본문 바로가기
  • 의미의 공간
  • 자연과 인간
음식문화

중국의 술문화 32

by 8866 2010. 12. 16.

 

 

중국의 술문화 32

중국어원문자료

 

 

1.술을 좋아한 문인들이 얼마나 될까

2. 주련과 예술

 

1.술을 좋아한 문인들이 얼마나 될까?

尚酒的文人墨客知多少

 

古时候,文人墨客多尚酒,喝酒也最有境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众人皆知此千古佳句为陶渊明所作。或许众多受陶氏佳文熏染者并不知,他原是位“爱酒不爱官”之人。陶渊明生性好酒,却家贫难支,多亏横溢之才受人敬,常有人请酒附雅,这才多有畅饮之机。后来陶渊明官至彭泽县令,似觉“雪花银”难负酒愿,便令下属将200亩公田种上糯稻,自己酿起酒来。据说因此受罚,却也不
思悔改,宁愿无官不愿无酒,最终辞了县令打道归乡,隐居田园饮酒作诗,自呼“快哉”。

陶翁一生诗酒相伴,以诗酒会友,酒中抚琴,琴后赋诗,醉意蒙蒙之中留下《饮酒二十首》诗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首便是其中佳作。

若论山水田园诗作,当属大唐孟浩然最佳。孟翁也属好饮者,自喻“万事不如杯在手”。据传,荆州刺史韩朝宗看中孟浩然才华,定下日期约他一同赴长安,向朝廷当面推荐为官。孟翁动身之日却遇好友上门,于是设酒畅饮。有人提醒赴京之事,孟翁言:酒香沾襟百事轻,管他赴京不赴京。恋酒失约负了韩朝宗美意,定然惹起怒颜,而孟翁坦然笑之。

都知王维乃唐代大诗人,可知他还是位大画家?可知他还有“不醉不画”的习惯?王维做官不久,宰相李林甫求画装点门面,无奈王维不知附势,竟悬毫埋墨,因此得罪了李宰相,被贬官离京。王维只身终南山中,一酒一诗,一酒一画,隐居生活倒也自在。只是酒瘾日增,酒量渐大,求画不得者见隙可乘,每每请酒至醉后再求,屡屡得手,于是王维便养成了醉后作画的习惯。一日当地太守请酒,王维又醉,被扶之客厅作画。此时王维尚有几分清醒,决意“画留墙头不留人”,于是脱下鞋子沾墨依墙而作。太守满眼皆是鞋印子,大惑不解。王维说:熄烛借月画自来。太守吹灭蜡烛,但见月色入室,朦胧映墙,墙面小溪流淌,溪边葡萄满架,一幅美景尽收眼底。情不自禁伸手揭之,方知墙面之作,视而难收。王维醉画葡萄,太守怒而无奈,也算一段佳话。

“李白斗酒诗百篇”,后人之誉足见诗圣酒爽文迈之大气。醉赋《清平调》便属酒文相兴之美谈。开元年间,唐明皇与杨贵妃月夜赏花,红、紫、浅红、雪白四种牡丹争奇斗艳,明皇龙颜大悦,宣召翰林大学士李白临场新作《清平调》三章助兴。李白尚在醉中,却圣命难违,到底是“斗酒百篇”之圣,一挥而就: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下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壮倚阑干。”

后来,玄宗皇帝常邀李白对饮谈诗,李白醉卧御宴也成常事。敢在万乘之尊面前醉酒,岂不为尚酒之人?

白居易也自称“醉吟先生”。他曾为自己作《醉吟先生传》一文,描述闲而诗、诗而吟,吟而笑、笑而饮,饮而醉、醉而再吟的“陶陶然,昏昏然,不知老之将至”的生活情志。白翁一生嗜酒,尽管“鬓尽白,发半秃,齿双缺,而觞咏之兴犹未衰”,可谓“少始执壶终不放”。

刘伶、阮籍、嵇康、山涛、向秀、阮咸、王成史称“竹林七贤”,他们不仅享誉文坛,也是“酒坛七怪”。尤其是刘伶,嗜酒成性,一生中留下了数不清的酒趣。做官时,无论公堂之上还是微服与外,腰间一壶酒是断不会少的。酒多醉多难免误政,有人劝他切勿酒废前程。刘伶说:我本来不是为官之士,天性尚文尚酒,却误入仕途,实乃荒唐。罢了,这官决不再做。

