수분하시지
绥芬河市志
중국어원문
대사기
大事記
군사 교육
大事记
1860年-1912年
1860年(清咸丰十年)
11月14日 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签订,绥芬河地区始与俄国接壤。
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
10月12日 清政府勘界大臣吴大澂查勘东部中俄国界,并与俄国签订《中俄两国查勘两国
交界道路记》,进一步确定了绥芬河地区中俄国界。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
12月 沙俄少拉阔夫为首的第四警备中队 500余人,开入绥芬河地区,为俄国工程技术人
员勘查中东路线路开路。是年 今绥芬河建华村以东地域被划为中东路附属地,绥芬河站划为中东路出境口岸中继站,因由俄境向西排至绥芬河为第五站,故绥芬河站始有“五站”之称。△ 吉林将军在寒葱河(河址)附近增设“赴五站通站”,驻扎靖边兵勇。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
4月22日 中东铁路工程局总工程师发布命令,将中东铁路干线 (满洲里——绥芬河)划分
为13个工程区,并分配各工程区施工任务。绥芬河站为第13工程区。之后,中东铁路乌苏里斯
克至绥芬河地段动工,至翌年1月竣工。5月 中东铁路东部线开工,由哈尔滨和绥芬河两端向中间施工。7月25日 乌苏里斯克站至绥芬河站间铁路开始铺轨。是年 沙俄在绥芬河修建木质东正教堂1座。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
1月14日 乌苏里斯克站至绥芬河站间,铁路开始运营。3月 绥芬河站至穆棱站间铁路开始运营。是年 绥芬河铁路附属地设俄国小学 1所,为中东路沿线各站所设最早规模最大的俄国小
学。△ 契耶莫夫少将率领的沙俄第三军支队经绥芬河站侵入我国内地镇压义和团运动。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
2月 驻绥芬河站地的沙俄少拉阔夫第四警备队官兵全部转为现役军人。3月3日 中东铁路东部线在横道河子附近举行哈尔滨至绥芬河区间接轨仪式。7月 哈尔滨经绥芬河至格罗捷阔沃间铁路开始临时运营。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
是年 清政府在绥芬河设海关代办所。 卢长顺组建探防队(20余人),绥芬河地区始有地方武装。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
1月17日 清政府设 “总理绥芬河铁路交涉分局”,首任总理委员保麟,并发文通知沿线
各站,源于“总理绥芬河铁路交涉分局元字号文件”,始有绥芬河地名之称。7月14日 中东路东部线哈尔滨至绥芬河问正式运营。11月6日 哈尔滨经绥芬河至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开通旅客列车,邮政车直接通行。是年 中东铁路管理局在绥芬河城区设铁路电话、电报局。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
是年 绥芬河站区人口约2 000余人,商铺、旅店、饭店等100余家。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
5月29日 抗俄起义军袭击绥芬河铁路护路队,依万诺夫等4名沙俄军官被击毙。6月11日 夜12时,“胡匪”、“俄匪”四五十人, 持枪闯进铁路附属地绥芬河城区监狱,抢去“华犯”2人;交火中监狱总管丧命,狱警3人受伤。7月8日 哈尔滨海关在绥芬河设分关。11日,帮办马特·长克(英国人)到任视事。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
3月30日 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发布第158号令:哈尔滨至绥芬河划为第四警察监管区。3月 清兵追剿“胡匪”至绥芬河站,在炭窑一带与 “胡匪”激战,击毙“匪首”张喉咙等6名,生擒滕洛管和王九豹,缴获枪支、子弹、帐篷多件,马多匹。5月30日 颁布 《满洲里并绥芬河两站中国税关暂行试办章程》,规定凡经满洲里和绥芬河两站税关运入俄国或由俄国运入中国的货物,按中国海关税的三分之二纳税。5月 绥芬河自治会成立。6月20日 绥芬厅同知李达春带领绘图员踏勘东宁三岔口至绥芬河地区道路和垦地。是年 绥芬河城区东正教堂失火焚毁。
1910年(清宣统二年)是年 驻绥芬河站地的沙俄护路军及警备队改为正规军编制。△ 驻绥芬河站地的沙俄护路军及警备队改为正规军编制。△ 吉林陆军第三混成旅步兵一团进驻绥芬河一带。△ 沙皇俄国在绥芬河设领事馆。△ 俄国在绥芬河设立海关。△ 绥芬河经平房至东宁三岔口公路开辟通行。
1911年(清宣统三年)
是年 绥芬河商会及所属商团武装组建。
1912年(民国元年)
9月9日 中东铁路当局在绥芬河设第三警察署,辖界至横道河子。9月 山东掖县人李金生等人合资开设绥芬河宝成电灯公司。是年 本地探防队发展到百余人,被吉林军收编为正规部队。页码:7-8
1913年-1921年
1913年(民国2年)
是年 俄国人在绥芬河开设啤酒作坊,资本8 000元。△ 俄国人在绥芬河建成协达亚·尼古拉东正教堂。△ 俄国人在绥芬河城市建成俄侨民学校1所。△ 本地士绅宋振贵、宋振祥二兄弟,开办“游仙茶园”戏院。
1914年(民国3年)
9月 北洋政府政治咨议、实业顾问万福华经营富宁屯垦公司, 将总公司由东宁北河沿迁
至北寒葱河,同时在今建设村设阜宁分公司。是年 绥芬河站地私人商铺及服务行业116家(包括外商)。
1915年(民国4年)
是年 阜宁屯垦公司设护垦队。
1916年(民国5年)
是年 为与俄商抗争,万福华在中东路附属地界外今建设村开设中华市场,并设市场巡警,
引来270余家商户。后中华市场所在地建成阜宁镇。
1917年(民国6年)
11月 借干涉俄国“十月革命”之机,日本“西伯利亚后方联络队”步兵第七十三联队400
余人,由俄境沿铁路非法进驻绥芬河。12月 吉林第一旅步兵一团一营、二营,三团二营、三营及炮兵、骑兵进驻本地,取代沙俄护路军,担任绥芬河站至横道河子站铁路警护任务。司令部设在绥芬河站区,至1918年 8月换防撤走。是年 吉林孟督军一旅二团二营开进绥芬河驻防,至1920年3月调往敦化。△ 绥芬河探防队收编为吉林陆军独立团二营。△ 阜宁屯垦公司在阜宁镇开办小学,设保卫团。△ 东宁县第四区北寒葱河设警察机构。△ 东省铁路公司在绥芬河城区建成高等小学1所。
1918年(民国7年)
2月10日 绥芬河地区发生瘟疫。至3月4日,俄侨73人先后患病,死10人;华人患病7人,
死1人。东省铁路公司督办来电查问疫情。为此,设绥芬河防疫会。2月 驻绥芬河沙俄护路军迫于中国护路军的进驻和俄国 “十月革命”形势的压力,陆续撤回俄国,至1920年下半年全部撤完。△ 在国际共管中东路期间,皖系第九师某部进驻绥芬河站,至1921年3月撤回北京。10月 100 余名日军官兵由苏联赤塔撤回,非法驻留绥芬河,并在绥芬河设守备司令部等军事机构。
1919年(民国8年)
8月 中东铁路护路军总司令部在绥芬河站设哈绥副司令部。至1921年, 该司令部撤销,
所辖军队调往内地。9月 本地鼠疫流行,最多时1天死亡50余人。为此滨江道尹通电中东路沿线站地“速加防范,勿任其蔓延”。11月 阜宁屯垦公司经理万福华在京病逝。阜宁屯垦公司产业抵押给张宗栻,并易名裕宁公司。
1920年(民国9年)
2月 绥芬河铁路工人因当局拖欠工人工资举行罢工。5月 军阀张宗昌收买阜宁屯垦公司(称北公司,辖绥芬河铁路北侧地域),同时以大洋3万元作抵押(10年为期)接管裕宁公司(南公司),统称裕宁公司。
7月25日 巡警在绥芬河铁路工厂查出以反抗日军、 中国官吏,打倒资本家,实现共产主
义为内容的印刷品。9月 绥芬河第三区警察总署成立。11月26日 吉、黑两省督军电请北京政府与日本使馆交涉,抗议日军井染大佐袒护谢米诺夫将俄白匪军1 200多人运送到绥芬河。是年 绥芬河自治会改称华俄自治会,至1921年2月解体。△ 绥芬河路警第五段成立。△ 增设绥芬河铁路员工子弟中学。
1921年(民国10年)
2月 哈尔滨至绥芬河划为东省特别区第三区;绥芬河至穆棱划为第三分区。是年 绥芬河华俄公议会设立。3月 吉林军第五混成旅进驻绥芬河,同年5月撤走。4月9日 日使声称本月5日中国军队在中东铁路绥芬河车站,击毙日本士兵1名,就此事提出交涉。4月15日 全副武装的日军官兵250余人,由松崎少佐率领,乘军用列车 8辆由长春开来,抵达绥芬河“驻防”。4月18日 绥芬河地区农民徐元好、吕贯才、沙敬祥、徐庆和5人,赴山种地,行至别拉洼(今铁路沟)中方境内,突遭俄国4名骑兵枪击和刀砍,吕贯才等4人当场被打死,徐庆和身受重伤。为此,东省铁路路警处向俄方交涉,要求引渡杀人罪犯。4月30日 北京政府交通部令准哈尔滨邮局与苏联远东共和国在中东路口岸站满洲里、 绥芬河两处互换邮件。5月31日 午后17时,一股 “胡匪”在绥芬河南沟将俄侨奶牛百余头抢走,令奶牛主人,以大洋赎回。驻绥芬河站区护路军派两个连追至鹿窑岭处,与 “匪伙”激战,击毙“胡匪”2人,将奶牛和大洋如数缴回,交还奶牛主人。5月 吉林军第四旅开进绥芬河站驻防。6月5日 苏维埃远东共和国政府表示同意撤销设在绥芬河的苏联海关(中国政府准其缓至9月底撤出)。9月10日 据东省特别区警察总署管理处统计,非法进驻绥芬河站地的日军官兵已达750人。是年 绥芬河朝鲜人居留民会成立,至1934年解体。页码:9-10
1922年-1928年
1922年(民国11年)
5月26日 早6时,绥芬河山林游击队队长卢永贵在前吉林军师长高仕宾鼓动下,率部哗变。
兵分两路,一路沿中东路向西攻打,一路南下围攻东宁县城,绥芬河至海林间铁路交通中断。5月29日 驻绥芬河铁路车站吉林军第四旅某部士兵暴动。5月30日 国际驻海参崴 (符拉迪沃斯托克)监管中东(俄国)铁路技术部为解决绥芬河沿线一带兵事召开紧急会议,磋商解决办法。会议期间,日、俄代表扬言出兵干涉,经中国代表竭力说服英、美代表,使其从中斡旋,方使局势暂趋稳定。6月5日 晚间,张宗昌率部攻占绥芬河城区,高仕宾、卢永贵哗变军队逃往东宁县。6月7日 中东铁路东部线交通恢复。6月9日 被张宗昌率部击败的高仕宾、卢永贵残部与原围攻东宁县城军队合为一股,再做攻城两日不克后,分为两路逃窜,一路逃往俄境,一路逃往珲春一带。后高仕宾、卢永贵在珲春清茶馆附近被张宗昌部下擒获处决。6月 张宗昌收编卢永贵和高仕宾残部,成立了3个团。张宗昌被张作霖委以绥宁镇守使,升任吉林防军第三旅旅长。8月 经北洋政府多次照会,并迫于国际舆论压力, 驻绥芬河的日军部队陆续撤往南满铁路,至9月10日全部撤完。9月11日 北寒葱河地方驻军绥宁剿匪混成营400余人哗变。张宗昌派兵前往围剿,击毙叛兵50余人,擒获60余人;逃往俄境100余人,逃往山里100余人;缴获骡马数10匹,大枪百余支。叛军徐、殷二营长均被擒获,就地处决。9月 俄谢米洛夫残部1万余人携带轻重武器陆续越入我国境内,被张宗昌收编。是年 阜宁镇商会成立。△ 绥宁镇守使张宗昌开烟、赌禁令,引来内地数以万计的季节性烟农种植罂粟,形成空前的鸦片经营热和赌博热。随着商业及服务行业的兴隆和人口的剧增,绥芬河地区出现历史上畸形繁荣的鼎盛时期。△ 设在绥芬河的俄国领事馆解体。
1923年(民国12年)
2月 修建绥芬河至东宁三岔口电话线路。3月7日 驻绥芬河五段路警10余人哗变。3月 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设绥芬河市政分局。4月15日 中东铁路客、货车运费一律改收大洋(100金卢布折合大洋107元)。4月 阜宁镇国民学校校园放映无声动物片电影。是年 张宗昌在阜宁镇南侧建成营房,设司令部,下设参谋处、检察处等 8个机构,所辖军队已扩充至近两万人。△ 经东省特别区当局人口统计,绥芬河城区长住人口已达24 955人,加张宗昌军队和外
地居此的季节性烟农等流动人口,人口约达5—6万人。
