본문 바로가기
  • 의미의 공간
  • 자연과 인간
의학건강

중의약학진료기초

by 8866 2009. 9. 29.

 

중의약학진료기초

中醫藥學診療基礎

중국어원문자료

 


 

中醫藥學診療基礎

 

   長久以來浩繁及艱澀的中醫學理論,使人卻步,難入門檻,影響中醫事業的推展。《中醫藥學診療基礎》共分六篇,以簡要的篇章點出中醫學的基礎論題,旨在提供對中醫學未有認識或稍有涉獵的人士以作參考之需。

 

第一篇  中醫學概論

 

 

  (一)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基礎

  中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的一門科學,它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中醫學的理論體系受到古代的唯物論和辯証法思想──陰陽五行學說的深刻影響,以整體觀念為主導思想,以臟腑經絡的生理和病理為基礎,以辨証論治為診療特點的醫學理論體系。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急劇變化,政治、經濟、文化都有顯著發展,學術思想也日趨活躍。在這種形勢下,出現了我國現存的醫學文獻中最早的一部典籍──《黃帝內經》。《黃帝內經》總結了春秋戰國以前的醫療成就和治療經驗,確立了中醫學的獨特的理論體系,成為中醫藥學發展的基礎。

 

  (二)陰陽五行學說和致病因素

 

    陰陽五行
  陰陽五行,是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內臟相關學說)的合稱。中醫據此可以說明內部的對立統一和人體內部的聯系。

  陰陽既代表體內的「物質」與「機能」,亦代表機體「抑制」與「興奮」的兩種基本過程。陰陽失調(偏盛偏衰),實為疾病成因的主體。同時中醫學也用血氣來統括物質與機能,所言〝血〞的意義,包括血液與體液等物質,〝氣〞是指局部以至整體的機能。概括地說:一切亢進的(浮)、興奮的(實)、有熱性傾向的(熱)都歸「陽証」;潛伏的(裏)、衰弱的(虛)、有寒性傾向的(寒)都屬「陰証」。

  五行,即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腎)。先賢按五行的屬性,將自然界和人體組織在一定的情況下歸納起來,同時以「相生」和「相克」的關係說明臟腑之間的調整本能。臨床上運用五行學說,主要也是解釋人體內臟的相互聯系及生理、病理複雜變化,從其正常和不正常情況下所反映的現象,作為推斷病情和確定治法的依據之一。

    致病因素
  

 1.內因
  內因亦稱內傷,泛指內損臟氣的致病因素。包括:喜、怒、懮、思、悲、恐、惊(七情)。此外亦有飲食所傷、痰瘀停積及蟲患等。

 

   2.外因
  外因是外來的病因刺激,通過皮膚和黏膜等特殊感受器,而感染各種傳染性的疾病。包括:風、火、暑、濕、燥、寒(六淫)。

 

   3.不內外因
  疾病的發生,有意外損害,既不屬於內因和外因者,稱為不內外因。如房室傷、金刃傷、湯火傷、蟲獸傷和中毒等。
 

    病因和診斷名稱

1)風:主要是指空氣的流動從而刺激機體表面皮膚黏膜,致令調節機能發生障礙,影響了體內外環境的統一性,因而發生病變,如傷風咳嗽(外風),但對於神經系統的病變如頭目暈眩、腰足麻痹等,則屬「內風」。

2)火:是指炎烈、亢進、興奮的含義。凡是一種急性炎症的進行期,體溫上升嚴重,均可稱為〝火〞。

3)暑:是指由於夏令氣候炎熱刺激機體,因而誘發疾病。發病後呈現壯熱、口渴、疲勞多汗,或昏悶不醒、小便赤澀等。

4)濕:是指空氣中的濕度高,或體內新陳代謝機能與排泄機能障礙,蓄積或分泌著多餘的水液,因而發生病變。特徵為軀體有疲乏重痛感,大小便的排泄不調等証候。

5)燥:是指氣候乾燥或體液乾燥所致的病變。

6)寒:是由寒冷的氣候刺激機體,因而感發疾病。初期症狀為惡寒、發熱、頭項痛等,此謂感冒之「外寒」。又如機體受了病因的刺激後,機能受到明顯的抑制,興奮現象降低,因而呈現體溫不足(內寒)。
 

  (三)中醫學的基本特點

 

1.整體觀念:是指人體本身的整體性和人與大自然的整體性。

2.辨証施治:是中醫診斷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基本方法。

a)証:是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的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

b)辨証:是分析和辨別疾病的証候。

c)施治:是根據辨証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
 

  (四)中醫如何診斷疾病

 

1.四診:是指望、聞、問、切四種診察疾病(收集資料)的基本方法。

a)望診:運用視覺,對人體全身和局部的一切可見徵象,以及排出物等,進行觀察。
b)聞診:包括聽聲音和嗅氣味兩個方面,是通過聽覺和嗅覺,了解由病體發出的各種異常聲音和氣味,以診察病情。
c)問診:通過詢問病人或陪診者,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經過,現在症狀和其他與疾病有關的情況,以診察疾病的方法。
d)切診:包括脈診和按診兩部分內容,脈診是按脈搏;按診是在病人身軀上一定的部位進行觸、摸、按壓,以了解疾病的內在變化或體表反應,從而獲得辨証資料的一種診斷方法。

2.辨証(舉例)

a)八綱辨証:是各種辨証的總綱,為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証方法。

a1)表裏:是辨別疾病病位內外和病勢深淺的兩個綱領。
a2)寒熱:是辨別疾病性質的兩個綱領。
a3)虛實:是辨別邪正盛衰的兩個綱領。虛指正氣不足;實指邪氣盛。
a4)陰陽:是八綱辨証的總綱。在診斷上,可將一切疾病分為陰陽兩個
         方面。

b)臟腑辨証:是根據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現,對疾病証候進行分析歸納,藉以推究病機,判斷病變的部位、性質,正邪盛衰情況的一種診斷方法。

c)經絡辨証:是運用經絡學原理,以推求疾病發生的原因、性質及其部位所屬証候的診斷方法。

d)氣血津液辨証:是根據氣、血、津液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分析辨認其所反映的不同証候,用以指導臨床,診察病証。

 

 (五)中醫如何治療疾病

 

八法:確定病証後,治療方向有汗、吐、下、和、溫、清、消、補。
方劑:根據治法、功用,可分為解表劑、清熱劑、補益劑、祛濕劑等
       21類。
藥物:按其功用的共性,結合治法,可分為解表藥、清熱藥、理氣藥、
      補血藥等20類。


 

第二篇  診斷學的基本理論和望診的認識

 

 

 

  (一)診斷學的範圍與原則

 

  中醫診斷學,是從整體出發,運用辨証的理論與方法,以識別病証,推斷病情,給防治疾病提供根據的一門學科,是臨床各科的基礎。

  診斷,主要包括望、聞、問、切四診。對於疾病診斷的過程,是一個認識的過程,對疾病有所認識,才能對疾病進行防治。要正確地認識疾病,首先要注意三大原則。

 

    1.審察內外
  人是一個整體,人體的生理機能對自然界一般的變化是能夠相適應的。當人體這個整體內在失調或自然界的變化超過限度,人體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時,便產生疾病。從人體是一個整體、人與天地相應這些觀點出發,在認識疾病的時候,便不能只見到局部或只注意個人。這種觀點,在診斷學中成為〝審察內外〞的原則。這一原則對於診斷疾病有重要意義。

