청나라 말기 산동성 행정구역 변천사
《晚清中国行政区划纲目》山东省
중국어원문
何宗海
山东省地处中国北方东部,黄河下游,半岛一线沿海,是中国置省较早的15行省之一。西周时代,有封国40多个,其中齐国和鲁国是两个最大的诸侯国。春秋时代,众多的小国相继被吞并,山东主要分属齐、鲁。战国时代,齐国吞并大多数小国,势力强盛,形成与秦国之间东西对峙的局面。战国之前,山东是一个地域性的泛称,不是一个准确的行政区域。山东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关中的秦人,称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有时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战国末,大部属齐国,南部小部分属楚、赵。秦实行郡县制后,分属临淄、胶东、济北、琅琊、薛等各郡,共设县50余个。汉立,主要属青、兖、徐三刺史各部之地。三国时期,属魏国,承袭东汉,设置20个郡国。北周时期,境内有曹州、沂州、兖州、青州、齐州、光州等。隋朝,分属于15郡。唐初,沿用前朝制度,到了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去郡为州,实行州县两级制度。太宗贞观13年(639年),分属河南道和河北道。五代十国时期,先后属于梁、唐、晋、汉周政权。宋初,基本仿照唐制,属京东东路、京东西路及河北东路的一部。金代并改京东东路、京东西路为山东东路、山东西路,“山东”第一次作为行政区域名称载入史册。元代,山东和河北、山西、内蒙等地作为元朝的“腹里”地区,由中书省直辖。明太祖洪武9年(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同时废路,省以下设府和直隶州,再下设散州和县,为地方三级行政体制。当时除南、北二京直隶中央外,全国各地分设13个布政使司,山东为其中之一。[1]
省会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晚清的山东省所辖区域,东及东南、东北濒临黄海和渤海,南界江苏省徐州府和海州直隶州,交界线与今天的行政区划基本上没有变化。北及西连直隶省,辖区多有变更;原以老黄河口为基本界限的行政格局被打破,原属直隶省所管辖的庆云、宁津、东明等县,今属山东省管辖,还有部分地区,如原属山东省所辖的范县、寿张(今河南省台前县),现属河南省管辖。西南邻河南省。全省辖济南、武定、东昌、泰安、曹州、兖州、沂州、青州、莱州、登州共10府;临清、济宁2直隶州和德、滨、东平、莒、平度、胶、宁海、高堂、濮共9散州;共辖98县。
济南府
位于山东省西北部。济南因地处古四渎之一“济水”(故道为今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商代建有谭国,属商王朝的一个方国。据《春秋·桓公十八年》记载,公元前694年“公会齐侯于泺”。“泺”指泺水,发源于趵突泉,是济南见于记载的最早的地名。秦汉时期,秦灭齐,时历城、平陵、谷城、卢等,隶属济北郡,郡治为博阳(今泰安)。汉高祖6年(前201年),为齐王刘肥封地。“济南”之名称,始于汉初。《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载:汉高后元年(前187年),“高后立其兄子郦侯吕台为吕王,割齐之济南郡为吕王奉邑。”吕氏覆灭后,汉文帝元年(前179年),济南郡复属于齐。汉文帝16年(前164年),分齐为六国(齐、济北、川、胶东、胶西、济南)。东汉初复置济南国。济南国辖东平陵、历城、著、於陵、台、菅、土鼓、梁邹、东朝阳、邹平10县。魏晋南北朝及三国时期,济南地属曹、魏、青州。魏齐王正始7年(246年)“曹楷徙封济南”,复置济南国,辖东平陵、历城、祝阿、漯阴、著、台、菅、土鼓、於陵、梁邹、邹平、东朝阳12县。魏平蜀(263年)后,“徙蜀豪将家于济、河”,设济岷郡于济南北境,晋时并入济南郡。怀帝永嘉年间(307~312年),济南郡治由东平陵移至历城。十六国时期,济南郡相继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所属。东晋安帝义熙6年(410年),济南郡归属东晋。恭帝元熙2年(420年)建国号宋,济南郡仍隶属于青州。北魏孝文帝太和7年(483年),济南复为郡,治所仍为历城。