곡식의 역사
중국어 원문
高粱的历史
高粱被中国的人工种植历史不算很悠久,现有考古发掘实物证据最早西周。最早见书本是公元3世纪处东汉末年的博物志,它纪录高粱古名,蜀黍。高粱广泛普及和使用是明朝以后,很重要一条用它可以酿酒。
长城以北的人多用高粱碾成米,用来煮饭或熬粥,而长城以南的人大多把他磨成面粉用来做面条,馒头,糕。由于高粱含有单宁,含量高的口感有些涩味,所以用做面食人不是很多了。现在一些改良的高粱米在东北有一定销量,但是价格不便宜。
高粱还有一种甜高粱,杆里含糖可以达到10%,可以榨糖。北方有的地方把它当作甘蔗吃。我们陕西把这种高粱叫涛数(就是这个音,但文字如何写我没有查到)。不知道诸位是否吃过甜高粱,小时候我们那街上就有,5分一大根,嘎吱嘎吱可以嚼老半天。
高粱重要一个用处,大家可能都知道,做扫把,大家都用过。
现在给大家说高粱两个重大用处酿酒和做醋
山西有名汾酒和老陈醋就是用高粱酿造,国酒茅台也用到了高粱,五粮液更不要说。东北汉子就喜欢喝高粱酒,度数大够劲。至于酿酒和作醋过程,我不太清楚,一知半解一点。就算都知道说也有泄露厂家之秘密之嫌。顺便提一句有一种糖叫高粱饴,用高粱做的,大家可能都吃过。
小麦的历史
小麦原产地是在西亚,中国小麦发现最早遗址是在新疆的孔雀河流域,也就是我们长说的楼兰,就是在楼兰的小河墓地发现了四千年前的炭化小麦。四千年前的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下游一带的沙漠绿洲中,却有着较充沛的水资源和高达40%的植被覆盖率。那时这里水中有游荡鱼儿,林中有飞奔的动物,翠绿的草地可以放牧,适于耕种的土地。在小环境里有着相当不错的生存土壤。但是唯一的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便是沙漠绿洲生态的脆弱性,一点点改变它会给生命造成意想不到的灾难。
而现在只有望不到边际茫茫的黄沙,罗布泊70年代就已干涸。只有残破古塔和千年不到胡杨(有句话这样说,胡杨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在倾诉辉煌的岁月。这里死去了两名重要人物就是彭加木和旅行家余纯顺。这里也躺着让人遐想联篇的楼兰美女,发掘于楼兰小河墓地年轻女子,头戴毛毡帽,脚蹬一双牛皮筒靴,身裹毛织斗篷并别以木质别针,以一种朴素而又美丽的装扮安度着她在沙海之中的“沉睡”。我们可以称它公主,小河公主。(资料来源于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新丝绸之路》),也许我们不该打搅她让他继续躺下去。
内地发现出土的小麦,最早在三千多年,也就是商中期和晚期左右,但是不是很普遍。小麦普及还是汉代以后事情了,关键一点就是战国时期发明石转盘在汉代得到推广(材料来源于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得以使小麦可以磨成面粉。小麦主要在北方种植,在南方种植发展还是得于南宋时期北方人大量南迁,对南方麦需求大量增加而造成的。到明代小麦种植已经遍布全国,但分布很不平衡,《天工开物》记载北方“齐、鲁、燕、秦、晋 ,民粒食小麦居半,而南方闽、浙、吴、楚之地种小麦者二十分而一。
麦我们长说就是小麦,当然了还有其他麦类,比如说大麦。燕麦,古代欧洲人吃麦主要还是吃大麦,只到16世纪后被小麦代替。现在大麦在世界上主要做啤酒,这种世界级别饮料。世界大麦80%产量被化为啤酒,灌进人们肚子里。1斤大麦大概可以做4到5斤啤酒。啤酒的独特苦味是加如啤酒花所造成的,它使啤酒带有特殊芳味和爽快的苦味。在这个炎热夏季几位朋友在一起,几瓶冰镇的啤酒,几碟小菜,是一种非常舒坦事情。