  人體皮肉脈筋骨、經絡與臟腑息息相關,而以臟腑為中心,以經絡通連內外。身體一旦發生疾病,局部的可以影響全身,全身的也可以顯現在某一個局部;內部可以牽連及外,外部的也可以傳變入裏。精神刺激可以影響臟腑功能,臟腑病變也可以造成精神活動的改變。由此可見,人體每一病証的產生,無不體現整體的失調。例如眼病,不僅是眼球局部的病變,而且和經絡臟腑的疾病也有密切的關係,或由於肝經有熱,或因心火,或因肺熱,或因腎虛,......原因很多,如果單從眼部診斷,往往不夠全面。

  同時,人們生活在自然環境中,時刻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當外界環境起急劇變化,或人體機能對外界不能適應時,經絡臟腑功能就會失調而發生疾病。疾病的發生與變化,絕對不能孤立於自然界之外。要正確診斷疾病,就必須審察患者所處的外界環境(如季節、地方、其他生活條件和精神環境等。)

  總之,診察疾病,首先要把疾病看成是病人整體的病變,既要審察其外,還要審察其內;並要把病人與自然環境結合起來加以審察。這是中醫診斷的原則。

 

    2.辨証求因
  辨証求因,也是中醫診斷的基本原則。就是在審察內外的方法基礎上,根據病人一系列的具體証候(包括病人自覺症狀和四診檢查所得),加以分析、綜合,求得疾病的本質和癥結所在,為臨床治療提供確切的依據。

  人體發生疾病,便會發生一些異常現象:如頭痛、發熱惡寒等。這些異常的現象,稱為〝症狀〞。症狀的出現,是人體有了病變的客觀反映。通過症狀,可以探求疾病的內在變化。因此,症狀是辨証的重要依據之一。但辨証的〝証〞字,它所代表的不僅僅是個別的症狀,也不僅是表面的綜合症狀群。所謂証或証候,既包括四診檢查所得,又包括內外致病因素,全面而又具體地反映了疾病的特証、性質和在這個階段的主要癥結。

  例如:嘔吐這一病証,雖屬胃氣上逆而導致,但胃氣上逆不僅限於胃腑本身的病,有時卻由於肝氣橫逆侮胃而引起。欲求得肝氣橫逆之因,首先應辨出肝氣橫逆之証。如嘔吐而兼有情緒鬱怒、脅痛脹滿、吞酸吐酸、脈象弦而有力等,便可斷為肝氣犯胃的嘔吐証,治療便有所依據。
  通過〝辨証〞來了解病情,求得病〝因〞,也是診斷的基本原則。

 

   3.四診合參
  既然診斷要根據審察內外和辨証求因的原則進行,診斷的方法,便要求對病人作周密的觀察與全面的了解。想達到這一要求,必須四診合參。
  四診,就是望、聞、問、切。診斷必須要做到四者俱備,才能見病知源。不能錯誤地把四者割裂開來理解,以為最高明的醫生,無論甚麼病都能一望而知。

 

  二)診斷學的主要內容

  中醫診斷學的主要內容,包括四診、八綱、辨証。

  四診:望診,是對病人神、色、形、態、五官、舌象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等進行有目的的觀察,以了解病情,測知臟腑病變。聞診,是從病人語言、呼吸等聲音及由病人體內排出的氣味以辨別內在的病情。問診,是通過對病人或者其家屬的詢問,可以得知病人平時的健康狀態,發病原因,病情經過和病人平時的自覺症狀等。切診,是診察病人的脈候和身體其他部位的情況,以測知體內體外一切變化的情況。

  八綱,即陰陽、表裏、寒熱、虛實。四診所獲得的一切資料,須用八綱加以歸納分析;寒熱是分別疾病的屬性,表裏是分辨疾病病位與病勢的淺深;虛實是分別邪正的盛衰;而陰陽是區分疾病的總綱。它從總的方面,亦即最根本的方面分別疾病屬陰屬陽,為治療指明總的方向。

  辨証:包括病因、氣血津液、臟腑、經絡、六經、衛氣營血和三焦辨証。諸種辨証既各有其特點和適應範圍,又有相互聯系,並且,它們均是在八綱辨証的基礎上加以深化。

 

  (三)四診的認識

  四診是指望、聞、問、切四種診察疾病的基本方法。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局部的病變可以影響及全身,內臟的病變,可以從五官四肢體表各個方面反映出來。所以通過四診等手段,診察疾病顯現在各個方面的症狀和體徵,就可以了解疾病的病因、病機,從而為辨証論治提供依據。

  望、聞、問、切是調查了解疾病的四種方法,各有其獨特作用,不能相互取代,因此在臨床運用時,必須將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即所謂〝四診合參〞,這樣才能全面而系統地了解病情,作出正確的判斷。四診方法,是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十分重視機體臟腑生理、病理的客觀反映,並通過這些客觀反映了解其內在聯系。

 

  1.望診
  醫師運用視覺,對人體全身和局部的一切情況及其排出物等,進行有目的地觀察,以了解健康或疾病情況,即是望診。

  望診的主要內容是觀察人體的神、色、形、態,以推斷體內的變化。健康人的神、色、形、態等都有其正常的表現,一有反常,便是病態。中國醫學的長期實踐証明:人體外部和五臟六腑有著密切的關係,特別是面部、舌部和臟腑的關係更密切,因此通過對外部的觀察,可以了解整體的病變,誠如《靈樞‧本臟篇》所說:〝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則知所病矣。〞

  A.望面色
  望面色,是醫師觀察病人面部顏色與光澤。顏色就是色調變化,光澤則是明度變化。古人把顏色分為五種,即青、赤、黃、白、黑,稱為五色診。五色的變化,以面部表現最為明顯。

  據陰陽五行和臟象學說的理論,五臟應五色是:青─肝;赤─心;黃─脾;白─肺;黑─腎。

  

 

 

 

 

 

 

B.面部與臟腑相關部位
  面部的各部位分屬臟腑,是面部望診的基礎。色與部位結合起來,更能進一步了解病情。

  C.常色與病色
  常色:常色指人在正常生理狀態時面部的色澤,表示人體精神氣血津液的充盈與臟腑功能的正常。

 D.舌診
中醫舌診的臨床意義,在於做為辨証的不可缺少的客觀依據,無論八綱、病因、臟腑、六經、衛氣營血和三焦等辨証方法,都以舌象為重要的辨証指標。

  舌黏膜上皮薄而透明,其血液供應極為充足,舌乳頭變化極其靈敏,所以舌象是反映體內變化的非常靈敏的標尺。舌象的變化,能客觀地反映正氣盛衰、病邪深淺、邪氣性質、病情進退,可以判斷疾病轉歸和預後,可以指導處方用藥。

 

 

  E.舌診的內容
  舌診的內容主要分望舌質和舌苔兩方面。舌質,又稱舌體,是舌的肌肉脈絡組織。舌苔,是舌體上附著的一層苔狀物。望舌質又分神、色、形、態四方面;望舌苔則分苔質、苔色兩方面。最後舌質和舌苔還要綜合診察。

  舌診在辨証中佔居重要地位,舌通過經絡氣血與臟腑密切相聯,舌質可反映臟腑氣血的虛實,舌苔可辨別邪氣的淺深與胃氣的存亡,大抵氣病察苔、血病觀質。舌淡主虛寒,舌紅主熱証,青紫為寒(潤)、為熱(燥);白苔主表証、寒証、亦主裏,黃苔主裏証、熱証,黑苔則為寒(潤)、為熱(燥),此皆舌診常理,需結合舌之形態和苔之形質綜合判斷。

  F.望目
  目與五臟六腑都有密切的關係,望目不僅在望神中有重要意義,而且可測知五臟的變化,甚至對某些疾病的診斷,可起〝見微知著〞的作用。

  G.目部的臟腑相關部位

 

 

 


第三篇  聞、問、切診和辨証的認識

 

 


 