隋文帝开皇3年(583年)取消郡一级建制,改为州县两级行政区划制度,改济南郡为齐州。炀帝大业3年(607年)复改州为郡。唐初沿隋制,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分天下为10道,济南属河南道。玄宗天宝元年(742年)齐州改为临淄郡,5年复为济南郡。五代十国时,齐州建置大体沿唐制。宋初改道为路,太宗至道3年(997年),境辖15路,齐州属京东路(治所在兖州)。神宗熙宁7年(1074年),将京东路分为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齐州划属京东西路,辖历城(治所)、长清、章丘、禹城、临邑5县,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齐州划入京东东路(治所青州)。徽宗政和6年(1116年),齐州升为府,称济南府,仍属京东东路,辖县及治所同前。南宋高宗建炎2年(金太宗天会6年,公元1128年),属山东东路,领历城、长清、齐河、章丘、济阳、禹城、临邑7县。明太祖洪武2年(1369年),修建济南府署,时济南府领有4州26县。清代,设山东省,将辽东地区划出。济南府领泰安州、德州、武定州、滨州等4州26县。世宗雍正2年(1724年),将泰安州、武定州、滨州及3州所属县划出12年(1734年)又将济南府所辖青城、商河划归武定府,肥城县划归泰安府,原划出的长清、平原、禹城、临邑、陵县仍属济南府。这时济南府辖领1州15县。[2]
府治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辖区东及东南界青州府,西连东昌府,南邻泰安府,东北抵武定府,北与直隶省河间府接壤。下辖: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章丘(今山东省章丘市)、邹平(今山东省邹平县)、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长山(县治在今山东省邹平县长山镇)、新城(县治在今山东省桓台县新城镇)、齐河(今山东省齐河县)、齐东(县治在今山东省章丘市西北黄河东岸)、济阳(今山东省济阳县)、德平(县治在今山东省临邑县德平镇)、禹城(今山东省禹城市)、临邑(今山东省临邑县)、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陵县(今山东省陵县)、长清(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共15县;德州(今山东省德州市)1散州。
武定府
位于山东省北部偏西。夏属兖州域,商为蒲姑国地,周为齐国境,春秋战国为齐地。秦置厌次县,属齐郡。秦始皇以东南有天子气,乃东巡以厌 ( 厌读压 ) 之,次舍于此,故名。县治在今桑落墅北。西汉改厌次县为富平县,属青州刺史部平原郡。王莽篡汉后改富平为乐安亭。东汉明帝永平5年(公元62年),复改为厌次县,仍属平原郡。三国为魏地,名厌次,属乐安郡。晋属冀州刺史部所辖乐陵国。北魏属沧州乐陵郡。北齐天保7年(556年)废厌次,将原厌次县并入阳信县,属乐陵郡。隋初为阳信县,属渤海郡。文帝开皇6年(586 年) 废渤海置棣州,县属棣州,16年(596年)复置厌次县,属棣州。炀帝大业2年(606年)废棣州,属沧州。不久,废沧州,复置渤海郡,属渤海郡。唐复置棣州,高祖武德8年(625年) ,废棣州,属沧州。太宗贞观17年(643年)复置棣州,州治驻厌次,厌次还属棣州。天宝初,改棣州为乐安郡,厌次属乐安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 改乐安郡为棣州,厌次属棣州。五代时厌次属棣州。宋代属河北东路棣州乐安郡。真宗大中祥符8年(1015年) 迁州治、厌次县治至阳信县界乔子镇之八方寺(今惠民县城址。惠民因城东南有惠民沟而得名) 。金代属山东东路棣州防御郡。元代属济南路棣州。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 ,改棣州为乐安州。宣宗宣德元年(1426年) 改乐安州为武定州,属济南府。清世宗雍正2年(1724年),武定州为山东布政使司直隶州,12年(1734年)州升为府。[3]