1924年(民国13年)
9月 张宗昌率部离开绥芬河地区参加第二次直奉战争。吉林军十八旅的1个团和二十一旅
的二十六团接替驻防绥芬河任务,至1926年调往内地。11月 苏维埃联邦共和国驻绥芬河领事馆设立,1936年撤销。是年 李大钊、王荷波、罗章龙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出席共产国际“五大”后,经绥芬河“地下交通站”迎送回国。
1925年(民国14年)
11月15日 绥芬河警察总署逮捕韩国共产主义青年会支会李英伯等人。
1926年(民国15年)
2月 东宁商人冯燮喜集资2万元,购入万国牌汽车(客车)两辆(后转卖给袁家煤矿),东宁
三岔口至绥芬河之间始有客车营运。票价大洋4元。3月31日 绥芬河华俄会议会解散,筹备成立临时自治委员会。4月 中共绥芬河铁路支部创建,有党员5名。5月 受中共北满地委书记吴丽石派遣,王纯一、苏子元等4名党员,借绥芬河市长聘请小学教员之机,来到绥芬河光华小学,以教员身份为掩护,开展党的活动,组建了中共绥宁特支,支部书记王纯一。是年 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设绥芬河市建制,同时设立绥芬河市政公所。△ 日本人吉村智正在绥芬河开设《泰东日报》分馆。△ 日本医师福井吉三在绥芬河开设赤诚堂医院。
1927年(民国16年)
5月15日 东省特别区绥芬河市自治会成立,次日选出会长李金生(又名李钊田)。6月20日 中苏签订长途电话协约,建设哈尔滨——绥芬河——海参崴长途电话线路。7月下旬 受中共北满地委派遣,中共党员延颇真由东宁来绥芬河市开展建党活动。8月21日 桂联接任绥芬河市政公所市长,到职视事。是年 日本驻绥芬河领事馆设立,首任领事饭春让。
1928年(民国17年)
4月23日 中东铁路管理局总经理爱姆萨诺及其工作人员一行抵达绥芬河视察。6月28日 所有地方官员在公园为悼念张作霖举行“追思礼拜”。10月11日 绥芬河地区驻军团长苏德臣陪同中东铁路总经理爱姆萨诺、中东铁路开发负责人伏伊托等官员,由哈尔滨到此视察,次日返回。10月29日 原在奉天省财政厅任职的曾裕来此接任绥芬河市自治会会长。11月 7日 苏维埃驻绥芬河领事馆举行招待会和宴会,庆祝俄国“十月革命”节,地方市政官员应邀参加。11月11日 中东铁路总经理爱姆萨诺率交通、技术、道路、电报等部门官员抵达绥芬河站视察。12月29日 响应张学良等“于即日起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的联名通电精神,本市市政分局等机关遵令易帜。是年 东宁县公安局在北寒葱河设第四公安分局;在阜宁镇设第五公安分局。页码:10-12
1929年-1930年
1929年(民国18年)
1月19日 市警察搜查苏籍铁路职工住宅。1月26日又进行一次搜查,两次搜查出赤色报纸
若干张,因此逮捕有关苏籍工人。5月 张学良委任陆军中将二十一旅旅长赵芷香为绥宁镇守使。是月 东北军第二十六旅四十一团、三十六团由哈尔滨开进绥芬河驻防。7月10日 中苏断绝外交关系, 绥芬河——乌苏里铁路交通中断,市内居民开始大量内逃。7月11日 绥芬河铁路交涉分局将苏方驻绥芬河车站站长乌萨切夫和商务代理负责人鲍洛托夫驱逐出境。7月16日 苏联飞机4架侵入绥芬河市区上空盘旋侦察。7月19日 绥芬河铁路苏联员工罢工。7月20日 苏联飞机3架侵入绥芬河市区上空低空侦察,东北军向苏机开火。7月21日 绥芬河铁路警务段将250余名苏联铁路职工驱逐出境。7月23日 驻绥芬河口岸苏联海关全体关员及家属,乘火车经哈尔滨、满洲里回国。7月29日 8架苏联飞机在边境前沿向中国东北军俯冲射击;傍晚又有 2架苏机侵入绥芬河城区上空盘旋,并投掷照明弹数枚。7月31日 驻绥芬河口岸苏联领事馆全体人员及家属取道满洲里回国,至9月东北军与苏联边防军边境战结束后返回。8月8日 5架苏联飞机侵入绥芬河城区上空,鸣空炮200余响。8月10日 绥芬河铁路工厂53名苏籍雇员提出辞呈后, 被路警逮捕送至哈尔滨,经满洲里回国。8月21日 东北军前敌总指挥丁超抵达绥芬河市视察。8月22日 参谋部厅长刘光将军(国民党政府代表)抵达绥芬河市视察。9月4日 驻哈尔滨德国副领事HH·涵塞尔博士来绥芬河市,次日离去。9月7日 晚20点左右,绥芬河市以西 8—10公里处,铁路被地雷炸坏,机车被掀翻,司机等乘务人员伤2人,亡3人。9月8日 绥芬河地区边境前沿东北军二十一旅七十四团(原二十六团)、二十六旅四十一团和三十六团两千多名官兵,在赵芷香指挥下,同苏联边防部队发生战斗 (史称“民国十八年中俄边境站”)。战斗持续一整天,双方互有伤亡,东北军伤亡20余人; 市内铁路车站及附近建筑物被苏联飞机炸毁多处。至当夜22点战斗平息,赵芷香率部撤离前沿,开往横道河子。9月20日 驻哈尔滨美国领事E·H·托马斯抵达绥芬河市,次日离去。
1930年(民国19年)
1月12日 绥芬河至苏联乌苏里铁路恢复通车。1月22日 苏联骑兵在绥芬河以东越入中方境内,掳去3名农民及车马。后经绥芬河铁路交涉分局照会苏联驻绥芬河领事馆,苏方于次日将掳去的农民及车马如数放回。1月24日 绥芬河、穆棱、一面坡铁路工人失业团联合致电铁路当局督办, 要求恢复工人职业。1月下旬 在为“中东路事件”引起的中苏边境战中被俘的中国东北军8 431名官兵,由苏联经绥芬河口岸遣返回国。3月 东北军原十旅某团上校营长张志邦接替苏德臣职务,升任二十一旅七十三团(后改编为六六。团)团长职务,率部驻防绥芬河。4月29日 绥芬河市安振东等6名农民在保府沟一带种地时,被越人中方境内的苏联边防军骑兵掠去,同时掠走马一匹、犁一副。在四站(格罗捷阔沃)拘留八九天,经绥芬河铁路交涉分局多次交涉,方予放回。5月16日 上午10时,绥芬河市农民黄孝先、卢兆林、孙老五3人,在保府沟种地时被越人中方境内的苏军骑兵掠去,押在波格拉尼奇内边境区,至 6月13日放回。苏方声称今后不准再
到该处种地。5月 因在满洲里的朝鲜共产党宣布解散,绥芬河地区西毛屯、 寒葱河村的两个朝鲜共产党支部亦解散,其成员符合中共党员条件的分别加入中共西毛屯、寒葱河支部,归属中共东宁特支。8月 为统一县政,裕宁公司所属市场巡警、保卫团、护垦队、 学校等收归东宁县统一管辖。11月 6日 苏联驻绥芬河领事馆在铁路俱乐部召开纪念俄国“十月革命”节大会,会后举
行宴会。市地方及铁路系统官员应邀到会。页码:12-13
1931年-1934年
1931年(民国20年)
5月 东省特别区教育厅重新划分学区,哈尔滨至绥芬河沿线划为第三学区。9月下旬 驻绥芬河东北军第二十一旅六○○团团长张志邦, 在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影响下,下令驱逐所有居住在绥芬河的日本人出境。11月16日 外交部批准,绥芬河邮差往返苏联伯利,收发两国公文信件。
1932年(民国21年伪大同元年)
1月9日 伪满洲国哈尔滨海关设在爱河的分关,迁至绥芬河。刘益凯任分关长。1月25日 中东铁路护路军二十八旅旅长丁超在下城子主持召开联席会议, 宣布抗日,成立抗日自卫军。会议任命张志邦为二十一旅旅长,兼任吉林自卫军左路总指挥和绥宁镇守使。2月24日 伪吉林省长官熙洽电令:将绥宁镇守使改为绥宁警备司令部, 任命张志邦为警备司令,使用伪满大同年号。此令遭到张志邦抵制。3月20日 伪满洲国外交部北满特派员就驻绥芬河苏联国海关一事, 向苏驻哈尔滨领事馆提出照会,要求立即撤销绥芬河苏联海关。3月22日 张志邦应李延禄(中共地下党员)电话要求,派兵500人参加穆棱站关家小铺战斗,在同日军激战中,连长张宪廷等102名官兵牺牲。春 绥芬河铁路车站赤色工会成立。4月15日 上午11时, 绥宁镇守使张志邦在下城子宣布吉林抗日自卫军左路总指挥部正式成立;同时发布命令,凡我军所到之处,立即恢复民国年号,停止向日伪政权缴纳捐税,禁止使用“满洲”、“大同”字样;并号召不接受日伪组织命令,联合各地抗日武装,组织抗日活动。4月16日 迫于张志邦旅长的驱逐令,居住绥芬河市的40余名日本人, 全部撤离出境,取道苏联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回国。5月 张志邦将二十一旅驻东宁的第三营调回绥芬河地区驻防。6月 张志邦指挥二十一旅抗日自卫军联合抗日救国军, 在牡丹江一带顽强地抗击入侵的日本关东军。因日军有炮兵和空军支援,自卫军伤亡较重,且因日军利用奸细挑拨自卫军与救国军之间关系,使张志邦失去胜利信心。安排关庆禄代理其职务后,张志邦携家眷,离开绥芬河去苏联,后经海参崴乘船返回上海。7月下旬 在下城子召开的抗日自卫军、 救国军、护路军联席会议决定,提升关庆禄为自卫军二十一旅旅长,驻防绥芬河。7月31日 绥芬河中国邮政局按照哈尔滨中国邮政局代表的指示,宣布停业。至9月26日恢
复营业。9月10日 伪满洲国绥芬河分关副关长龟山武夫 (日本人)在边境附近游山时被苏联边防军捕去,于16日放回。10月14日 日本关东军控制哈尔滨铁路局后,绥芬河铁路车站站长、商务处经理迫于哈尔滨铁路局的指示压力对坚持不承认日伪组织的绥芬河分关宣布“绥芬河车站不再承认中国海关”,而承认后由爱河迁来的伪满洲国绥芬河分关。原绥芬河分关关长几经抗议和交涉,无济于事。11月 绥芬河分关关长王作民决定,留下 4人看守房产,其他海关人员借道苏联符拉迪沃斯托克撤往上海。是年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绥芬河支部成立,有团员5名,李春荣为团支部书记。
1933年(民国22年 伪大同2年)
1月5日 日本关东军广濑师团所属1个支队2 000余人侵入,绥芬河市沦陷。1月 6日 驻绥芬河抗日自卫军二十一旅2 000余名官兵,被日军集中在发电厂西侧广场,向日军缴械投降,后被集体运至呼兰县遣散。1月 日军在绥芬河设守备队。2月 3日 晚10时许,100多名武装“土匪”袭击三合林一带,将官房、凉亭门窗捣碎数处,绑走人质5人,并掠走大洋200余元及衣物数件。经国境警察和华街商团痛击,“匪伙”带人票2人及财物,向北沟逃去。4月14日 伪满洲国封闭驻绥芬河的苏联海关。7月1日 伪北满特别区当局将绥芬河市政公所改为绥芬河公署,隶属伪北满特别区公署。7月26日 绥芬河日本国境警察队在铁路2号隧道附近,将苏方由乌苏里铁路开来的一列货车拦截,车上铁路员工、苏侨等16人全部拘留审查。至8月1日,将苏列车、路员等全部放回,但对私运的家具实行没收,交由税关拍卖,当即为原运人出价国币20元买回。7月 伪北满特别区设第三区绥芬河警察总署。8月25日 晚19时,“胡匪”双胜、关海山率百余名 “胡匪”下山闯入阜宁镇绑票,遭到裕宁公司保卫团抗击。“胡匪”向北逃去,交火中农民周殿魁被胡匪打死。冬 绥芬河国境监视队成立。是年 绥芬河日本宪兵队成立,至1944年改称宪兵分遣队。△ 绥芬河日伪治安维持会成立。△ 日军在本地南炮台山西坡建成“忠魂碑”。△ 日本人在绥芬河市开办“柳川书店”、“满洲日报社”、“久乐朝日新闻社”。
1934年(民国23年 伪康德元年)
3月1日 伪满洲国实行帝制,溥仪登基,改元康德。本地民众被迫集会庆祝。6月 日军在阜宁镇北侧下甸子建成飞机场。每周三、四、六有直达长春的客机往来。7月1日 伪满政府6月30日发布改币命令,全市民众停止使用中国货币(银元、铜元、“中交票”),改用伪满洲国纸币(“国币”)和日本、朝鲜纸币。夏 绥芬河红花岭站至东宁县三岔口轻便铁路通车。△ 绥芬河公署改为东宁县绥芬河办事处。8月27日 日伪当局封闭绥芬河铁路俱乐部。8月 由伪满洲国国道局绥芬河事务所组织民工修筑的绥芬河市至穆棱镇公路开工, 全长85公里,至次年7月竣工。12月 1日 日伪推行保甲制,设绥芬河保甲办事处和北寒葱河保甲办事处,均隶属伪东宁县公署。12月 3日 伪满政府公布《集团部落建设公告》,实行“归屯并户”和“匪民分离”,制造无人区。散居各村屯的农户被迫集中到南寒葱河、北寒葱河、阜宁镇等较大村屯居住。是年 绥芬河特务机关成立。首任机关长饭春让(日本人)。△ 修筑绥芬河至海林公路。页码:14-15
1934-1944年
