴血,不足挂齿,请 -- 便 -- !”杜康千恩万谢,取之融入碗之水中。

回到马路间,仍是见雨不见人。杜康求成心切,也就只好耐得住寂寞。他在风雨中等啊等啊,一直等到午时( 中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 ),才终于等来了一匹奔马。杜康说时迟,那时快,一个箭步上前拉住马缰,只见奔马上跳下一位长髯武士,似关云长,声如洪钟地喝道:“老子正有紧急公务在身,何人撒野,胆敢拦我,想找斩吗?”杜康虽然吓得屁滚尿流,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将白胡子仙人所托之梦如此这般地又向武士叙述了一遍。武士一听,再看看杜康那战战兢兢的模样,竟动了恻隐之心,大吼道:“他妈的,不就一滴血吗,来,拿去!”说罢,自己抽出佩剑,挑破食指,让杜康取下一滴血,融入碗之水中。

望着豪爽的武士远去,杜康重又伫立于风雨之中。过了未时、申时,眨眼就到了酉时( 下午五点至七点 ),马路上仍然杳无人迹。眼见天色愈发昏暗,再想着自己忍饥受饿了一日,可白胡子仙人所托之梦仍因缺一滴血而难以完成,不禁凄然泪落。当他捧着已融有两滴血的大海碗往回走时,突见路边水沟的洞里有一物在蠕动,他连忙上前一看,竟是一傻子在避雨。啊,这真叫天无绝人之路也!杜康又连忙上前与傻子说起了白胡子仙人。无奈傻子智商低下,任凭杜康使尽三寸不烂之舌的功夫,却如同对牛弹琴,其傻子始终无动于衷,杜康只好怏怏离去。可当他走了数步,突然间冒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抢傻子的一滴血!于是杜康便冲上前去,按住傻子,强行用刀划破了傻子的手臂,取下“战利品”。

所以说,酒字偏旁的三点水,不是三点水,而是三滴血。那三滴血旁边的酉字,是因为白胡子仙人所希望的那种沤过粮食的雨水,加上血勾兑而成的叫做酒的饮料,最后形成于酉时。

所以你看那酒桌上,当一杯两杯时,大家都温文尔雅、彬彬有礼,都是“您请,您请”的柔和之声。如此斯文,皆因秀才的第一滴血在起作用;到了八杯十杯时,酒桌上的诸位仁兄有的面红耳赤,有的青筋绽暴,你抢我的杯,我夺你的瓶,嗓门也大了许多,平时胆小的,也敢放肆地大喝:“他妈的你给我喝!给我喝!”如此激昂,皆因武士的第二滴血在起作用;到了一瓶两瓶见底时,酒桌上的列位不少已是语无伦次,颠三倒四,如疯话,如梦呓,这又皆因傻子的第三滴血在起作用。

 