府治惠民(今山东省惠民县)。辖区东北滨渤海,西南连济南府,东南邻青州府,西北与直隶省天津府接壤。下辖:惠民(今山东省惠民县)、阳信(今山东省阳信县)、海丰(今山东省无棣县)、乐陵(今山东省乐陵市)、利津(今山东省利津县)、沾化(今山东省沾化县)、蒲台(县治在今山东省高青县北黄河南岸)、青城(县治在今山东省高青县青城镇)、商河(今山东省商河县)共9县;滨州(县治在今山东省滨州市宾城镇)1散州。
东昌府
位于山东省西部偏北。春秋时期,分属齐国、卫国和晋国。战国时期,聊城、茌平、东阿、阳谷、高唐仍属齐国,莘县改属魏国,冠县、临清改属赵国。秦代属东郡。汉承秦制,西汉初曾封王建国,郡国并称。至武帝始设州部,分全国为13个刺史部(州),分属兖州部东郡、冀州部魏郡、青州部平原郡和兖州部东郡。三国袭汉制,境域统属魏地,分属青州部平原郡、司州部阳平郡、冀州部清河郡和兖州部东郡。南北朝时期仍承前制。后魏,聊城、茌平属济州部平原郡,临清、冠县、莘县属济州部济北郡,高唐属济州部南清河郡。隋初废郡存州,后又废州为郡,分属魏州武阳郡、贝州清河郡、属济州济北郡和兖州济北郡。唐代州郡之上增设道,始分全国为10道,玄宗开元21年(733年)改为15道。分属河北道博州博平郡、河北道贝州清河郡、河北道魏州魏郡、河南道济州济阳和河南道郓州东平郡。宋代废道设路,路辖府、州,府、州辖县,分属河北东路博州博平郡、河北东路大名府魏郡、京东西路东平府东平郡。辽、金承宋制,分其所辖治的北方为19路分属山东西路东平郡博州、山东西路东平府、大名路大名府和大名路大名府恩州地。元代,全国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下设路、州、县,分属东昌路总管府、冠州、高唐州、濮州、东平路。明代,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废路存府、州,全国分统于15个布政司,亦称15个省分属山东布政司东昌府、山东布政司兖州府东平州。清代通称为省,全国初为18个行省,省下为府、县两级,属山东省,至清末无大变化。[4]
府治聊城(今山东省聊城市)。辖区东界济南府,西南邻直隶省大名府,南连泰安、兖州、曹州三府,西北毗邻临清直隶州,北局部与直隶省故城县(今河北省故城县)接壤。下辖:聊城(今山东省聊城市)、堂邑(县治在今山东省聊城市堂邑镇)、博平(县治在今山东省茌平县博平镇)、茌平(今山东省茌平县)、清平(县治在今山东省高唐县旧城镇)、莘县(今山东省莘县)、冠县(今山东省冠县)、馆陶(县治在今山东省冠县馆陶镇)、恩县(县治在今山东省平原县恩城镇)共9县;高堂州(今山东省高堂县)1散州。
泰安府
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则四海皆安",寓国泰民安之意。泰安是大汶口文化的发祥地。夏商时分属青州和徐州,周代时分属齐、鲁两国。秦属济北郡、东郡。博邑改博阳县,为济北郡首府,在泰山之南的汶水北岸。两汉改博阳为博县,公元110年,将赢、博两县割设奉高县,奉高城位于现泰安城东18公里故县村汉初(前200年)设泰山郡,隶属兖州剌史部。三国、两晋、南北朝移至博县 。
北齐时改为东平郡,郡治置博县。隋初分属济北郡、鲁郡、琅琊郡。迁奉高入博,改名博城,属鲁郡(现泰安城东南约13公里的旧县村)。唐隶兖州、沂州。改博城为乾封县属兖州。唐中后期及五代,现泰城位置形成庙会,泰安城市的雏形,萌现在这一历史时期。宋隶兖州袭庆府,隶京东西路。乾封县由现旧县迁至泰山南麓的古岱岳镇(即现址),公元1008年乾封改称奉符县。南宋高宗绍兴6年(金太宗天会14年,公元1136年),设泰安军,泰安之名由此始。南宋孝宗淳熙9年(金世宗大定22年,公元1182年)设泰安州,治于岱岳镇(今泰城),隶属山东西路。元时仍为州,始隶东平路,后隶中书省。明代奉符县撤销,为泰安州,隶济南府。清世宗雍正14年(1724年)改为泰安直隶州,后改设泰安府,隶山东行省。[5]
府治泰安(今山东省泰安市)。辖区东及东南界青州、沂州2府,西及西南连兖州府,北邻济南府,东北与东昌府接壤。下辖:泰安(今山东省泰安市)、东阿(县治在今山东省平阴县东阿镇)、新泰(今山东省新泰市)、平阴(今山东省平阴县)、莱芜(今山东省莱芜市)、肥城(县治在今山东省肥城市北)共6县;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1散州。
曹州府