另外藏族人吃的青稞也是大麦的一种,藏族人主要用它做糌粑。大家可能没吃过吧
欧洲人的面包
西人主食当然是面包,但是面包的主要成分却未不一定是小麦,在整个中世纪,西欧经常处于粮荒中(饿死人事情不少见,人吃人也有),危机的原因来自各个方面(战争\统治阶级残酷),但是一个主要点就是是农业的低产。知道一点农业知识的人应该知道,小麦的单位产量在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中是最低的,又由于当时农业水平的低下,另外欧洲人那时主要还是种植大麦多些。所以在整个中世纪 小麦的产量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之下。穷人长期以来食用成分复杂的面包(各式各样的代用品包括大麦、燕麦、黑麦的谷物,有时用栗子和豆子磨粉来做面包),也就是又黑有硬面包,由于成分复杂,特别不容易发酵,所以吃起来也比较硬,可以当"凶器"使用,另外这种面包不会放糖\牛奶一类东西,这就是西方小说长说的黑面包。白面包则属于富人、贵族和教会特权者享用。当时的有一种加入牛奶并且用啤酒酵母来代替普通发面的精白小面包,叫做皇后面包。按着革命家的说法,这体现了教会和王权一体的丑恶。
玉米的历史
玉米祖先在美洲,1492哥伦布从古巴带回玉米,这种当时这种很稀奇的植物。中国本不产此物,某些电视剧让唐代,宋代人家院子里挂上玉米棒子,那是胡扯。玉米据说是1512年传入中国。(我在后面会专门讲述)。有一种推断说是,中国最早发现了美洲,证据就古代史书中记载扶桑国。扶桑就是玉米。现在我把记述扶桑国纪录附上
梁书卷54
扶桑国者,齐永元元年,其国有沙门慧深来至荆州,说云:“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扶桑叶似桐,而初生如笋,国人食之,实如梨而赤,绩其皮为布以为衣,亦以为绵。作板屋,无城郭。有文字,以扶桑皮为纸。无兵甲,不攻战。其国法,有南北狱。若犯轻者入南狱,重罪者入北狱。有赦则赦南狱,不赦北狱。在北狱者,男女相配,生男八岁为奴,生女九岁为婢。犯罪之身,至死不出。
我不知道专家是怎么推断的,”扶桑叶似桐”,玉米叶和桐叶有什么相同之处,我不得而知。说它初生如笋倒有一定道理。但以次认为扶桑就是玉米,有些专家未免有些武断。有人认为扶桑国就是日本,(后来很多时候以扶桑指代日本)但是日本也没有两万余里,唐代日本派遣遣唐使,坐船走南线,快着三日可达中国。两万余里,这么远就有人认为是美洲。还有的人郑和下西洋到达美洲,这更叫人匪夷所思。我自我认为这不大可能是美洲,首先扶桑这种植物不可能是玉米,再个当时美洲没有成熟文字体系,印第安人没有文字,玛雅人的文字是天书没几个人懂。
哥伦布把玉米带回西班牙,西班牙把玉米带到全世界。西班牙占据吕宋(菲律宾),很可能玉米从吕宋(伴随而来的还有梅毒,围城里方鸿渐曾经为此做报告)。资料里说中国最早对玉米记述是嘉靖39年(1552年)《平凉县志》里,当时叫它番麦(和番茄名字有异曲同工之妙)。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有玉蜀黍种出西土,种者甚罕,说明当时种植人很少。因为是新引进品种,所以每到一个地方推广就有一个新名字,除了番麦、玉蜀黍、西天麦(好笑,象是唐僧带过来一样),还有包谷、苞谷、六谷、腰芦等名字,(至于其它叫发大家可以贡献几个)。当时引进来是多用来做副食品。后来由于它适应性强,且容易栽培,春玉米又比其它春播植物成熟早,易于填补青黄不接时候空白,因此很快成为山区地区农民的口粮,后来逐渐扩散到平原地区。20世纪50年代后玉米栽培大为发展,超过栗成为第三大粮食作物,(前两位稻、麦)。