1935年(民国24年 伪康德2年)2月 绥芬河日伪铁路警护团成立。3月23日 日本收买中东铁路,改称北满铁路。3月26日 全线改宽轨标准轨,与苏联断绝交通。3月 绥芬河日满俱乐部建成,至1945年战争中被毁。10月 6日 在绥芬河地区北部观月台附近,日伪军与苏联军队发生冲突,双方用机枪射击,互相指责对方侵犯国界。是年 边境地区土地收归伪满洲国“国有”。△ 日军八六八部队侵驻绥芬河以北鸟青山驼峰一带。△ 日军二二九部队侵驻绥芬河天长山及地久山一带。△ 伪满政府公布《劳工法》。此后每年绥芬河地区都有数十人至上百人被迫充当劳工。△ 日军抓来大批劳工及八路军俘虏,强迫他们在绥芬河地区中苏边境前沿一带修公路,
挖山洞,筑工事。据老年人反映,竣工时,除极少数逃出的幸存者外,绝大多数劳工被日军杀
害在山洞中。
1936年(民国25年 伪康德3年)
4月5日 设在绥芬河口岸的苏联海关及工作人员撤离回国。4月9日 在绥芬河地区北部边境附近,日伪军同苏联军队再次发生武装冲突,日军河口中尉被击毙,另有5名日军士兵失踪。7月 协合会绥芬河分会办事处成立,从事招降和情报搜集等活动。12月末 伪满洲国国务院总务厅统计处完成第二次人口调查统计,全市总人口为 8 813人,其中“满人”6 369人,日本人1 787人(含朝鲜人510人),苏联人50人,英国人 2人,波兰人2人,无国籍的603人。
1937年(民国26年 伪康德4年)
3月 中共地下党员赵采青 (又名赵建章)组织中共绥芬河铁路支部部分党员及共青团员、
赤色工会会员赴穆棱代马沟一带,配合抗日武装颠覆了日军一列列车。6月 本地设兴农合作社,控制农产品交易,实行粮谷出荷 (强迫将粮食卖给“国家”)和粮食定量配给。夏 以参加“蓝衣社”为罪名,日本宪兵队逮捕绥芬河市长赵凌霄等50余名社会头面人物及知识分子,押送哈尔滨日本宪兵队。赵凌霄刑前病死狱中。冬 120余名中国劳工,在日军押送下由东宁徒步来绥芬河地区。 一天一夜到达绥芬河后仅剩下40余人,途中冻死70多人。是年 绥芬河地区至磨刀石划为边境禁区。15岁以上的边境居民发放《边境居民证明书》。△ 日伪在绥芬河地区设“防谍会”,监视和迫害反满抗日群众。
1938年(民国27年 伪康德5年)
2月 绥芬河国境监视队姜姓班长组织部分士兵起义, 打死日军中尉连长后,多数士兵逃
往苏境,少数人被捕遭杀害。4月 绥芬河国境监视队与警察总署合并为国境警察中队。11月 中共地下党员赵采青被绥芬河日本宪兵队逮捕,狱中坚贞不屈,顽强斗争,后于1939年在牡丹江宪兵队英勇就义。是年 伪满洲国国道局东宁事务所修建绥芬河至小城子(东宁)公路(今称南绥公路)。
1939年(民国28年 伪康德6年)
6月1日 绥芬河地区划归新设的伪绥阳县管辖,同时将绥芬河改为街建制,设街公所,首
任街长川口正敏(日本人)。6月 废除保甲制,绥芬河街各保、甲为区、屯取代。9月 日本秋田县开拓团首批40余人迁入寒葱河村一带居住; 至1942年10月第二批迁入,先后两批共50余户,144人。是年 绥芬河街出现无线电收音机。
1940年(民国29年 伪康德7年)
4月11日 伪满政府公布 《国兵法》。此后,绥芬河地区每年约有七八名青年被迫应征服
役。7月1日 经伪绥阳县批准,绥芬河街公所颁布《绥阳县绥芬河街区规约》,强化殖民统治。
1941年(民国30年 伪康德8年)
2月2日 “满洲帝国道德会绥阳县绥芬河分会”成立。7月7日 日本关东军在绥芬河地区边境一带举行针对苏联的军事演习。夏 伪满洲国皇帝溥仪的胞弟溥杰,由新京乘专机抵达绥芬河地区,视察天长山一带日本关东军。
1942年(民国31年 伪康德9年)
4月24日 绥阳县剧团被称 “小白鞋”的女演员,在绥芬河戏院子演出《拾玉镯》时,加
自编词“小鼻子(指日本人,编者加)带来大烟把人害”,引起轰动,女演员被日本宪兵队逮捕。5月1日日本人原多喜夫在绥芬河街开设的照相馆开业。秋季 日伪当局实行武装搜荷(用武力搜缴出荷粮),强制农民除留少部分口粮外,全部卖给“国家”。11月18日 伪满政府颁布《国民勤劳奉仕法》。此后,绥芬河地区每年都有数十名青年被迫参加“奉仕队”服劳役。12月 街公所强制居民背诵和无条件执行伪满洲国当局发布的“国民训”,奴化劳动群众。是月 绥芬河街学校贯彻伪满政府颁布的《学生勤劳奉公令》,实行学生半日读书、半日劳动。高年级学生增加军事体育训练课。
1943年(民国32年 伪康德10年)
春 日伪当局对征兵不合格者(俗称“国兵漏”)实行勤劳奉仕。5月23日 阜宁镇群众举行重修娘娘庙开工典礼,近800人参加(庙宇于50年代被毁)。9月 街公所贯彻伪满政府颁布的 《保安矫正法》、《思想矫正法》、《保安矫正手续令》、《思想矫正手续令》和《保安矫正护送规则》,强化对人民的思想统治。
1944年(民国33年 伪康德11年)
3月 街公所强迫人民群众储蓄;鼓动金属特别回收运动,强制居民变卖铜、5月 贯彻伪满当局颁布的 《时局民事特别法》、《时局刑事手续法》,各处张贴“勿谈国事”、“守口如瓶”等标语;不准三人以上集会或随意耳语。确定每月 8日为“防空演习日”,强制居民家家挖防空洞,并对居民住户实行灯火管制。是年 绥芬河街日伪统治机关推行“剔抉”计划,强化社会治安,实行“防范周”,成批逮捕群众。页码:15-18
1945年-1947年
1945年(民国34年 伪康德12年)
8月9日 凌晨,苏联红军克雷洛夫指挥的第五集团军向绥芬河日军防线发起全线进攻。城
内日伪警、宪、特人员仓皇出逃。苏军突破日军防线进入绥芬河城区,日伪政权垮台,绥芬河
解放。
8月11日(或12日) 苏军围剿退守天长山地下工事的日军残部,日军顽抗。 居民张焕新女
儿嘎丽亚(中俄混血儿,会俄、汉、日语)经苏军动员,担任军使去天长山筑垒向日军劝降,日
军不降,下午再去劝降,未归。苏军炮击数小时后,日军残敌全部毙命,嘎丽亚亦牺牲,时年
仅18岁。
8月10日 苏联红军一部在绥芬河铁路车站东侧集合, 突遭机枪扫射,当即死伤数十人。
后发现射击来自东正教堂钟楼,苏军调来火炮还击,日军毙命,教堂上部被毁。
8月14日 驻绥芬河城区苏军贴出布告, 令站区以东居民暂居阜宁镇(今建设村)。苏军在
绥芬河街内搜掠,居民李佐彬因拒不交出本人手表,被苏军士兵枪杀。半月后苏军才令居民返
回。
8月23日 驻绥芬河苏军设司令部。
8月下旬 在驻绥芬河苏军司令部组织下, 由地方头面人物组成的治安维持会成立,下设
公安局,一批日伪时期的警察、特务人员乘机钻进公安局。△驻绥芬河苏军司令部在绥芬河地区逮捕23名日伪残余分子,押往苏联,至1955年和1956年先后两批遣还我国政法机关。
9月 苏军在绥芬河铁路车站东侧修建“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至10月初竣工。
10月 程玉祥被国民党第二战区东北挺进军第二纵队第十六支队司令兼军事特派员姜兴宇
秘密委任为上校团长,负责绥芬河、绥阳、穆棱一带“建军”活动。
11月初 国民党绥芬河分部秘密成立,书记陈瑞禾(又名陈大兴),隶属国民党绥阳县支部。
至12月初,经苏军司令部勒令后解散。
12月中旬 苏军拆除绥芬河至东宁铁路,并将绥宁线铁路桥梁、涵洞全部炸毁,其钢轨、
机车、车辆及器材等被苏军运往苏联。
1946年(民国35年)
3月上旬 绥芬河地区20余名日伪残余分子秘密组建 “国民党第二战区东北挺进军第二纵
队十六支队东宁旅绥芬河程玉祥团”(俗称“程团”)。
3月12日 晚22点至次日凌点, 绥芬河治安维持会下设的公安局和阜宁镇公安局及少数盲
目随从群众共40余人,在“挺进军”策动下,投奔东宁老黑山一带王枝林旅。
3月中旬 绥阳县政府派赵长华、 肖凤云等人来绥芬河建立民主政权,同时任命赵长华为
绥芬河区长,肖凤云为绥芬河区公安局长。
3月24日 “挺进军十六支队东宁旅绥芬河程团”团长程玉祥等3名匪徒在东宁被苏军擒获
后押送绥芬河区公安局。28日晚,公安战士将程玉祥等 3名匪徒处决,其中杜宝华中弹未死,
后逃出。
4月8日 绥芬河区人士董汝奎、王溟池 2人在牡丹江召开的绥宁首届临时参议会中,当选
为绥宁省临时参议会议员。
4月28日 驻绥芬河苏军司令部及所属全体官兵撤离绥芬河回国。
5月4日 “挺进军程团”40余人里应外合武装袭击绥芬河区公安局,区长赵长华、公安局
长肖凤云、公安队长孙振环等4名区干部被杀害,区民主政权被颠覆。5月中旬 “挺进军程团”、“范团(东宁旅范兴山团)”攻占马桥河。
5月23日 夜间,阜宁镇刘德胜及妻子、儿子、孙子4人,因刘德胜向民主联军提供“中央
胡子”名单,被“挺进军”匪徒王康发等人杀害(俗称“杀仓子”)。
6月4日 民主联军二团击败“挺进军程团”、“范团”,第二次解放绥芬河。
6月16日 反动会道门“一贯道”道徒王继泰等3人,由牡丹江来我区活动,先后发展道徒
19人,后被人民政府取缔。
6月25日 东北民主联军绥宁省军分区设绥芬河办事处,负责剿匪和开展地方工作。
7月初 绥宁省军分区绥芬河办事处改为绥芬河区政府, 徐任侠(又名曹新民)任区长兼区
公安局长。
7月 东北局财经委员会物资局局长曾传六等人率两个武装连队来绥芬河筹建东北贸易总
公司绥芬河办事处。至10月中旬办事处(今外运分公司前身)正式成立,曾传六任处长,对外称
东兴公司。
8月24日 绥阳县政府派张承文率工作组四五人进驻绥芬河阜宁镇, 发动群众进行反奸清
霸、减租减息试点,至10月撤出。
8月 绥芬河东街、腰毛屯(今建华村)、阜宁镇、寒葱河农会相继成立。是月 绥芬河区反奸清算运动开始,至1947年 2月结束。其间,在工作队组织下,各农会先后多次召开群众公审大会,清算并枪决了伪满宪兵队特务、日伪特务、恶霸地主、土匪等11人。秋 牡丹江军区在绥芬河设后方医院。1948年夏撤离。
11月 绥东工作团绥阳县分团60余人,由团长易晓光、政委苏赖洲率领,进驻绥芬河阜宁
镇,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试点工作,至1948年春季结束。
10月中旬 经 3个月时间奋战,绥芬河铁路车站、线路修整完毕,原被土匪(“挺进军”)
堵塞的边界附近的铁路隧道打通,恢复口岸对苏贸易运输。
12月 绥东工作队在绥芬河阜宁镇举办全县工作队员学习班,历时两个月,40余名工作队
员参加。是年 绥芬河苏联侨民居留民会成立,阿顺奈柯任会长,1954年改为苏联侨民小组。
1947年(民国36年)
春 在土改工作队领导下,全区各村农会组织农民平分土地,至4月中旬结束。△ 全区各村屯农民开始成立插犋互助组。
5月6日 全区4个村屯4 000多名农民在阜宁镇召开大会,交流了各村屯插犋换工互助经验
和春耕麦播生产经验。
5月 中共绥芬河区委员会成立,易晓光任区委书记。
8月16日 区中队副队长巩义昌带领10余名民兵,在二道岗子一带搜山剿匪中,击毙匪徒2
人,并缴获步枪1支、短枪2支。为此,8月23日受到牡丹江军区通令嘉奖。
9月 土改工作队在阜宁镇召开公审大会,将原绥芬河日本宪兵队特务张仁凤处决。秋 在土改运动高潮中,区委秘密发展党员16名。是年 阜宁镇改称建设村;腰毛屯改称友好村。冬 阜宁镇爆发克山病,至次年春季,死亡百余人。页码:18-19
1948年-1950年
1948年(民国37年)
春 按中共中央指示,绥芬河区工作队配合区政府对土改运动中错划成份的、斗错的人,
进行纠偏。△ 分胜利果实,全区各村屯农会没收地主、富农的大批财物,除拿出部分支援前线外,按阶级成份和人口进行分配。
3月 从1947年春季开始,全区先后3批共116人参军、参战,支援解放战争。
5月 区委书记易晓光离任。任汉卿接任中共绥芬河区委书记,至10月离任。
6月 尹鲁沂任中共绥芬河区委书记。
7月 区政府按农户颁发《土地执照》。
8月 中共绥芬河区委公开发展党员6名。
9月3日 东宁、绥阳两县合并,称东宁县。县委、县政府及其直属机关迁至绥芬河区,10
月1日正式办公。同时绥芬河划为东宁县第一区。尹鲁沂仍任区委书记,韩国成任区长。秋 东宁县在绥芬河区设贸易公司,经营日用百货、粮食、土特产品等。是年 苏联远东驻绥芬河贸易公司成立,首任经理西米诺夫,至1956年8月公司撤销。△ 哈尔滨秋林公司在绥芬河设秋林分公司,经理奥努岑,至1954年撤销。
1949年(民国38年)
2月 区委书记尹鲁沂离任。
3月15日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精神, 中共东宁县委以东
北贸易管理总局绥芬河办事处为全县建团试点单位,建立了绥芬河办事处团支部,发展团员15
名。