位于山东省西部偏南。古为济水所汇,菏水所出,连通古济、泗两大水系的天然湖泊,因南有菏山,北有雷泽,故名“菏泽”。商代,境内曾置有莘、顾、黎三国。西周时分属曹、郜、须句、鲁、卫、宋等诸国。春秋后期,为宋、鲁、卫三国分割。战国前期为齐、楚、魏所辖。战国末期,为齐、魏两国分领。秦分属东郡、砀郡。隋代废郡,以州直接辖县,分属曹、濮、郓、戴、宋5州。炀帝大业2年(606年),废州改郡,分属济阴郡、东平郡。唐代分属河南道、曹、濮、郓、宋等各州。元代属中书省。明分属山东承宣布政司兖州府的曹州、济宁州、东平州、京师大名府开州和山东承宣布政司东昌府濮州。明太祖洪武4年降曹州为曹县。英宗正统10年(1445年),复置曹州于古乘氏县址(今菏泽城)。清代改布政使司为省,境内西部和东北部分属直隶省大名府和山东省兖州府外,均属山东省曹州府。清世宗雍正2年(1724年),升曹州为直隶州。菏泽用作地名称县始于清初。据清乾隆21年本《曹州府志》记载:“雍正13年(1735年)升为府,设附郭县,疆域仍州之旧,赐名菏泽”。[6]
府治菏泽(今山东省菏泽市)。辖区东界济宁直隶州,西邻直隶省大名府,南及西南依河南省归德府,东南连江苏省徐州府,东北与兖州府接壤,北端与东昌府交会。下辖:菏泽(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今山东省定陶县)、钜野(今山东省巨野县)、单县(今山东省单县)、曹县(今山东省曹县)、范县(今河南省范县)、观城(县治在今山东省莘县观城镇)、城武(今山东省成武县)、郓城(今山东省郓城县)、朝城(县治在今山东省莘县朝城镇)共10县;濮州(州治在今山东省鄄城县旧城镇)1散州。
兖州府
位于山东省中南部。地名出现始于春秋之后。春秋战国时把禹时的九州冠以称谓,兖州即其一。“兖”古作“沇”,《史记·夏本纪》“兖州”作“沇州”。兖州正式作为行政区划是在西汉武帝设14州刺史时开始的。兖州治所设在濮阳,辖山阳、东郡、陈留、济阳、泰山、东平六郡国。三国时,兖州区域属魏国。曹操领冀州牧后,为扩大势力范围,缩小其他州区并入冀州,兖州辖区未动,仍辖八个郡国。仅将汉时陈留改为陈留国,任城国改为任城郡。据《三国疆域志》载,兖州初治昌邑,后移治廪丘(今山东鄄城县东)。晋时,设兖州刺史部,辖濮阳国、东平国、济北国、泰山郡、陈留郡、济阳郡、任城国、高平国(治昌邑,辖瑕丘、金乡、巨野……等)八郡国五十六县。晋惠帝永熙年间(290年)属后赵,侨治京口(今江苏丹徒)。晋明帝太宁年间(323—325)寄治广陵(今江苏江都县东北),康帝建元初(343)寄治金城(今江苏江宁县北),穆帝永和年间(345—356)侨治下邳(今江苏邳县东),淮西公太和年间(366—371)移治山阴(今江苏淮安),孝武帝太元年间(376—396)还治广陵,并割江淮地区为兖州辖境,领14郡。历史上称广陵之兖州为南兖州。而称北方郓城同时存在的兖州为北兖州。南朝刘宋初年,武帝刘裕平河南,又设兖州于滑台(今河南滑县),时称西兖州。宋文帝元嘉10年(433年)移治邹山(今山东邹城东南故邾城),又寄治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元嘉12年(443)分属徐州、冀州,旧地属鲁郡。元嘉30年(453)6月复立兖州,治瑕丘(今兖州市)。宋孝武帝孝建初年(454)治湖陆(今江苏沛县北),宋明帝秦始初(465)移治瑕丘。齐、梁时,又设北兖州于清江,设南兖州于广陵。降魏之后,侨治于淮阴,旧地兖州移治于滑台,后治瑕丘。时称瑕丘之兖州为东兖州,复曰兖州。而滑台之兖州则为西兖州。北魏孝昌年间(525—527),西兖州又移治于定陶(今山东定陶县西北)东魏时设兖州于瑕丘,改置南兖州于陈留,西兖州于济阳(今山东曹县西北)。北齐时,改清江之兖州为淮州,广陵之兖州为东广州。隋文帝开皇3年(583年),“废诸郡,行州县之制”。炀帝大业2年(606年),瑕丘之兖州属鲁郡,领十县。西兖州属东郡,南兖州属谯郡。唐高祖武德5年(622年)重置兖州,治瑕丘,领任城、瑕丘、平陆、袭丘、曲阜、邹、泗水7县。太宗贞观14年(640年)置兖州都督府,辖兖、秦、沂三个州。玄宗天宝元年(742)改兖州为鲁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复为兖州,领8县,同时设兖海节度使,治瑕丘,隶属河南道,辖兖、海、沂、密4州。五代十国时期,梁、唐、晋、汉设兖州秦沂节度使,属河南道。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兖州升为大都督府,徽宗政和8年(1118)改为袭庆府,属山东东路,下辖瑕县(今兖州市)、奉符(今泰安)、泗水、袭县(今宁阳)、邹县(今邹城)、任城(今属济宁市)、仙源(今曲阜)、莱芜、金乡、鱼台十个县。金初置泰宁军,隶属山东西路。元朝属济宁路。明初,嵫阳并入兖州,属济宁府。太祖洪武18年(1385),升兖州为府,隶属于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清代仍设兖州府,治滋阳。[7]