玉米现在多作为饲料使用,当然也开发甜玉米等新品种食用玉米。请问世界上玉米吃法对多地方是在那里,是在墨西哥(不愧为玉米的故乡)。玉米还有重要一条做爆米花,三十年代的美国就是爆米花加电影的时代,看电影吃爆米花是当时一种时尚。
当然玉米也可以酿酒,山区很多地方就以玉米酿酒。湖北西部有些地方玉米酒就很不错。
上面有的人提到吃玉米面的时代,那个时代谁没吃过玉米面,那时是有的地方是60%粗粮,40%杂粮。玉米在那个时代人已留下深刻影响。
窝窝头也称窝头,是过去劳动人民的主食品种 ,用玉米面 加少量“起子”(即小苏打)或食碱蒸成,因底部有凹窝得名。加枣儿蒸制叫枣窝头,调入红糖的称糖窝头,加入葱和盐的称咸窝头。过去一般百姓只有年节待客或收获小麦季节才能吃上几顿白面馒头,平常都得吃窝头。当然有些人为了调换口味,偶尔也吃些窝头,现在超市也卖玉米窝头,严格来说不叫窝头,因为它没有窝,它加入麦面吃起来就没有那么粗糙。过去窝头可是比较粗糙,是越嚼越多让人难以下咽。老舍先生就是吃窝头长大,所以他的作品就贴近民众,相比而下徐志摩、林语堂、胡适等就了好多庸俗气。
61,62年粮食困难的时候,我们老家人用麸子(麦子磨面后剩下皮,现在一般用来喂猪)和萝卜在一起蒸窝头,由于没有黏性只得捏成一团一团的。就是这都是好东西,那时我们那里人什么吃了,树皮,草根,玉米叶...就差没吃人了。
小米(栗)的历史
小米,书面的说法叫粟,古代也称禾(可不只是稻谷,我们常说的拔禾助长是指小米)属于长说的五谷(粟、麦、稻、黍、菽)之一。小米最大特点就是耐旱,耐贫瘠的土地。最早几乎裸奔的半坡新石器时代就有它的发现。黄河流域的早期文化是典型的旱农耕作文化也就是小米、糜子文化。女人掌权原始社会,人们没有什么水利设施去伺候小麦等作物(再个中国没有发现小麦在那时被栽培证据,广泛说法中国小麦是从西亚传过来的)。
小米祖宗是谁,大家可以去野地去看下去,狗尾巴草那就是小米祖宗,小米就是从狗尾巴草驯化过来的。那时候纣王和妲己也吃的小米(当然肉食居多,否则怎么有酒肉成林),一直到春秋战国时候小米都是首要的粮食作物,汉书中提到董仲舒说上说:“《春秋》它谷不书,至于麦禾不成则书之,以此见圣人于五谷最重麦与禾也。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是岁失《春秋》之所重”(参见汉书卷24食货志)。小米可见被放到重要地位里。直到隋唐水利设施发展才使水稻,小麦发展起来,但是小米仍是北方人主要口粮。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时代,小米更是大放光彩,“小米加步枪”不单是生活加战争,更成一种意识。到了建国初期人们工资都要折换成小米计算,几级职位折换成多少斤小米。
'농업'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제민요술齊民要術 2 (0) | 2011.01.07 |
---|---|
제민요술齊民要術 1 (0) | 2011.01.07 |
중국 농업발전사 (중국어 원문) (0) | 2010.12.01 |
흑룡강성 농, 림, 목축업 분포도와 지형도 (0) | 2009.11.01 |
밀 재배의 역사 (중국) (0) | 2009.10.20 |
댓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