본문 바로가기
  • 의미의 공간
  • 자연과 인간
중국사

동녕현지東寧縣志

by 8866 2009. 9. 15.

 

동녕현지

東寧縣志

중국어원문

대사기, 군사

교통, 운수, 교육

 

 

 

 

 

 

 

 

 

 

第一篇 大事记

 

咸丰十年(1860年)

  11月14日 沙皇俄国要挟清政府订立中俄《北京条约》后,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

土地被沙皇俄国夺去,东宁境内的瑚布图河成为中俄界河。是年,在海参崴谋生的山东、河北

和朝鲜北部的贫民,发现瑚布图河西岸三岔河口一带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有丰富的金矿和珍

贵的人参,便相约进入采参、淘金。后来,便开荒种罂粟和粮谷,搭盖茅屋,定居下来。已荒

凉几百年的东宁地区,再度被开发起来。页码:7

光绪六年(1880年)

  冬清政府派三品卿吴大激来吉林,协助吉林将军铭安办理边务。吴大潋奏请清政府批准,

开放边禁,招民实边。

光绪七年(1881年)

  4月 吴大激派革职协领春龄为放荒委员来三岔河口(今三岔口)至蜂蜜山(今密山) 一带,

了解边境情况,拨给银 1 000两,作为接济新来垦民的安家费。春龄到三岔河口后,发现散居

在三岔河口一带的居民有90多户,下令各零散居民按指定地点集中居住,搬迁者怨声载道,很

多居民不明真相,又迁入俄国境内。春龄除报告边境情况,请求吉林将军与俄方交涉,除对入境移民不要拦阻外,为了冒领安置赞,还虚报新招来垦民353户(实际是原有垦民92户)。9月 哭大激被委为宁古塔督办,到宁古塔了解到春龄在三岔河口一带强逼坠民搬迁和冒领安置费等问题,下令将春龄撤差凋回。11月 扎委宁古塔候补知县潘民表为放荒委员,来三岔河口创办招垦局。同时,派宁古塔副将吴永敖去山东招兵,筹建屯兵营。

绪八年(1882年)

  春吴大潋率随行人员来三岔河口,沿途踏查了地势,确定屯兵位置和道路走向。到三岔河

口后,巡视了边境,指定了街区位置,定名为三岔口街。4月 吴永敖从山东招来200人,按吴大潋踏查中确定的位置,设置了赶面石、穆棱河、马桥河、细鳞河、小绥芬,三道岗子6个屯。屯兵公所设在细鳞河,委吴永敖为屯兵管带。10月 潘民表辞差,委胡传为三岔口招垦局主办委员。

光绪九年(1883年)

  春为解决垦民春荒,吴大潋拨给三岔口招垦局银1 000两(折钱3 200吊),以贷为赈,春借

秋还,扶持垦民开荒。为保卫星民,由宁古塔靖边军左路中营调步兵三棚(班),由1名哨长率领,驻扎三岔口( 3个月一轮换)。7月 胡传调走。8月,委穆棱河屯田委员曲作寅兼任三岔口招垦局委员。

光绪十年(1884年)

  2月 29日 任曲作寅为三岔口招垦局主办委员兼理穆棱河垦务。同年,调整屯兵组织,将

原6屯改为抬马沟、马桥河、细鳞河、小绥芬、两水泉子5屯。

光绪十一年(1885年)

  春从宁古塔左路左营调来骑兵1棚,协助步兵追缉盗匪。光绪十二年(1886年)

  春办团练。从商家和农民中挑选 120名青壮年进行编练,从中选出40名枪法好、山路熟的

猎户,20名随同防兵进山缉匪,20名协助屯兵维护由宁古塔至三岔口的线路安全。夏 在与沙皇俄国勘分东部边界中,吴大潋与俄方代表来三岔口,商定:将原立在小孤山(团山子)上的“倭”字界牌改移于绥芬河北岸正对瑚布图河入口的山坡上,将木牌换为石碑;查寻出原“那”字界牌位置,将光绪三年(1877年)设在“倭”字碑北的“那”字碑,改立于原位置,加设两碑间的封堆记号。

光绪十四年(1888年)

  是年公布招垦章程:垦民领荒,10年内不缴租赋,自第11年起缴纳赋税。

光绪十五年(1889年)

  是年 三岔口招垦局升格为总局。穆棱河招垦局为分局,撤屯兵管带,招垦和屯兵统由招

垦总局管理;招垦局主办委员改称总理。

光绪十六年(1890年)

  2月 招垦总局总理曲作寅调离,候补工部员外郎鄂龄来三岔口督理三岔口垦务、屯务。7月 鄂龄被撤职,派去珲春试办矿务。8月 候选教谕李庆霖接办三岔口垦务、屯务。李庆霖到三岔口后,鄂龄只移交关防两颗,公费银两未作移交,文卷册籍自行封存,率局里司事、书识2人离开三岔口。11月 鄂龄回三岔口声称:“奉军宪面谕,鄂委员暂试委办矿务,未能视事,著李委员庆霖将关防及一切事宜交给郑委员铎接管,李委员即行回吉林。”李庆霖据此将关防和一切经手事件交给郑铎,自己回吉林。秋穆棱河分局委员蒋德英办酒席,请垦民、屯民到局会餐,以修庙名义敛钱。12月 吉林将军委佐领恩魁暂管三岔口招垦事宜兼理屯务。责成思魁将鄂龄、李庆霖、蒋德英的问题查清上报。页码:7-9

光绪十七年(1891年)

  1月16日 恩魁将调查结果向吉林将军报告,报告中对鄂龄多所袒护。2月I0日 经吉林将军批示,将鄂龄、蒋德英撤差,李庆霖受到面加申饬。

光绪十八年(1892年)

  是年恩魁调走,戴鸿钧接任三岔口招垦总局总理

光绪十九年(1893年)

  6月2日 (农历四月十八日),李万才修建娘娘庙竣工。李万才与徐福存合伙在三岔口开荒种地,后因徐福存病死,两人积累的财产,徐福存应得1 500 吊,李万才写信给徐福存原籍,无人来领。李万才便将其所遗款项和自己筹集的一部分资金经请示垦局总理批准,在三岔口街东南部修建娘娘庙一座。此后定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为娘娘庙会日(碑文见附录)。同年秋戴鸿钧调离,委派记名副都统恩桂为三岔口垦务总局总理。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是年曲作寅再来三岔口招垦总局任总理。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8月27日 中俄双方在三岔口举行东清铁路开工典礼和奠基仪式,与会人员从三岔口向南

修了2公里路基作为奠基礼(后因改由绥芬河出境,此路废弃)。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7月 沙皇俄国向东北出兵,三岔口街遭受沙皇俄国兵的抢掠。同年清政府在沙皇俄国政府的逼迫下,调走边境防军,遗散屯兵,为了保卫地面,三岔口组织起50人的炮手营。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是年 东清铁路绥芬河至哈尔滨段通车。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农历闰五月 撤三岔口招垦总局,改设绥芬厅,厅署设在三岔口中大街西头路南。绥芬厅

辖宁古塔、穆棱河、三岔口三个地方。宁古塔设教谕,穆棱河设知事,三岔口设巡检,分别管

理地方的民事(旗务由副都统衙门管理)。7月5日 (农历闰五月十一日),吴金鉴到三岔口任巡检。7月25日 (农历六月二日),绥芬厅同知杜玉衡到任。

光绪三十年(1904年)

  是年因三岔口交通不便,将绥芬厅署移驻宁古塔,与副都统同城治理。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3月24日 吴金鉴调离,原海城县试用巡检汪泽溥接任三岔口巡检。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4月初 办巡警,招募30人,绥芬厅委三岔口巡检汪泽溥兼任巡官,组成巡警局,对三岔

口街进行户口调查。4月23日 土匪李焕文、十五阎王、王德、尹大个子等纠集200多人,分扰三岔口境内各地方。绥芬厅派兵进剿,土匪窜入俄境,军队撤走后,5月,土匪又从俄境潜回,滋扰四乡。6月 因各地土匪活动猖獗,三岔口绅商各界呈请绥芬厅,暂缓办警务、学务,筹办地方武装,保卫垦民。经转报吉林省批准,组成125人的乡勇营,分驻境内各地。年底在三岔口设禁烟(鸦片)分卡,由乡勇营书记官周彝真兼任分卡司事。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3月 高丽营朝鲜族垦民安宗浩等申请加入中国国籍,经转报吉林省批准,这次入藉韩民

83户,男231丁,女113口,将高丽营改为高安村,委派安宗浩为高安村村长。秋禁烟分卡司事升格为委员,由三岔口巡检乔楫云兼任禁烟分卡委员。页码:9-10

宣统元年-宣统三年

宣统元年(1909年)

  11月 三岔口建厅。因位于宁古塔之东,命名为东宁厅。11月21日委张祖策为东宁厅通判,

12月10日张祖策到任。

宣统二年(1910年)

  春成立劝学所,在三岔口和高安村试办两所学堂。沙俄政府于绥芬河设立了领事馆和海关。2月成立东宁地方商务会,10月成立农务会。张祖策动员商民集资办富宁屯垦公司;着手开辟通往绥芬河道路。5月 在三岔口东门外建筑东关(木质),做为缉私和巡逻人员驻所。7月2~10日 连续降雨,河水暴涨,三岔口后街进水,万鹿沟新修道路被冲毁。10月 张祖策再次动员农商界集资办富宁营业公司。

宣统三年(1911年)

  是年侨俄华商潘增复,承领铁路北荒原2 500垧办屯垦(亦称富宁公司,俗称北公司)。秋建立义仓,储粮备荒。页码:10-11

宣统元年-宣统三年

民国元年(1912年)

  11月 张祖策离任,张作霖(不是东北军阀)署任东宁厅通判。同月 成立东宁厅国民捐分会,设会长 1人、干事员20人,分赴四乡募捐。到年底捐吉洋3 323.9元缴省。12月 遵临时大总统训令第一号,统一官制,改东宁厅通判为东宁厅知事。

民国2年(1913年)

  3月 改东宁厅为东宁县,属吉林省延吉道。春成立县议会,同年县议会议长予溥当选为吉林省议会议员。补选袁维山为东字县议会议长。3月 东三省筹边署以银23 000两,将富宁屯垦公司全部收买实行官办,改称东宁农垦局。4月 20日 县议会袁维山、于浚等联名向省议会控诉东宁县知事张作霖苛敛、贪污,共侵吞公款12 600余元,请省议会查明缴还地方。6月 张作霖调走,吉林省派张文翰署理东宁县知事。7月 裁撤东三省筹边署,东宁农垦局移交给吉林省长公署。冬 绥芬河市内已有常住人口 3 889人,其中包括俄国、朝鲜、日本,美国、英国、法国

和澳大利亚等十七个国家的侨民。

民国3年(1914年)

  春北京进步党出资购买了东宁农垦公司,派万福华来东宁接办农垦,改称阜宁公司。夏 张文翰知事公出,路经绥芬河,被俄国驻军驱逐出站区(因未与俄方接洽)。

民国4年(1915年)

  7月 张文翰调走,郑颐津代理东宁县知事。11月27日 郑颐津晋省请示处理奥俘办法。

民国5年(1916年)

  春郑颐津知事,率兵铲除四乡罂粟1 800多垧。9月27日 郑颐津调走,周敬熙署理东宁县知事兼税捐征收局长。11月28日 为抗议8月13日驻郑家屯日军殴打中国儿童,东宁县商会,农会、教育会、议员团,劝学所组成团体联台分会。

民国6年(1917年)

  年初 东宁开始通行中国银行纸币。2月1日 成立东宁县地方财务处,统管县内财政收支。设东宁县警察所,县知事兼任所长。为筹备自治,划全县为6个区,各区派驻警察分所。6月4日 县知事周敬熙去绥芬河接管阜宁公司巡警。