府治滋阳(今山东省兖州市)。辖区东界沂州府,西连曹州府和济宁直隶州,南抵江苏省徐州府,北邻泰安府,西北与东昌府接壤。下辖:滋阳(今山东省兖州市)、曲阜(今山东省曲阜市)、宁阳(今山东省宁阳县)、邹县(今山东省邹城市)、滕县(今山东省滕州市)、泗水(今山东省泗水县)、峄县(县治在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镇)、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阳谷(今山东省阳谷县)、寿张(县治在今山东省阳谷县寿张镇)共10县。
沂州府
位于山东省南部。商朝,属郯、莒、费诸方国。周朝,分属齐、鲁等国。春秋时期,除上述古国外,见于<<春秋>> 的有启阳,中丘、祝丘、费、防、台、东阳、武城、丘舆、向、次室、蒙、郓、堂阜、盖、艾、纪障、密、鄢陵等20个。战国时期,域内诸封国先后为齐、楚所兼并,至战国末期,南部属楚,北部属齐。秦代,属琅琊郡和郯郡。西汉时,分属徐州之琅琊国、东海郡、城阳国和兖州之泰山郡。东汉承西汉制度,分属徐州之利城郡、东海郡、琅琊郡、琅琊国和兖州之泰山郡、东莞郡、东安郡和城阳国。三国时期,属魏国。至魏末,分属东海国、琅琊国、东莞郡、泰山郡。西晋时期,分属徐州之琅琊国、东海郡、兰陵郡、东莞郡、兖州之泰山郡。晋室南渡后,地域先后属于后赵、东晋、前燕、后燕、南燕、前秦和北魏。隋朝分属沂州(琅琊郡)、泗州(下邳郡)、密州(高州郡)、海州(东州郡)、徐州(彭城郡)。唐朝分属沂州(琅琊郡)、密州(高密郡)、徐州(彭城郡)。宋朝分属沂州(琅琊郡)、密州(高密郡)、淮郡军等。宋室南渡后,分属于金朝山东东路的沂州、莒州、邳州、泰安州。元朝分属兖州府和青州府。清世宗雍正12年(1734年)升沂州为府,置附郭兰山县,降莒州为散州。[8]
府治兰山(今山东省临沂市)。辖区东滨黄海,西连兖州府,南邻江苏省徐州府,东北抵青州府,西北与泰安府接壤。下辖:兰山(今山东省临沂市)、日照(今山东省日照市)、沂水(今山东省沂水县)、郯城(今山东省郯城县)、费县(今山东省费县)、蒙阴(今山东省蒙阴县)共6县;莒州(今山东省莒县)1散州。
青州府
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名源于古代文献记载:“海岱惟青州”。上古为东夷之地。至夏商间,先后为爽鸠氏、季则氏、逄伯陵氏所据。周初封吕尚为齐侯,地始归于齐。历春秋战国之世,均为齐属。西汉武帝元封5年(前106年)设青州刺史部,驻广县。西晋怀帝永嘉5年(311年)曹嶷弃广县,筑广固,为青州刺史治。东晋安帝隆安3年(399年)慕容德陷广固,定为南燕国都。后刘裕灭南燕,夷广固,筑东阳城,置北青州刺史治于此。北魏献文帝皇兴3年(469年)筑东阳城,仍为青州刺史治,北魏孝明帝筑南阳城,孝明帝熙平2年(517年)增筑东阳城南郭,即南阳城。北齐文宣帝天保7年(557年)迁益都县治于东阳城,移青州府治于南阳城。隋为青州总管府治,后改为北海郡治。唐初复为青州总管府治,后又改为北海郡治,中唐及五代设平卢淄青节镇。北宋初设京东路,神宗熙宁7年设京东东路。金为山东东路益都总管府治。元初设益都行省,后设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治。明初设山东行中书省,太祖洪武9年(1376年)移治历城。明中后期及清代一直作为青州府治所。清设山东提督、分巡道、海防道,建八旗驻防城。[9]
府治益都(今山东省青州市)。辖区东界莱州府,西连济南、泰安2府,南抵沂州府,北与武定府接壤,东南濒黄海,东北滨渤海。下辖:益都(今山东省青州市)、高苑(县治在今山东省高青县高城镇)、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博兴(今山东省博兴县)、博山(今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诸城(今山东省诸城市)、安邱(今山东省安丘市)、临朐(今山东省临朐县)、昌乐(今山东省昌乐县)、乐安(今山东省广饶县)、寿光(今山东省寿光市)共11县。