刘伶罢官后更加纵酒放筵,不拘礼节。他闻听朝廷差官前来说服自己继续为官,便裸体见差官。来者见状不悦,责怪他不礼不尊。刘伶说:天地是我屋宇,房屋是我的裤子,你自己走进我的裤子里,怎么还要怪我?差官回朝便说:如此放荡之人,实难为官。

刘伶爱酒的最大成果是为后人留下一篇《酒德颂》,大意是:

有位大人先生,以天长地久为一时,万年时间为一瞬;以日月为门窗,以八荒为庭中大道。他行走没有车痕,居住没有房舍;以天为幕,以地为席,放纵无羁,任意去留。他停留时手拿酒杯,行动时随带酒壶,只知有酒喝,不管其他事。

士大夫们前来责问,并咬牙切齿地向他陈说礼法。而他旁若无人,依旧手捧酒具,从酒槽中舀酒喝,而后岔开两腿,斜靠酒槽,无思无虑,其乐陶陶。他时而酒醉,时而酒醒,神思昏昏,醉眼蒙眬。他不知冷热,心无杂念,听不到雷声,看不到泰山,世界万物好似水中浮萍。士大夫们在他身边,好像软体动物比之与桑虫。

瞧这刘伶,如此“酒德”之解实在蔑视孔孟之道。刘伶还真是这个意思,心中只有老庄思想。

贺知章金龟换酒,怀素醉书狂草,王羲之醉书《兰亭帖》,李清照少女出酒词,石延年斗酒等等,看过这些酒中轶事,你就知道文人墨客多么尚酒。

古代的许多文人墨客因为尚酒几乎占尽了酒坛雅号:

宋代文豪欧阳修自号“醉翁”;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人称“酒中女杰”;
宋代文学家、书法家石延年人称“酒怪”;

宋代文学家苏轼因善于酿酒人称“酒师”;

还有辛弃疾、杜甫、陈子昂、王之涣、卢照邻……历数唐宋八大家,再观文坛众秀,尚酒之人举不胜举。


文人墨客是干什么的?是创造和传播文化的。他们如此尚酒,便注定了酒与文化的融合。

和古代相比,现代的文人墨客在酒坛似乎不太出彩,没出多少“酒仙”、“酒杰”、“酒侠”之类的人物。究其原因,大概如下:

一是喝酒普及了,文人墨客被淹没。就说唐宋时期,喝酒人能有多少?不过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商贾地主之类,寻常百姓哪有钱买酒喝?那时期的文人墨客多少有把碎银子,也有闲情逸致,饮酒又是高雅之事,尚酒自然成风。而当今就不同了,温饱思“饮欲”,酒至寻常百姓家,民间善饮、豪饮、纵饮者多如牛毛,酒坛哪显文人墨客风采?

二是“官念”变了,借酒浇愁者少了。古代文人墨客满脑子都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26rdquo;、“十年寒窗苦,熬得人上人”,说到根子上还是一心想当官的多。为文为官两股道,文人的天性直而不曲,不善权变,难免仕途之中坎坷多,如屈原、李白之类虽朝中为官最终也被政敌拿下,于是悲愤填胸。心中万般愁,有酒可解忧,若非,何以抱坛纵饮?而现代的文人墨客文为重官为轻,不琢磨当官的事也就没有当官的烦恼,无需借酒浇愁,只需文中求乐,这就少了许多成为醉翁的机会。

还有注重健康的因素,兴趣广泛的因素等等,都决定了当今的文人墨客远不如先人们尚酒。豪情不豪饮,好客不好酒,当今的文人墨客的确“退化”了。当然,这并不影响酒与文化的密切关系,酒文化本身的发展和酒对文化的影响一如既往。比如当今的“酒桌文化”可谓丰富多彩,酒桌“段子”、酒桌礼节、酒桌语言等不断推陈出新就是证明。

“酒文化”起西周,孕秦汉,至唐宋时期,成浩瀚之势。斯时,酒助文兴,文助酒香,酒文为伍,似体魂相伴相绕。

酒,从最初的奢侈品,周代的礼祀品,到唐宋时期一经与文为伍便成了风雅之物。

唐宋文坛尚酒之风盛起,美酒入诗入文入画,既丰富了诗文书画内容,也使酒的文化价
值更显丰厚。更重要的是,文人墨客借酒抒怀寄意,世事、人生、民情、国政以及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尽在其中。也不妨说,唐宋时期中国的“酒文化”已融入社会万象。