民国7年(1918年)

  2月24日 周敬熙调走,曹启蔚署理东宁县知事(翌年3月24日补授实缺)。是年 细鳞河地区划归穆棱县。

民国8年(1919年)

  5月 曹启蔚调走,省派姚鸿钧署理东宁县知事。

民国9年(1920年)

  1月 阜宁公司经理万福华病死。5月 张宗昌收买富宁北公司,同时以大洋3万元作抵押(10年为期)接管阜宁公司(南公司),统称裕宁公司。8月 姚鸿钧调走,警察所长赵玉珊署理东宁县知事。9月 省派依克塔春(蒙古族)署理东宁县知事(10月1日依克塔春改汉族名为韩积三)。

民国10年(1921年)

  1—2月 绥芬河划为东省特别区第三区,中东铁路派驻中国护路军。设东宁邮政局。3月 平房等处发生鼠疫,病死8人。4月1日,成立临时防疫所,在北河沿、平房设检验、隔离所(6月30日病情解除裁撤)。同年东宁大早成灾。

民国11年(1922年)

  5月 绥芬河游击队长卢永贵叛乱,三岔口街被围半月,四乡遭乱兵抢掠。张宗昌率兵平

定卢永贵之乱后,被任命为绥宁镇守使,驻绥芬河。6月 高士傧、卢永贵等乱兵头目,在汪清被捉获正法。张宗昌开放烟、赌禁令,绥芬河、三岔口纷纷设立赌场,大量种植罂粟,吸引来各地游民,人口迅速增加。9月 张宗昌部驻寒葱河殷、许两营,违抗命令,拦路抢劫,被褚团击溃。绥芬河建宝来电灯公司。三岔口建耀东公司。

民国12年(1923年)

  2月 修建三岔口至绥芬河电话线路,设电报局、长途电话局。3月31日旱3时驻寒葱河独立连叛出两个排。4月 设绥芬河市政分局。4月28日 驻五站(今绥芬河)南三道洞子边连叛出一个排。4月30日夜间 驻五站北八道河子陆军五十五团二营七连叛出一个排。秋在三岔口北大街建成砖瓦结构的男、女小学校和劝学所办公室。同年在苏联谋生之中国人大量被逐,东宁人口猛增。据秋季调查全县(绥芬河市除外)在原有3万人口基础上猛增至111 228人。

民国13年(1924年)

  张宗昌率队入关。政府重申烟赌禁令,游民纷纷离去,绥芬河、三岔口15渐萧条。

民国14年(1925年)

  5月 股匪五龙等数十名,由苏联四站窜至马架子抢劫行旅,经警团兜剿,又窜入苏境。

民国15年(1926年)

  是年成立东省特别区绥芬河市。同年设县实业局。

民国16年(1927年)

  中共北满地委派中共党员苏子远、王纯一到五站(今绥芬河市)开展党的活动,并组建了绥

宁特支。2月 商人冯燮喜集资2万元,购入万国牌汽车(客车)2辆(购入后转让给袁家煤矿),三岔口至绥芬河始有汽车客运,票价每人大洋4元。3月 日本政府在绥芬河市设立领事馆。7月 商人石文璞出资2 000元创办三岔口市内电话,办理中石文璞因事远出,将各种材料给詹友存经营,共安装电话30部(11月30日竣工通话)。7月下旬 中共北满地委派中共党员延伯真、于明智(于若痴)到东宁(三岔口)、五站(绥芬河)、六站(绥阳)、七站(细鳞河)等地开展建党活动。秋大乌蛇沟居民刘思平在夹信子的耕地,突被苏联居民强占,经报县交涉,苏方将土地归还。

民国17年(1928年)

  夏劝学所改称教育局。秋 二十一旅第四团进驻东宁县城乡;第二十六团进驻绥芬河市及铁路沿线。

民国18年(1929年)

  5月3日改县公署为县政府,县知事改称县长。同年县警察所改称公安局,各区分所改称公安分局。7月12日 绥芬河铁路车站苏籍站长乌萨切夫和商务代理处主任鲍格托夫被驱逐出境。翌

日中苏间铁路运输中断。7月16日 苏联飞机3架侵入绥芬河上空,中国部队开火射击,苏联飞机飞回。8月2日午间苏军炮击绥芬河市区,苏联飞机向市区投弹,地面苏军越境向绥芬河进攻,遭

中国军队拦击,展开激烈战斗,至晚 8时双方停火,苏军撤回。中方牺牲20多名战士,迫击炮

连鲁连长阵亡。8月12~15日 苏军连续偷袭我县城附近驻军和保卫团防所。8月16日 苏军出动飞机30架侵入三岔口上空,盘旋20分钟离去。8月 17日傍晚苏军向三岔口大举进攻,县长马绍融首先逃走,市民纷纷撤离县城,东门外保卫团防区被攻破,苏军进占县城,陆军和警团撤至小城子(今东宁镇)。苏军进城后砸开监狱,放走犯人,捣毁县政府,然后撤回。连续十几日,苏军白天进城,晚间撤回。9月初 省派李英佐任东宁县长,在绥芬河找到前县长马绍融。马移交了两颗官印。9月9日 李英佐到小城子,召见了各机关首脑,安排战后工作。9月 10日 李英佐率各单位人员回县城。与曹团长协商,重新部署边境防军。城内居民陆续返回,逐步恢复正常秩序。10月30日 在团山子、高安村对面,苏军集结六七百人向边境移动,晚 9时,向我方阵地

攻击,被击退。

民国19年(1930年)

  4月24日 小绥芬公安分局长艾恺忱畏罪潜逃。5月初 东宁县农会会长孙海清,向省政府控诉东宁县长李英佐苛敛、贪污。5月中旬 李英佐在省城开会期间,向吉林省警务处指控东宁县公安局长郝秉钧辱骂县长和故纵第六区分局长艾恺忱潜逃,请省警务处查处。5月 大乌蛇沟居民刘思平在夹信子的土地再次被苏方占去,经县多次交涉讫未交还。5月20日 吉林省警务处派督察员阎钟岳来东宁调查郝秉钧辱骂县长等问题。6月中旬吉林省警务处将东宁县公安局长郝秉钧调走,另派刘国藩接任东宁县公安局长。7月 在东宁地区活动的部分朝鲜共产党员被接收为中共党员,成立了中共东宁特支,负责人全哲山(朝鲜族)。8月 吉林省民政厅派视察员徐伯勋来东宁调查县长李英佐被控问题。秋县政府派人接管裕宁公司的巡警、保卫团和学校。12月 原东宁县政府科长曹沛恩在北平写信给吉林省政府,揭露李英佐县长违纪、贪污等问题。

民国20年(1931年)

  1月 吉林省政府下令撤销李英佐县长职务,另派袁奉之接任东宁县长。指令袁奉之在清

查李英佐问题和退赔之前,不许放李英佐离县。1月9日 农民张洪申等16人带牛 4头、马8匹、爬犁6付在六站(今绥阳镇)北三道沟后堵砍木材,被苏联骑兵掠去。经向苏联驻绥芬河领事交涉,1月28日,农民张洪申等16人被放回,牛、马及爬犁未还。4月29日上午11时保府沟(绥芬河镇东)农民安振永等6人在保府沟种地,突来武装苏军骑兵数名,将6人及马1匹、犁1付掠去,在四站(今格罗捷阔沃)拘留八九天以后放回。5月16日10时在保府沟种地的黄孝先、卢兆和、孙老五3人,突被苏军武装骑兵掳去,被押在四站拘留所,6月13日才被放还。苏方声称:今后不许再到该处种地。5月20日 大鸟蛇沟居民孙丕文的1匹红骟马脱缰逃走,孙丕文跟踪追赶,22日该马跑到东大川上头与苏联毗邻处,被数名苏军捉去。孙丕文至县报告,经多次交涉,未交还。5月22日上午10时东大川北杨木沟子王作哲家的工人 4名和大、小马9匹被苏军掠去,王作哲到驻北岭保卫团第一分队报告,第一分队队副刘清祥带队前往,至王作哲家时,苏军已无踪影。刘清祥率队到中苏交界处侦察,发现交界牌向我方移挪 2里余,马上向县报告。县政府得报后于5月29日派总队长姜开山同翻译盛际唐到边界查勘,原界标仍在,惟在原界标以西2里余,又新立一界标,上书“V”字,附近居民将其拔掉,土堆犹存。23日夜11时被苏军掠去的4名工人放回3名,马匹全部放回,惟张姓工人未回。9月 李英佐退出贪污的苏、韩民过境费664元和归化证款 281元。袁奉之县长放李英佐离开东宁(后袁奉之受省电申饬)。

民国21年(1932年)

  1月7日夜 三岔口东涌酒厂锅炉爆炸,当场炸死工人3名,重伤3名,厂房及西邻商会仓库

被炸毁。2月24日 熙洽 (吉林省长官已投敌)下令将绥宁镇守使署改为绥宁警备司令部,任命二十一旅旅长张治邦为警备司令兼绥宁镇守使,使用伪满大同年号。4月 15日 绥宁镇守使张治邦在下城子召集辖内各县长会议。会上决定:在绥宁地区内不接受伪组织命令;联合各地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活动;不使用伪满年号,一律使用民国年号,不向敌伪缴纳捐税。5月 张治邦将二十一旅驻东宁的第三营调至绥芬河,将东宁防区移交给救国军。王德林率救国军进驻东宁县城。秋 张治邦因同各抗日队伍发生纠葛,弃职出走,关庆禄接任第二十一旅旅长职务。9月 中共绥宁中心县委派全凤来和团县委宣传部长赵昌涉到东宁组建区委。10月 中共东宁区委正式建立。全凤来(化名申春山)任中共东宁区委书记,韩子清任组织委员(后权律接任组织委员,韩子清改任反日会长),金凤国任宣传委员,赵昌涉任共青团东宁区委书记。页码:11-15

伪大同2年-伪康德12年

伪大同2年(1933年)

  1月5日 日本军进占绥阳、绥芬河。驻绥芬河二十一旅旅长关庆禄率部下 2 000多人投降,在车站北广场集体缴械,全部官兵被运至呼兰县遣散。1月10日 日本军进占东宁县城(三岔口),王德林率救国军司令部人员,撤至苏联境内。1月中旬 成立伪清乡局,招抚原警察、保卫团,组成伪东宁警察署和保安队。3月9日(农历二月十四日)深夜,分散各地的救国军余部,联合攻入县城,将日伪军压缩到三岔口街西北角,坚持 3天,因弹药不继而撤出。救国军撤出后,日军纵火烧毁三岔口前街数百户民房,同时进行大搜捕,逮捕了100多群众,在县城西门外用刺刀刺死。4月 16日 成立伪东宁县公署,随日军来的原吉林省水道局科长刘泽汉任县长。日本人白

木乔一任参事官。县政府下设内务局、警务局、总务科和地方财务处。9月4日 (农历七月十五日)救国军余部联合延边游击队第二次攻占三岔口(当晚撤出)。秋 设国道局,抢修军用公路。冬 山林队首领李三侠被日军讨伐队打死,将其头割下装入木笼,在三岔口城门悬挂多日。在三岔口中大街东部益盛永商号院内设立了日本宪兵分队。设穆棱县协和会东宁办事处。

伪康德元年(1934年)

  3月1日 伪满洲国实行帝制,溥仪登基,改元康德。在城乡召开大会,强迫民众参加庆祝。5月初 伪靖安军(群众称“红袖头”)一个旅1 000多人进驻东宁、老黑山等地镇压抗日军