莱州府
位于山东省中部偏东。夏称莱夷地,有过国。商为莱侯国。周属莱子国。战国时,齐置夜邑。秦属齐郡东境。西汉置掖县,为青州东莱郡治。 掖县一名最早见于《战国策》:"(齐襄王)益封安平君(田单)夜邑万户"。《说苑》作掖邑。以掖水(今南阳河)得名。晋为东莱国治。南北朝时,北魏分青州东部置光州,辖东莱、长广、东牟三郡,掖为州、郡治。莱州之名始于隋朝。隋废郡改光州为莱州,领县九,后又废州复东莱郡。唐复改东莱郡为莱州。宋、元皆沿唐制。明升莱州为府,辖二州五县。清因之。[10]
府治掖(今山东省莱州市)。辖区东界登州府,西连青州府,南滨黄海,北濒渤海。下辖:掖县(今山东省莱州市)、潍县(今山东省潍坊市)、昌邑(今山东省昌邑市)、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市)、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共5县;平度(今山东省平度市)、胶州(今山东省胶州市。时为德国占领。清光绪23年即1897年,德国人籍口曹州教案,派船来中国,强租胶州湾为军港,租期99年。1914年,欧洲战争爆发,德国撤军,日本乘机占领,1925年归还我国。)共2散州。
登州府
位于山东省东部。地名来自汉武帝元光2年(前133年)汉武帝东巡至蓬莱,望神山不遇,筑一座小城命名为“蓬莱”。《通典》记载:“汉武帝于此望海中蓬莱山,因筑城以为名”。唐置蓬莱县,沿袭隋朝地方行政区划,实行州、县二级制。高祖武德4年(621年),置登州,领文登、观阳2县,以文登为治所,6年(623年),割观阳属牟州,置清阳、廓定两县属登州。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废登州和清阳、廓定两县。武后如意元年(692年),复置登州,辖黄县、文登、牟平等3县,以牟平为治所。中宗神龙3年(707年),改黄县为蓬莱县,登州治所移至蓬莱。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又割蓬莱县置黄县,天宝元年(742年),改登州为东牟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登州,领蓬莱、黄县、文登、牟平等4县,治所蓬莱。五代十国时期,先后归属梁、唐、晋、汉、周等政权,承袭唐朝。宋朝实行路、州(府、军、监)、县三级政区制。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归京东东路、京东西路,仅有少数州、县属于河北东路;登州、莱州、青州、淄州、密州、沂州、潍州等7州属于京东东路,登州辖蓬莱、黄县、牟平、文登等4县,治所蓬莱。金基本沿袭唐制,世宗大定年间(1161—1189年),属山东东西路。析登州之牟平、文登2县设宁海州,以登州所属的两水、杨疃2镇置福山、栖霞2县。登州辖4县:蓬莱、黄县、福山、栖霞,治所蓬莱。元初隶属益都路,后归属淄州路、淄莱路,世祖至元24年(1287年)改属般阳路。明属莱州府。清承明制,登州府辖区基本无变化。[11]
府治蓬莱(今山东省蓬莱市)。辖区东、南、北三面滨海,西与莱州府接壤。下辖:蓬莱(山东省蓬莱市)、黄县(县治在今山东省龙口市黄县镇)、栖霞(今山东省栖霞市)、招远(今山东省招远市)、莱阳(今山东省莱阳市)、福山(今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文登(今山东省文登市)、荣城(县治在今山东省荣成市旧荣成镇)、海阳(今山东省海阳市)共9县;宁海(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1散州。
临清直隶州
位于山东省西北部。临清之名始于后赵,取临近清河之意。春秋时期,属卫国。战国时期,属赵国。秦属东郡。汉承秦制,西汉初曾封王建国,郡国并称。至武帝始设州部,分全国为13个刺史部(州),属冀州部魏郡,始建清渊县。先隶巨鹿郡,后属魏郡,三国魏晋属冀州阳平郡。三国袭汉制,归魏地,属司州部阳平郡。北魏孝文帝太和21年(497年),析清渊县西部复置临清县,属司州阳平郡,北齐废。隋初废郡存州,后又废州为郡,属贝州清河郡。文帝开皇6年(586年)复置临清县,属清河郡。唐属河北道贝州清河郡。代宗大历7年(772年)析临清另置永济县,先后属毛州、瀛洲、贝州、清河郡统领。宋初,废道设路,路辖府、州,府、州辖县,属河北东路大名府魏郡。金属大名府路恩州。元属中书省濮州。明属山东省布政使司东昌府,孝宗弘治2年(1489)升为州,辖馆陶、邱县,属东昌府。初属东昌府,清乾隆41年(1776)升为直隶州。[12]