3月 全区开始建村建政,民主选举村长。共建成东街、友好、建设、北寒葱河4个行政村
及南寒葱河、新屯子、红花岭、宽沟、二道岗子、南天门6个自然屯。△ 刘盛文任中共绥芬河区委书记。
5月 反动党团、会道门登记自首运动开始,至 8月末结束。全区先后有126人坦白登记各
自的政治历史问题。
8月 东宁县在绥芬河口岸设中苏友好协会,1954年解体。
9月16日 东北海关管理局决定设立绥芬河关(此前口岸进出口货物税收事宜,由东北贸易
管理总局绥芬河办事处代办),同时任命李斌 (东北行政委员会商业部绥芬河办事处主任)兼任
关长。12月30日正式对外办公。
1949年
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县委、县政府在绥芬河区召开庆祝大会。
1950年
3月1日 根据中苏两国互相交换邮件和包裹协定,绥芬河邮局设国际邮件转运站。王肇民
任站长。
7月31日 伪满洲国皇帝溥仪等战犯及亲属, 由苏联边防军移交我国接收代表,路经绥芬
河站去沈阳。
8月 响应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大会的号召,全区掀起和平签名运动。
9月 铁路、驻军及党政机关干部, 全力以赴突击抗美援朝各种军火、物资在绥芬河口岸
转运的换装搬运任务。
11月 全区选出30余名党、团员和骨干青年,携带车马,参加全县担架队奔赴中朝边界,
参加救护和运送伤病员工作。至1953年3月29日完成任务后返回。是年 全区各界人士及广大群众捐款两亿多元(旧币)购买飞机大炮,支援抗美援朝。
12月1日 中国人民银行松江省分行绥芬河办事处成立。
12月上旬 全区25名青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
12月 全区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始,重点打击土匪、恶霸、特务、反动党团骨干与反动会道
门头子及有罪恶的警察地主,至1953年5月结束。△ 区委书记刘盛文离任;李双举接任区委书记,鼓起先任区长。是年 经中央军委批准,设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绥芬河基地转运站。首任站长谢方祠,政委罗龙杰。△ 苏联红军驻绥芬河司令部设立。△ 朝鲜人民军驻绥芬河兵器局设立。△ 朝鲜人民军代表派驻绥芬河,与朝鲜人民军驻绥芬河兵器局合署办公。△ 针对侵朝美机以及台湾国民党飞机有时窜入牡丹江地区上空侦察、威胁等敌情,绥芬河火车站、油库、发电厂、国境线交通要道等重要目标和地带划为戒严区,实施武装警戒。△ 苏联远东铁路局先后派出100余人,进驻绥芬河铁路各站段等单位,对外称苏联专家。△ 东宁县电影院成立,地址在绥芬河原游仙茶园处。页码:19-21
第一编 自然地理
第二章 地貌
第二节 山 脉
绥芬河市四周环山,山脉系完达山脉张广才岭余脉。大小山峰 140余座,均属老爷岭山系。
山顶多为浑圆形,山脊盐折且平缓,各山峰也多呈散立,相互间连续不够明显,形成复杂的低
山地形骨架,支配着境内各水线、河流的格局,影响着土壤的形成分布和农林、牧业的综合利
用。鹿窖岭:位于市区东南部,距市中心约11公里,范围约2平方公里,海拔888.1米,是绥芬
河市区最高的山峰,西侧是鹿窖沟,东侧是国境线。五花山:位于市区北部,距市中心约11.8公里,范围约4平方公里,海拔846.1米,西南为五花山林场。金鱼背:位于市区西北部,距市中心约12.8公里处,海拔811.3米,范围3平方公里。大岭:位于市区东北部,距市中心约9.7公里,海拔761.6米,范围 1平方公里。西北附近为绥北乡双胜村,东部附近为国境线。绥芬河山:原名老太岭,又称乐亭岭,位于市区东南部,距市中心约4公里,海拔754.7米,范围1平方公里。天长山:位于市区东北部,距市中心约3公里,海拔719.5米,西邻北大河,东部为国境线93米。地久山:位于市区北部,距市中心约3.7公里,海拔693米,东邻北大河。大团山:位于市区东南部,距市中心约9.6公里,海拔657米,范围约 1平方公里,东邻马架子东沟。大友山:又称大日山,位于市区东北部,距市中心约8.8公里,与苏联毗连,海拔644米,西南附近为绥北乡绥北村。红花岭前山:位于市区西南部,距市中心约12公里,海拔615.7米,范围1.5平方公里。北邻寒葱河,西北为建设乡红花岭村,东北是洛河桥村。炮台山:位于市中心南部,海拔585米。观岭山:位于市区西部,距市中心约3.2公里,海拔558.3米,范围 1平方公里。登上山顶
可展望绥芬河市容,故称为观绥山。其北部附近为建设乡的建东村和建西村。长山:位于市区西南部,距市中心约14公里,海拔 680米,其西侧为二道岗林场,东部附近为北寒乡南寒村。南寒东山:位于市区南部,距市中心约11.6公里,海拔 560米,其西北附近为南寒村,西南为八道桥道班。南大岭:位于市区南部,距市中心约6公里处,海拔680米,其东部与观绥山相连,西南附
近是大岭下村。尖哨山:位于市区西南部,距市中心约11.2公里。尖山:位于市区西部,距市中心约10.4公里,海拔 710米,其西南附近为红花岭村,南部附近有寒葱河,东部附近为建设乡,北部与大尖山相连。大尖山:位于市区西部,距市中心约10.4公里,海拔730米,南部与尖山相连。庙岭:位于市区中心,距市中心约6.4公里,海拔660米,东侧有朝阳河,南部附近为宽沟
村。五花山南山:位于市区北部,距市中心约10.4公里,海拔700米。老菜营南山:位于市区西北部,距市中心约15.2公里,海拔580米。大黑山:位于市区西南部与东宁县交界线处,距市中心约16.8公里,海拔865米。页码:50-51
第三章 水文
第一节 地 表 水
一、河流
绥芬河市境内河流少,均属绥芬河水系。主要河流及支流有小绥芬河、寒葱河、北大河、
朝阳河等。流域面积423.23平方公里,小绥芬河和寒葱河于洛河桥处汇合后,沿滨绥铁路向西
经红花岭处对头砬子流入东宁境内,入口处年平均径流量在5立方米/秒左右。
小绥芬河:也叫夹板河,发源于与苏联交界处的乌赫苏尔巴亚山,向南在马林园子以东,
流入绥芬河境内,沿路经过马林园子、东北沟、城区北部边缘、建华村、建设村、宽沟村,注
入寒葱河。左岸分别汇入黑瞎子沟、头道沟、二道沟、三道沟,右岸汇入东北沟、朝阳沟、和
平沟、金鸡沟等14条沟塘。全流域面积155平方公里, 河长15公里,宽约10米,河槽比降为1/
510,是条长河流。
寒葱河:绥芬河市两大河流之一,发源于东宁县南天门林场东部北天山 3公里处,流经南
天门林场、平房桥、新屯子村、马架子畜牧场、八道桥、南寒村、北寒村、洛河桥村、红花岭
村。全长约16公里,平均宽约15米,河深0.5米左右,河槽比降为1/250,在绥芬河境内接纳的
支流有建新河、五花山正沟、水曲律河、良种场沟。河流两岸生有一种叫寒葱的野生植物,故
称寒葱河。
北大河:发源于大友山北侧,沿生产房子道班、綦胖子沟流入市区,全长8公里,宽6米,
汇入小绥芬河。页码:52-53
第四编 交通 邮电
第一节 线 路
滨 绥 线
一、主线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清廷派钦差大臣李鸿章前往祝贺,与
沙俄签订了《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中俄密约》),允许俄国在我国东北修建铁路。同年
9月,两国派代表组成东清铁路公司,订立 《中俄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至此,沙俄
取得在我国东北营造铁路的权利。当时合同中规定中东铁路轨距为5英尺(1.524米),与俄国铁
路相同,使中东铁路成为俄国铁路伸入中国的一个区段。
中东路东部线竣工后,开始临时营运。绥芬河时称“五站”,即从海参崴站向西排列第五
站。俄国人对绥芬河站又称“鲍库拉尼斯”,意即国境站。全线于1903年(光绪二十四年)正式交付使用。由绥芬河站始发两行直达哈尔滨站,全程549.06公里。由绥芬河站始发东行,出境与乌苏里铁路接轨直达海参崴,全程 230公里。绥芬河境内,铁路总长 22.6793公里,共有管涵及明渠38道,铁路桥梁19座。最大铁路桥为站区北的五孔桥,桥为石拱结构,桥形雄伟,长91.3米,高15米。
自站工东行至国境间,修有3处穿山隧道。1号隧道位于哈绥线548.534公里处,1901年(光
绪二十七年) 4月至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10月修建,长87.7米。2号隧道位于549.76公里处,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4月至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10月修建,长109.5米。3号隧道位于551.234公里处,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2月至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10月修建,长255.8米。三隧道均为方石水泥结构,半圆拱顶,修造工巧,十分坚固。但三隧道均限界不足,内有废石未清除,除铁路套线能穿过外,铺设复线受限制。1935年,中东铁路由苏联单方面转让给日本政府。1936年 3月25日,日本和苏联断交后,日军用车皮和土石堵塞3号隧道,中断原中东路中国出境口。又于1937年6月17日,将原中东路轨距改为标准轨距(1.435米),改中东路为北满铁路,东部线改称滨绥线。1942年末,伪满洲国当局完成北满铁路双轨化。绥芬河至牡丹江区间,线路于1942年11月竣工,并与站外5孔桥并列修筑1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桥。1944年,复线拆除,大桥仍保留。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疏通3号隧道,与苏联铁路恢复接轨。后,中苏共同接管北满铁路改称中长铁路。1952年12月,中国收回中长铁路。哈尔滨至绥芬河段复称滨绥线。
二、站内线路与运转场
1、绥芬河站场
到1945年8月9日,苏军进驻绥芬河,为了方便运输,当天下午即将站区内各站线全部改为宽轨。中东路干线改轨结束后,苏军通过铁路将中国东北大批物资运回国内,通过绥芬河站运出
的机车达百台以上。1946年4月苏军撤回后,恢复标轨。1951年 4月,绥芬河站区设南北两个运转场。南运转场主要编组、接发苏联宽轨列车;北运转场编发国内标轨列车。
1951年,车站扩建,主要工程项目有:车站东部沿宽轨正线铺设宽轨迁出线,最大间距13
米,有效长380米,位于547公里200米到580米之间;铺设标准轨迁出线(北迁出线)并以道岔连
接第23、24、25、26道线,有效长250米;将第15、16两道线改为起重机走行线,增设宽轨100吨轨道稀 1台(原有100吨、75吨轨道衡各1台);为改善原10至11道、16至17道间的换装工作,在两组道线之间铺设渡线;铺设发电所卸煤线,有效长 120米,编号31道;重新铺设通往油库的走行线,新建车站东北部的煤台及卸煤线;新设道岔23组,拆除道岔11组,并将道岔手扳机
改为电手器。全部工程共铺设标轨线路1 580米、宽轨线路2 490米、起重机线 150米、混合轨
线105米。50年代初,为适应苏联油料进口换装的需要,站区内新建油槽换装线6条 (其中宽轨3条,标轨3条),总长约3 500米,最大换装能力每天120辆。60年代后期,苏联油料不再对华出口,该线废弃,于70年代初撤除,洗槽线也部分撤除。1945年绥芬河站内有标轨站线12条,另有1处宽轨车场,宽轨线7条。
三、绥芬河至三岔口小铁路
1934年 4月,日本侵略军动工修建绥芬河至东宁三岔口的轻便铁路,主线由绥芬河起,经
北寒、南寒、南天门、西万鹿沟、北河沿、小城子、大城子到三岔口,全长93公里;支线由寒
葱河岔出至红花岭,于同年6月竣工。伪康德6年铁路轨距0.762米,由28吨型机车牵引可带4—