民。6月30日 伪政府公布:自 7月1日起停止使用中国纸币,一律使用伪满洲国纸币(鼠币)和

日本、朝鳟纸币。夏 三岔口至绥芬河、红花岭的轻便铁路通车。在三岔日街北修飞机场。改绥芬河市政公所为东宁县绥芬河办事处。8月27日 封闭绥芬河铁路俱乐部。9月 17日 公布《金融合作社法》,由社员出资在东宁设金融合作社,开始向有土地执照的地主放贷。12月 设滨江省,东宁县由吉林省划归滨江省管辖。推行保甲制,改区为保,各村屯设甲,甲下10户为一牌,实行十家连坐。

伪康德2年(1935年)

  3月23日 日本收买了中东铁路,改称北满铁路。3月26日全线缩轨(即宽轨缩为标准轨)与

苏联断绝了交通。秋 日本关东军司令官、驻满全权大使南次郎乘飞机来东宁视察。10月 在观月台(绥芬河北部),日伪军与苏联军队发生边境冲突。是年 边境土地收归“国有”(以少量代价强行收买)。

伪康德3年(1936年)

  7月 协和会办事处增设各区分会,从事招降和搜集情报等活动。修建大同桥(即北河沿大桥)。

伪康德4年(1937年)

  1月 改东宁专卖驻在所为专卖局,开始对食盐、火柴实行专卖,不久,面粉,酒精、石

油等物资亦实行专卖。6月 设农事合作社,控制农产品交易。实行粮谷出荷(强迫将粮食卖给“国家”) 和粮食定量配给。夏 以“蓝衣社”案件为由,日本宪兵队逮捕了东宁县各界头面人物和知识分子30余人,绥芬河市长赵凌霄同时被捕 7月1日 成立牡丹江省,东宁县划归牡丹江省管辖。8月 磨刀石以东划为边境禁区。15岁以上的边境居民发放边境居民证明书,无证者不许

进入。9月 设救疗所,收容吸鸦片瘾者“戒烟”(翌年改为康生院)。

伪康德5年(1938年)

  3月下旬 着手兴建绥宁(绥西至东宁91公里)、兴宁(汪清县新兴镇至东宁镇216公里)两条

铁路,全长307公里。8月中旬 东宁连续降雨三昼夜,河水出槽,低洼处一片汪洋,人畜皆有伤亡。是年 日本人田中钧一任东宁县长。此后直至伪满垮台,都由日本人任县长,撤销参事官。同年设立伪东宁区法院和区检查厅。日本关东军第一方面军第五军团第八师团(前田部队),进驻小绥芬(今绥阳)。国境监视队与警察署合并,改组为边境警察队。县设警察本队,保设警察中队,村屯设警察小队,居民完全置于警察监督之下。在小绥芬设东宁县公署办事处,小绥芬改称绥阳。

伪康德6年(1939年)

  县城由三岔口改为小城子(今东宁镇)。8月1日 划出东宁县北部,另设绥阳县。同年实行街、村制,原有城区改为街,农村区改为村。街辖下为区,村辖下为屯。东宁县设一街三村,绥阳县设两个街。7月80日 绥宁铁路建成,全线通车。9月 设经济警察,不另设机构。县警察本队增设经济股,各街、村警察中队增设经济警察。秋 日本开拓团进入东宁县的浪东沟(今团结村址)和绥阳县的土城子、寒葱河村。改东宁县协和会办事处为协和会东宁县本部。

伪康德7年(1940年)

  4月11日 公布伪《国兵法》,由募兵制改为征兵制。凡年满19岁的男性青年,皆要应征,

经检查合格入伍,服役期3年。秋金融合作社与农事合作社合并,成立东宁县兴农合作社。10月 进行国势调查(即人口普查)。11月初抗联第二路军第五军和第一路军二、三方面军 260余人,在团长孙长祥、崔贤等率领下,突袭杨木桥子日伪据点取得全胜。同年设绥阳县协和会本部和穆棱县区法院绥阳问事处(对民事案件有裁决权)。

伪康德8年(1941年)

  7月 中共老黑山地区支部书记李擎天被捕,李擎天壮烈牺牲后,党组织停止了活动。

伪康德9年(1942年)

  春公布修改后的《治安维持法)),勒令边境村屯居民内迁。距边境5公里内成为戒严区。

居民配给粮由每人每月30市斤,压缩到18市斤。11月13日 公布《国民勤劳奉公法》和《国民勤劳奉仕队编成令》。伪县公署行政科增设动员股,专管勤劳奉仕队的组成和派劳工。同年秋实行武装搜荷(用武力搜缴出荷粮),强制农民除留少部分口粮外,全部实给“国家”。12月 发布《国民训》,强制居民背诵和无条件执行。公布《学生勤劳奉公令》,实行学生半日读书、半日劳动。高年级学生增加军事体育训练课。

伪康德10年(1943年)

  春对征兵不合格者(俗称“国兵漏”)实行勤劳奉仕(即每年强迫劳动3~6个月)。9月 公布《保安矫正法》、 《思想矫正法》、 《保安矫正手续令》、 《思想矫正手续令》和《保安矫正护送规则》,加紧对人民思想统治。10月 东满总省成立,东宁、绥阳县隶属东满总省。绥阳街发生军火爆炸,8名装卸工人当场死亡。伪满洲国国务院总务厅次长谷次享来绥阳县慰问军警。

伪德康11年(1944年)

  推行“剔抉”计划,强化社会治安,实行“防范周”,成批逮捕群众。3月 加紧搜刮人民,决定本年度强迫人民群众储蓄30亿元。开展金属特别回收运动,强制居民变卖铜、铁。5月 公布《时局民事特别法》、《时局刑事手续法》,各处张贴“勿谈国事”,“守口如瓶”等标语,不准3人以上集会或随意交头接耳。定每月8日为“防空演习日”,强制居民家家挖防空洞,户户搞灯火管制。

伪康德12年(1945年)

  5月28日 撤销东满总省,将原牡丹江省与原东安省合并,新设东满省,东宁、绥阳县划

归东满省管辖。7月 强迫人民群众储蓄(本年储蓄目标60亿元)。8月7日午夜 苏联军队进攻庙沟日军阵地,与留守日军展开激战。8月8日 苏军炮兵在瑚布图河东岸向东宁县城轰击;苏军飞机多架在东宁上空对街区扫射,日本人仓惶出逃。8月9日晨苏军在坦克和飞机的掩护下,突破日军防线,分别进入绥芬河、绥阳和东宁地区,日伪垮台。页码:16-19

 

1945年-1947年

 

1945年

  8月 10日 苏军进驻东宁、绥阳、绥芬河的司令部,主持成立了东宁县、绥阳县治安维持

会和绥芬河区治安维持会,同时组成治安队,维持地方治安。苏军占领日军仓库,军需物资全被苏军运走。

  8月中旬 苏军在绥芬河贴出布告,令绥芬河街内居全民全部离开绥芬河街到西村去(今建

设村),苏军在绥芬河街内搜掠3天,后令居民返回。

  9月下旬 吉林国民党党部派陈宝惠、李可器来绥阳、东宁组建东宁、绥阳两县国民党党部。

  12月初 驻东宁、绥阳苏军司令部下令解散国民党党部。

  12月中旬 苏军驻东宁司令部,令东宁县维持会长孙玉昆等人去牡丹江军分区联系派人来

接收。中共牡丹江军分区政委李大章派杨森林来东宁。苏军拆除我绥宁、兴宁两条铁路,炸毁全部桥梁涵洞。钢轨、车辆和铁路器材等被苏军运往苏联。苏军拆除我神洞发电厂,机组和大批物资被苏军运往苏联。王枝林、吴振海在老黑山、大肚川组建“东北挺进军”(以下简称“挺进军”)。

1946年

  1月1日 改组东宁治安维持会为东宁县民主政府,杨森林任县长,原维持会长孙玉昆为副

县长。

  2月初 牡丹江军分区魏绍武任绥阳县长,接管绥阳县。

  3月初东宁、绥阳两县组建保安大队。

  4月15日 成立绥宁省,东宁、绥阳县隶属绥宁省。

  4月25日 苏军司令部将东宁县长杨森林送去穆棱。

  4月28日 苏军分别由绥芬河、三岔口撤军回国。

  4月 29日 穆棱县长尚景波率一排武装,乘两辆汽车送杨森林回东宁,临行带走原维持会

骨干王干忱、李谷贻、张若奚等人,至绥阳,将王干忱等人寄押在绥阳县公安局。

  5月1日 县保安大队大队长孙忠魁,勾结“挺进军”建军头目王枝林进行叛乱。绑架了县

长杨森林(后被人救出)、公安局长李东升等,打死保安副大队长刘凤山等 4人,解散民主政府,

重组维持会和国民党东宁县党部。

  5月2日 组成“挺进军”东宁旅司令部,王枝林任旅长。

  5月4日 “挺进军”派徐佩营进袭绥芬河镇,杀害了区长赵长华等 4人,推翻了绥芬河区

民主政权,改组为维持会。

  5月8日 “挺进军”勾结绥阳县保安大队副大队长卢凤歧等人进攻绥阳,打死县长魏绍武

夫妇、公安局长于佑民等,并搜捕一批群众解往东宁;推翻绥阳县民主政府,重组绥阳县维持

会和国民党绥阳县党部。

  5月 10日 东宁县国民党党部和“挺进军”司令部召开祭灵会,将从绥阳县抓来的群众高

万山用铡刀铡死,给攻绥阳时被打死的匪首祭灵。

  5月中旬 “挺进军”分两路,北攻穆棱县的马桥河(占领马桥河一天,即被民主联军击溃

逃窜),南占吉林省注清县的大甸子。“挺进军”攻占大甸子3天,杀害70余名保安队员和朝鲜

族群众,抢掠大部分朝鲜族居民衣物后撤回东宁。

  8月下旬 “挺进军”从细鳞河逃至绥阳镇点燃堆积的迫击炮弹,致使18户群众无家可归。

  5月末 “挺进军”再打大甸子,营长吴振海(即“吴三虎”)被打死。

  6月初 民主联军(解放军前身)间岛部队将攻大甸子的“挺进军”赶回老黑山,并展开激

战。

  6月5日 牡丹江军分区派民主联军解放绥阳县城和绥芬河镇。

 6月11日 民主联军解放东宁县城。

  6月12日 从老黑山撤回和从县城逃出的“挺进军”合在一起攻打东宁县城,被民主联军

击溃。

  6月13日 民主联军派两个连去石门子将杨森林县长接回东宁,重组东宁县政府。

  6月14日 绥阳县为“5·8”死难烈士举行追悼大会。

  6月上旬 绥阳县举办有40余人参加的政民干部训练班。

  7月1日 东宁县政府与驻军十五团联合举办有100余人参加的政民干部学校。

  7月初 牡丹江军分区保卫科副科长赵拨轮留东宁,组成东宁县各界联合会。

 