3. 술 '주'자로 풀어 본 음주

由酒字说饮酒


酒,在日常生活中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饮料,但是说到酒字,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酒字,在古籍中的解释:
〔唐韵〕:“子酉切,湫上声。”
〔说文〕“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
〔释名〕“酒,酉也。酿之米麴,酉则久而味美也。”
古人已将酒的制作过程、饮酒后的状态记录的非常详细。“所以就人性之善恶”就非常容易分辨了。
我们今天喝酒,可不是分辨什么“人性之善恶”,而是亲朋好友相聚、喜庆之日的必须消费品,礼节上的必需品,否则谁还敢赴你的宴请呢?
网友天涯海角客曾在《清韵书院》.文学.创作的《论饮酒》(见原文)这样说道:“‘酒字乃‘洒字加‘一。如果说白了一点。我们可以说喝酒时比平时的洒脱要更加多一倍。如果喝酒的不懂得洒脱,那么他只能算是酒徒,那种喝醉烂如泥的酒徒而已。不是胡乱的吹虚一番自己,就是信口开河将平生的事迹说成天花乱坠。想想,这种人只能给会喝酒的人脸上抹黑。”
多么坦率的一番议论。利用今天“酒”字的构造完成了他的新“解字”,假“洒”字来告诫那些喝酒“扭扭捏捏”的伪君子,要喝就喝它个潇潇洒洒。
我不饮酒,但不反对饮酒。当然在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时候,盛情难却,只好领受一番对方美意。三两(啤酒两罐)的上限,虽没有“不是胡乱的吹虚一番自己,就是信口开河将平生的事迹说成天花乱坠”之举,但总会口无遮拦地利用《梅花易术》对朋友们评论一番,权作谢仪。
饮酒的状态是不相同的,小m、小b属于文人,虽然过量,但从来没有一句粗话,可能是天生没有学过粗话。这和他们的文章相似--“干净利索”。小m有时会舌头有些大,说话不太利索,走路摇晃,但是我从来没有见他出过任何洋相。小b酒后会更勤快,总会照顾到餐桌上的所有人,话要比平常多一些,少了许多往日的拘禁。
朋友中小w,从不饮酒,但要是我邀请,他总会喝,话越来越少,最后早早离席,找地方一觉便没事了。但是浑身会有红晕不退,可能是酒精过敏。一般情况我是不攀他的。
而小g就不同了,因为前几年办辅导站是遇事喝酒过量,现在一喝就醉。醉酒后,总会不停地闹,如果提到伤心事,就会和女孩子一样哭个不停。
有人说:喝酒后,红脸人善良;白脸人,不善。我所交的朋友中不论皮肤黑白,酒后都会发红。就连政府办黄白皮肤的小m,耳根也会红透的。可是我却不变颜色,这能说我不善吗?我想和血液有关吧!
再来看看高论:
“然而,懂得的喝酒的也是享受人生的一种生活。我们可以慢慢地来品尝美酒。古人自有很多的豪饮者。豪客可以大杯大杯的灌酒,然而,饮者只能用一杯杯的来品味着酒的美意。有醉翁之意不在于酒的人。有视酒为生命的人。济公传里的‘酒肉穿肠过,佛祖自在心。南无阿弥陀佛。谁说和尚就不能饮酒。只不过他们只是害怕酒后乱性而已。但对于善于饮酒的人来说,饮酒简直就是在享受着人生中的快乐!很多的羡慕‘李白诗百篇。然而,这种羡慕也已成为过去。今人对酒的文化可真所谓百出不穷。我所知道的酒类不过只是其中的皮毛。我只知道烧酒的浓烈,女儿的柔软,再加几种常听到的之外,也就知之不多。反正酒都需要有人懂得真正品尝的人来饮,才算是对得起,酿酒人的辛苦。不然,一些只会喝醉烂醉如泥的人,只能说是在浪费别人的辛苦而已。

然而,人只要饮过度,往往是丑态显出。人喝醉酒的时候,那付丑恶比任何的动物都要丑陋。那失去理性的智慧。失去自我的控制性。不过很多的人还是照样喝它稀烂醉。然而,这些人简直就是浪费着酒精而已。根本就不算是喝酒。如果说是他们喝了酒的话,不如说是魔鬼在变着戏法而已。把他的机智,智慧,灵敏等全都丧失掉。我们常常所听到和见到的借酒逞凶的人大都数会是这样的人。然而,懂得饮酒的人知道恰当的品尝,才算得上是人生中最美之事。你可以倒一杯,如果觉得心情好的话,再赋颂一首唐诗宋词之类的诗词句。、最好是附合此情此景的,那么就更加的令人回味无穷。更让人觉得人生不是在虚度。“风月杯中醉,一笑解千愁,再来一个天凉好个秋。”然而,这醉不是真的醉,半醉半醒之间的那一种。如果是男人更是觉得英姿风发。如果是女子的话,那么更是妩媚动人,风情万种。醉的朦胧,醉的恰当。那么醉一番又能如何呢?而这更具有诗意的醉,更是人生一绝唱。还有什么比的上如此的生活呢?