5节车皮。该路仅供军用,区间运行约10小时。1939年绥阳至东宁铁路建成后,该路拆毁。1922年春,军阀张宗昌为修筑军营,沿公路北侧铺设了从东街(现林业局址处)到兵营 (今建设村西南山坡下)的小铁道,长约3公里。1924年拆除。1938年11月,从市区北山脚正气日军营房到绥芬河车站修有日军专用线,全长 7 514米。1945年8月后拆除。页码:145-150
第二节 车 站
80年代绥芬河站站场
一、绥芬河站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底建成。站中心位于滨绥线544.5135公里处。站界自西北 543.845
公里起,至东南545.3272公里处。站舍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11月建成临时建筑,1922年正
式修建。总面积923平方米,其中候车室面积445平方米,候车室分普通室、软席室、贵宾室。
另有行李房81平方米、仓库61平方米。民国时期,有旅客站台 2个,台面一为水泥铺设,一为砂石铺设,面积分别是399.21平方米、1 117.20平方米。1939年春,两个旅客站台面积分别是 161平方米、1 100平方米。10处仓库总面积为2 744平方米,顶为铁皮,地为木板或水泥。货物站台 5处,总面积为815.5平方米。露天货场6处,总面积为10 446.6平方米,贮存能力约1.9万吨。40年代末有仓库13处,其中 3处铁路自用,另10处体积为8 797.04立方米,可容80车货物。有货场3处,总面积为3 244平方米。1951年,两个旅客站台拆除 1个。50年代初,建成联运用货物仓库2处,总面积2 780平方米。50年代有货物站台4个,面积分别是1 270.670平方米、2 186.54平方米、858.69平方米和11 032.77平方米,均为土质构造,其中面积最大的第4站台设有货棚及大中型衡器。50年代初,因商运、军运量大,绥芬河站列为一等站。
三、红花岭乘降所
民国至沦陷时期,设车站。解放后,撤销车站,设乘降所。页码:150-152
第三节 运输工具
一、机车
1935年以前,绥芬河机务段所有动力机车有苏联制造和美国制造两种,约20台。苏制机车
车型较小,为饱和蒸汽机车,牵引力不足,客运常两机车并用;美制机车称 “台克2”型,为
过热蒸汽机车,牵引力大。沦陷初期,铁路运输仍用原两型机车,后改型,使之适应标轨轨距。后随运输能力要求提高,饱和蒸汽机车逐渐淘汰。1938年后,陆续增加日产 “米戈6”、“米戈3”、“米戈1”型等几种机车。其中“米戈6”型机车可(调整轮距)适应宽轨铁路。“SL3”型机车仅供车站调车用。1944年,机务段配属机车16台。1945年,配属机车27台。以后一段时间,仍使用原有机车。货运机车有 “台克2”型、“解放6”(JF6)型、“解放1”(JF1)型、“解放3”(JF3)型、“胜
利3”(SL3)型5种,其中“解放3”型淘汰最早。客运机车有“PX3”型1台,使用至1952年调出。页码:152-154
第四节 运 输
一、客运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11月 6日,哈尔滨经绥芬河至海参崴间正式开通旅客列车。初期客
流量小,到1913年,铁路年客运量约2万人次。自1921年6月1日起,哈绥间有 4次客邮、客货列车往来。第三次邮务快车白海参崴站发出,运行15小时50分钟,于12点20分到绥芬河站;停车 2小时后再运行19小时到哈尔滨站。第四次邮务快车自哈尔滨站发出,18点40分到绥芬河站,20点10分发往海参崴。第五次客货列车18点50分自绥芬河站发往哈尔滨站。第六次客货列车自哈尔滨发往绥芬河,12点25分到站。哈绥间第五、六次客货列车仅挂二、三、四等客车;哈尔滨至海参崴间第三、四次邮务快车中途不倒车,挂有餐车及一、二、三等卧车,另有不设床一、二、三等客车。1928年5月6日,采用新的列车时刻表:每星期三、五、日下午,从海参崴开来的列车11时45分开往哈尔滨;每星期一、五、日20时55分开往苏联。普通列车每天11时55分和16时25分开往哈尔滨,每天8时30分和12时30分从哈尔滨开到绥芬河站。1933年 1月沦陷后,中东路东线客车通至穆棱站,货车通至绥芬河站。绥芬河至穆棱间客车每星期对开3次。1月12日,哈绥间正式运行旅客列车,2个车次。1月29日加开 2次,第三次每逢星期三、星期日由绥芬河开往哈尔滨,第四次每逢星期一、星期五由哈尔滨开往绥芬河。1936年,绥芬河站运输旅客49 470人;1938年,运输旅客110 880人。1946年往来旅客需搭乘货车。1947年后改为客货混载,每列有客车3—4辆,无座席和车窗,当时客流量很小。1948年后,客货列车分离,客流量仍不大,客运列车隔日运转,12时前后自绥芬河站发车,晚17时左右至牡丹江站,次日早 6时回返。1952年,客运交牡丹江机务段承担,改为每日班,下午发车,晚22时许到绥芬河站,23时回返。随着客流量逐年增大,1953年,客运时刻改为早 6时50分由牡丹江始发,12时45分至绥芬河站,13时17分由绥芬河发往牡丹江。
二、货运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中东铁路通车后,绥芬河成为商品集散地和中俄贸易中转站。时
逢日俄战争爆发,列车货运主要忙于军运,年经绥芬河的货运量在万吨左右。到1906年 (光绪
三十二年)日俄战争结束,商品出入量渐次增加。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年秋,绥芬河至海参崴和海参崴至欧洲的陆海联运线路开通,经绥芬河出口粮食(大麦、小麦、荞麦、黄豆等)250车。1909年(宣统元年),经绥芬河出口黄豆38.7万吨,其中25.8万吨转运欧洲、日本。在此前后几年间,黑吉两省豆类 90%经绥芬河出口运往海参崴。中东铁路的进出口货物经绥芬河站运输占总运量的80%以上。1913年6月,绥芬河口岸进出口量17 690.4吨。1914年至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受海参崴军运影响,绥芬河站进出口运量急剧下降。从1918年到1920年苏联出现严重饥荒和日用品短缺,经绥芬河运往俄国的小麦、面粉、豆类、肉类、油类、日用品等货物,年过货量逾百万吨。1924年9月后,客货运输繁忙,尤其哈尔滨、绥芬河、海参崴间黄豆、豆饼运量激增。1925年,经绥芬河出口黄豆51万吨、豆饼18.3万吨。此后数年为中东铁路运输高峰期。1926年,进出15运量 141万吨,1927年增至170万吨,1928年达到184万吨,其中,进口与出口货运量约各占一半。1929年 7月,东北当局开始控制中东铁路,一度停止中东路与苏联乌苏里路的接运。中东路事件后,绥芬河口岸站货运量逐年下降,直到1933年中苏贸易中断。1933年沦陷后,口岸封闭,铁路运输主要为军运,货运萎缩。1936年发送17 235吨,到达
145 177吨;1937年发送20 612吨,到达181 125吨;1938年发送43 827吨,到达521 790吨。3年间,绥芬河站发送货物种类主要有粮、油料、野菜、家畜、糖、酒、盐、木材、钢铁及其制品等;到达货物主要有粮、油料、棉、野菜、家畜、糖、酒、鱼、衣物、炭、木材、石油、纸、钢铁及其制品和药品等。
1945年,苏联红军控制绥芬河车站,在车站南部设立“苏哈里哈”站,与苏联国内直接办
理运转业务。同时,还成立货物交接所,直接办理货物交接事宜。苏联从绥芬河站运往国内的
“货物”,主要是在中国抢夺的所谓“战利品”,如在东宁拆除的铁路器材物资等。在苏军控
制下,绥芬河铁路运输处于瘫痪状态。苏军撤走后,车站部分设施被毁。至1951年,“苏哈里
哈”站撤销。
1946年10月,东北民主联军在绥芬河设立对外贸易运输机构,统揽口岸外贸运输工作,铁
路修复开通后,主要接运军用物资和部分工业民用品,同时承担东北解放区所辖的松江、黑龙
江、嫩江、合江、牡丹江、吉林六省和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三市对苏出口贸易的运输交
接任务。到1949年,货物年运量在20至30万吨,其中军运量大,货物进口在 2万吨上下,进出
口货物的换装、交接均在绥芬河站进行。1950年至1953年,经绥芬河进口大量经济建设物资和部分民用品,同时有抗美援朝所需的大量军用物资经绥芬河转运。4年间货运量总计348.4万吨,高峰期日均作业500车。1954年至1961年,国家逐步转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中国同东欧一些国家的贸易不断发展。经绥芬河站进出口商品货运量保持稳定增长,年均货运量98.8万吨,货运每天有 4次对开列车。1958年10月平均日到货86.8车。
三、换装
铁路开通初为直达运输,装卸量小,且为人力装卸。沦陷时期,只有小型搬运车。新中国
成立前后,进出口货物全在绥芬河换装,装卸量大。1949年,站区有换装工人 300人。1950年,口岸管理局下设搬运公司(后改为换装管理处),有职员17人,换装工人 700人。最多时有换装工人1 200多人,每天最多换装100余车。
四、国际联运
中东铁路营运初,铁路公司由俄国控制,垄断经营权,名为合办,实则由俄国主管。1921年,中俄签订《铁路联运协定》,绥芬河作为中东铁路中继站,参加联运业务。1933年沦陷后,国际联运中断。1951年4月1日,中苏间恢复国际联运。同日,绥芬河站与苏联格罗捷阔沃站正式办理联运业务。1953年3月14日,中苏两国铁路部门正式签订联运协定。4月1日联运开始。页码:155-162
第二章 公路
第一节 线 路
绥满公路
一、建设
(一)标准路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北疆勘界时,绥芬河与内地尚无交通路线。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去三岔口有两条路,一是从绥芬河站乘火车去俄国双城子,再从双城子去三岔口;二是走俄境内的马车道,至东宁新立村附近入境,过大绥芬河后到三岔口。路经俄境须缴过境税,受俄国人的严格检疫和盘查。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驻三岔口的绥芬厅通知李达春由三岔口启程,与绘图员一同勘定通绥道路。据当时记载,沿途两山环峙,形同盘谷,其间平地面积或一二里,或三四里不等,长百余里。厥土黑壤,实为良田,惟榛莽塞路,渺无人迹。“三岔口至马家大营已有新设乡勇在此驻防,由马家大营北行45里至双榆树屯, 又北行35里至后八道河子, 再北行30里即五站(绥芬河)”。
1915年,阜宁公司维修绥芬河至万鹿沟的道路。但当时道路仍极坎坷,路面狭窄崎岖,遇
有雨雪路况更为恶劣。1927年,东宁商人冯燮喜等创办汽车行,以 5 000元大洋投资铺修三岔口至绥芬河的道路,至此,东绥公路开始通行汽车。1923年,张宗昌修建由阜宁镇至市中心石路1条,路宽8米,长3公里。1933年沦陷后,日伪当局出于战争的需要,大举进行公路建设。1933年 8月,伪满洲国国道局绥芬河事务所修建绥芬河至穆棱镇公路1条,1934年7月竣工,全长85公里。1934年,修通绥芬河至海林的公路。8月由国道局哈尔滨建设处和新京(长春)建设处合建绥芬河至土门子(图们)公路,次年 3月通车,全长196.6公里。1938年,由国道局东宁事务所修建绥芬河至小城子公路。同时,日军在边境万山丛中修筑了四通八达的军用公路网,将军事设施同主干道路连通起来。先后建有军用公路8条,总长90公里,其中二段至五花山12公里、红花岭至五花山9公里、五花山至绥阳3公里、绥芬河至二段20公里、绥芬河至883.1高地13公里、883.1高地至马架子9公里、绥芬河至四门炮3公里、头道沟至北大营21公里。1945年 8月,绥阳至洛河桥区段的公路桥梁毁于战火。此后原绥芬河公路线多闲置废弃,只有东宁至绥芬河 1条公路干线,称东绥线。50年代经东宁县政府多次修整后,路况转好。东绥公路由八道桥分岔通绥阳。