  7月25日 东宁县军、政、民各界2 000余入举行追悼剿匪阵亡战士暨“五一”殉难烈士大

会。

  8月初 牡丹江军分区派白醒亚来东宁任民运工作团团长,开展反奸清霸和肃清残匪斗争。

  9月 东北政联行政委员会决定:改绥宁省为政联直属牡丹江专区,东宁、绥阳县归牡丹

江专区管辖。

  9月初 杨森林调走,自醒亚接任东宁县长,全县城乡学校陆续复课。

  9月5日 道河区保安队叛乱,杀害指导员万有林等4人。

  10月初解散东宁县各联合会,改组东宁县政府。同月 成立东宁联中(相当于现在的初中)。

  11月开始至1947年舂,从牡丹江、汪清、珲春、海林、密山、穆棱等地陆续移来朝鲜族居

民1 347户,6 000多人,在三岔口、大乌蛇沟一带定居。

  11~12月 “挺进军”残部连续3次在万鹿沟、南寒葱河拦劫汽车,杀害民主联军战士及群

众数十人。同年冬县政府办公楼失火,档案被烧毁,县政府移至东宁铁工厂办公。

  12月中旬牡丹江军分区副司令员田松率领二支队来东宁清剿残匪,在自刀山子将残匪最大

一伙战老两部包围,活捉战老两,其余或死或降。

  12月末 牡丹江军分区在东宁设荣誉军人学校。

1947年

  民主联军在黄花松甸子将残匪杨树林部击溃,除死伤外,残余60余人逃入苏联境内,后被

苏军送回,由我军押往牡丹江军分区。春 在红石砬子沟里发现国民党党部代理书记吴亚石冻僵的尸体。

  8月 绥东工作团进入绥阳、绥芬河和东宁开展土地改革试点。东宁县工作团长白醒亚、

副团长杜涛。杜涛任中国共产党东宁县工作委员会书记,苏濑洲任绥阳县工作团团长兼中国共

产党绥阳县工作委员会书记。

  8月 20日 东北政委会决定,原牡丹江专区和合江省东安专区合并,成立牡丹江省,东宁、

绥阳县划归牡丹江省。

  9月21日 在县政府门前召开了公审伪警特康景祥、张永生、李庆德大会,会后将3人枪决。

  10月 组建东宁县企业公司。

  秋牡丹江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王希克来东宁,接任工委书记(当时称政委)。

  中共中央颁布《土地法大纲》,县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领导群众反奸、清霸,土地改革

运动全面展开。

  10月下旬 东宁镇4个街的贫雇农联合斗争了原维持会会长孙玉昆。

  4个街的贫雇农成立翻身总会,选出正、副会长和委员,全县农村也普遍组成农民翻身会。

  12月上旬 绥阳土改工作团在绥芬河西毛屯(建设),枪毙了大恶霸刘维庞。经过一段清算、

斗争,组织起贫下中农骨干队伍。工作队进一步发动群众,消灭地主、富农的经济基础。划阶

级成份时,因东宁、绥阳两县都属国境县份,伪满时已将土地收归“国有”,没有拥有大片土

地的地主,划成份是按年收入的剥削量确定。划完成份后,阵线已经清楚,然后把地主、富农

看管起来,家中的箱、柜、粮仓贴上封条,不许启封,做坏事多、民愤大的地主、富农净身出

户,查封全部家产。

  经过逐个斗争,对地主家产除保留小部生活必需品外,全部没收归农会,富农家产没收其

多余部分(有部分中农被斗争,财产被没收)。

  对部分运动不彻底、被坏人把持的村屯,工作队进一步发动群众“煮夹生饭”。将坏人和

变质分子清除出农会。城、乡农会押着地主、富农起浮财,进而发展到村与村的农会会员对换

“砍挖”(“砍大树”、“挖浮财"),将一批地主、富农“扫地出门”(当时称“扫堂子”)。页码:19-22

 

1948年-1958年

 

1948年

  春按中共中央指示:对错划成份斗错的,进行纠偏。

  2月 分胜利果实,全县各地没收的地主、富农大批财物,除拿出部分支援前线外,按阶

级成份和入口进行分配(不分给地主、富农)。

  3月 全县翻身农民为保卫分得的土地和胜利果实,先后有1 154人参军、参战,支援解放

战争。春修建三岔口灌区一号拦河坝。平分土地后,政府组织翻身农民插犋换工,组织起常年互

助组347个。

  7月9日 撤销牡丹江省建制,东宁、绥阳县隶属松江省。

  7月 按农户颁发土地执照。秋 城乡普遍建立供销合作社。

  10月 1日 撤销绥阳县,并入东宁县。组成中国共产党东宁县委员会,县政府移驻绥芬河

镇,划全县为7个行政区。

  11月中旬土地改革结束,建党工作由秘密转为公开。实行民主建政,在建政中发动群众,对现有农村干部进行审查,同时酝酿候选人,进行民主选举。年底荣军学校迁往牡丹江。

1949年

  4月 县长白酲亚及县内26名男女干部被抽凋南下。

  4月21日 重划东北行政区域,东宁县仍属松江省。

  5月 组建东宁县工会、中苏友好协会。

  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县政府在绥芬河镇广场召开庆祝大会。成立县供销社联合社和粮食公司。

1950年

  春建国营农场(大城子良种场)。设绥芬河银行办事处。

  7月31日 伪满皇帝溥仪,由苏联移交中国,路经绥芬河去沈阳。

  8月 响应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大会的号召,在全县城乡掀起和平签名运动。八里坪至黄松轻便铁路通车。

  10月25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后,为响应中央关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

全县有346人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还组成781人的担架队和战勤工作队,开赴朝鲜前

线。

  11月 开展捐款购买飞机大炮活动,全县共捐款5亿多元(旧币)。

1951年

  年初召开东宁县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停止使用苏联红军票。

  4月 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重点打出:土匪、恶霸、特务、反动党团骨干与反动会道门

头子,有罪恶的警察和恶霸地主。

  8月31日 在东宁镇筇一小学运动场,公开审判伪警察季立顺(绰号“季大棒子”),并判

处死刑。绥阳镇公审处决了反革命分子王功卿。

  9月21日 绥芬河镇公审枪决了反革命分子解景范、王世祥、高程九。同月 成立县保险公司。

  10月 改修大同桥桥面(今北河沿大桥)。秋 由穆棱县境蔓延至黄松一场山火,全县功员1 000多人进山扑救一周。页码:22-26

 

第四篇 政党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东宁县地方组织

 

第一节 东宁县国民党部

  1945年 9月下旬,李可器带着国民党吉林省党部制的蒋介石委员长训令,宋子文行政院长

的指令和国民党吉林省第八督导区专员张明伦的委任状到苏军驻东宁司令部,要求为其组建国

民党部给予支持。苏军司令部将他介绍给东宁县地方维持会,与维持会协商组建国民党部的具

体事宜。经过李可器和维持会的上层协商,确定在维持会后院(今县医院门诊托儿所处)做国民

党部办公处,同时商定了组建党部人员名单。经过几天的筹备,10月初,挂上东宁县国民党部

的牌子,宣布国民党部成立。国民党部组织如下:书记长李可器,总务科长吴亚石,组织科长胡永忠,宣传科长姜国福,调统室主任李可器(兼),副主任邹清溪。各科下设2~3个股,共有工作人员20多人。10月10日,在东宁镇中心广场召开“双十节”34周年纪念大会,会上苏军驻东宁司令官、国民党部书记长、维持会长等都为反法西斯的胜利和纪念“双十节”34周年讲了话。11月下旬,苏军驻东宁司令部下令:摘下国民党部牌子,解散国民党部,并责令李可器离开东宁。李可器离东宁前与吴亚石、李景春等作了东山再起的安排。1946年5月1日,东宁保安队勾结沟里国民党建军头目王枝林举行叛乱,推翻了民主政府。前国民党部骨干吴亚石、李景春等人在银行再次组建国民党部。因李可器不在,由吴亚石代理书记长。国民党部组建后,成立了《国民日报社》。印刷八开小报,宣传三民主义和国民党在各地接收情况和连载荒诞小说,同时在第一学建立了基层支部。6月10日,民主联军迫近东宁,国民党部人员纷纷逃散,此后再未恢复。页码:114-115

 

第二节 绥阳县国民党部

  1945年8月,日伪垮台后,绥阳镇商人王丽庭自称在民国15年 (1926年)加入围民党,发展

了龚子文等四五人参加国民党,宣传三民主义。9月中旬,王丽庭与李盛仁 (绥阳县代理维持会长,曾于民国18年即1929年加入国民党)合伙,组成绥阳县国民党部。9月 下旬,陈宝惠带吉林省党部介绍信到绥阳,经苏军司令部许可,与李盛仁等协商,于10月18日重新改组绥阳县国民党部。主要成员有:书记长李盛仁,组织科长陈宝惠,秘书梁敏谦,总务科长赵阜山,宣传科长张存书,调统室主任王丽庭,监察委员高兴邦、周立帜、朱植生、崔厚基。10月23日,举行入党宣誓仪式,由陈宝惠代表国民党第八督导区专员张明伦,向党部内股长以上干部颁发了委任状。绥阳县国民党部成立后,在绥芬河组建了区分部。陈瑞禾为书记,李文彬、刘仲林、卢子政为执行委员。

10月 1下旬,陈宝惠回牡丹江一去未归。11月初,陈国栋来绥阳,自称是国民党牡丹江专

员办事处派来的,说陈宝惠来路不正派,要绥阳县国民党部接受牡丹江党务专员领导,改绥阳

县国民党部为中国国民党牡丹江党务专员办事处绥阳支部,撤销陈宝惠组织科长职务,改任伊

希尹为组织科长。1946年 2月,牡丹江军分区,派魏绍武任绥阳县长,李盛仁等拒绝交权,被苏军逮捕,并解散了国民党部。5月8日,东宁“挺进军”攻占绥阳县城,推翻民主政府。当时原国民党骨干都外逃,只有王长俊在绥阳,由王长俊出面,推举赵阜山为书记长,重新组成国民党部,同时出版《三青刊》和《旬刊》。5月中旬,国民党部着手组建三民主义青年团。6月初,民主联军收复绥阳县城,国民党部人员逃散,再未恢复。页码:115-116

 

五篇 政事

 

第一章 县政权

 

第一节 招垦局和厅署

  招垦局是东宁县设治以前最早的信方机构,始设于光绪七年十一月。创建伊始,借三岔口

民房3问办公。招垦局有主办委员1名,帮办委员1名,丈量委员1名,司事2名,通事(翻译)1名。

光绪八年(1882年),吴大徽来视察,确定在三岔口没街后,即在三岔口中大街西头路南修建局所。到光绪十五年(1889年)已建成草正房两幢10问、草耳房2问、草厢房12间,大板仓4座及前后大门和周长200米的板围墙。光绪十五年(1889年)改招垦局为总局,辖穆梭河分局和三岔口至宁古塔沿线屯兵。全局设:总理1员,月薪银40两,心红银8两,车价钱60千文;委员1名,月薪银23两;司事2名,月薪银各10两;通事1名,月薪银7两;书识3名,月薪银各 7两;穆棱河垦局委员1名,月薪银13两,公费银4两;书识 1名,月薪银7两;屯总5员,月薪银各12两,猎户40名,每名月薪银4两;夫役11名,每名月薪银3两。猎户中有20名驻三岔口,协助防兵缉捕盗匪;20名驻屯兵沿线,协助屯兵维持驿路安全。招垦局不是行政机构,只管放荒、丈量土地和安置垦民。由于地处僻远,由督办发给锁链两条,小枷两面,可以拘拿人犯和处理民事纠纷,重大案件须送宁古塔副都统衙门处理。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撤招垦总局,设绥芬厅①(属吉林将军管辖)。绥芬厅衙门设在原招垦总局(翌年移驻宁古塔),主官为同知(五品)。厅衙署有师爷 1名,管理征税、处理案件和文书。下设两房:一房管兵、刑、库;一房管吏、礼、户。每房有两三名文案人员。衙内有差役两班,共20多人,管传案和查拿聚娼、窝赌等罪犯。绥芬厅辖宁古塔、穆棱河、三岔口三个地方。宁古塔设教谕,穆梭河设知事,三岔口设巡检,分管各地方民事。①“厅”是清末设置的一层行政建制,介于府、县之间,多用于边远新开辟的地区。

三岔口巡检衙门成立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412),设在中大街东头路北,系租借民间的3间