我们不妨一睹文人墨客留下的一曲曲千古名唱。

春主暖。酒含春韵暖天地,把壶流泻尽友情,唐代诗人王维一首《渭城曲》,关爱挚情感人至深:

渭城朝雨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夏主炽热。酒之夏韵显热情,千杯万盏醉方休,唐代诗人李白一首《客中行》,热情好客之气淋漓无比: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秋主清雅。酒中秋韵在,我心自清悠,唐代诗人孟浩然一首《过故人庄》,令人好不心清气爽: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冬主寒酷。酒之冬韵寒人意,多有悲壮生心头,唐代诗人王翰一首《凉州词》,让人顿生悲情壮怀: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酒之“四韵”可谓情感之韵,而世事、人生之叹更震心魄。

曹操仰天《短歌行》,苦叹志高梦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李白把杯《将进酒》,抒尽人生悟觉: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白居易《把酒》对天歌,劝慰众生乐观而世:

把酒仰问天,古今谁无死。

所贵未死间,少忧多欢喜。

穷通谅在天,忧喜即由己。

是故达道人,去彼而取此。

勿言未富贵,久忝居禄仕。

借问宗族间,几人拖金紫。

勿忧渐衰老,且喜加年纪。

试问班行中,几人及暮齿。

朝食不过饱,五鼎徒为尔。

夕寝只求客,一衾而已矣。

此外皆长物,于我云相似。

有子不留金,何况兼无子。

苏轼《水调歌头》,引出悲欢离合之叹: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李清照《声声慢》,道尽闺中凄惨冷清状: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杜甫《登高》眺人寰,苦叹世事艰难: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若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酒香弥卷之作举不胜举,故而有曰:“唐宋无酒不成诗,无词不沾酒”。以全唐诗为例,其中涉及酒的有1000多首,《唐诗300首》中,饮酒诗有48首。陶渊明可谓酒诗之圣,佳作篇篇皆有酒。辛弃疾也不逊色,所作诗词640首,竟有347首酒漫其中。

唐宋之后,酒文为伍之风犹存。清代文坛怪杰郑板桥的“看月不妨人去尽,对花只恨酒来迟”;近代龚自珍的“使君谈艺笔通神,斗大高阳酒国春”;现代鲁迅的“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毛泽东的“借问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周恩来的“扪虱倾谈惊四座,持鳖下酒话当年”;朱德的“推开黑幕剑三尺,痛饮黄龙酒数杯”;以及郁达夫的“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于右任的“低徊海上庆功宴,万里江山酒一杯”等等,无不脍炙人口。
酒中有诗情画意,酒中也有美妙文章:

刘伶著有《酒德颂》。

孔融著有《与曹操论酒禁书》。


王粲著有《酒赋》。

张载著有《酃酒赋》。

王绩著有《醉乡记》。

白居易著有《酒功赞》和《醉吟先生传》。

柳宗元著有《序饮》。

欧阳修著有《醉翁亭记》。

苏轼著有《酒子赋》。

苏辙著有

《既醉备五福论》。

元好问著有《蒲桃酒赋》。

王翰著有《葡萄酒赋》。

皮子休著有《酒箴》。

美妙文章知多少,感兴趣者可以细查。

再说当今歌坛,酒歌多得唱不完:

《鸳鸯酒杯》

《惜别的酒》

《是谁沉醉》

《烧酒咖啡》

《酒场浪子》

《酒逢知己》

《酒女酒女》

《酒醉的梦》

《酒醉酒醒》

《醉歌》

《酒歌》

《醉拳》

《泼酒狂》

《独寻醉》

《酒与泪》

《酒神曲》

《酒若醒》

《心痛酒来洗》

《外公的酒碗》

《九月九的酒》

······

还有酒联,诗词类、赞酒类、酒名类、酒馆类、节俗类、婚喜类、祝寿类、哀挽类、名胜类、遣兴类、谐趣类、题赠类、讽喻类、劝酒类、慎饮类······谁要真有兴趣找来欣赏一番,定会爱不释手。

如此等等都是“酒文为伍”的体现,杜康老君若天堂有知,定会大宴天下文客。若非天下文客化酒为文,吟咏四海,何以有美酒代代泉涌,处处留香之势?