  (一)聞、問、切診的認識 
 

 2.聞診
  聞診,是從病人語言、呼吸等聲音及由病人體內排出的氣味以辨別內在的病情。

  聞診包括聽聲音和嗅氣味兩方面。

  聽聲音是指診察病人的聲音、語言、呼吸、咳嗽、嘔吐、呃逆、噯氣、太息、噴嚏、腸鳴等各種聲響。嗅氣味是指嗅病人體內所發出的各種氣味以及分泌物、排泄物和病室的氣味。
  其基本原理在於各種聲音和氣味都是在臟腑生理和病理活動中產生的,所以能反映臟腑的生理和病理變化。

  聲音的發出,是肺、喉、會厭、舌、齒、唇、鼻等器官的協調活動,共同發揮作用的結果。肺是發聲的動力,肺主一身之氣,氣動則有聲;喉是發聲的機關,發聲必由喉出;其餘部分則對聲音起調節作用。聲音的異常變化主要與肺氣有關,但腎主納氣,必由腎間動氣上出於舌而後能發其聲,其他臟腑的病變亦可通過經絡影響於肺腎。

  因此,聽聲音不僅可診察與發音有關器官的病變,還可根據聲音的變化,進一步診察體內各臟腑的變化。一般情況下,新病小病,其聲多不變,惟有久病,痾疾,其聲乃變。

 

  3.問診
  問診是醫師詢問病人或陪診者,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經過、現在症狀和其他與疾病有關的情況,以診察疾病的方法。

  問診是臨床診察疾病的重要一項,在四診中佔有重要地位。因為對於疾病的很多情況,如病人的病史、自覺症狀、既往健康狀況和家族史等,只有通過問診才能獲得。了解上述方面的情況,可為醫師分析病情,判定病位,掌握病性,辨証治療提供可靠的依據,特別是對於那些只有自覺症狀而缺乏客觀體徵的疾病和因情志因素所致的疾病,問診就顯得更為重要。

  問診時,醫師要首先抓住病人的主要病痛,然後再圍繞主要病痛進
行有目的、有步驟的詢問,既要突出重點,又要全面了解。

  問病人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經過,則可了解發病的原因或誘因、疾病發展傳變的全過程和過去的治療情況及效果如何,亦有助於對疾病的診斷。而問現在症狀,是問診的主要內容,是辨証的重要依據。

  明代醫學家張景岳在總結前人問診要點的基礎上寫上《十問歌》,後人又將其略作修改補充為:〝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機變,婦女尤必問經期,遲速閉崩皆可見,再添片語告兒科,天花麻疹全占驗。〞《十問歌》內容言簡意賅,可作問診的參考。但在實際問診中,還必須根據病人的具體病情靈活而重點地詢問。

 

  4.切診
  切診分脈診和按診兩部分,兩者同是運用雙手對病員體表進行觸、摸、按壓、從而獲得重要辨証資料的一種診察方法。脈診是按脈搏;按診是對病體的肌膚、手足、胸腹及其他部位的觸摸按壓。

  A.脈診
  脈診以寸口診法為主,並以脈的位、數、形、勢分為二十八種脈象,以察知身體內部的病變。

  脈象的形成,是與臟腑氣血具密切相關的。心臟的搏動和血液在血管中的運行均由宗氣所推動。中醫學認為肺屬宗氣,朝百脈,即是循行全身的血脈,均匯聚於肺,且肺主氣,通過肺氣的敷布,血液才能布散全身;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主統血,血液的循行,有賴脾氣的統攝;肝藏血,主疏泄以調節循環血量;腎藏精,精化氣,是人體陽氣的根本,各臟腑組織功能活動的原動力,且精可以化生血,是生成血液的物質基礎之一。

  脈之源始於胃,輸於脾,灌注於五臟六腑,經過五臟六腑的作用後從百脈又朝於肺,其間受臟腑病變的影響,能反映於寸口之脈上。
  寸口分寸關尺三部。寸關尺分候臟腑,首見於《內經》。目前關於寸關尺分配臟腑,臨床可參考下列分配法:

 

 

 左寸可候:心與心胞絡; 右寸可候:肺與胸中。
左關可候:肝與膽;        右關可候:脾與胃。
左尺可候:腎與膀脘;    右尺可候:腎與大腸。

  但必須指出,寸關尺分配臟腑,其所候的是五臟六腑之氣,而不是臟腑之脈出於何部。

  正常人的脈象是三部有脈,一息四至(相當於72~80次/分),不浮不沉,不大不小,從容和緩,柔和有力,節律一致,尺脈沉取有一定力量,並隨生理活動和氣候環境的不同而有相應正常變化。

  B.按診
  按診,就是用手直接觸摸或按壓病人的某些部位,以了解局部的異常變化,從而推斷疾病的部位、性質和病情的輕重等情況的一種診病方法。

  按診的手法大致可分觸、摸、按三類。

  觸是以手指或手掌輕輕接觸患者局部,如額部及四肢皮膚等,以了解涼熱、潤燥等情況。摸是以手撫摸局部,如腫脹部位等,以探明局部的感覺情況及腫物的形態、大小等。按是以手按壓局部,如胸腹和腫物部位,以了解深部有無壓痛,腫塊的形態、質地,腫脹的程度、性質等等。

  在臨床上,各種手法是綜合運用的,常常是先觸摸,後按壓,由輕到重,由淺入深,以了解病變的情況。

  按診是切診的一部分,是四診中不可忽略的一環。它在望、聞、問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地深入探明疾病的部位和性質等情況。對於胸腹部的疼痛、腫脹、痰飲、癥塊等病變,通過觸按,更可以充實診斷與辨証所必須的資料。

 

  (二)辨証的認識

  辨証,是在望、聞、問、切四診所得的基礎上進行診斷的辯証思維。這個思維的過程是在人體整體觀點,人與天地相應觀點,變動觀點等理論指導下,把四診所得的資料,在八綱初步分析的基礎上,再作進一步的分析與綜合,務期抓住疾病的本質,然後判斷出其証候名稱以及疾病的名稱,為論治提供可靠的依據。

  從四診──八綱──辨証,是診斷疾病的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在診斷學上的〝八綱〞也屬於辨証的範疇,但八綱辨証仍然末夠具體,八綱更為重要之處,在於說理,是辨証論治的核心理論。

  辨証的方法有多種,都是長期臨床實踐中形成的。計有:病因辨証、經絡辨証、氣血津液辨証、臟腑辨証、六經辨証、衛氣營血辨証與三焦辨証等。

  其中病因辨証著重從病因角度去辨別証候,可以看成是外感病辨証的基礎。六經辨証是外感病中〝傷寒〞病的辨証法;衛氣營血辨証是外感病中〝溫病〞的辨証法。經絡辨証,氣血津液辨証及臟腑辨証適應於雜病各科辨証。

  但臟腑辨証是雜病辨証的重點辨証法,經絡辨証與氣血津液辨証可以看作是臟腑辨証互為補充的辨証方法。

 

  (三)辨証的形式(部分)

  A.病因辨証
  導致疾病發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概括起來可分為六淫、七情、飲食勞逸以及外傷四個方面。臨床上沒有無原因的証候,任何証候都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患者機體所產生的某種病態反應。病因辨証,就是通過分析患者的這些病態反應(症狀、體徵),根據各種病因的致病特點,來推求病者之病因所在,從而給治療提供依據。

  六淫、疫癘是外感疾病的病因。六淫包括風、火、暑、濕、燥、寒六者;疫癘則是傳染性極強的致病因素。

  七情,即喜、怒、懮、思、悲、恐、惊。七情証候均見於內傷雜病。其發病多由於外界的刺激,使精神發生變化,造成情志的過度興奮或抑制,從而損傷內臟,而成為各種疾患。七情致病,主要表現在陰陽氣血的變化,如暴喜傷陽,暴怒傷陰,氣鬱化火,氣逆血亂,並能直接傷及五臟,表現出五臟的証候。