砖瓦房。衙内有二三名文案人员,协助巡检,管理三岔口地方。下有差多役人,负责缉捕盗匪

和赌博案犯,重大案件由绥芬厅处理。传说中的东、西衙门,即指这个时期。绥芬厅衙门在西头,称西衙门,巡检衙门在东头,称东衙门。宣统元午(1909年)设东宁厅(属吉林省直辖),主官为通判。衙署设在原绥芬厅旧址,厅内有几名文案人员(师爷)协助通判处理境内政务和民刑案件。宣统二年(1910年)设农务会、商务会、劝学所,协助厅官管理农、商事务,倡办教育。页码:117-118

 

第二节 县公署和政府

  民国元年(1912年)按大总统令,厅通判改称知事,厅衙门改为公署。民国 2年(1913年)改

东宁厅为东宁县,属吉林省延吉道尹公署。民国 6年(1917年)设税捐征收局(县知事兼局长)和

地方财务处。同年,设警察所(县知事兼所长)。民国17年(1928 年),县公署设科长1名,协助

知事处理政务;承审员 1名,协助知事处理民刑案件。同年,劝学所改为教育局,警察所改为

公安局。民国18年(1929年),县公署改称县政府,县知事改称县长。全县机构如下:一、县政府下设行政科、司法科、狱所、游巡队;二、财务处下设北河沿、寒葱河、五站、六站4个分卡;三、教育局下辖11所学校;四、实业局;五、县志局;六、县仓(储粮);七、公安局下辖6个分局和1个警察骑兵队;八、保卫团总队,下辖4个正队、4个分队;九、税捐征收局下设绥芬河、小绥芬、大城子3个分局和西北门、八道河子2个验卡;十、绥芬河属东省特别区第三区,当时有:绥芬河市政局、地亩局、路警处、东省特别区绥芬河警察署和各小学校。页码:118

 

第三节 伪满县公署

  伪大同2年(1933年)1月10日,日军进占东宁后,成立清乡局,接管一切机构。 4月,于原

政府址组成伪县公署。伪县公署设县长1人,参事官(日本人)1人;设总务科、内务局、警务局 (局长外设日本人指导官)、财务处。伪康德 3年(1936年),县编制72人,其中国库开支25人,地方开支47人。国库开支的中国人有:县长、总务科长、内务局长、财务处主任各1人。日本人有:参事官、属官、警正各1人,警佐3人、巡官5人、警长2人、警士5人、经理官1人、办事员1人。地方开支的都是中国人,有股长9人,科员19人,雇员19人。伪康德 6年(1939年),划出东宁县北部四、五、六区新建绥阳县。东宁县公署从三岔口迁至小城子(今东宁镇),在西山根新建县公署办公室和家属宿舍(今砖瓦厂北部)。从伪康德 5年(1938年)起,直至日伪垮台,县长、警务局长都换为日本人,不设参事官和指导官。伪康德12年(1945年)以前,伪县公署下没总务科、行政科、实业科、交通科、建设科和警察本队。页码:118-119

 

第四节 人民政府

  1946年1月1日,杨森林接管东宁县治安维持会后,改组为东宁县民主政府,设在伪满新建

的兴农合作社二层楼房内(今医院门诊处,原楼已于1946年烧毁)。政府设:县长、副县长、秘

书长、秘书;总务科设庶务股、文书股;民政科设民政股、财务股;实业科设农业股、经济股、

建设股;司法科设司法股,治安股;教育科设教育股,社会股;公安局;保安大队部。1946年 6月11日,平定了中央胡子叛乱后,杨森林第二次改组民主政府。设县长、副县长、秘书长,第一(总务)、第二(民政)、第三(实业)、第四(建没) 4个科和公安局。10月,白醒亚接任县长,重组县政府,只留十几人,其余编入民运运工作团。因县政府楼房被火烧毁,县政府移在铁工厂院内(今农机公司处)。1948年10月 1日,撤绥阳县并入东宁县,县政府迁往绥芬河车站附近,借用铁路房舍,翌年移至人头楼。县政府设政务秘书、事务秘书,民政、财粮、农业、林业、司法、教育、工商等科和公安局。页码:119-120

 

第七篇 军事

 

第一章 驻军

 

第一节 清时期驻军

  一、靖边军

  光绪七年(1881年)招垦局成立后,为保卫边民,光绪九年(1883年),由宁古塔靖边军左路

中营调来步兵3棚(班),由1名哨长(相当连长)率领驻扎三岔口,3个月轮换1次。

  东宁境内山深林密,土匪出没无常。为追缉盗贼,光绪十一年(1885年)又调来骑兵 1棚,

驻三岔口。因远处边疆,物价昂贵,生活清苦,除每人每月应领兵饷银 2两外,对参加造房、

建棚、修治桥梁、道路等工作,每参加1日,支给中钱200文,帮助垦局丈地引绳工作,每日发

给中钱100文。

  光绪十五年(1889年)招垦局改为招垦总局后,为协助驻军剿匪,组织了枪法好、山路熟的

40名猎户,20名驻三岔口协助防军进山缉盗,20名驻细鳞河,协助屯兵保卫宁古塔至三岔口驿

路和沿途居民。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沙俄压清政府裁撤边防军,驻三岔口的靖边

军被调离。

  二、屯兵

  光绪六年(1880年),清政府派吴大激来吉林协助铭安(吉林将军)办理边务。吴大激到吉林

后,协助吉林将军组建靖边军的同时参照古代“屯田实边”的办法,报请清政府,裁撤防军一

营。用裁下来的军饷(年约4万两)在宁古塔至三岔口沿线组建屯兵。

  屯兵建起后,农忙时开荒种地,农闲时练兵。几年后有了收益,兵饷可减半发给 (由每人

每月银2两减为1两) 。这样,用一营的军饷,可办两营屯兵,而且减少了军队粮食供应和运输

的困难。这个建议得到清政府批准后,光绪七年(1881年)冬,吴大激派宁古塔副将吴永敖去山

东招兵。

  光绪八年(1882年)春,吴永敖招来 200人,分别安排在赶面石,穆棱河,马桥河,细鳞河、

小绥芬、三道岗子等六处。先设六屯,每屯委派屯总一员,屯兵三四十名。在细鳞河设屯兵公

所,委吴永敖为管带,统管全线屯兵。屯兵每名每月给口粮银2 两,发给农具银2两,耕牛1头,

每棚给车3辆。屯兵设置后,分别盖起房屋,修治道路。因修路量大,垦荒不多。光绪十年(1884

年),撤赶面石、穆棱河、三道岗子3个屯,新设抬马沟、凉水泉子2个屯。

  调整后的屯兵有:管带1员,月薪银40两,屯总5员,月薪银各12两;棚头(班长)24名,每

名月薪银3两;屯兵239名,每名月支银2两。各屯共建住房43所。光结十五年(1889年),撒屯兵管带,屯兵由三岔口招垦总局总理统一管理。光结十六年(1890年)统计,各屯共垦出熟地972.8垧,宁古塔到三彷口道路已经畅通。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清政府在沙俄压力下,调走驻三岔口的靖边军,遣散屯兵。铁路沿线各屯住房和公所多被修中东路的俄军烧毁。离铁路稍远的窝棚成为土匪巢穴,土地荒芜,行旅中断。1900年后,东宁再没有军队驻扎,地方治安靠当地组建的炮手营、乡勇营保卫。页码:158-159

 

第二节 民国时期驻军

  民国 5年(1916年),欧战正紧,沙俄无暇东顾,请求中国政府保卫中东铁路,中国北洋政

府调段祺瑞的第九师第三旅来绥芬河负责保卫至海参崴沿线。

  民国9年(1920年),直皖战争后,第九师被调回北京遣散。民国10年(1921年) 月,由穆棱

县开来陆军第五混成旅步兵团,团部、第三营和游击连进驻三岔口;第二营营部和第六连驻小

城子(今东宁镇);第八连第三排驻平房店;第一、二排驻寒葱河;炮兵排驻城外西山。

  民国11年(1922年)5月,张宗昌进驻绥芬河。张宗昌来时,仅率1个营,击溃高士傧、卢永

贵叛兵后,收编了各地散兵和山里土匪,组成 3个团,被任命为吉林边防军第三旅旅长兼绥宁

镇守使。张宗昌的部队驻扎在绥芬河和铁路沿线。东宁北部的驻军,因多是临时收编,经常发生叛逃和扰民事件。9月 12日,驻寒葱河的殷、许两营拦路抢劫,不听约束,被褚玉璞团长率队击溃,成为数匪。民国12年(1923年),一支白俄军在苏联红军打击下,逃入中国投奔张宗昌。这支部队共两个旅约1万人,建制齐全,武器精良。从此张宗昌实力大增,成为奉系劲旅。张作霖委任张宗昌为吉林省防军第二军副军长。4月28日,五站南三道岗子驻防陆军叛出一排,4月30日,驻北八道河子(今红花岭)五十五团二营七连叛出一排;第二天,驻寒葱河独立连又叛出士兵两排。民国13年(1924年),张宗昌奉命率队进关。吉林督军署调陆军二十一旅蔡旅长兼任绥宁镇

守使,防区为宁安、东宁、穆棱、密山4县和哈绥线东段。

  民国17年(1928年)赵芷香接任二十一旅旅长兼绥宁镇守使,镇守使署驻宁安,后移下城子。

由于中东铁路问题中苏边境紧张,二十一旅源源开入东宁县境内。当时驻军有:第四团团长曹

树楷率团部驻三岔口(县城);第二营营长冀浩林率全营驻县城;第三营营长刘玉山率第九连驻

两烧锅;第十连驻大乌蛇沟长发祥烧锅;第十一连驻大城子;第十二连驻北烧锅(今八家子)。

山炮排,驻三岔口西山;机枪连驻县城;二十六团团长苏德臣率团部驻绥芬河;一营营长王树

屏率全营驻绥芬河;二营营长关庆禄率营部驻绥芬河;第七连驻六站(今绥阳);九连驻红花岭;

三营十一连驻寒葱河;十二连驻西毛屯(今建设村);机枪连、迫击炮连驻绥芬河;山炮连驻绥

芬河东山。民国18年(1929年)8月17日(农历七月十三日),中苏战争爆发,防军撤退,县城失守(详见《中东路战争东宁之战》)。民国21年(1932年) 4月末,在东宁县城周围驻防的二十一旅各部,调到铁路沿线。三岔口地方,由王德林救国军司令部接管。页码:159-160

 

第三节 抗日救国军

  民国20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驻敦化的东北军第十三混成旅第七团三营营长王

德林,于伪大同元年(1932年) 2月,在共产党员李延禄、孟泾清、金大伦等的协助下,组成抗

日救国军,举起抗日大旗。广大工农群众,群起响应,队伍由300多人迅速发展到3 000多人。

3月,在镜泊湖截击日军天野旅团后,军威大振,队伍扩大到近万人。4月,在宁安召开的吉东军事会议上,议定二十一旅所属部队移驻铁路沿线,东宁地方移交给救国军驻扎。5月, 救国军进驻东宁,将东宁县保卫团、商团组为第一营,公安局和警察队组为第二营,招抚附近山林队组为第三营,任命原保卫团总队长姜开山为团长,并在三岔口组成救国军总司令部。

总司令:王德林 副总司令:孔宪荣、王玉振 参谋长:李延禄 前防司令:吴义成,参谋长:胡泽民 总参议:周保中(8月周保中来东宁后任命) 旅 长:郑汉卿、刘世凯、李延禄 三岔口总司令部设八大处、国民日报社、兵工厂。

  救国军部队分驻吉东各地,主力驻在汪清、天桥岭一带。三岔口除总司令部各机关和卫兵

外,只有姜开山团。为维护社会秩序和严肃军纪,执法队每天抱着司令部大令沿街巡查,遇有不逞之徒,可就地正法。因此,救国军内虽有很多绿林人物,在救国军进驻三岔口半年多的时间内,县城和附近村屯,没有发生抢劫或其它骚扰事件。民国22年(1933年) 1月10日,日军进逼县城,王德林率司令部人员撤入苏联境内,东宁沦陷。页码:160-161