就当代而论,已是“酒至寻常百姓家,东南西北似水流”,不再单是文人墨客对酒情有独钟,酒已融入“人”的生活内容,成为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现象。

商朝把酒全部征为“宫品”,社会生活便缺少酒润;周朝禁酒,只把酒作为祭祀之物,酒仍然远离大众,枯于生活。秦、汉时期对酒时禁时解,酒与社会生活也若即若离。然而,酒毕竟是生活的佳酿,一经唐宋文人墨客之手,酒香墨香熏醉天下,酿造之风四海云起,酒与社会生活终于相逢,再不相离。


2. 주련과 예술

酒标与艺术


艺术酒标赋予一瓶葡萄酒更多的内涵与价值。人们追逐伟大年份赋予葡萄酒出众品质的同时,也会寻求特殊意义酒标的价值。

精湛的酿酒技艺被称为是一门艺术,珍藏诞生的过程被视为艺术创作,傲世独到的佳酿被当成艺术品,并绝对具有艺术品的身价。

葡萄酒与艺术在精神和气质层面上有许多相通之处。精湛的酿酒技艺被称为是一门艺术,珍藏诞生的过程被视为艺术创作,傲世独到的佳酿被当成艺术品,并绝对具有艺术品的身价。近现代的葡萄酒人更是将葡萄酒与纯粹的绘画、雕塑等艺术直接结缘。一件件艺术大师的作品被引入葡萄酒标签或是酒瓶装帧,葡萄酒艺术性的内涵被外在的艺术感直接诠释,更深刻地激起人们共鸣,体会精美的艺术升华。

Chateaux Mouton Rothschild 酒标与绘画艺术结缘的鼻祖和典范

虽说葡萄酒与艺术结缘源远流长。早在古埃及,便有体现采摘葡萄、酿制美酒的壁画。古希腊、古罗马酒神也频繁出现在中世纪建筑装饰和文艺复兴的油画巨作中。但是艺术作品和葡萄酒真正结合,却是上个世纪初,源自法国波尔多一位酒庄主人,菲利浦 - 德 - 罗思柴尔德男爵对酒标的偶然创意。

现代意义的酒标出现在十七世纪后,当玻璃酒瓶逐步成为葡萄酒运输保存的主要容器。早期酒标,功能单一,样式简单。多是寥寥文字,顶多用些花体或变体的字母,装饰个家族徽章。即使现在,一个酒庄或酒厂的某款酒,除了年份数字的变化,其酒标图案每年多是不变的。

在法国波尔多地区,直到上个世纪初,酒庄主人才开始设计属于自己酒庄的酒标。在此之前,酒庄葡萄酒都是成桶卖给酒商,由酒商培养、装瓶并销售。1924年,木桐 - 罗思柴尔德酒庄(Chateaux Mouton Rothschild) 现在五大酒庄之一,为纪念首次灌装成品葡萄酒,酒庄主人菲利浦 - 德 - 罗思柴尔德男爵特意请著名招贴画家,让 - 卡吕(Jean Carlu)为该年的葡萄酒设计了一幅全新的标签,开创了葡萄酒标签艺术化设计的先河。

1945年,二战结束,世界恢复和平,Mouton也迎来葡萄酒的极品年份。男爵有感这传奇年份的佳酿,和伟大的胜利之年,委托青年画家菲利普 - 朱利昂(Philippe Jullian)绘制了一幅以“V”符号为主体的作品 二战中胜利象征,作为当年的酒标。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逐年邀约一位当代的艺术家作画,用作该年的酒标上,遂成定规。至今有四次例外:1953和2003年,分别庆贺纳撒尼尔-德-罗思柴尔德男爵购得Mouton庄园100和150周年,1977年纪念伊丽莎白女王之母后来访酒庄,以及2000年,迎接世纪之交。半个多世纪来,不同国别,不同种族,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知名艺术家五十多位先后为Mouton酒标作画。超现实主义的米罗,浪漫童真风格的夏加尔,超现实主义的极致代表达利,流行艺术的诠释者安迪 - 沃霍尔,新现实主义的阿尔芒,全才艺人约翰 - 休斯顿,行动艺术之先行者阿加姆,纽约“东村”创造者之一 基斯 - 哈林,怪诞不羁的弗朗西斯 - 培根,雕塑大师亨利 - 摩尔……更有美术界的顶级大师,毕加索、康定斯基等人的加盟。还包括一位中国画家古干曾为1996年酒标作画。这些画作的元素多取自Mouton的象征--羊,还有葡萄、葡萄酒,以及快乐。