(三)桥梁1950年前,有永久性公路桥 2座,均为沦陷时建。一是绥二公路过小绥芬河桥,钢筋混凝土工字简支梁结构,双孔,长30米,该桥使用至1985年;二是头道沟过小绥芬河至铁路线,与铁路东向并行至北大营的军用公路上的过河桥,系钢筋混凝土梁桥,4 孔,长40米,桥修成后
被洪水冲毁一孔,又续接一孔木结构桥,解放后,与路同废。另有非永久性桥梁 3座,即今哈
绥线的洛河桥,长50米;小洛河桥,长30米;今绥八线的南寒桥,长36米;3桥均为木质。页码:163-168
第二节 运输工具
俄式四轮车 中东铁路通车前后,居处绥芬河的俄罗斯人使用俄式四轮车。其前轮小,后
轮大,用1~3匹马驾车,驭手双手执缰坐在两辕中间,可载货千余斤,并根据载重量和路途远
近增减役畜数目。
独轮车 民国年间有木质独轮车。该车结构简单,中间装轮,车架中凸,两侧各有一个货
架,能在羊肠小径通行,可载重50~100 公斤。建国后渐渐绝迹,近年的铁架独轮小车多为建
筑工地所用。爬犁 是本地历史上重要的民间运输工具之一,分人力畜力两种。大小型爬犁载重 100~1 000公斤不等。雪地运输爬犁比畜力车便捷。民国年间曾有狗拉爬犁和羊拉爬犁。页码:168-169
第三节 运 输
一、人畜运输
清末与民国初期,部分绥芬河人农忙时耕种荒地,农闲时越过国境到苏俄波格拉尼奇内、
双城子、海参崴等地以农产品换回生产和其它生活必需品。当时中俄边境管理松懈,交通便利,
青壮年男子常三五结帮靠肩挑背驮徒步涉过水曲律川河,沿喀尔端那亚河谷到达格城,或沿商
鲁道河去绍夫亚、阿来柯沙亚,往来数十至上百里。
中东铁路开工前,当地仅有少许牛马车和爬犁。铁路开工后,大批建筑材料需要运输,马
车运输业随之迅速兴起,并有马车行出现,各马车行有马车几辆到几千辆不等。主要运输铁路
集散货物,绥芬河东宁间的客货运输,接送旅客等。至东宁三岔口的长途运输需 4天一次往返。
稍后,大部分牛马车参与进出口运输业务。1913年,绥芬河马车运输入境货物 1 540.2吨、出
境货物3 842.3吨。
民国期间,主要交通工具仍为牛马车、爬犁和驮马。因路况恶劣,用 4匹役马拉车冬季也
仅能载货2 000斤,夏季仅载货1 300斤。当时东宁三岔口每石小米售价哈洋12元,运至绥芬河
每石运费,即需哈洋14—16元,有粮商运粮来绥后因粮价回落而弃粮逃走。1930年,绥芬河公
路运输有马车120辆,牛车85辆,爬犁63辆,驮马3匹。
1933年沦陷后,当局将运输马车组织起来,称伪满马车组合。1933年有牛马车60辆,1935
年,有牛车46辆。1936年,从事公路运输业者共278人,其中,办理运输业主1人,其它运输业
主32人,人力车夫、马车夫46人,载货车夫、驮脚夫61人,货物装卸夫、搬运夫、送货夫66人,其它运输使用72人。解放后,长途运输靠铁路,短途运输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靠牛马车。1947年,绥芬河有四轮马车156辆,二轮马车235辆。1961年,有四轮马拉铁车214辆,两轮铁车21辆,胶轮大车2辆,运输收入30 805.7元。1975年,农村运输有马车962辆,其中专业运输马车7辆。
二、汽车运输(一)客运1927年,有东宁私人汽车在三岔口至绥芬河线经营客运,隔日一往返,区间行驶5~7小时,票价大洋4元,免费携带物品15公斤,每超重5公斤加收行李包裹费0.50元。1933年沦陷后,私营客车停运,被满铁东宁汽车站车辆取代。新中国成立初,有 1辆东宁私营客车通绥芬河,区间运行10小时,班次不定,后改为隔日运行。页码:169-173
第七编 外事
第三章 领事 侨务
第二节 外国侨民
一、俄、苏侨民
中东铁路修筑前,绥芬河地区中俄两国边境管理不严格,有少数俄国居民陆续迁至绥芬河
今建华村一带定居。早期侨居绥芬河的俄国人,主要以农牧业及养蜂、采参、狩猎谋生,其生
活用品多从俄境乌斯里斯克一带购进。
中东铁路修筑后,绥芬河一带被划为中东路附属地,成批的俄国人涌入绥芬河居住。1913
年侨居绥芬河的俄国人达2 567人,绥芬河的中国人只有1 276人。新迁入的俄侨中,大部分为
铁路员工,少部分从事农牧、经商、开设酿酒作坊等。
20年代初,中国政府收回中东路附属地主权,苏联人迁入仍未减少。1922年至1924年,张
宗昌的“鸦片经济”时期,迁入苏联侨民达 5 091人。在此期间,以农牧为主业的苏联侨民大
部分居住在腰屯一带(故腰屯有妖毛屯、毛屯之称),铁路员工、机关职员、商人等,多居住在
今中心广场以南、山城路以西区域内。1924年秋季后,绥芬河经济日渐萧条,尤其是东北军政
当局与苏联为中东路的权益之争愈演愈烈,苏联侨民陆续回国。至1931年,苏联侨民已剩2 774
人。在民国期间,有少数俄国人与中国汉族人通婚。
1933年 1月沦陷后,苏联侨民又成批回国。1936年苏联与伪满洲国断交后,日伪警宪特机
关强化对苏联侨民的秘密监视,迫于形势,绥芬河的苏联侨民绝大部分迁回国。至1936年12月,苏联侨民仅剩50人(不含腰毛屯一带苏联侨民)。至1949年,苏联侨民增至320人。1954年2月,苏联侨民陆续迁回国,至1956年仅剩15户18人,大部分是年老体弱者,主要靠饲养奶牛、出租房屋维持生活。对生活困难的苏联侨民中国政府给予适当的照顾。至60年代初,又有10余户苏联侨民迁回国,所剩几户加入中国国籍。至80年代,所剩的几户原苏联侨民有的内迁,有的病逝。截至1988年,已无苏联侨民。
二、日本侨民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有日本侨民来绥芬河开设料理店(饭馆)。至1903年 (光绪二十九
年),日本侨民增至70余人。日本侨民流动性较大,至1914年仅有2人。1922年日本侨民增加到
63人,大都居住在绥芬河站区以东,以开设饭馆、商店、旅店及妓院为业。1926年日本侨民增
加到563人。1927年绥芬河经济日趋萧条,日本侨民又开始大批迁离。1932年4月16日,居住绥
芬河的日本侨民近40人,迫于抗日自卫军张志邦旅长的驱逐令,全部撤离绥芬河,取道苏联海
参崴回国。1933年1月日军侵占绥芬河后,日本居民骤增。1934年有日本居民530人。1936年,日本居民增至 1 277人。日本侵略者控制了当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的全部命脉,日本居民地位完全凌驾于其他民族之上。1939年9月和1942年10月,日本先后从秋田县移民两批50户144人,组成“开拓团”,由团长智贺哲藏带领,迁入寒葱河一带落户。居住在南寒葱河的中国居民被动迁至绥阳九里地等地。日本开拓团强占中国农民耕地。1943年后,边境形势紧张,日本居民大量内迁。至1945年 8月苏联红军解放东北前,日本居民已剩不多。在苏联红军进兵绥芬河战斗中,大部分日本侨民外逃或死于战火,幸存的不足20人。1949年有日本侨民15人。至1952年以后仅剩3人,并加入中国国籍。页码:249-252
三、朝鲜侨民
1910年(清宣统二年),日本帝国主义吞并朝鲜后,大批朝鲜人逃往中国东北,其中一部分
来到绥芬河一带定居。1913年,绥芬河地区有朝鲜侨民20人,多居住在腰屯、寒葱河一带,主
要以农牧业谋生。
1922年朝鲜侨民增加到 117人,分布在腰屯、寒葱河、八道河子。多数人租种裕宁公司土
地,少数人靠开设饭馆、商铺、旅店、妓院,搞走私贸易及行医为业。这一时期,绥芬河口岸
经济繁荣,多数朝鲜侨民的生活是富裕的。1933年 9月后居住在寒葱河的11户朝鲜侨民因匪患
猖獗,陆续迁居腰屯和绥芬河站区以东。
1933年12月,朝鲜侨民达184户752人,其中男407人,女345人;来自朝鲜庆尚北道、江原道、平安南道、平安北道、咸镜南道、咸境北道;分布绥芬河市区(站区以东)的36户、腰屯及
阜宁镇110户、八道河子30户、太平沟8户。居住腰屯及阜宁镇一带的朝鲜侨民大都是农民;居
住站区以东的,充当日军士兵、日伪警察者居多,有的当日本人的杂役,少数人开办小旅店、
小饭店、医院及妓院。朝鲜侨民中,伪官吏、商人、医师、铺店老板及妓院老板的生活相当富
裕,多数农民生活比较贫困。为日本人雇佣的杂役生活最困苦,每日工资仅有 4角钱,干这种
职业者占朝鲜侨民人口总数的 20%以上。至1934年,有七八十名朝鲜侨民加入日本国籍。30年
代后期,日伪当局对边境地区统治越来越严酷,朝鲜侨民纷纷迁走。新中国成立后,绥芬河地区朝鲜侨民已剩不多,均加入中国国籍。
四、其他外国侨民
1913年有法国侨民5人,英国侨民 4人,澳大利亚侨民3人。1922年,有波兰侨民20人、法
国侨民3人、意大利侨民2人、英国侨民1人、美国侨民1人。1936年,有捷克侨民14人,英国和
波兰侨民各2人,无国籍侨民603人。这些侨居本地数量不多的外国人,在绥芬河主要以搞口岸
贸易、商业及手工业作坊为业。1956年,有无国籍侨民7人。页码:249-252
第一节 官方、军方往来
绥芬河地区官方和军方的对外往来,始于本世纪初修筑中东铁路时期。20年代初,苏联、日本先后在绥芬河口岸设立领事馆,此时官方往来频繁。各国驻苏联使节,也经常借道绥芬河口岸出入境。1929年,发生驻绥芬河东北军与苏联边防军之间边境战后,中苏地方官员往来减少。1933年1月沦陷后,封闭口岸,本地区与苏联方面官方、军方往来停止。新中国成立后,绥芬河地区官方、军方对外往来渐恢复。中苏友好的50年代,绥芬河地区与苏联边境区党政领导之间经常相互参加重大节日庆祝活动,并访问、参观。双方边防军、边防检查站之间经常进行访问、业务会谈等。页码:254-260
第三节 中长铁路合办事项
194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原为日本侵略者统辖的中东铁路与南满铁路收归中苏两国共
同管理,统称中长铁路,至1952年12月,苏联将中长铁路全部移交中国。在中苏两国合办中长
铁路时期,苏联远东铁路局陆续派出代表及工作人员 100多人驻绥芬河铁路各站、段。各站、
段负责人由中苏双方派人担任,人员每年调整一次。驻绥芬河铁路的苏联代表称苏联专家,负
责站段领导和技术指导。主要代表人员有:苏联沿海洲铁路驻绥芬河站站长卜劳浩连高,苏联
远东铁路局驻绥芬河站副站长别洛乌斯洛夫斯基、卡里斯特洛道维奇,苏联远东铁路局驻绥芬
河铁路机务段段长乌拉先郭,苏联远东铁路局驻绥芬河铁路机务段指导司机罗托金,苏联远东
铁路局驻绥芬河铁路医院大夫阿边毛娃。此外,还有苏联远东沿海洲铁路派驻绥芬河各站、段的会计、化验、司磅、检车等工作人员。这些苏联专家、工作人员及家属均住在铁路大白楼。1953年 5月,专家和工作人员撤走70余人。至1955年春季,全部撤离绥芬河回国。页码:272-273
第十六编 人大 政府 政协
第二章 政府
第一节 绥芬河市政分局
1921年(民国十年) 2月,中国政府收回中东路及附属地,在原附属地设东省特别区后,于
1923年 3月,成立绥芬河市政分局。隶属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市政局,为东省特别区第三
分区(绥芬河站至穆棱站)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主管分区内(原铁路附属地所辖地域)的行政、
司法、外交、设警等政务。设分局长1人,翻译1人,助理员1人,录事1人,士兵 7人。分局年
用经费 2万元左右。由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拨给。首任局长赵孚,赵鸿翔为最后一任。1934
年绥芬河伪保甲办事处成立时,市政分局被撤销。页码:682-682
第二节 绥芬河市政公所
1926年(民国十五年) 4月,东三省断绝与北京政府关系后,东省特别区在其主要站地设特
别市时,设绥芬河市建制,成立绥芬河市政公所。主管绥芬河市(原铁路附属地所辖地域)的行
政、司法、设警、外交、产业等政务,为绥芬河市的最高行政机构。市政公所与市政分局为平
行机构,同属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市政局。但各自行政管辖范围不同:市政分局由绥芬河
站管至穆棱站;市政公所只主管绥芬河市内政务。市政公所设市长,由市自治会委员大会选举
产生,多由市政分局长兼任。桂联、洪维世(原陆军中将)、龚××、赵鸿翔曾先后任市长。市