 

第四节 伪满时期驻军

  民国22年(1933年)1月5日,日军占领了绥阳、绥芬河, 1月10日东宁沦陷。侵占东宁县城

的是日本军一个大队(营),首领石田荣雄(少佐),进城后任守备队长。日军驻在县城西北角老

爷庙、农会和西山炮台。还有投降日军的项团共计300多人,驻扎在城内。

  伪康德元年(1934年),伪靖安军一个旅 1 000多人开进东宁,分别驻扎在东宁、老黑山等

地。靖安军,人们习惯称“红袖头”(因该部队官兵上衣两个袖头都是红色),是伪满洲国组建

的军队,军中连职以上的军官多系日本人。伪康德2年(1935年),调入国境监视队,伪康德5年

(1938年)和警察队合并,组成东宁县国境警察队。

  伪康德 2年(1935年)秋,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南次郎乘飞机来东宁视察。此后,沿边境大最

修建兵营,日本驻军逐年增加。经采访老人和查阅到的资料,日本驻军最多时约 8万人,分布

如下:

  一、三岔口一带

  七七O三部队,驻庙沟,是步、骑、炮兵混合部队,约2 000人,部队长是大佐。七七七部

队驻庙沟口。四九O六部队驻矿山村(原反修二)、高安村、三岔口,约1 000人,部队长是大佐,

有坦克20余辆。五四O九部队驻东缸窑沟、东绥、泡子沿、佛爷沟(今胜利村)约1 000人。在西

缸窑沟军官宿舍内驻有少将1名。

  二、东宁一带

  日本关东军东宁县前线防卫司令部,昭源津多中将,驻马家大营(今万鹿沟),统辖全县日

军。谷地沟驻炮兵、工程兵,约500人。麦地沟驻步兵,约300人。穷棒子沟驻步兵,约 300人。九二九部队驻东宁镇(今一中至电厂),部队长是大佐,步、炮兵1 000多人。葫萝卜崴驻坦克部队,有坦克100辆,部队长大佐,约1 000人。川胜部队驻大城子南沟上屯,骑兵约500人。胜野部队驻大城子南沟下屯,炮兵约500人。

  三、大肚川一带

  二六四三部队驻大肚川村西,在村西沟里建了20多个钢筋水泥构成的地下仓库,存放着大

量军需武器、弹药、食品、被服等物资。二六三八部队驻大肚川西,是汽车运输部队。二六OO

和二六O一部队驻大肚川北,步兵约1 000人。四四九和七六三部队驻大肚川村南和村东,骑兵

约1 000人,三六九部队驻石门子村南,辖样子房高地,步兵约 500人。一O八部队驻石门子河

东,辖母鹿山高地,步兵约500人。二六四三部趴驻老城子沟、新城子沟一带,步兵约1 000人。

原有1名中将,调走后驻1名少将。驻有骑兵、坦克兵、汽车兵、陆军医院、军马病院等。七七

七三部队驻草帽顶子、胯子沟、四人班、马营等地,有兵工厂,能制造步枪、手枪、手榴弹、

炮弹。东宁东部边线,从佛爷沟(今胜利)到自刀山子,当时属禁区,驻有日军两个混合联队,约

1 000余人。

  四、老黑山一带

  民国22年(1933年) 1月10日,日军占领东宁后,陆续在老黑山、南村、万宝湾等地设置日

军守备队。伪康德元年(1934年)调入的靖安军也大部驻扎在老黑山一带。伪康德 3年(1936年)

后,靖安军调走,陆续增加日本驻军。

  老黑山北驻有八六二部队病院。西老黑山驻有一二一部队,步兵约 500人,设有炮弹仓库

(今炮弹沟)和军马病院。南村西有军用机场,北面是军用仓库。小煤矿附近驻炮兵、步兵约500

人。黑营、山洞一带驻步兵,约1 000人。

  五、道河一带

  道河常驻守备队,分驻碱场沟(今和平)、通沟等地,约500人。

  六、原绥阳县日本驻军

  伪大同2年(1933年) 1月5日,日本军占领小绥芬(今绥阳)、绥芬河,并由绥芬河守备队派

出40人驻小绥芬。

  伪康德 5年(1938年),小绥芬改称绥阳,翌年建绥阳县。在实行北边“振兴计划”中,大

批营建军营和各种军事设施,第八师团的日本军队源源开入,伪康德8年(1941 年)日本驻军数

量达到最高峰。

  第八师团建制和驻扎地:师直属机关,约 390人。参谋长室下设参谋办公室、军事情报班、

通讯班、气象站、石印班。副官部,下设高级副官室、副官办公室。兵器部,下设部长室、部

员办公室、八里坪兵器库(有 1个中队保卫)。经理部:部长室,下设庶务科、衣粮科、用度科、

营缮科、陆军仓库。军医部:部长室、部员办公室,下设陆军病院。兽医部:部长室、部员办

公室,下设绥西兽医院。龟本部队(通讯)有凤凰山电台和无线电中继所。飞机场(今绥阳二中处)占地8万平方米,有土木结构飞机隐蔽部6栋,驻有守备部队,常备飞机4架。

  绥芬河旅团:辖步、炮兵 5个联队(团),2个大队,1个机场,约12 000人。绥芬河独立守

备队,驻绥芬河市内,辖581.1高地工事,有步、炮兵约500人。二九九部队,驻天长山,辖719.1高地工事,有4门1尺多口径的大炮,约6 000人。三一三部队,驻鹿窖沟岭西 887.9和883.1高地,步、炮兵约1 000人。八六八部队,驻鸟青山 641.7高地,筑有坑道,步、炮兵约1 000人。×××部队,驻头段五花山641.7高地西坡,步兵500人。八九四部队,驻十八盘山岭西,辖南天山、北天山,步、炮兵约2 000人。飞机场,在建设村河北,每星期三、四、六有定期班机直达新京(今长春市)。

  绥西旅团,辖 9个联队,1个大队,1个机场,约17 000人。其中:小林部队,驻柞木台子,步兵3 000人;青木部队,驻柞木台子,炮兵约1 500人;自动车部队,驻柞木台子,约 500人;六二三三部队,驻柞木台子,步兵约1 500人;琢田部队,驻绥阳北山,步兵约1 500人;岗岛部队,驻绥阳北山,步兵约1 500人;白银部队,驻绥阳北山,步兵约1 500人;凤早部队,驻东大荒,工程兵约1 500人;八里坪守卫仓库部队,步兵约1 500人;旅属机场,设太岭。

  二道岗子旅团,下辖2个联队,2个大队,1个病院,1个仓库,1个机场.约10 000人,其中:二六三二部队,驻南天门河西,陆军仓库约300人;八四八部队,驻二道岗子岭西,炮兵约2 000人;三四三部队,驻二道岗子岭西骑兵约 500人;一五二部队,驻二道岗子岭上,运输兵,有汽车50辆,约500人;装甲部队,驻二道岗子岭东,有坦克30辆,约500 人,二二0部队,驻二道岗子岭西,卫生兵,有医务人员200人,士兵100人。旅属机场,位于二道岗子岭上。东宁和绥阳两县日军最多时约8~10万人。伪康德8年(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军队和储备的武器、弹药、军需物资陆续运走,到1945年,各军营只剩少数留守人员。页码:161-163

 

第八篇 公安司法

 

第一章 公安

 

第一节 清时期的治安机构

  清光绪七年(1881年)在三岔口设招基局后,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土地的开发,便有不逞之徒

拦路行劫和打家劫舍。为维持地方治安,光绪九年和十一年经宁古塔督办和副都统批准,派驻

靖边军2个步兵班1个骑兵班,由1名哨长(相当连职)率领,驻三岔口镇慑地面。光绪十五年(1889年)三岔口改为招垦总局后,管辖面积扩大。经请示吉林将军,增设猎户40名,其中20名协助驻军进山缉盗,20名协助宁古塔至三岔口沿线屯兵维护线路安全。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沙俄乘机向东北全面出兵,压清政府裁撤靖边

军和屯兵。三岔口驻军和沿线屯兵裁撤后,土匪活动猖獗,居民不得安生。经请示批准,以牟

永为练总,在三岔口街东南瑚布图河西岸成立50人的炮手营,维护地方治安。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撤三岔口招垦总局,改设绥芬厅(翌年迁往宁古塔)。同时在三岔口设巡检,两个衙门各有衙役20多人,专管传案和缉捕盗犯。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办巡警,在三岔口借民房成立巡警局,由巡检兼任巡官,招募巡警30人,分为三班,一班站日岗,一班站夜岗,一班巡查街市,开始建立户口、门牌制度。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四月,三岔口周围发现大股土匪,巡检汪泽溥向绥芬厅(在宁古塔)告急,绥芬厅同知李达春商同驻军左路统领张文生,委派管带袁爵麟,率兵百名来三岔口进剿。四月二十三日到三岔口,土匪已闻风转扰绥芬河、穆棱河、蜜蜂山(今密山)一带,袁爵麟率队跟踪追击,土匪窜入俄国。袁爵麟率队回宁古塔。五月初,匪队由俄国潜回,再次进扰三岔口,因三岔口炮手营防范严密,匪队未敢攻城。转扰四乡。六月初,因匪队盘踞四乡,扰害乡民,人心惶惶,无法安生。经官商议决,派炮手营练总牟永,率炮手50名进山剿匪。六月十日,炮手营在老黑山与匪队接火,交战三昼夜,击毙土匪四五十人,伤20余人,余众逃窜,因炮手营人少,未能全歼。老黑山一战,打击了匪队嚣张气焰,土匪从公开结队肆扰,转为分散隐蔽活动,城乡民心略为安定。

  战后,经绥芬厅向吉林省报告,并为炮手营请功,吉林省颁给:练总牟永,先行存记,赏

给蓝翎奖扎。巡检汪泽溥、会董邹泰升、于瀛、海巡记、周彝真赏给五品奖扎。张庆林、姜忠

蘸赏给六品功牌。张国臣、原喜刚赏给蓝翎奖扎。张守义,赏换五品功牌。侯芳春,赏换六品

功牌。李天玉等3人,赏换六品功牌。姜开山等 6人,赏给六品功牌。于保全等6人,赏给七品

功牌。

  老黑山一战,虽然将大股土匪击溃,但四乡还不时有小股土匪扰害。炮手营人少力单,负

不起守城和安境的重任,经各界议定,暂缓办巡警和学堂,用办巡警和学堂之款,建立乡勇营,

保卫地面,安定人心。经报请绥芬厅转请吉林省批准,招募炮手、猎户 125人,成立绥芬乡勇

营,委派前炮手营练总牟永为督队官,张国臣等 5人为排长,每排25人,分别驻守城乡。第一、

二排,驻三岔口所。第三排,驻马家大营(今万鹿沟)。第四排,驻大乌蛇沟。第五排,驻通沟

口子。页码:177-178

 

第三节 伪满时期的警察队

  伪大同2年(1933年)1月10日,日本军占领东宁县城。17日接收公安局,由商会募集经费组

成一区(县城)警察署。没随救国军司令部撤走的三团二营营长孙福元以下51人,前保卫团总队长袁维消以下 101人投降后,被编入警察队。2月14日完成了全县警察的组编。全县警察编制和驻地如下:

区 别 驻 地 警正 警佐 翻译 巡官 警长 警士 夫役 计

 