自此,艺术酒标赋予一瓶葡萄酒更多的内涵与价值。人们追逐伟大年份赋予葡萄酒出众品质的同时,也会寻求特殊意义酒标的价值。1973年,Mouton酒庄由原来的顶级二等园晋级到顶级一等。酒标精选世纪大师毕加索的妙笔 “酒神祭”。虽然73年对于Mouton葡萄酒是极为惨淡的年份,但这不能阻挡它成为Mouton的“伟大年份”,成为人们珍藏猎集的尤物。“一瓶葡萄酒因为年份不好,存世渐少,价值未贬反升”的神话就发生在Mouton身上。

面对成排不同年份的Mouton,会被其大气壮观的气势震撼,为其优雅绝妙的气质折服。不仅是瓶中之酒透出的梦幻般的魔力,也是瓶外之妙笔流彩蕴含的艺术魅力。艺术品质与艺术包装彼此烘托,Mouton成为实力和声望不断抬升的经典酒庄,也当仁不让地成为葡萄酒与绘画艺术结缘的鼻祖和典范。

Perrier Jouet,Belle Epoque 美好年代的华宴

香槟素以高贵、华美称世。香槟中的极品Perrier Jouet(PJ)的Belle Epoque(美好年代,或译为“巴黎之花”)堪称艺术之酒中又一登峰造极的杰作。

厚实墨绿色的香槟瓶上,装饰着一束盘旋环绕、美艳动人、嵌有金色丝边的白色银莲花。这身由瓷釉烧制成的精美装束,是PJ Belle Epoque香槟留给人无法忘却的外观记忆。她的诞生伴着曲折动人的故事。

已有近二百年历史的PJ香槟品牌,始终以传统和创新,技术与艺术,在香槟世界里保有极高的声望。她曾经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和英国王室的特供香槟,也曾是法王宫廷的御用香槟。1902年,当时PJ的主人Henri Gallice,萌生一个让香槟包装更为优雅的创意。他邀请Emile Galle 玻璃艺术品制作大师,新艺术主义代表人物,为PJ高级年分香槟的Magnum瓶子设计装饰。一件体现新艺术主义风格的艺术品诞生了,就是我们现在见到的Belle Epoque香槟的包装瓶。

然而,这个设计并没马上大放异彩,被遗忘在PJ酒窖中,一睡就是半个多世纪。1964年,PJ新主人Michel Budin在酒窖中发现了尘封的银莲花酒瓶。他不仅被精美的艺术打动,更认为一簇簇白色银莲花与自己Cramant地区葡萄园的Chardonnay的轻盈和如花般的精致很相配。为了纪念Perrier Jouet的历史,展示新艺术主义风格,名为“Belle Epoque”,身披银莲花霓裳,盛着顶级年份香槟的她诞生了。1969年,“1964 Belle Epoque”首次面市。瞬间,这花儿覆盖的香槟,如“美好年代的华宴”征服风行世界。

Perrier Jouet的Belle Epoque是一款以精致和优雅见长的香槟,非酒质强悍和果香肥美。领悟她的美和精髓来自完美的平衡与自然。银莲花的装饰、“美好年代”的名称,新艺术主义的风格,这组合恰好捕获了PJ Belle Epoque的内涵,形成从内涵到外延,从风格到名称,从品质到装帧的贴切与契合。Belle Epoque也成为Perrier Jouet一直追寻的经典香槟工艺与精致艺术理念交融的象征。

Taittinger Collection 艺术与产业的联姻

在香槟王国里,还有一组值得推崇的艺术与酒完美结合的系列。她便是来自历史悠久的著名香槟品牌Taittinger的Collection“艺术家之选”香槟。

这组艺术香槟诞生的灵感来源于Taittinger现任主人 Claude Taittinger(克劳德 - 泰廷哲)。他热爱艺术,用心感悟香槟。他梦想着能在传统世界的两个概念领域之间 艺术(Art)和产业(Industry),搭建一扇沟通的大门。