  飲食、勞倦和房室所傷,在詢問發病的情況。可以獲知其病情外,還可據其特定的臨床症狀,進行辨証。

  外傷,指外受創傷,如金刃、跌打、獸類咬傷及毒蟲螫傷所引起的局部症狀及整體所反映的証候。

  B.臟腑辨証
  五臟,是肝、心、脾、肺、腎的合稱。六腑,即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的總稱。

  臟腑辨証,是根據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現,對疾病証候進行分析歸納,藉以推究病機,判斷病變的部位、性質、正邪盛衰情況的一種辨証方法,是臨床各科診斷基礎,是辨証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臟腑辨証,包括臟病辨証、腑病辨証、臟腑兼病辨証三個部分。

第四篇  預防和治療法則、人體臟腑與經絡的關係

 

    防治原則
  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是研究和發展醫藥科學的最終目標。中醫學歷來非常重視對疾病的預防,並對於疾病的治療方法,豐富多采,既有內服藥物,又有針刺、艾灸、推拿、氣功等許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預防

 

  預防,是在正常人群中提倡養生保健,並採取一定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對疾病的頂防,在中醫學中有兩個部分;一是強調養生保健,一是提倡對疾病的早期治療,防止疾病的傳變和惡化。

    未病先防的意義
  中醫學認為,疾病的發生,關鍵在於機體的正氣是否強盛,機體的正氣是發生疾病的內在基礎。同時也提倡採取各種方法,如防止病邪侵犯人體,調養身體,提高正氣的抗病能力,以及防止病邪的侵害。

    既病防變的意義
  未病先防的預防衛生工作,是防止疾病發生和傳播的有效方法。但是,對於已經發病的患者,也宜進行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以防止疾病的進一步發展與傳變。具體措施應作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並且根據疾病傳變規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二)治療法則

 

  治則,即治療疾病的總的法則。治療法則的確立,是在整體觀念和辨証論治指導下,對疾病的現狀進行分析,定出的治療總則,以指導具體的立法、處方、用藥。

  治則,共有六個方面:1.治病求本;2.扶正和袪邪;3.調整陰陽;4.調整臟腑;5.調理氣血;6.因時、因地、因人制宜。

  以下側重介紹治病求本和扶正祛邪兩方面。

    治病求本的精神
  治病求本,首見於《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的〝治病必求於本〞。治病求本,就是在錯縱複雜的臨床表現中,探求疾病的根本原因,並探取針對根本原因,落實正確的治本方法。治病求本,是幾千年來中醫臨床辨証論治一直遵循著的基本準則。

    扶正和祛邪
  邪正的盛衰變化,對於疾病的發生、發展及其變化和轉歸,都有重要的影響。邪正之間的熟勝熟負,決定著疾病的進退;邪正之間盛衰,決定著疾病的虛實變化。扶正和祛邪的兩大治則,是針對疾病過程中的邪正雙方的力量對比而設。同時,扶正和祛邪兩法的運用,其目的在於改變疾病過程中的邪正雙方的力量比對,恢復正氣,祛除邪氣,促使疾病向痊癒方向轉化,以早日康復。

 

    1.扶正
  扶正,即扶助機體的正氣不足。由於機體的正氣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包括機體的精、氣、血、津液等組成人體的基本物質;臟腑、經絡等組成人體的各種組織器官;人體的各種生理功能狀態。因此,扶助正氣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機制在於:用藥物、針刺、艾灸、氣功以及食療、體育鍛鍊等方法去補充機體的精、氣、血、津液等的不足;修復被損傷的人體各種組織;恢復人體各種生理功能。所以扶正的具體方法雖然很多,如補陰、壯陽、養氣、增液等,但均可統屬於補法的範圍。

 

    2.祛邪
  祛邪,即祛除體內的邪氣。由於各種病邪的性質特性不同,侵犯機體的部位不同,而在不同的祛邪方法。如發汗解表、辛散祛風、湧吐痰涎、攻下積滯以及消食、化積、祛瘀、利濕、逐水等治法。

 

  (三)治法的由來

 

  治法,是在辨清証候,審明病因、病機之後,有針對性地採取的治療方法。早在《內經》裏已載有許多治法的理論和具體方法。至漢末,醫聖張仲景在〝勤求古訓,博采眾方〞的基礎上,創造性地總結出一整套中醫辨証論治的體系,不僅在辨証方面有精確的論述,而且在治法的理論和方法方面進一步作了充實和發展,大大豐富和提高了治法的內容。其後,歷代醫家在臨床實踐中制定了許多新的治法,並從理論上對治法作了進一步的論証和發揮,使中醫治法更加豐富多采,更能適應各種病証的治療要求。同時,歷代醫家鑑於治法內容的日益發展,多次作過分類歸納。

  我們現在經常引用的〝八法〞,就是清代程鐘齡根據歷代醫家對於治法的歸類總結而來的。程氏在《醫學心悟》中說:〝論病之源,從內傷外感四字括之。論病之情,則以寒熱虛實表裏陰陽八字統之。而治病之方,則又以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法盡之。
 

  (四)常用治法及其適應証

 

    1.汗法(解表法)
  汗法是一種疏散外邪,解除表証的方法。適用於治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早期、急性風濕熱等疾病。

 

    2.下法(攻下法)
  下法是指通下大便,以排除腸內積滯,蕩滌實熱,攻逐體內積水的方法。適用於治療大便秘結,以及食物或藥物中毒等病証。

 

    3.和法(和解法)
  和法是一種調和的治法,有解除寒熱和調整臟腑偏盛偏衰的作用。適用於治療慢性肝炎、胸脅疼痛、月經不調和痛經等証。

 

    4.溫法(溫裏法)
  溫法是溫中祛寒和回陽救逆的方法。適用於消化功能減弱,以致機體能量代謝降低,熱量不足的証候,以及循環衰竭的病証。

 

    5.清法(清熱法)
  清法是清除熱邪的方法。清法的運用範圍較廣,尤其是治療溫熱疾病更為常用。適用於治療感染性疾病的中期和極期,或化膿性炎症。

 

    6.消法(清導或消散法)
  消法是消導食滯或者消散積滯腫塊的方法。適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証和肝脾腫大、腫瘤等証。

 

   7.補法(補益法)
  補法是一種增強體質,改善機體虛弱狀態的方法。適用於治療機體各種功能和物質衰弱証候。

 

    8.理氣法
  理氣法是疏暢氣機,調理氣分的治法。適用於治療胃腸功能障礙所引起的腹痛、腹脹、嘔吐等病証。

 

    9.理血法
  理血法是暢通血液,消散瘀血和止血的一種治法。適用治療痛經、血管內血栓形成、心絞痛,以及咯血、鼻衄、便血、月經過多等証。

 

   10.祛濕法
  祛濕法是祛除濕邪的一種治法。適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大便稀或腹瀉;泌尿道炎、水腫等証。

 

   11.祛痰法
  祛痰法是排除或消除痰涎的治法。適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呼吸道感染等証。

 

  (五)經絡概念和經絡系統的組成

 

    經絡的概念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它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肢節,溝通人體上下內外的通路。經,有路徑的意思;絡,有網絡的涵義。

  人體主要由十二組經脈溝通機體表裏上下,聯繫臟腑器官,十二經脈每一經都分別絡屬一臟一腑,從而加強了臟腑相互之間的聯繫。經脈有一定的循行徑路,而絡脈則縱橫交錯,網絡全身,把人體所有的臟腑、器官、孔竅以及皮肉筋骨等組織聯結成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

  經絡不僅是外邪由表入裏和臟腑之間病變相互影響的途徑,而且也是臟腑與體表組織之間病變相互影響的途徑。通過經絡的傳導,內臟的病變可以反映於外表,表現於某些特定的部位或與其相應的孔竅。