县警务局 县 城 1 5 2 9 10 4 8 39

一区警察署 县 城 1 1 4 7 54 3 70

二区警察署 大乌蛇沟 1 1 3 4 16 1 26

三区警察署 北河沿 1 1 2 3 14 1 22

四区警察署 寒葱河 1 1 2 3 14 1 22

五区警察署 阜宁镇 1 1 2 3 12 1 20

六区警察署 小绥芬 1 1 2 3 12 1 20

警察大队 县 城 3 1 2 12 18

第一中队 县 城 1 3 11 101 116

第二中队 县 城 1 3 11 101 116

骑兵中队 县 城 1 3 8 68 80

计 1 17 8 34 65 408 16 549

日军占领东宁后,县境附近有以下山林队活动;

首 领 人 数 活动地区

李三侠 100多人 金厂附近

双 胜 40多人 绥芬河一带

爱 国 40多人 万鹿沟里

鲍老五 45人 泉眼河一带

武术营 60多人 白刀山子一带

东 侠 50多人 榆树川

仁 义 200多人 二十八道河子(今道河)

东三好 500多人 梨树镇

 

  这些武装集团,伪大同元年(1932年)救国军组成后,曾收编为救国军。王德林过境(苏联)

后,这些队伍又拉到山里。3月中旬救国军余部曾联合攻占三岔口街(3天),9月份二次攻占三

岔口街(1天),退出后,各自活动。因缺乏统一领导,被日军守备队与东宁、绥芬河警察队各

个击溃。伪康德5年(1938年)国境监视队与警察署合并,组成东宁县警察本队,各区没警察中队,各村屯设警察小队,提出“皇帝陛下的警察官”的口号,警察权限扩展到无所不管,成为各村

人民的太上皇。

 

伪康德6年(1939年)东宁县警察组织:

                                                           警察本队

 

 

注:1.特务分室系牡丹江省保安局在东宁的基层机构。2.稍大的村屯,每屯都有一个警

察小队。3.绥阳建县后,也建立了警察本队,组织和东宁同。除警察外,警察和特务机关雇

用大批特务负责搜集苏联情报,密告通苏嫌疑分子,还监视政府官吏、工商各界及城乡人民的

活动情况。据知情人讲,总人数达1 000多人,其中职业特务534人。

 

  伪康德6年(1939年)9月,设经济警察,不单设机构,在县警察本队,设经济保安股,各中

队设经济警察。经济警察监督战时经济政策的执行,管理粮谷特产的收缴,加强对人民的敲诈勒索。发现人民吃大米,便以所谓的“经济犯罪”名乱捕乱罚,扰得人民群众不得安生。页码:183-185

 

第四节 人民公安

  一、机构沿革

  1945年8月9日,苏联军队(简称苏军,下同)进驻东宁、绥阳两县,日伪政权解体。在苏军

的支持下,东宁、绥阳两县分别组建维持会,下设治安队,维护地方治安。1946年初,党派干部接管了东宁、绥阳两县,分别成立了民主政府,下设公安局和县治安队。同年6月初旬,民主联军击溃土匪武装,二次解放了绥阳县、东宁县,恢复亍民主政府,下设保安科、治安队。1947年7月改组为县公安局。1948年10月,撤销绥阳县并入东宁县,县政府设在绥芬河镇,两县公安局合并,下设4个股、4个分驻所(即派出所),各区政府设公安助理员(又称特派员)。页码:185-188

 

第十六篇 交通邮电

 

第一章 交通

 

第一节 公 路

  一、地方道路

  东宁地区再开辟初期(咸丰同治年间),境内山高林密,只有采参、淘金人踏出的时有时无

的羊肠小径。光绪七年(1881年)设招垦局时,已形成三岔口至双城子、三岔口至珲春两条道路。

当时道路狭窄,没有桥梁涵洞,冬春可通行马车,夏秋泥泞难行。光绪八年(1882年),设置了

宁古塔到三岔口沿线屯兵,由屯兵开辟了沿线道路,是早期通往内地的唯一道路。光绪二十六

年(1900年),沙俄政府乘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之机,迫使清政府撤走边境防军,遣散了屯兵。屯

兵遣散后,屯兵营地成了土匪巢穴,沿途拦截行旅,加之新开辟的道路无人维修,停止使用。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东清铁路哈绥段通车,绥芬河成为三岔口通往内地的门户。当时

三岔口去绥芬河有两条道路,一是从三岔口去双城子(70公里)再乘火车去绥芬河;一是从三岔

口过北大河(绥芬河)后从新立村附近进入俄境,使用俄国境内的马车道去绥芬河。两条道路都

通过俄国,不但要向俄国缴纳过境税,还要受俄方严格检疫和盘查。宣统二年(1910年)东宁厅通判张祖策倡办农垦,开发东宁北部,开辟了三岔口经万鹿沟通往绥芬河的道路(70公里)。道路初辟,只能冬春季节通行马车。民国 4年(1915年)万福华接办阜宁公司后,在万鹿沟设转运处再次维修了绥芬河至万鹿沟道路。由于道路坎坷,兼有土匪出没,人们仍多经双城子去绥芬河。民国11年(1922年),张宗昌率军队进驻绥芬河,在北寒、平房、双榆树等地驻扎了军队,同时苏联接管了远东政权,加强了边境管理,过境手续繁多,人们不再假道苏境去绥芬河。民国16年(1927年)三岔口商人冯燮喜购入两辆万国牌客运汽车,购入后转卖给袁维清,袁维清投资大洋 5 000元,加宽和垫平了三岔口至绥芬河的道路,成为县内第一条能通行汽车的公路。当时路线是:

  三岔口至大城子10华里,有居民约100户;大城子至小城子8华里,有居民 100余户;小城

子至北河沿3华里,居民不满100户。北河沿有渡口,渡口宽100多米,水深1.5米左右,县商会

在此设渡船,渡运来往车辆和行人。北河沿至马家大营5华里,有3个部落,约30余户;马家大

营至万鹿沟8华里,有1户;万鹿沟至张家菜营7华里,有1户;张家菜营至老头店3华里,有1户;老头店至南天门5华里,有1户;南天门至周大赖店4华里,有 1户。(周某在此开店,接待过往行人和车辆,店前道路泥泞,行车困难,周某砍树覆盖在泥泞路面,马车过此处他就收过路费,车老板不给钱,他就躺在马车前不让过。因此车老板们给他起个外号“周大赖”) 周大赖店至

平房12华里,有3个部落10余户;平房至双榆树5华里,有居民20多人;双榆树至马架子13华里;有两户20多人;马架子至寒葱河(北寒)17华里,有7个部落,约400人。寒葱河至绥芬河35华里。伪大同2年(1933年)1月10日伪政权建立后,为其军事扩张和经济掠夺的需要,在三岔口设

国道局,加速进行了公路建设,到伪康德3年(1936年),县内公路便四通八达,主要干线有;

  (一)东宁到宁安。从三岔口经苇子沟,沿绥芬河到屯田营,经乌拉草甸子、荒顶子,越老

松岭、绕蛤蟆河左岸奔八家子到宁安,全长240公里。

(二)绥芬河到穆棱站。伪大同2年(1933年)8月动工,伪康德元年(1934年) 7月竣工,全长

85公里。

  (三)绥芬河到土门子(珲春县境)。伪康德元年(1934年)8月动工,伪康德2年(1935年) 3月

通车,全长196.6公里。

  (四)三岔口到穆棱,伪康德3年初动工,10月通车,全长170公里。

  (五)三岔口到老黑山。由三岔口沿瑚布图河南行,西折经佛爷沟、榆树川、太平川到老黑

山,全长50公里,汽车只能在封冻后行驶,牛马车可四季通行。

  (六)三岔口到汪清。由三岔口到大城子,转南沟,奔三尖砬子、万宝湾去汪清,85公里。

  (七)三岔口到王八脖子。从三岔口经高安村、杏树砬子、庙岭到王八脖子,90公里。

  (八)三岔口到二十八道河子。全长50公里。除以上八条主要干线外,在边境万山丛中,军用公路密如蛛网,总长约815公里。

  1945年日伪垮台后,由于战后的动乱,原有公路不加维修,多被山洪冲毁。页码:427-431

 

第二节 铁 路

  县内自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着手建东清铁路(县内长61.9公里)。伪康德元年(1934年)曾

修通自绥芬河到三岔口的轻便铁路。伪康德 5年修建绥宁铁路和兴宁铁路。解放后绥阳森林工

业局修建了森林铁路。现在兴宁、绥宁、绥三铁路都已拆除,境内仅有滨绥路和森林铁路还在

运行。

  一、滨绥铁路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清政府派李鸿章前往祝贺,

与俄国签订了《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既《中俄密约》),允许俄国在我国东北修建铁路。

同年 9月,两国派代表组成东清铁路公司,订立了《中俄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双方

集资筹办了华俄道胜银行。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8月28日,东清铁路公司在绥芬河左岸三岔

口街举行了开工典礼(该路原计划在三岔口出境,后改为从绥芬河出境)。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4月动工。翌年1月,绥芬河车站和三个隧洞工程相继竣工。绥芬河

和双城子(乌苏里斯克)开始运行工程车。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啥尔滨至绥芬河段在横道河子

举行接轨仪式。东清铁路按俄国铁路标准,轨距为1.524米(1918年改为1.435米),该路在东宁县境内61.9公里。

  东清铁路竣工后,在哈尔滨设立了铁路管理局,建立起警察机构和监狱。铁路沿线驻扎了

俄国军队。在绥芬河设立了交涉局、海关、边防队、巡警、商工会等机构,俄国居民大量迁入,

绥芬河和铁路沿线成为俄国殖民地。1917年沙俄政府被推翻后,民国 7年(1918年)铁路沿线俄

军撤走,由中国军队负责沿线警备。民国8年(1919)2月,吉林督军署参谋长张焕相接管了俄国在哈尔滨的一切权利。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插手,中东铁路由中、英、日、美、法、意6国共管。民国9年(1920年)撤销6国共管,仍由中、苏共管。伪康德2年(1935年),苏联以1.7亿日元,将铁路卖给伪满洲国。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中苏共同接管了中东铁路。页码:431-440

 

第三节 运 输

  东宁早期运输靠背负肩挑。设招垦局后有了马车和爬犁。民国16年(1927年)有了汽车,当

时只能季节通车运送旅客。货物运送还靠牛、马车和爬犁。伪满时虽然公路四通八达,又修了

绥宁兴宁两条铁路,同时开始了东宁至绥芬河和长春的空运,但这些现代运输工具,主要供日

本驻军和日本人使用。广大群众主要还是靠牛、马车和冬季用爬犁运输。解放后,因战争动乱,飞机停运,铁路拆除,汽车破坏,公路失修,当地运输仍以畜力为主。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运输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汽车、拖拉机已成为主要运输工具,从而,加快了全县工农业生.产发展的步伐。

  一、畜力运输

  东宁自光绪七年(1881年)设招垦局后,各地就有了农用马车,农忙种田,农闲则往返三岔

口与俄国双城子问运送货物。光绪十五年(1889年)后,有了专搞以运输为业的马车户。当时输

出的主要是农副产品,输入的是生产生活用品。光绪二十八年(1920年)东清铁路通车后,铁路

附近以出口木材、石材为大宗,马车运输业兴旺起来,据民国2年(1913年)统计:(一)从三岔口输出33.5万卢布,从双城子输入19.6万卢布;(二)通过绥芬河输出94 028普特,输入234 573普特;(三)通过小绥芬输出450 692普特,输入43 535普持;(四)通过细鳞河输出142 263普特,输入121 266普特。

  民国11年(1922年)以后,从三岔口去绥芬河不再从苏联境内绕行。但因去绥芬河的道路狭

窄,泥泞难行,运费昂贵 (当时三岔口每石小麦卖价大洋12元,运往绥芬河,每石运费需大洋

14~16元) ,造成当地的大批农产品运不出去,阻碍了东宁农业的发展。据民国19年(1930年)