绝佳年份,上好葡园,精心酿制、调配并珍藏,当Claude体会Taittinger一些年份香槟带来的艺术化享受时,自然而然地想到,要为她们量身定做一件与其艺术气质匹配的外衣。在泰廷哲先生与自己多位艺术家好友交流后,一件件精妙的艺术彩衣诞生了,随之便有了Taittinger独道的“艺术家之选”系列香槟。

“艺术家之选”的彩衣是在标准750ml装的香槟酒瓶外,包裹一层完整塑料层,上面绘制的是泰廷哲先生特约当代知名艺术家专为此年份香槟酒设计的作品。精益求精的艺术性包装还体现在瓶塞顶端的金属小盖上 设计并绘有相呼应匹配的图案。

年份香槟不是年年都有的,只有出色年份,一些知名的香槟品牌才会制作体现当年葡萄品质特色的年份香槟。从1983年,Taittinger推出“艺术家之选”系列的第一款1978年份香槟,至今总共仅有过10款,10位艺术家先后为其设计作画。值得珍藏的是,每款“艺术家之选”都是限量发售。最近一款是1998年份香槟。艺术外衣是法籍华裔艺术大师赵无极老先生的作品。仅售5000瓶,虽价格不菲,可爱好者依然趋之若鹜。

Jenard Series 葡萄酒风格的艺术诠释

法国南部的朗格道克地区,有个已有一百二十多年历史的杰纳德(Jenard)酒厂,她是法国第10大酒厂。Jenard有一组将绘画艺术引入酒标的系列葡萄酒,很富特色。

酒厂主人感怀100多年前的巴黎,那个红磨坊诞生,被称为“美好年代”(Belle Epoque)的时代。人们用吃喝、享乐、纵情、艳舞、奢靡迎接新世纪的到来。酒庄主人巧妙地选用那个时代代表画家--Toulouse Lautrec的代表作品,反映当时巴黎社会生活风貌,特别是红磨坊歌舞升平的招贴画,为自己不同品种的葡萄酒设计酒标。
曾品尝过Jenard系列的Merlot与Cabernet Sauvignon。Merlot柔美、圆润、又不失南方产地的热情。相配酒标是Toulouse笔下红磨坊明星舞女Jane Avril 妩媚、婀娜、透着激情的身姿;Cabernet Sauvignon阳刚、粗壮而结实,酒标是Montmartre 咖啡厅歌唱家Aristide Bruant,画面是他刚毅、宽厚而冷峻的背影。

虽然这个系列是比较便宜的Vin de Pay级别的葡萄酒,品质平平,并无深刻之处。但酒的风格与绘画内涵搭配贴切,细微之处足见主人对酒对艺术的性情与精心,也为葡萄酒平添了几许文化内涵和寓意,让人印象深刻。

Leeuwin Art Series 酒标与艺术结合的新世界代表

在葡萄酒新世界,有不少Mouton酒庄创意的效仿者。值得称道是澳大利亚后起之秀Leeuwin酒庄的著名 “艺术系列”葡萄酒。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每年Leeuwin庄园都邀请澳洲本土当代艺术家为其精选的不同品种葡萄酒分别创作作品,用于酒标,便有了“艺术系列”。至今,此系列已有Cabernet Sauvignon、Chardonnay、Riesling、Sauvignon Blanc、Shiraz及Pinot Noir。其中的Cabernet Sauvignon和Chardonnay赢得众多国际声誉,成为西澳葡萄酒经典代表。艺术系列葡萄酒品质上乘,价格适中,配以多彩、变化、个性的酒标,让酒更富生机,更易动人。

越来越多的酒庄将各门类艺术作品用在酒标和葡萄酒装帧设计中,给葡萄酒世界带来更多的艺术之风。让艺术之酒,酒之艺术,彼此提携、交相辉映。

 

 

 

'음식문화'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중국의 술문화 34  (0) 2010.12.19
중국의 술문화 33  (0) 2010.12.16
중국의 술문화 31  (0) 2010.12.16
중국의 술문화 30  (0) 2010.12.15
중국의 술문화 29  (0) 2010.12.13

댓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