    經絡系統的組成
  經絡系統,是由經脈和絡脈組成。在內連屬於臟腑,在外連屬於筋肉、皮膚。經脈可分為正經和奇經兩類。
  正經有十二,即手足三陰經和手足三陽經,合稱「十二經脈」,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奇經有八條,即督、任、沖、帶、陰蹺、陽蹺、陰維、陽維,合稱「奇經八脈」,有統率、聯絡和調節十二經脈的作用。絡脈是經脈的分支,有別絡、浮絡和孫絡之分。

 

(六)十四經脈名稱及循行部位

  名稱 循行部位
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 上肢前緣
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 上肢中線
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 上肢後緣
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  下肢前緣
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 下肢中線
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  下肢後緣
 
任脈 前正中線
督脈 後正中線


  (七)經絡的生理功能

 

    經氣
  經絡的功能活動,稱為〝經氣〞。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現在溝通表裏上下,聯繫臟腑器官;通行氣血,濡養臟腑組織,感應傳導以及調節人體各部機能等方面。

    溝通表裏上下,聯繫臟腑器官
  人體是由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脈筋骨等組成,它們雖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進行著有機的整體活動,使機體內外、上下保持協調統一,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種有機配合、相互聯繫,主要是依靠經絡的溝通、聯絡作用實現的。

    通行氣血,濡養臟腑組織
  人體各個組織器官,均需氣血以濡養,才能維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動。而氣血之所以能通達全身,發揮其營養臟腑組織器官,抗禦外邪,保衛機體的作用,則必須賴於經絡的傳注。

    感應傳導作用
  感應傳導,是指經絡系統對於針刺或其它刺激的感覺傳遞和通導作用,針刺中的〝得氣〞現象和〝行氣〞現象就是經絡傳導感應作用的表現。

    調節機能平衡
  經絡能運行氣血和協調陰陽,使人體機體活動保持相對的平衡。當人體發生疾病時,出現氣血不和及陰陽偏衰的証候,即可運用針灸等治法以激發經絡的調節作用,以〝瀉其有餘,補其不足,陰陽平復〞。
  實驗証明,針刺有關經絡的穴位,可對各臟腑機能產生調整作用,
即原來亢進的可使之抑制,原來抑制的可使之興奮。

 

  (八)穴位功能與健康的關係

 

  穴位(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氣血輸注於體表的部位。人體的穴位很多,大體上可分為「經穴」、「奇穴」和「阿是穴」三類。穴位各歸屬於某一組經脈,而每一組經脈又各棣屬於某一臟腑。當人體發生病變時,經絡穴位就成為傳遞疾病訊息和反映病變的途徑。因此,在體表的穴位上施以按壓,就可改善所屬臟腑的某些疾病。
  穴位的作用與臟腑和經絡有密切關係,主要表現在反應病証以協助診斷和接受刺激、防治疾病兩方面。

 

  (九)常用保健穴位

 

    1.百會穴
  取穴: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之相交點。
  功能:清熱開竅、健腦寧神、平肝熄風。
  刺激百會穴,可改善大腦微循環組織的供血供氧狀態,促進大腦細胞之新陳代謝,使人精神煥發,思維敏捷,頭腦聰穎,更可預防高血壓、頭暈、頭痛等症。

 

 

  2.關元穴
  取穴:在臍下3寸。
  功能:培元固本、益氣補腎、調經納氣。
  刺激關元穴,可培補人體元氣,強健體質,防止遺精遺尿,改善腎臟及膀胱輸布水液的功能,調節婦女月經,強腎補精;
預防性功能低下,並對習慣性流產也具治療作用。孕婦禁用。


 

 

 3.合谷穴
  取穴:拇指關節橫紋與虎口邊緣相切,拇指尖到達之處。
  功能:解表清熱、鎮痛安神、通絡止痛、理氣活血、調節汗液。
  刺激合谷穴,可提高機體抗病能力,預防感冒,改善頭面部血液循環,具美容顏的作用,促進腸道消化功能,增進食欲,緩解腹痛;培補氣血,保持月事正常,並對熱病無汗及多汗可達致雙重調節作用。孕婦禁用。


 

 

4.勞宮穴
  取穴:掌中央,當第三掌骨間隙之中點處。
  功能:寬胸理氣、寧心安神、清熱益氣。
  刺激勞宮穴,可增加對心臟的供血量,調節心血管功能,預防冠心病;延長睡眠時間,兼有清熱止嘔,清除口臭和補益氣血的功用,並有促進小兒消化功能,增進食欲。


 

                                                               

 

5.足三里穴
  取穴:在外膝眼(犢鼻)下3寸,距脛骨外側一橫指。
  功能:調和氣血、強健脾胃、疏通經絡、降壓利水、寧心安神。
  刺激足三里穴,可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預防和改善消化系統疾病,增進食欲,預防腿膝關節疼痛;益心臟,通利小便,消腫而降血壓,補氣活血、寧心安眠;此外對貧血所引起的頭暈及產婦血暈,圴有較好的改善作用,並能明目和預防中風。


 

 

 

 

第五篇  中藥和方劑概述

 

 

  (一)中藥的性能及應用

 

   性能概說
  藥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祛除病邪,消除病因;恢復臟腑功能的協調,糾正陰陽偏盛偏衰的病理現象,使之在最大程度上恢復到正常狀態。藥物之所以能夠針對病情,發揮上述基本治療作用,乃是因為各種藥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

  把藥物治病的多種多樣的性質和作用加以概括,主要有性、味、升降浮沉、歸經等方面,統稱為藥物的性能。以下側重介紹藥性和藥味。

    五氣和七味
  藥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與味是藥物性能的一個方面。藥性是根據實際療效反複驗証然後歸納起來的,是從性質上對藥物多種醫療作用的概括。至於藥味的確定,是由口嘗而得,從而發現各種藥物所具不同滋味與醫療作用之間的若干規律性的聯繫。

  五氣,就是寒、熱、溫、涼、平五種藥性。其中溫熱與寒涼屬於兩類不同的性質。平性藥,是指藥性寒、熱之性不甚顯著,作用比較和緩的藥物。

  七味,就是辛、甘、酸、苦、咸、淡、澀七種藥味。
辛:有發散、行氣、行血作用。如麻黃、薄荷、木香、紅花等。
甘:有補益、和中、緩急等作用。如黨蔘、熟地、甘草等。
酸:有收斂和固澀作用。如山茱萸、五味子、五倍子等。
苦:有泄和燥的作用。如大黃、杏仁、槴子、蒼朮、黃柏等。
咸:有軟堅散結、瀉下作用。如瓦楞子、芒硝等。
淡:有滲濕、利尿作用。如豬苓、茯苓等。
澀:與酸味藥物相似。如龍骨、牡蠣、赤石脂等。

    應用概說
  藥物的用法包括配伍禁忌、用藥禁忌、劑量和服法等幾項主要內容。掌握這些知識與方法,按照病情、藥物和治療要求予以正確應用,對於充分發揮藥效和確保用藥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以下著重介紹藥物的配伍關係。

    藥物的配伍
  把單味藥的應用同藥與藥之間的配伍關係總結為七個方面,稱為藥物的〝七情〞。
1. 單行:是指用單味藥治病。選用一種針對性強的藥物即能獲得療效。
2. 相須:即性能功效相類似的藥物配合應用,可以增強其原有療效。如石膏與知母配合,能增強清熱瀉火的治療效果
3. 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種共性的藥物配合應用,而以一種藥物為主,另一種藥物為輔,能提高主藥的療效。如補氣利水的黃蓍與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時,茯苓能提高黃蓍補氣利水的治療效果。
4. 相畏:即一種藥物的毒性反應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減輕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薑減輕和消除。
5. 相殺:即一種藥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薑能減輕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和副作用。
6. 相惡:即兩種藥物合用,一種藥物與另一藥物相互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喪失藥效。如人蔘惡萊菔子,因萊菔子能削弱人蔘的補氣作用。
7. 相反:即兩種藥物合用,能產生毒性反應或副作用。如丁香和鬱金、人蔘和五靈脂、甘草和海藻、烏頭和貝母等。