统计,全县运输工具有:汽车3台(2台客车1台货车),马车1 776辆;牛车973辆;木船6艘;爬

犁279付。年客运量3 500人次,货运量11.4万吨。伪满时期,虽然铁路公路比较发达,但短途运输,仍以马车为主,各兵营和组头雇用短途运输马车约700辆,年运输量约50万吨。

  解放后,由于绥宁、兴宁两条铁路被苏军拆除,15伪汽车大部带走或被坏,县内运输靠牛、

马车。当时东宁有畜力运输车80辆,绥阳有27辆,绥芬河有20辆。1958年大跃进中,基本建设

项目增多,全县专业运输车达到200余辆。此外,从解放初到1960年间,每冬、春有800多副牛、马套子到林区搞木材运输。1960以前,县内运输主要靠畜力。

  二、汽车运输

  (一)客运

  民国16年(1927年)商人冯燮喜购入万国牌客车2台(1台可乘12人,1台可乘18 人),购入后

转卖给袁家煤矿经营,开始三岔口至绥芬河的汽车客运。最初是隔日运行,区间行驶 5个小时,

票价每人大洋4元。伪满时期,除恢复东宁至绥芬河客运班车外,又开辟了东宁至石门子,东宁至大肚川,东宁至东兴镇(属珲春县)等线路,年客运量290 400人次。

(二)货运

  民国19年(1930年),袁家煤矿购入第一台货运汽车,开始三岔口至绥芬河的汽车货运,由

于只能冬春行驶,运量不大。伪满时期,货运汽车增至690台。年货运量约207万吨,主要是军需物资和建筑材料。解放初,县内共有破旧货运汽车10台,往来子东宁、绥芬河间,年运货能力约840 吨。

(三)火车运输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东清铁路通车后,县境内的绥芬河、小绥芬、细鳞河车站成为商

品集散地和中俄贸易中转站。据民国2年(1913年)统计,年货运进出口总量达108万普特,客运

约2万人次。伪满时期兴建的绥宁、兴宁两条铁路,年运货26万吨,客运9万人次。1950年森林铁路通车后,年均运输木材 21.7万立方米,客运7.4万人次,1985年运输木材16.3万立方米,客运4万人次。

  三、运输组织

  (一)县运输公司1949年11月,设东宁搬运站,属松江省运输公司。有职工36人,汽车11台,年货运量 0.8万吨。1952年有职工103人,汽车17台,年客运4.3万人次,货运3.7万吨,税利额1.5万元。1962年改称东宁运输公司,下设货运队、客运站、保修厂和绥阳、绥芬河运输站。1965年有职工2166人,汽车46台,年客运14.8万人次,货运5.3万吨,税利额 3.2万元。1975年有职工206人,汽车37台,年客运19.2万人次,货运5.4万吨,税利额8.2万元。1976年增设大肚川、石门子、二道沟、黑瞎子沟、黄泥河客运站(点)。1985年有职工 255人,汽车51台,年客运75万人次,货运6.22吨。(二)绥阳林业局运输队建于1949年11月,1985年有职工1 894人,有汽车203台(其中客车21台),拖拉机86台,火车机车6辆,台车260辆,汽车拖车113台,吊车8台。下设物运队、黄松车队,道河车队、沙洞森铁队。年货运量1.7万吨,运输木材33.5万立方米,客运8万人次。(三)绥阳火车站装卸队建于1946年6月,1985年有工人230名,年装卸置54万吨,有叉车4台,活动吊车1辆,输送机3架,牵引车1台。页码:440-444

 

第十八篇 教育科技

 

第一章 教育

 

第二节 普通教育

  一、小学

  宣统二年(1910年),在三岔口北大街学堂胡同,办起第一所学堂,命名为东宁厅立初高等

模范学校。同年在高安村办起一所小学,命名为东宁厅立第一小学校。民国初期,小学教育有了发展,先后于民国元年(1912年)设泡子沿第二小学校,

  民国2年(1913年)设三岔口女子小学校,民国3年(1914年)设团山子第三小学校,民国 4年

(1915年)设小城子第四小学校,民国 6年(1917年)设佛爷沟第五小学校。同年,阜宁公司在万

福华经营下迅速发展,陆续在阜宁镇、小绥芬等地办起学校,到民国10年(1921年),全县已办

起高等小学校3处、初等小学校13处;模范高等学校(三岔口),学生67人;模范初等学校(三岔

口),学生138人;女子高等学校(三岔口),学生16人;女子初等学校(三岔口),学生64人;第

一校(高安村),学生77人;第二校(泡子沿),学生58人;第三校(团山子),学生24人;第四校

(小城子),学生5Q 人;第五校(佛爷沟),学生24人;第六校(大城子),学生25人;第七校(三

岔口) ,学生44人;阜宁区初小(阜宁镇),学生50人;小绥芬私立高等学校(松河村),学生17

人;私立宁一初小学校(八星坪),学生53人;私立义成初小学校(土城子),学生40人;私立双

斌初小学校(金厂),学生40人。 (东宁北部属阜宁公司,办学经费由公司筹措,故统计为私立

学校。)民国12年(1923年),在三岔口办第八校;民国13年(1924年),在大乌蛇沟办第九校;民国14年(1925年)在北河沿办第十校。至此,县内较大的村屯都办起了学校。到民国17年(1928年)统计,全县适龄儿童1 406名中,已有922名入学,入学率为65.5%。民国20年(1931年),县城有一校、七校、八校、女子学校 4所。城外有学校11所。共有学生1 071名,教员30名。此外,边远地区还有部分私塾。民国21年(1932年) 5月,王德林救国军进驻东宁县,城乡学校大多被驻军占用,加之没有经费,全部停课。

  伪康德元年(1934年),伪滨江省公署拨款34 419元,恢复学校教育,当年县内有14所学校

复课。伪康德 3年(1936年),绥芬河设10年制俄侨学校,县内学校大部恢复。此外,城乡还办

了很多私垫。伪康德4年(1937年)统计,全县有公立高小4处、初小7 处、私立初小及私塾34处,共有学生2 579名。伪康德6年(1939年),划出东宁北部四、五、六区和从穆棱县划回细鳞河地区,成立绥阳县。同年,东宁县公署从三岔口迁至小城子,在县城西侧建起日本在满小学校

(今东宁一完小校址)。伪康德7年(1940年),在县城东侧建起国民优级学校和朝鲜国民优级学校。绥阳县。也先后建成国民优级学校和朝鲜国民优级学校。两县共有学校33所,103个班学生36

1946年,民主政府成立后,设立了教育科,着手恢复学校教育,到年末,东宁、绥阳两县

恢复和新办小学35所,有学生2 234名,教师104名。1948年10月,东宁、绥阳两县合并后,划分 7个行政区,各区配备文教助理员,专管恢复和发展文教事业。到1949年统计,全县小学发展到60所,学生4 543人,教师207人。83人,教师133人。

二、中学

  解放前,东宁县没有中学。小学毕业学生能升学的只能到宁安、穆棱、牡丹江、哈尔滨、

吉林等地的中学报考。解放后,民主政府于1946年秋办联中(今县直幼儿园处)。有学生40名,聘请第一校教师兼课。1947年底,联中停办。于翌年春改办补习班,附设于东宁第一小学,招收高小毕业生或同等学历的青年入学。经过一年的文化补习和政治培训后,分配到县内各机关单位和学校工作,补习班子1949年初停办。1949年,三岔口办起 2个初中班,1950年得到松江省教育厅的承认。同年成立东宁县初级中学(今县政府院内),属松江省教育厅直辖。由县长张庆禄兼任校长,有教师12名,当年招生60名,分 2个班授课。当年秋停办,将教职员调往拉林中学。学生除少数参军或就业外,多数组成1个初中班,附设在东宁第一小学。1952年,初中班停办,学生分别去牡丹江、穆棱中学插班学习。并于同年春,办东宁师范班(今第三校处),招生80人,分为2个班。同年秋,师范班附设初中班招新生150名。1953年暑期,撤东宁师范班,改为东宁县初级中学。师范班学生一部分由省分配到邻近各县参加工作,一部分安排到省财经学校继续学习。到1985年底,全县共有中学18所, 244个班,学生12 356名,中学教职员工1 043名。页码:480-490

 

第二十篇 社会

 

第二章 少数民族

 

第一节 朝鲜族

  东宁再开辟初期(约1860年前后)即有朝鲜人和汉族一起进入,这些朝鲜人原系朝鲜北部贫

民,到海参崴、双城子等地谋生。在发现三岔口后,随同汉族一起进入,定居在瑚布图河沿岸

的高丽营(高安村)、团山子、岭后一带。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春,居住在三岔口周围的朝鲜人,为获得开垦土地所有权和取得政

府保护,由高丽营居民安宗浩发起,组织境内83户朝鲜人,联名提出入籍申请,经绥芬厅转报

吉林省批准,取得中国国籍。同年5月,绥芬厅同知李达春亲自来三岔口(当时绥芬厅已移驻宁

古塔) ,张贴了批准朝鲜族居民入籍告示(见附录),晓谕当地居民对入籍的朝鲜人,不得歧视;

将高丽营屯改为高安村。李达春亲笔书写高安村三个大字,做成匾额,悬挂于高安村北路口,

委任安宗浩为高安村村长。为表示对入籍朝鲜人与中国入同样对待,当年即选送一批朝鲜族学

生到宁古塔高等学堂(高小)学习,宿鐥费由公家资助。此后,迁入东宁的朝鲜人,大多办了入

籍手续。

  民国初年,延边的朝鲜人,经珲春、汪清进入东宁,大多落户于老黑山、万宝湾一带。同

时万福华经营阜宁公司,资助流民开发东宁北部,东北各地的朝鲜人,沿中东路进入东宁,大

多定居在寒葱河、土城子、八里坪等地。民国时期,朝鲜人入籍须办“归化证”,早期每证缴纳大洋3元,以后增至12元至27元6角。在东宁的朝鲜族,部分从事农业,部分往来于中俄经商。民国初年,朝鲜族开始在高安村、佛爷沟(胜利)试种水稻,到民国10年,全县已种水稻约500垧。民国15年(1926年)前后,朝鲜族的玄永柱、郑义泽、李永秀等在三岔口开办了大年医院、宽朝医院,东宁开始有了西医西药。民国后期,老黑山一带土匪猖獗,居民无法安生,很多朝鲜族陆续迁走。

  伪满时期,日伪实施对朝鲜族优于汉族的政策,东宁县的朝鲜族又有增加。伪康德6年(1939

年)设绥阳县后,两县朝鲜族增加到5 000多人,伪康德10年(1943年)日伪政权强令边境村屯内

迁,居住在高安村、团山子沿边所有村屯的居民,无论汉族、朝鲜族,全部赶离边境,房屋被

拆除或烧毁。

  1945年8月9日东宁光复,一部份朝鲜族流浪东北各地。1948年底,牡丹江地区将流浪各地

朝鲜族组织起来,责成各县妥为安置,东宁接待了 400多户,安置在三岔口、大乌蛇沟、高安

村、泡子沿等地。由政府筹集粮款,贷给籽种、农具组织生产自救,沿边一带荒芜的土地,再

度被开发。1953年成立了三岔口朝鲜民族自治区,1984年改建朝鲜族乡。页码:541-542

'중국사'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림구현지林口縣志  (0) 2009.09.17
목릉현지穆棱縣志  (0) 2009.09.16
수분하시지绥芬河市志  (0) 2009.09.15
해림현지海林縣志  (0) 2009.09.14
목단강시지하권牧丹江市志下券  (0) 2009.09.12

댓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