卡西乌斯只饮水,桑贝尔喝酒。而且还经常喝醉。然而把暗杀凯撒的计划告诉他们,同样不用泄露。对此,桑贝尔还风趣的说:“我没有酒量,哪能里还有暗杀暴君的胆量!”让这些人喝酒只能说是为杀人而增喝而已。说起来杀暴君也是一件好事,算算也是功过抵消了。古人通宵达旦饮酒的人也大有所在,当然这就需要更多的空余时间方可,不然让你去喝,你没这个兴趣,因为你的脑子里还在想着明天自己的生活应该怎么办呢?那么只能算是少饮为妙了。法国有这样一位大将军,他平时一餐喝四升酒不在话下,酒酣耳热以后处理公务依然不输于最贤明的官员。这只能说一个人知道自己的酒量,而不过多的饮酒,那么何不说也是一件幸事呢?

古来英雄无不是豪饮者居多。三军出发时,先敬酒三杯,以示凯旋归来。将军身赴战场时,先饮酒一番。再于大战一番。这才显出古时英雄的本色。不过今人是不可能再有了。要想有,只能去听听古人英雄的故事。如果你看到某一个人喝酒之后,整张脸红了,就说他象张飞(浅显的意思)。如果那个人喝了很多的酒,却不见丝毫的脸红,就说象关羽(深藏不露的意思)。总之,不管是这个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大地,还是国外的风土人情,这酒都是免不了的。如果一定要分个清的话,只能说一个少饮一点,一个多饮一点罢了。没有那一个国家的人不会喝酒。不过,我们自己的国家,在当今大多数只能算是酒徒而已。我们可见街道上开出租车的司机,喝醉了酒撞人,还有那些喝醉了酒打人的流氓。然而,这酒只是让他们给白白浪费掉,不值得一分钱。说起酒不由地会想起三国里许多的英雄好叹。曹操与刘玄德的浊酒论英雄。多少的事在一壶浊酒中谈笑而过,我们可以约几位好友,围座在一起,各自倒一杯,谈谈以往令多少的人羡慕的英雄伟迹。在今人的眼中也只不过是一谈笑而过。轻措谈写的就一笑了知。我们可以喝酒,吟松风,对明月。唱歌赋,念诗文,只要你觉得还不够尽兴,再舞剑一番以来助兴,那管神仙的乐趣,只羡慕人活的洒脱和自在。

在南方有女儿红,等女儿出生的那天,埋在地下,一直到出嫁的时候才喝,而喝到女儿红的人是幸福的,他们脸上露出的是得意的笑容。而女儿红也是南方所特有的,以前听长辈听说过,不知现在还有没有人也埋在地下等待女儿的出嫁呢?

一番酒后,各自吐露心声,把心声的悲与痛诉说出来。把所有的往事都在这酒杯谈化掉,还管什么人生中的烦事呢?人生难得醉一回。不过醉的要有诗意,不然跟一些酒徒之类又有何区别。举手中杯,可以一个人独酌,也可以约三五知已聚在一起谈笑风声。也才知人生不枉虚度了。喝酒并非是坏事,而看你能不能把握的住,如果自知把握的能力不够,最好不要多喝,不然出丑的只能会是你,你那付比任何动物都要丑陋的脸面就会显示在别人的面前。

喝喝酒来论一论人生,何不也是一件幸事呢? ”
是啊!我不饮酒,但还是要和饮酒的朋友交流一番,也是一件美事吧!
中华最早就创造了“酒”和这个字,原来待发掘的东西太多了……

 

'음식문화'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중국의 술문화 37  (0) 2010.12.21
중국의 술문화 36  (0) 2010.12.20
중국의 술문화 34  (0) 2010.12.19
중국의 술문화 33  (0) 2010.12.16
중국의 술문화 32  (0) 2010.12.16

댓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