 

      藥物分類

1.解表藥:荊芥、蘇葉、桑葉、薄荷、菊花。

2.清熱藥:蘆根、夏枯草、黃芩、生地、紫草、銀花、白微。

3.瀉下藥:大黃、火麻仁、甘遂。

4.祛風濕藥:桑枝、桑寄生、木瓜、豨薟草、獨活、海風藤。

5.芳香化濕藥:厚樸、霍香、砂仁、蒼朮。

6.利水滲濕藥:茯苓、澤瀉、薏苡仁、萆薢、木通。

7.溫里藥:附子、肉桂、吳茱萸、小茴香。

8.理氣藥:陳皮、香附、木香、枳實、佛手。

9.消食藥:山楂、麥芽、萊菔子、雞內金。

10.驅蟲藥:使君子、檳榔、貫眾。

11.止血藥:白茅根、小薊、仙鶴草、槐花、地榆。

12.活血祛瘀藥:川芎、丹蔘、桃仁、蘇木、益母草。

13.化痰止咳平喘藥:半夏、竹茹、貝母、百部、款冬花、枇杷葉。

14.安神藥:酸棗仁、柏子仁、合歡花、龍骨。

15.平肝息風藥:天麻、石決明、鉤藤、地龍、白蒺藜。

16.開竅藥:石菖蒲、麝香、蘇合香。

17.補虛藥:人蔘、懷山、鹿葺、當歸、何首烏、石斛、枸杞子。

18.收澀藥:五味子、芡實、浮小麥、麻黃根、桑螵蛸。

19.湧吐藥:瓜蒂、常山、膽礬。

20.外用藥及其他:硼砂、蛇床子、露蜂房、瓦楞子。

 

  (二)方劑的由來

 

  方劑,是在辨証審因決定治法之後,選擇合適的藥物,酌定用量,按照組成原則,妥善配伍而成,是辨証論治的主要工具之一。

  方劑的歷史相當悠久。早在中國原始社會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發現藥物並用於治療疾病。最初,只是使用單味藥。經過許多年代的醫療實踐,認識到用幾味藥配合起來治病的效果更好,於是逐漸形成了方劑。從現存最早中醫理論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裏可以看到有關治療原則、治療方法、遣藥組方和配伍宜忌等方面大量的理論論述。說明在春秋戰國時期,方劑確已建立了指導再實踐的基本理論。特別是東漢張仲景著述的《傷寒雜病論》,創造性地融理、法、方藥於一體,後人尊為〝方書之祖〞,為方劑學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方劑和治法的關係

 

  方劑是理、法、方、藥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在辨証立法的基礎上選藥配伍組成的,所以,首先要理解方劑與治法的關係,才能準確而縝密地遣藥組方。

  從中國醫藥學的形成和發展來看,治法是在積累了相當醫療經驗的基礎上總結而來,是後於方藥形成的一種理論。但是,當治法已由經驗總結上升為理論之後,就成為指導遣藥組方和運用成方的指導原則。例如,一個感冒病人,經過四診合參,審証求因,確定其為外感風寒所致的表寒証後,根據表証當用汗法,治寒當以溫熱藥的原則,決定用辛溫解表法治療,並且按法選用相應的有效成方,或自行選藥組成辛溫解表劑,如法煎服,便能汗出表解,邪去人安。否則,治法與辨証不符,組方與治法脫節,必然治療無效,甚至反使病情惡化。

  由此可知,治法是指導遣藥組方的原則,方劑是體現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所以,雖然我們常說〝方以藥成〞,卻又首先是〝方從法出,法隨証立〞,二者之間的關係,是互相為用,密不可分的。

 

  (四)方劑的組成、劑型及用法

 

    組成
  方劑,是由使用單味藥治病進而多味治病的基礎上開始形成,又經歷了從辨病施治到辨証論治相結合的過程,不斷發展成熟的。方劑是運用藥物治病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在應用上,由於所用藥物的種類多少和產生療效的快慢不同,概分為七類,簡稱七方:大方、小方、緩方、急方、奇方、偶方、複方。七方是方劑組成的法則之一。

    組成原則
  每一首方劑的組成,固然必須根據病情,在辨証立法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藥物,但在配伍組成方面,還須要遵循嚴格的原則。一般而言,方劑的組成可分成君、臣、佐、使四類藥物,而每一方劑的具體藥味多少,以及君、臣、佐、使是否齊全,全視病証大小與治療要求的不同,以及所選藥物的功用來決定。

    組成變化
  方劑的組成既有嚴格的原則性,又有極大的靈活性。〝方從法出〞,以及君、臣、佐、使的配伍組成,是遣藥組方必須遵循的原則。而具體藥物的選擇,配伍關係的安排,藥量大小的確定,以及劑型、服法的要求等等,都與病証的變化,體質的強弱,年齡的大小,四時氣候的不同,南北地土各異均有密切相關。

    劑型
  藥物配伍組成方劑,還必須研究適合病情需要或藥物特點的劑型,才能更好地符合治療要求和發揮藥效,隨著醫藥的發展,歷代醫家在長期臨床實踐中,創造了多種劑型,如湯劑、散劑、丸劑、膏劑、丹劑、酒劑、茶劑、藥露、錠劑、餅劑、條劑、線劑、灸劑、糖漿劑、片劑、沖服劑、針劑、膠囊劑等。
 

    方劑的用法

  方劑的用法包括煎法和服法。

  1.煎法:煎法是指煎藥方法。包括:煎藥用具、煎藥用水、煎藥火候、煎藥方法。

  2.服法:服藥是否合適,對療效有一定影響。服法包括服藥時間和服藥方法。
 

  (五)方劑分類

 

1.解表劑:桂枝湯、香蘇散、桑菊飲、銀翹散、荊防敗毒散。

2.瀉下劑:大承氣湯、溫脾湯、麻子仁丸、十棗湯、增液承氣湯。

3.和解劑:小柴胡湯、四逆散、逍遙散、痛瀉要方、半夏瀉心湯。

4.清熱劑:白虎湯、涼膈散、化斑湯、導赤散、清胃散。

5.祛暑劑:清絡飲、新加香薷散、六一散、清暑益氣湯。

6.溫裏劑:理中丸、四逆湯、黃蓍桂枝五物湯、小建中湯。

7.表裏雙解劑:大柴胡湯、葛根芩連湯、柴胡桂枝乾薑湯。

8.補益劑:四君子湯、四物湯、蔘苓白朮湯、六味地黃湯、腎氣丸。

9.安神劑:安神丸、天王補心丹、甘麥大棗湯。

10.開竅劑:紫雪丹、至寶丹、蘇合香丸。

11.固澀劑:玉屏風散、四神丸、金鎖固精丸、完帶湯。

12.理氣劑:越鞠丸、半夏厚樸湯、定喘湯、蘇子降氣湯。

13.理血劑:丹蔘飲、血府逐瘀湯、補陽還五湯、小薊飲子、膠艾湯。

14.治風劑:消風散、川芎茶調散、鎮肝熄風湯、大定風珠。

15.治燥劑:桑杏湯、杏蘇散、養陰清肺湯、麥門冬湯。

16.祛濕劑:藿香正氣散、三仁湯、五苓散、苓桂朮甘湯、平胃散。

17.祛痰劑:二陳湯、清氣化痰丸、貝母瓜蔞散、三子養親湯、止嗽散。

18.消導化積劑:保和丸、健脾丸、枳實消痞丸。

19.驅蟲劑:烏梅丸、肥兒丸。

20.湧吐劑:瓜蒂散、鹽湯探吐方。

21.癰瘍劑:仙方活命飲、五味消毒飲、葦莖湯。

 