州治临清(今山东省临清市)。辖区东、南界东昌府,西北邻直隶省广平府及冀州直隶州。下辖:临清(今山东省临清市)、武城(县治在今山东省武城县老城镇)、夏津(今山东省夏津县)、邱县(今河北省邱县)共4县。
济宁直隶州
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济宁地名的由来,据传因任城一带地势较高,可免水灾,能保安宁,故为济宁。夏朝时,济宁城区一带称为“任国”,(即仍国,古代仍、任两字同音)一直延续到商周两代。秦统一中国后,废封建置郡县,改称为任城县。后周太祖广顺2年(952年)置济州,设治于巨野,任城县属济州。北宋时期称济州济阳郡。金海陵王天德2年(1150年),迁济州治所于任城。后或在任城或在巨野几经变迁,终因任城地势高亢可防水患,遂得安宁。元世祖至元8年(1271年)升济州为济宁府,济宁之名最早出现在此时。明初降府为州。清世宗雍正2年(1724年)改为直隶州。[13]
州治济宁(今山东省济宁市)。辖区东、北界兖州府,西邻曹州府,南连江苏省徐州府。下辖:济宁(今山东省济宁市)、嘉祥(今山东省嘉祥县)、鱼台(今山东省鱼台县)、金乡(今山东省金乡县)共4县。
注释:
[1] 据《中国经济网·国情资料库》、《齐鲁信息网》等“山东省历史沿革”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2]据《山东省情网》、《济南市政府网·史实综述》等“济南历史沿革”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3]据《惠民县人民政府网》等“惠民历史沿革”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4]据《中国聊城网》等“聊城历史沿革”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5]据《泰安市政府网》、《泰安市规划局网》等“泰安历史沿革”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6]据《齐鲁信息网》、《菏泽市情网》等“菏泽历史沿革”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7据《济宁新闻网》等“济宁历史沿革”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8]据《中国临沂网》等“临沂历史沿革”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9]据《青州市人民政府网》等“青州历史沿革”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10]据《莱州市人民政府网》等“莱州历史沿革”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11]据董奕《登州政区的历史沿革及其特点》,《蓬莱档案信息网》等“登州历史沿革”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12]据《中国临清网》等“临清历史沿革”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13]据《中国·济宁网》等“济宁历史沿革”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중국사'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러일전쟁-육전방면지도 (0) | 2014.03.03 |
---|---|
청나라 초기 길림의 이민 (0) | 2010.09.03 |
청나라 말기 하북성 행정구역 변천사 (0) | 2010.02.21 |
청나라 말기 요녕성 행정구역 변천사 (0) | 2010.02.21 |
청나라 말기 길림성과 흑룡강성 행정구획 변천사 (0) | 2010.02.20 |
댓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