政公所下设警察署、庶务股、财经股、卫生股、屠宰股、消防队等机构。1934年成立绥芬河市
伪公署时,市政公所被撤销。页码:682-683
第三节 绥芬河市公署
1933年 1月5日,日本侵略军侵驻,绥芬河市沦陷。日军侵驻初,市政公所保留。至同年7
月 1日,日伪当局将市政公所改为伪绥芬河市公署,隶属北满特别区公署。公署内设市长、市
董及职员,伪公署为原市政公所人员;下设原有机构未变。1937年 6月,成立伪绥芬河街公所
时,市公署被撤销。同年秋季,原市长赵鸿翔等人,被日本宪兵队以参与“蓝衣社事件”罪名,
逮捕并押送哈尔滨监狱处以死刑,赵鸿翔刑前病死。页码:684-684
第十九编 军事
第一章 驻军
第一节 清军 北洋军 东北军
一、清军(一)北寒葱河通站1897年(宣统二十三年),绥芬河地区今建华村以东地域被划为中东路附属地后,吉林将军在寒葱河(河址)附近增设“赴五站通站”,建有兵营,驻扎靖边兵勇。至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兵勇撤防,通站及兵营废弃。(二)后八道河子屯营1908年, 绥芬厅同知李达春经呈请吉林督抚批准, “拟明春解冻即行动工”,在双榆树(今东宁县新屯附近)和后八道河子 (今北寒村附近)两处,各建营房4间,拨驻兵勇各50人;同时各附设旅店 3间“以寓行人,所得余利,留充兵丁津贴”。所驻兵勇由营务处左路统领张文生统辖。建兵营旅店所用工料费 1千两银,由东宁三岔口商号恒兴昌铺东吴晓林所捐。为此,李达春呈请吉林督抚“赏给乐善好施字样,准其于原籍山东莱州掖县吴家庄自行建坊以昭”,督抚欣然应诺“应候附片,奏请给奖”。
二、清、北洋军(一)吉林陆军第三混成旅步兵一团1910年(宣统二年)吉林陆军第三混成旅步兵一团驻绥芬河一带。团部和二营营部驻绥芬河站区,一营营部驻阜宁镇。一团于1919年 8月成立中东铁路护路军总司令部后,划归总司令部下设的哈绥司令部统辖。(二)护路军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沙俄驻中东路护路军失去护路能力,迫于国内形势和中国政府的压力,中东铁路管理局不得不请求中国军队加以保护,以防“激党作乱”,中国政府乘势派吉林军于同年12月进驻中东路沿线各站区,取代沙俄护路军。其中,吉林第一旅步兵一团一营、二营,三团二营、三营及炮兵、骑兵等连队进驻绥芬河,担任绥芬河站至横道河子站铁路警护任务。司令部设在绥芬河,高峻峰、陶祥贵先后任司令官,隶属中东铁路警备司令部。1919年8月,护路军换防撤离。
(三)哈绥副司令部1919年(民国8年)8月,中东铁路护路军军总司令部成立,在哈尔滨设总司令,在绥芬河设副司令,“为东西策应,以克其成”。“为归一律,消除分歧,前设之警备司令部及沿路各驻军一律撤销”。哈绥副司令部统辖由绥芬河站至磨刀石站(为第四段)护路军队。其中驻绥芬河
站的部队有:步兵三旅一团(欠两个连),骑兵一连(224人),机枪一连(126人),辎重一营(504
人)。1920年9月肖维翰任哈绥副司令。1921年12月,中东路护路军哈长、哈绥司令部合并时,
哈绥副司令部撤销,驻绥芬河护路部队随之换防撤出。
(四)皖系第九师的某部1918年 2月,皖系第九师开赴中东路东部线担任护路任务。师部设在双城子(乌苏里斯克),所属大部分部队驻扎在双城子及四站(格罗捷阔沃)铁路沿线,少量部队驻绥芬河站区。实际是参与“干涉军”援助沙俄军队绞杀“十月革命”。至1921年 3月,“奉中央电令”,陆续撤回北京。
(五)吉林军第五混成旅第九师撤走后,绥芬河站至牡丹江站护路任务,由吉林军第五混成旅接替,旅部设在绥芬河站区,旅长李庆禄。同年 5月,五旅调往东宁、密山、穆棱、宁安等处,其护路任务由吉林军第四旅接替。
(六)山林游击队与独立团二营
1912年绥芬河探防队被收归吉林军统辖后,卢永贵接替其叔父卢长顺探防队长职务。1917
年随着队兵逐年增多,探防队正式改编为吉林陆军独立团二营,卢永贵经吉林督军孟恩远提升
为该营营长。所属连排分驻绥芬河至穆棱站,负责清剿山中胡匪,维持地方治安,因此又称山
林游击队。吉林孟督军被免职后,于1920年该营被新任吉林督军遣散,卢永贵赋闲在家。重新
被启用后,卢永贵将其队伍逐渐扩充为2个营又1个连,并设司令部在绥芬河冷冰泉 (通天路街
道办事处东侧)。1922年 4月直奉战争爆发后,卢永贵与前吉林师长高士傧勾结,兵力发展到3
个营21个连,为断奉军后路,于同年 5月26日发动反奉哗变,后被奉系张宗昌部队击败,卢永
贵、高士傧等在吉林汪清被擒获处决,其残部为张宗昌收编。
(七)奉系张宗昌部队
1922年 6月初,张宗昌率兵进剿卢永贵和高士傧哗变部队得胜后,收编卢永贵和高士傧残
部,成立 3个团,因此被奉系军阀张作霖委以绥宁镇守使,升任吉林防军第三旅旅长。次年,
张宗昌在阜宁镇南侧建成兵营,设司令部,下设参谋处、检察处、军需处、军法处、军官讲习
所等8个机构。张宗昌初来绥芬河时兵不足千人,收编卢永贵、高士傧残部后,兵至4 000有余,
又经他招兵买马、收编胡匪,尤其是收编陆续逃至绥芬河的沙俄白匪兵 1万余人后,兵力迅速
扩充到近两万人,且武器装备得到很大改善,实现了其赣南失败后东山再起的梦想,成为当时
奉系很有影响的实力派之一。1924年秋季张宗昌率部参加“直奉二次大战”。由吉林军十八旅
的1个团和二十一旅的二十六团接替,驻防绥芬河地区。至1926年十八旅调往内地。
(八)吉林军二十一旅二十六团1924年吉林军二十一旅驻防宁安,所属的第二十六团驻扎绥芬河一带,团部设在今光华路市委楼东侧,团长苏德臣,下辖两个营。一营驻守铁路车站西南油库;二营营部设在今大直路北铁路俱乐部旧址。三营的第十连驻阜宁镇,第十一连驻红花岭,第十二连驻北寒葱河。
三、国民政府东北军
(一)东北第二十六旅四十一团、三十六团1929年 5月,随着东北军与苏联政府之间有关中东铁路权益之争日益激化,张学良委任陆军中将二十一旅旅长赵芷香为绥宁镇守使。赵芷香调所属四十一团、三十六团由哈尔滨来绥芬河驻防,司令部设在红花岭。派部队在中苏边界前沿一带构筑工事,加紧备战。同年9月8日同苏军发生边境战斗,史称“民国十八年中俄边境战”。双方互有伤亡,东北军伤亡几十人,并撤离边境。不久赵芷香旅长调回宁安,二十六旅四十一团和三十六团撤离绥芬河。
(二)抗日自卫军1930年 3月,东北军原十旅七十三团上校营长张志邦(辽宁海城县人,曾留学日本)接替苏德臣职务,升任二十一旅七十三团(后改编为六六○团)团长,驻防绥芬河。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张志邦团长下令驱逐了所有在绥芬河地区的日本人。1932年1
月25日,中东铁路护路军司令二十八旅旅长丁超和二十四旅旅长邢占清、李杜、冯占海、张志
邦等,在下城子召开联席会议。合作抗日,成立抗日自卫军,推李杜为司令,同时决定撤销企
图投降日军的原二十一旅赵芷香的旅长职务,任张志邦为二十一旅旅长,兼任吉林自卫军左路
总指挥和绥宁镇守使。1932年 4月15日,张志邦旅长在下城子自卫军总指挥部决定:不接受伪
组织命令,恢复民国年号,联合各地抗日武装坚决抗日。同年 4月25日,张志邦组成抗日自卫
军左路总指挥部,同时发出命令:所辖地区凡我军所到之处,立即恢复民国年号,停止向伪满
政府交纳捐税。同年6月日军攻打牡丹江地区时,张志邦在抗日救国军参谋长李延禄(中共地下
党员) 鼓动下,指挥二十一旅自卫军官兵与抗日救国军配合,顽强地抗击日本侵略军,终因日
军有炮兵和空军支援,自卫军伤亡较重,且因日军利用奸细挑拨自卫军与救国军之间关系,致
使张志邦失去胜利信心。不久,安排关庆禄代理二十一旅旅长职务,张志邦携家眷经绥芬河去
苏联,后经海参崴乘船返回上海。在日军大举进攻的形势下,1932年 7月下旬,自卫军司令李杜在下城子主持召开抗日自卫军、救国军和护路军联席会议,决定提升关庆禄为自卫军二十一旅旅长。二十一旅下辖两个团,仍驻绥芬河。1933年 1月初,日本关东军广濑师团从牡丹江攻打到穆棱站后,通过铁路电话令绥芬河市的军政头目前去谈判。旅长关庆禄、市长赵凌霄等 6人至穆棱后,向日军降服。1月5日,日军广濑师团竹入支队2 000多人侵驻绥芬河市。次日,驻绥芬河抗日自卫军2 000余名官兵被集中在发电厂西侧广场,缴械投降,后被集体运至呼兰县遣散。页码:755-758
第二节 沙俄护路军 苏联红军
一、沙俄护路军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中东铁路勘测前夕,沙俄政府派陆军大尉少拉阔夫率 550人的军团,
非法进驻绥芬河地区,为勘测和筑路工作开路。这是最早非法进驻绥芬河地区的外国军队。为
避免因正规军队侵驻而遭到清政府及其他列强国家的反对,少拉阔夫军团最初以雇佣的警备队
名义组成。中东铁路动工后,少拉阔夫军团编为第四警备队,驻扎在绥芬河区段,每公里 5人,
担任筑路监工和护路任务。随着工程延伸,沙俄护路队又从乌苏里斯克调 100名“精锐的歌萨
克骑兵”补充少拉阔夫第四警备中队。1901年 2月,中东铁路沙俄护路队改属外阿穆尔军区边
防独立团统辖后,少拉阔夫第四警备队官兵全部转为现役军人,并改称警备队。下设边防队、
工程队、骑兵、巡警和护站兵等编制。同年,沙俄护路军及绥芬河警备队改为正规军编制。1915
年 5月,驻绥芬河站区的俄国军警共计355人。其中:阿穆尔边防队150人,工程队士兵60人,
骑兵 100人,巡警25人,任太尔木护站兵20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少拉阔夫及其警备队
官兵大部分调回欧洲前线,其护路任务由赫鲁甫斯特指挥的俄军接替。1918年 2月,中国军队
进驻中东路夺回护路权后,赫鲁甫斯特及警备队被迫开始撤回国,至次年5月,军官剩5人,士
兵45人;1920年下半年全部撤完。
二、苏联红军机构
(一)苏联红军司令部1945年8月8日苏联外长对日宣战,8月9日凌晨,苏联红军进兵绥芬河城区,日伪政权垮台。8月23日,苏军留驻部队在绥芬河设红军司令部,部址在今铁路家属住宅7号房。苏军司令部首先张贴布告,动员站区以东居民暂迁西街阜宁镇,以便搜查日伪残余分子。同时,令原日伪警、宪、特人员向苏军自首。其间,苏军共逮捕日伪残余分子23人,并押往苏联劳动改造 (至1955年、1956年先后两批送交我国政法机关)。1946年4月,驻绥芬河苏联红军司令部全体官兵撤离绥芬河回国。(二)苏联红军驻绥芬河口岸司令部1950年抗美援朝期间苏军司令部在绥芬河口岸设立。首任司令员由 1名少校担任,后由两名中校继任,有战士10名。部址在今铁路公寓路东平房处。司令部的主要任务是:管理绥芬河站至旅顺口之间苏军出入境事宜。1955年秋季撤离绥芬河口岸。(三)苏联志愿军驻绥芬河口岸代表室苏联志愿军代表于1951年派驻绥芬河,办公地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绥芬河基地转运站。主要负责援朝军用物资过境的接收、验收、交转及联系安排铁路运输等任务。共 3人,其中 1名军事顾问为少校军衔,另外两名代表为大尉军衔,对外统称苏联军事专家。1955年春季撤回国。页码:759-759
第三节 日本非法驻军与侵略军
一、日本非法驻军
1918年(民国 7年)10月和次年夏季,日军借出兵干涉俄国“十月革命”之机,将其西伯利
亚后方联络队第七十三联队先后两批共 100多名官兵,非法留驻绥芬河站区,其指挥官为细井
大尉。在绥芬河站区设守备队、停车场司令部、兵站支部、电信队、 通信所等机构。1921年4
月5日,又有250名全副武装的日军官兵,由长春乘火车开来,非法侵驻绥芬河站区“驻防”。
指挥官为松奇少佐、桑名大尉及 3名下级军官。后经调动,1921年10月,驻绥芬河站日军仍有
187人。其中:守备队172人,含少佐1人、大尉1人、中尉2人、少尉3人、翻译3人,步枪150支、
手枪12支,机枪3架;宪兵15人,含大尉1人、翻译 2人,手枪12支。日军非法留驻中东路期间,
北洋政府外交部曾多次照会日使,多次抗议并要求日军尽快撤出。日使声称“为防激党 (指布
尔什维克) 侵入北满起见,哈绥、哈长两段现驻日兵不撤”,企图长期驻留不撤,后迫于国际
舆论压力,不得不陆续撤回南满。至1922年9月10日,驻绥芬河站区日军全部撤完。
二、日本侵略军