 

第六篇  常用方藥的功用

 

 

  本篇選取了十六類方劑,以及三十六種臨床常用處方作為內容,其中列出各方的功用、主治和組成藥物。

 

  (一)解表劑

 

  1.香蘇散(辛溫解表)
功用:理氣解表。
主治:四時感冒。
組成:香附子方二錢  紫蘇葉錢半  舊陳皮八分  炙甘草一錢

 

  2.桑菊飲(辛涼解表)
功用: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主治:風溫初起。但咳,身熱不甚,口微渴。
組成:冬桑葉三錢  甘菊花一錢半  津桔梗二錢  北杏仁三錢   青連翹三錢  乾蘆根五錢  生甘草一錢半  薄荷葉八分後下

 

  3.銀翹散(辛涼解表)
功用:辛涼透表,清熱解毒。
主治:溫病初起。發熱無汗,或有汗不暢,微惡風寒,頭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
組成:金銀花三錢  青連翹三錢  荊芥穗一錢半  淡豆豉二錢  津桔梗二錢  牛蒡子二錢半  生甘草一錢半  淡竹葉一錢半  乾蘆根五錢  薄荷葉八分後下

 

  (二)和解劑

 

  1.逍遙散(調和肝脾)
功用:疏肝解鬱,健脾和血。
主治:肝鬱血虛,而致兩脅作痛,寒熱往來,頭痛目眩,口燥咽乾,神疲食少,月經不調,乳房作脹,脈弦而虛者。
組成:北柴胡三錢  當歸身二錢半  杭白芍四錢  貢白朮二錢  白茯苓三錢  炙甘草一錢半  煨生薑二錢  薄荷葉一錢半

 

  2.痛瀉要方(調和肝脾)
功用:補脾瀉肝。
主治:腸鳴腹痛,大便泄瀉,瀉後仍腹痛,舌苔薄白,脈兩關不調,弦而緩。
組成:炒白朮三錢  炒白芍四錢  舊陳皮一錢半  北防風二錢

 

  (三)清熱劑

 

  1.導赤散(清臟腑熱)
功用:清心養陰,利水通淋。
主治:心經熱盛。心胸煩熱,口渴面赤,意欲飲冷,以及口舌生瘡。或心熱移於小腸,症見小便赤澀刺痛。
組成:生地黃五錢  關木通二錢  甘草梢一錢半  淡竹葉二錢

 

  2.清胃散(清臟腑熱)
功用:清胃涼血。
主治:胃有積熱。牙痛牽引頭腦,面頰發熱,其齒惡熱喜冷;或牙齦潰爛;或牙宣出血;或唇舌頰腮腫痛,或口氣熱臭,口舌乾燥,舌紅苔黃,脈滑大而數。
組成:川黃連一錢  生地黃五錢  牡丹皮二錢 當歸身二錢綠升麻一錢

 

  (四)祛暑劑

 

  1.六一散(祛暑利濕)
功用:祛暑利濕。
主治:感受暑濕。身熱煩渴、小便不利,或泄瀉。
組成:飛滑石六錢  生甘草一錢半

 

  2.新加香薷飲(祛暑利濕)
功用:祛暑解表,化濕和中。
主治:暑濕初起,形寒發熱,身重酸重,口渴而赤。
組成:香薷草二錢  川樸花一錢半 扁豆花三錢  金銀花三錢 青連翹三錢

 

  (五)溫裏劑

 

  1.理中丸(溫中祛寒)
功用:溫中祛寒,補氣健脾。
主治:(1)中焦虛寒,自利不渴,嘔吐腹痛,不欲飲食。(2)陽虛失血。(3)胸痹由中焦虛寒所致者。
組成:川乾薑一錢半  防黨蔘四錢  天於朮二錢半  炙甘草一錢半

 

  2.小建中湯(溫中祛寒)
功用:溫中補虛,和裏緩急。
主治:虛勞裏急。腹中時痛,溫按則痛減,舌淡苔白,脈細弦而緩;或心中悸動,虛煩不寧,面色無華;或四肢痠楚,手足煩熱,咽乾口燥。
組成:飴糖一兩  杭白芍六錢  桂枝尖二錢半  炙甘草一錢半  切生薑二錢  烏大棗四枚

 

  (六)補益劑

 

  1.四君子湯(補氣)
功用:益氣健脾。
主治:脾胃氣虛。面色萎白,語聲低微,四肢無力,食少或便溏,舌質淡,脈細緩。
組成:防黨蔘四錢  天於朮二錢半  白茯苓三錢  炙甘草一錢半

 

  2.蔘苓白朮散(補氣)
功用:益氣健脾,滲濕止瀉。
主治: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或瀉,或吐,四肢乏力,形體消瘦,胸脘悶脹,面色萎黃,舌苔白,質淡紅,脈細緩或虛緩。
組成:防黨蔘四錢  天於朮二錢半  白茯苓三錢  炙甘草一錢半  炒扁豆三錢  薏苡仁三錢  懷山藥二錢  湘蓮肉二錢  陽春砂八分  津桔梗一錢半

 

  3.補中益氣湯(補氣)
功用: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主治:(1)脾胃氣虛。發熱,自汗出,渴喜溫飲,少氣懶言,體倦肢軟,面色淡白,大便稀溏,舌質淡,苔薄白,脈洪而虛。(2)氣虛下陷。脫肛,子宮下垂,久瀉,久痢,久瘧等,以及清陽下陷諸証。
組成:北棉蓍五錢  防黨蔘四錢  天於朮二錢半  炙甘草一錢半  舊陳皮一錢半  當歸身二錢半  綠升麻一錢  北柴胡一錢半

 

  4.四物湯(補血)
功用:補血調血。
主治:沖任虛損。月水不調,臍腹疼痛,崩中漏下。血瘕塊硬,時發疼痛。
組成:當歸身二錢半  熟地黃五錢  撫川芎一錢半  杭白芍四錢

 

  5.歸脾湯(補血)
功用:益氣補血,健脾養心。
主治:(1)心脾兩虛。思慮過度,勞傷心脾,氣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不眠,盜汗虛熱,食少體倦,面色萎黃,舌質淡,苔薄白,脈細緩。(2)脾不統血。症見便血,以及婦女崩漏,月經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或帶下。
組成:防黨蔘四錢  北棉蓍五錢  炒白朮二錢半炙甘草一錢半  切生薑二錢  烏大棗四枚  當歸身二錢半  雲茯神三錢  酸棗仁四錢  桂圓肉一錢半  遠志通一錢半 廣木香一錢半

 

  6.六味地黃湯(補陰)
功用:滋補肝腎。
主治:肝腎陰虛。腰膝痠軟,頭目眩暈,耳鳴耳聾,盜汗遺精。或虛火上炎而致骨蒸潮熱,手足心熱,或消渴,或虛火牙痛,口燥咽乾,舌紅少苔,脈細數。
組成:熟地黃六錢  山茱萸一錢半  懷山藥三錢  福澤瀉三錢   牡丹皮二錢  白茯苓三錢

 

  (七)安神劑

 

  1.天王補心丹(滋養安神)
功用:滋陰養血,補心安神。
主治:陰虧血少。虛煩少寐,心悸神疲,夢遺健忘,大便乾結,口舌生瘡,舌紅少苔,脈細而數。
組成:生地黃五錢  京玄蔘四錢  天門冬三錢 麥門冬三錢紫丹蔘三錢  當歸身二錢半  防黨蔘四錢  白茯苓三錢  酸棗仁四錢  五味子一錢半  柏子仁三錢  遠志通一錢半  津桔梗一錢半

