본문 바로가기
  • 의미의 공간
  • 자연과 인간
중국사

청나라 말기 길림성과 흑룡강성 행정구획 변천사

by 8866 2010. 2. 20.

 

 

    청나라 말기 길림성과 흑룡강성 행정구획 변천사 

    《晚清中国行政区划纲目》吉林省

     중국어원문

 

 
    何宗海

 

 

   1. 길림성

 


    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东部。吉林是满语吉林乌拉的略称,即沿江的意思,因省会原设于吉林而得名。历史上属汉、满、蒙古等多民族聚居地。西汉时在今通化、浑江、集安一带设玄菟郡,珲春一带设苍海郡。唐统一东北以后设府、州行政区,前郭、长岭以东为渤海都督府,以北为室韦都督府,以西为松莫都督府,南部为安东都护府。辽代时,吉林的东部属东京道、西部属上京道。金代时,吉林的中、东部属上京路,四平属咸平路,白城西部属临潢府路,通化、集安、浑江等地属东京路。元代时,吉林农安以东为开元路,珲春一带设奚关总管府,延吉一带设南京万户府,磐石一带设斡磐千护所,农安设开元千户所,农安以西属中书省泰宁路,南部通化、浑江市各县属辽阳路东宁府。明灭元后,在东北南部设辽东都指挥使司。1409年增设奴尔干都指挥使司,管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广大地区,下设卫、所,吉林境内有70余卫。明末仍为人迹稀少地区。康熙元年(1662年)设宁古塔将军兼理政务;15年(1676年)移治吉林城。所辖区域为:东到日本海,南至图们江、鸭绿江,北临鄂霍次克海,西接黑龙江、通辽市。顺治年间,颁发招垦令,鼓励内地各省份民众来东北地区开垦。光绪4年(1878)在这里设置垦务局,大事垦殖,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逐步形成了东部以农林为主、中部以农业为主和西部以农牧为主的差异性产业特色。乾隆22年(1757年)改称吉林将军,由盛京将军管辖,并增设道、府、州、厅、县。咸丰8年(1858年)沙俄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黑龙江、吉林两将军辖境60余万平方公里;10年(1860年)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吉林将军辖境40万平方公里。

 

    吉林省最初正式置省应在光绪32年(1906)之前。光绪年间的吉林省,辖区东界俄罗斯俄属沿海州,东南隔图们江、鸭绿江与朝鲜相望,西及西南与盛京省昌图、海龙二府及兴京直隶厅相邻,北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呼兰、绥化三府接壤。省会吉林(今吉林省吉林市)。

 

    晚清的吉林省以及黑龙江省所辖地域与当今两省行政区域相比,具有较大的变化。原辖区松花江以南包括哈拉宾(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均属吉林省。全省所辖包括吉林、长春、新城、宁古塔、三姓、宾州、珲春等共7府;伊通1散州;双城、绥芬、宾州、五常、延吉共5散厅,共9县。[1]

 

 

    吉林府

 

 

    地处吉林省西南、西北部。吉林原名“吉林乌拉”,为满语地名,意为沿江的城池。因明清两代为固戍边,抵御外侵,在此设厂造船,又称“船厂”。辽代,为辽东京道所辖。后改称女真。1115年,女真人建立金国,灭辽后,吉林为金国领地。明朝,隶属海西女真乌拉部统辖,为“乌拉国”。明万历四十一年(1567年),吉林归属努尔哈赤统治,成为后金领地。清康熙十年(1671年),宁古塔副都统安珠瑚奉命率军,筹建吉林城。康熙十五年(1676年),清政府调宁古塔将军巴海移驻吉林城,吉林遂成清政府统辖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等流域的重镇,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清雍正五年(1727年),置永吉州,州治吉林。乾隆十二年(1747年),改永吉州为吉林厅。 清光绪七年(1881年),吉林厅升为吉林直隶厅,次年又升为吉林府。
    吉林省会所在地。清康熙12年(1673年)筑城,雍正4年(1726年)置永吉州,乾隆12年(1747年)改设吉林厅,光绪8年(1882年)升为吉林府。


    府治乌拉(今吉林省吉林市乌拉街镇)。乌拉曾是满族主要发祥地之一,是明朝海西女真乌拉部及清朝三大贡品基地之一的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负责进贡特产品的经济特区)所在地。被清王朝封为“本朝发祥之地”,有“先有乌拉,后有吉林”之说。

 

    吉林府辖区分南、北两个版块。分别在吉林省西南部及西北部。南版块东界珲春府,东北与宾州府相邻,西连长春府及盛京省昌图府,南与盛京省海龙府接壤,东南隔鸭绿江与朝鲜相望。北版块为双城厅(今黑龙江省双城市)辖区,双城厅东及东南、东北连宾州府,西及西北界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府,南与新城府接壤,下辖:吉林(今吉林省吉林市)、磐石(今吉林省磐石市)2县,伊通(今吉林省伊通市)1散州,双城(今黑龙江省双城市)1散厅。[2]

 


    长春府

 