(一)野战部队八六八部队。1935年后进驻,驻鸟青山“驼峰” (64·7高地)。内侧筑有钢筋水泥永备工事,包括几十个永备火力点、观察哨及地下仓库等设施;前沿设六道铁丝网,再前构筑了很深的防坦克堑壕。配备炮兵、步兵共1 400余人。二二九部队。驻天长山 (79·1高地)。为驻屯司令部所在地,是绥芬河地区最大最坚固的筑垒,居高临下,既可控制通往东南侧与西北侧山谷间公路,又可封锁铁路连接处,上下设永备性隐蔽部,通道四通八达,给养、供水、供电、通讯、通风和运输(窄轨铁道)等设备十分完备;上设永备性火力点、观察哨及铁丝网等设施,配有火炮(口径300毫米)4门及各种轻重武器。历任部队长有长广、饭村、松山等人,均为少将军衔。所属炮兵和步兵最多时达6 000人。三一二部队。设在鹿窖沟东山 (887·9 和883·1高地,为绥芬河地区边境前沿最高山峰)。高地设有 3层交叉铁轨加水泥筑成的永备性工事,四面设炮位,中间有左右迂回的地下隐蔽部,侧面设地下指挥室,室内供暖、供电、通风及给养设施完备,观察哨可直接嘹望苏联境内。所属步兵和炮兵多时达1 000余人。八九四部队。驻十八盘山岭西 (806·7 高地)。筑有钢筋水泥工事,配有重型火炮。部队长为少将军衔。所属炮兵和步兵多时达2 000余人。以上侵驻绥芬河的日军部队,均隶属师部设在绥阳的日本关东军陆军第八师团。此外,日军于1934年 6月还在阜宁镇北侧下甸子建有一处占地31 200平方米的飞机场,同时在今青云路机关幼儿园路北建有客机售票处。除军用飞机外,每周三、四、六有直达长春的客机定班往来。建国后该机场废弃。
(二)地方守备部队守备队。1933年1月设,地址即今光华路西侧政府楼址。编制1个中队,首任队长中尉奥古金次郎,担任地方警护任务。停车场司令部。1933年 1月设,地址在绥芬河铁路车站南侧。首任司令官由特务曹长牛尾庄次兼任,多时官兵几十人,少时十几人。担任车场调度及警备任务。铁路警护团。1935年2月设,队址在今绥芬河铁路公寓址。内设“四系一室”,并在至穆棱站区段各站设分团。多时兵力百余人,最后一任团长永赖上尉,副团长牛珍(汉人)上尉。页码:760-761
第四节 国民党“挺进军”
1945年10月。国民党第二战区东北挺进军第二纵队第十六支队司令(师长)兼军事特派联络
员姜兴宇,携带国民党印鉴和委任状,秘密潜入东宁一带活动,经王枝林委任程玉祥为上校团
长,令其在绥芬河一带组建“挺进军”(俗称“中央胡子”)。程玉祥于1946年 3月上旬,在绥
芬河联络20余人秘密组建了“国民党第二战区东北挺进军第二纵队第十六支队东宁旅绥芬河程
玉祥团,简称程团”(3月末程玉祥死后由周武学继任团长)。同年3月12日,在“程团”策动下,
绥芬河维持会下设的公安局和阜宁镇公安局共40余人投靠王枝林旅,并伙同王枝林旅先后制造
了东宁“五一”、绥芬河“五四”、绥阳“五八”暴乱,颠覆了新生的民主政权,杀害10余名
干部、100多名战士和无辜群众。“程团”扩充到200余人,后与东宁、绥阳匪伙联合攻打马桥
河、大甸子,于同年6月初被民主联军击溃,至1947年秋被彻底剿灭。页码:761-761
第五节 朝鲜人民军机构
一、朝鲜人民军驻绥芬河口岸代表室
朝鲜人民军驻绥芬河口岸代表于1950年派驻绥芬河口岸,与朝鲜兵器局合署办公。地址在
铁路外宾食堂楼上。负责援朝军用物资过境后的转运工作。军事代表为少将军衔,副代表中校
军衔,共3人。1957年7月撤离绥芬河回国。
二、朝鲜人民军驻绥芬河口岸兵器局
该兵器局于1950年设立,对外称基地转运站。局址设在铁路外宾食堂楼上。主要负责对苏
联援朝军用物资的验收、中转、交接等项工作。副局长李学龙(上校副师长),共10余名军官。
任务繁忙时,工作人员达500余人。于1957年撤走。页码:762-762
第六节 人民军队
一、民主联军机构
(一)绥宁省军分区绥芬河办事处1946年 6月初,东北民主联军二支队在吉林汪清大甸子粉碎“挺进军”的进攻后,乘胜追剿,于 6月4日,由王敬之指挥的二团第二次解放绥芬河。6月25日在绥芬河设东北民主联军绥宁省军分区绥芬河办事处,隶属绥宁省军分区司令部和绥东军分区司令部双重领导。由二支队十四团干部杨少成任办事处主任。办事处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地方恢复民主政权。7 月,办事处改为绥芬河区政府,杨少成调走。(二)东兴公司办事处警卫连1946年 7月,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设东兴公司驻绥芬河办事处(外运分公司前身)。办事处辖两个警卫连队,负责火车站至东部边界3个铁路隧道的警卫工作。其中有1个连队由朝鲜族战士组成。1950年抗美援朝时,朝鲜族连队赴朝参战,另一支连队于1951年调走,其警卫任务。中央公安师三团二营接替。(三)牡丹江军区绥芬河后方医院1946年秋季后方医院设立,地址在今通天路与新荣街交叉处东北侧旧楼。院指导员王子贤。有床位百余张,主要接收前方运送来的伤病员。几十名医护人员,大都是日本人和朝鲜族人,后方医院于1948年夏季撤离。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
(一)绥芬河基地转运站1950年设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绥芬河基地转运站。站址在光华路西侧楼址。代号七三八二部队,1960年后改称总后勤部绥芬河兵站,代号二二二部队。1969年前为师级站。历任站长有谢方祠、罗龙杰、赵明、杨西元;政委蒲润、张墨林、李云武、高镜海;1969年改为团级单位后,站长为王际德,政委李荣龄。1975年8月1日改称五九二八一部队。页码:762-764
第二十编 教育
第一章 办学
第二节 学 校
一、小学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绥芬河铁路附属地设俄国小学1所,收俄国学生;1902年(清光
绪二十八年),增设中国初级小学1所,学制4年。1913年,铁路附属地设俄国侨民小学1所,校
址在光华路中段西侧原政府楼。以上学校均隶属中东路与绥芬河自治会。1917年,成立阜宁屯垦公司初高两级小学校 1所,学生38名,校址设中华市场内。后中华市场演变成阜宁镇,学校也称阜宁镇学校了。1919年 5月,成立私立光华小学校,校舍于铁路附属地三合林处民宅内。1921年,朝鲜人聚居的腰屯设丽兴朝鲜初级小学;东街朝鲜居留民会院内设朝鲜小学。两处朝鲜学校各有一名教师,学生共60余人;均隶属朝鲜侨民组织。1922年,阜宁镇两级小学校学生发展到近百人;到1924年,达 230人。同年,光华小学校改官办称东省特别区第三区第一小学校,为完全小学校;有教职工13名,学生 286人。原中东路其他学校也纳入东省特别区管理。至此,阜宁镇小学和东省特别区第三区第一小学校成为大型学校。20年代前期,寒葱河小学成立,隶属裕宁屯垦公司。1931年,阜宁镇小学校由东宁县接管改名为(东宁)县立第12小学,教师8人。30年代初,朝鲜丽兴小学和居留民会小学学生有200余名,教师5名。至1932年,绥芬河地区有中、苏、朝小学校至少7所。有少数私塾。1933年1月沦陷后,学校均停课。半年后有小学校陆续复课。学校名称有所变更。至1936年,全区有小学校6所:绥芬河完全小学(原东省特别区第三区第一小学)、阜宁镇完全小学、绥芬河铁路子弟完全小学(原铁路附属地中国小学)、朝鲜大成小学、苏联小学和陈氏私塾。
1937年,日本侵略者加紧对中国教育的侵略,更改学校名称。初级小学被改称“国民学校”,
高级小学被改称“国民优级学校”,私塾学堂被改称“国民义塾”。同时,将学校分为公立、
私立两类。其中公立学校隶属伪地方政府。各校情况是:公立绥芬河国民优级学校,校长于鸿
达;公立阜宁镇国民优级学校,校长李文彬;陈(恩庆)氏国民义塾和张(献吉)氏国民义塾,分
别有学生21名和28名,且均为男生;私立俄人国民学校,学生45名、教师 7名;私立俄人国民
优级学校,学生26名,教师 7名(两所苏联小学为俄侨私立中学的附属学校);公立朝鲜大成国
民优级学校,学生较少。1939年 6月,绥芬河地区划归绥阳县后,绥芬河国民优级学校改称县立第二国民优级学校,阜宁镇学校改称县立第三国民优级学校。同时,寒葱河(北寒)小学恢复,列称第九国民小学校,校长刘滋泉。学校改名后,仍惯用原名。据1940年夏统计,绥芬河街有小学校10所,即公立绥芬河国民优级学校、公立阜宁镇国民优级学校(今建华桥西路北)、阜宁镇国民学校(在阜宁镇)、公立朝鲜大成国民优级学校 (在腰屯)、私立苏联人国民优级学一校 (光华路中段路西)、公立寒葱河国民学校(北寒村)、公立日本人“在满”小学(今铁路小学处)和私立绥芬河陈氏国民义塾、阜宁镇瞬日义塾、阜宁镇义兴义塾等。1942年后,北寒葱河村有公立日本初级小学1所,学生20名许,教师1人;有蒋钦虞办的私塾学堂1所。
至1945年7月,绥芬河街各校情况是:公立绥芬河国民优级学校,学生351人,教师 8名,
校长于鸿达;公立阜宁镇国民优级学校,学生240人,教师7人,校长李文彬;公立朝鲜大成国
民优级学校,学生45人,教师 2名,校长金本容植;公立寒葱河国民学校,学生29人,教师兼
校长刘滋泉1人;私立苏联人国民优级学校,学生27人,教师3人,女校长瓦西里安娜。同年 8月绥芬河解放。至1946年末,因社会动荡、政权更易,学校全部停课。苏联、朝鲜、日本人的学校解体。苏联、日本学生多回本国,朝鲜学生多随家长迁徙。1946年建立人民政权后,摒弃旧的教育制度,建立以小学为主体的人民教育新体制。1947年3月1日,绥芬河铁路职工子弟小学开学,学生247名,教师9名,校长崔元信;校舍位于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北侧,为二层楼。秋,阜宁镇初级小学在原裕宁公司楼开学,学生100余人,教师 3名,校长戈宝玉。同年,绥芬河小学开学,学生150余人,教师3名,负责人巩义方,学校仍在三合林原地一二层楼内;北寒小学开学,学生40多人,刘滋泉任教;腰屯增设小学,学生40人左右,王玉书任教。1948年春,南寒葱河村拨两间草房办学,有学生10余名,1至4年级一个复式班,巩福明任教,年末学校停办。
1949年10月,阜宁镇小学随村名一同改称建设小学,有150名学生,教师7名;腰屯小学改
称友好小学。1951年 8月,绥芬河小学增设高小班,校名改称东宁县第一完全小学,习惯称东
街小学。建设小学增设高小班,为完全小学,并招大龄学生成立速成班。同年,铁路小学有学
生约500名,教师20余名,清洁工4人。因校舍不足,于铁路车站南侧设 3个教室。约1951年,
南寒葱河小学恢复。1954年,北寒小学增高小班。在50年代中期,铁路小学学区范围至穆棱站
以东。至此,形成国家财政全额拨款学校,民办公助学校,企业子弟学校等学校阵容。除铁路
企业学校外,均隶属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农村小学还要接受村的领导。
二、中学
1920年,铁路当局成立铁路员工子弟中学,校名为公立华俄中学,校址在光华路中段西侧
(原政府楼);学制8年,学生多为俄罗斯人子女,教员为俄罗斯人。1934年,有“白俄”中学(始末不清,或许是原公立华俄中学的别称)。1936年,有私立俄侨中学(其前身应是公立华俄中学),学制10年(内含小学6年),有学生72人、教员9人,校长鲁金。1945年8月,苏联学校解体。
三、大中专业学校
20年代后期,绥芬河市有助产士学校 1所,为官办,存续到1934年左右。1940年,日本侵
略者曾办青年学校。存续时间较短。页码:790-796
'중국사'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목릉현지穆棱縣志 (0) | 2009.09.16 |
---|---|
동녕현지東寧縣志 (0) | 2009.09.15 |
해림현지海林縣志 (0) | 2009.09.14 |
목단강시지하권牧丹江市志下券 (0) | 2009.09.12 |
목단강시지상권牧丹江市志上卷 (0) | 2009.09.12 |
댓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