 

  2.甘麥大棗湯(滋養安神)
功用:養心安神,和中緩急;亦補脾氣。
主治:臟躁。精神恍惚,常悲傷欲哭,不能自主,睡眠不安,甚則言行失常,呵久頻作,舌紅苔少。
組成:生甘草二錢  淮小麥一兩  烏大棗六枚

 

  (八)固澀劑

 

  1.玉屏風散(固表止汗)
功用:益氣固表止汗。
主治:表虛自汗,易感風邪。
組成:北棉蓍五錢  天於朮三錢  北防風二錢

 

  2.完帶湯(固崩止帶)
功用:補中健脾,化濕止帶。
主治:脾虛肝鬱,濕濁下注。帶下色白或淡黃,清稀無臭,面色淡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脈緩或濡弱。
組成:防黨蔘三錢  貢白朮五錢 懷山藥五錢 泡蒼朮二錢舊陳皮一錢半  車前子三錢  杭白芍四錢  北柴胡三錢  黑荊芥一錢半

 

  (九)理氣劑

 

  1.半夏厚樸湯(行氣)
功用:行氣散結,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氣。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脅滿悶,或嘔。
組成:清半夏三錢  川厚樸二錢 白茯苓四錢 切生薑二錢紫蘇葉一錢半

 

  2.橘皮竹茹湯(降氣)
功用:降逆止嘔,益氣清熱。
主治:胃虛有熱,氣逆不降。呃逆或乾嘔。
組成:舊橘皮一錢半  乾竹茹二錢  防黨蔘三錢  切生薑二錢  炙甘草一錢  烏大棗三枚

 

  (十)理血劑

 

  1.丹參飲(活血祛瘀)
功用: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主治:血瘀氣滯,心胃諸痛。
組成:紫丹參五錢  白檀香八分  春砂仁八分

 

  2.槐花散(止血)
功用:清腸止血,疏風下氣。
主治:腸風臟毒下血。便前出血,或便後出血,或糞中帶血,以及痔瘡出血,血色鮮紅或晦暗。
組成:槐花米三錢  側柏葉三錢  炒荊芥一錢半  江枳殼二錢

 

  (十一)治風劑

 

  1.消風散(疏散外風)
功用:疏風養血,清熱除濕。
主治:風疹、濕疹。皮膚疹出色紅,或遍身雲片斑點,瘙癢,抓破後出津水,苔白或黃,脈浮數有力。
組成:荊芥穗二錢  北防風一錢半   牛蒡子三錢  蟬蛻衣一錢半  泡蒼朮二錢  苦蔘根三錢   關木通一錢半  生石膏五錢  肥知母三錢   當歸身二錢半  生地黃五錢  胡麻仁三錢  生甘草一錢半

 

  2.天麻鉤藤飲(平熄內風)
功用:平肝熄風,清熱活血,補益肝腎。
主治:肝陽偏亢,肝風上擾。頭痛,眩暈,失眠。
組成:明天麻三錢  石決明八錢  生梔子三錢  枯條芩三錢  益母草三錢  川牛膝三錢  厚杜仲三錢  桑寄生四錢  夜交藤四錢  白茯苓三錢  雙鉤藤二錢後下

 

  (十二)治燥劑

 

  1.桑杏湯(輕宣潤燥)
功用:清宣溫燥。
主治:外感溫燥。身不甚熱,乾咳無痰,咽乾口渴,右脈數大。
組成:冬桑葉三錢  淡豆豉二錢  北杏仁二錢  北沙蔘三錢  浙貝母二錢  雪梨皮三錢  生梔皮一錢半

 

  2.養陰清肺湯(滋陰潤燥)
功用:養陰清肺。
主治:白喉。喉間起白如腐,不易撥去,咽喉腫痛,初起發熱,或不發熱,鼻乾唇燥,或咳或不咳,呼吸有聲,似喘非喘。
組成:生地黃五錢  粒麥冬三錢  京玄蔘三錢  牡丹皮二錢   川貝母一錢半  杭白芍四錢  生甘草一錢半薄荷葉八分後下

 

  (十三)祛濕劑

 

  1.平胃散(燥濕和胃)
功用:燥濕運脾,行氣和胃。
主治:濕滯脾胃。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口淡無味,嘔吐惡心,噯氣吞酸,肢體沉重,怠惰嗜臥,常多自利,舌苔白膩而厚,脈緩。
組成:泡蒼朮二錢  川厚樸一錢半  舊陳皮八分  生甘草一錢   切生薑二錢  烏大棗三枚

 

  2.二妙散(清熱祛濕)
功用:清熱燥濕。
主治:濕熱走注,筋骨疼痛,或濕熱下注,兩足痿軟無力,或足膝紅腫熱痛,或濕熱帶下,或下部濕瘡,小便短黃,舌苔黃膩。
組成:川黃柏三錢  泡蒼朮二錢

 

  (十四)祛痰劑

 

  1.二陳湯(燥濕化痰)
功用:燥濕化痰,理氣和中。
主治:濕痰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悶,惡心嘔吐,肢體困倦,或頭眩心悸,和苔白潤,脈滑。
組成:清半夏三錢  化橘紅一錢半  白茯苓四錢  炙甘草一錢半

 

  2.溫膽湯(燥濕化痰)
功用:理氣化痰,清膽和胃。
主治:膽胃不和,痰熱內擾。虛煩不眠,或嘔吐呃逆,以及惊悸不寧,癲癇等証。
組成:清半夏三錢  乾竹茹一錢半  江枳實二錢  舊陳皮一錢半  白茯苓四錢  切生薑二錢  烏大棗三枚  炙甘草一錢半

  2.半夏白朮天麻湯(治風化痰)
功用:燥濕化痰,平肝熄息風。
主治:風痰上擾。眩暈頭痛,胸悶嘔惡,舌苔白膩,脈弦滑等。
組成:清半夏二錢  明天麻二錢  貢白朮二錢半  白茯苓五錢  化橘紅一錢半  切生薑二錢  烏大棗四枚  炙甘草一錢半

 

  (十五)消導化積劑

 

  保和丸(消食導滯)
功用:消食和胃。
主治:一切食積。脘腹痞滿脹痛,噯腐吞酸,惡食嘔逆,或大便泄瀉,舌苔厚膩,脈滑。
組成:山楂粒二錢  建神曲三錢  萊菔子二錢  清半夏二錢   舊陳皮一錢半  白茯苓三錢  青連翹三錢

 

  (十六)癰瘍劑

 

  五味消毒飲
功用:清熱解毒,消散疔瘡。
主治:火毒結聚的癰瘡癤腫。初起局部紅腫熱痛或發熱惡寒;各種疔毒、瘡形如粟,堅硬根深,狀如鐵釘,舌紅,苔黃,脈數。
組成:土銀花五錢  紫花地丁五錢  紫貝天葵三錢  蒲公英五錢   野菊花三錢

本篇所介紹的方藥和藥量祇作參考,病患者需經由醫師診治。 
  
    主要參考書目

一.高等醫藥院校教材(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中醫基礎理論(第一版);
2.中醫診斷學(第一版);
3.中藥學(第一版);
4.方劑學(第一版);
5.腧穴學(試用版);
6.經絡學(試用版)。

二.中醫治法與方劑(第一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三.中醫入門(61年2月版)(香港太平書局出版)。

 

'의학건강'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중의학기초  (0) 2009.09.29
신종 인플루엔자 서울, 경기지역 약국 명단  (0) 2009.08.25
황제내경 2  (0) 2009.05.04
황제내경 1  (0) 2009.05.04
동의보감 12  (0) 2009.05.04

댓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