    地处吉林省西部。新的长春城又名宽城子。自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之后渤海人兴起,族建立了渤海国。今长春地区属西京夫余府和莫页颉府夫余府,府治在今长春市迤南。北宋时期,建立了辽帝国,并设辽东京道黄龙府(今农安县城)。北宋末年,公元1114年9月,女真族起兵抗辽,1115年攻破黄龙府。阿骨打即称帝,国号金,年号收国元年。并于1140年改黄龙府为济州。设治前,属于郭尔罗斯前旗蒙古王公的封地,是蒙民放牧牛羊之所。1644年清兵入关时,今长春地区的蒙古族人口与满族人口皆为八旗编制。清初为郭尔罗斯前旗。由于乾隆、嘉庆年间关内受灾汉民大量“闯关东”来到东北,形成以汉族人为主体“流民”潮,蒙荒开始被开垦。清王朝在阻止“流民”难以奏效的情况下,采用“借民安民”的办法,在郭前旗蒙地内设置了不管蒙民专管“流民”的政区——长春厅,管辖东起穆什河(今沐石河),西至巴延吉鲁克山(今大屯山);南起伊通边门(今新立城水库),北至吉家窝铺(今农安县巴吉垒乡)的一片面积约七千多平方公里的垦区。清嘉庆5年(1800年)在新生城地方设“长春厅”。设理事通判、巡检各一,掌管民政和司法事务,隶属于吉林将军。清道光五年(1825年)长春厅治所由新生城迁至北面的宽城子(原宽城遗址南),仍名长春厅;光绪7年(1881年)政长春厅理事通判为长春厅抚民通判,并增设农安分防经历;光绪十五年(1889年)抚民通判升为知府,长春厅升为长春府,仍隶属吉林将军,隶属于吉林省。

 

    府治长春(今吉林省长春市)。辖区东及东南界吉林府,西及西南连盛京省昌图、奉天二府,北与新城府接壤。下辖:长春(今吉林省长春市)、农安(今吉林省农安县)2县。[3]

 

 

    新城府

 

 

    地处吉林省西北部。西汉至北魏属扶余国。金、元时为肇州地;明初为三岔河卫,后为蒙古人所占。清代,属吉林将军伯都讷副都统辖地,副都统驻伯都讷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设立伯都讷站,是宁古塔将军境内西部通往齐齐哈尔城的重要通道。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在伯都讷驿站南20里处建新城,名伯都讷新城(今扶余镇),添设伯都讷副都统专城驻防。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设置伯都讷厅,驻伯都讷新城。康熙年间另建砖城于其南,称新城;雍正年间,即就新城置长宁县;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伯都讷厅升新城府;1913年改新城县。
    府治伯都讷新城(今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今扶余镇)。辖区东接宾州府,西连盛京省昌图府,西北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府相邻,南连长春府,东南与吉林府接壤,北依吉林府双城厅。下辖:新城(县治在今吉林省松原市西北)、榆树(今吉林省榆树市)2县。[4]

 

 

   宁古塔府

 

 

    地处吉林省东部。宁古塔是满族的祖居地之一。宁古塔,实无塔,乃“宁公特”之讹传,为满语。汉译“宁公”为“六”或“六个”,“塔” 为“居址”,合译“六居址”。汉晋为北沃沮之地,南北朝属勿吉,隋初称靺鞨。公元69 8年(唐圣历元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据东牟山(今吉林省敦化市境内),建立震国,仍称靺鞨,史称“旧国”。713年(唐开元元年),唐朝玄宗皇帝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遂去靺鞨号),以其辖区置忽汗州,授其都督实职,亦称“渤海都督”。755年(唐天宝十四年),渤海三世王大钦茂从“旧国”迁都于上京龙泉府(忽汗城,今渤海镇),历时171年。辽属东京道,金属胡里改路,元属辽阳行省开元路,明属奴儿干都司阿速河卫。清初,1653年6月(清顺治十年五月),设置宁古塔昂邦章京。顺治年间起,宁古塔成了清廷流放人员的接收地,他们当中有抗清名将郑成功之父郑芝龙;文人金圣叹家属;著名诗人吴兆骞;思想家吕留良家属等等。他们的到来,传播了中原文化,使南北两方人民的文化交流得以沟通。流民的涌入改变了当地以渔猎为生的原始生活方式,教他们种植稷、麦、粟、烟叶,采集人参和蜂蜜,使农业耕作得到发展。1662年(清康熙元年),将宁古塔昂邦章京改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将军衙门始驻宁古塔旧城(今海林市旧街乡古城村),后因水患和为抗击沙俄用兵需要,清康熙五年(1666年),于牡丹江边觉罗城西南5里处修筑新城(今宁安镇),是清代边外七大重镇之一。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宁古塔将军衙门移驻吉林乌拉城,留协领萨布素镇守宁古塔地方。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宁古塔正式设副都统衙门。清雍正四年十二月(1727年1月),于宁古塔设置泰宁县,隶属奉天府,专理汉人民事,与专理满人旗务的副都统同城治事;因距奉天府甚远,领属不便清雍正七年四月(1729年5月),裁撤泰宁县。清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1903年1月)奏准,于宁古塔副都统辖区的三岔口(今东宁县三岔口镇)设置绥芬厅。
    府治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辖区东界俄罗斯属沿海州,西邻宾州府,南连珲春府,北与三姓府接壤。下辖:绥芬(今黑龙江省绥芬河市)1散厅。[5]

 

 

    三姓府

 

 

    地处吉林省东北部。清代前期东北地区重镇之一。故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地当牡丹江与松花江合流处。濒松花江南岸,东临倭肯河,城三面江流环绕,为水陆交通要地。辽为五国城部之越里吉部地,金属胡里改路(今依兰),元于此地设胡里改万户府、斡朵怜万户府(今依兰附近)。明于此地置和屯卫。建州女真曾居此地。清初称此地为和屯噶珊(汉语称古城屯),后因克宜克勒、努雅勒、祜什哈哩三姓赫哲居此,改称依兰哈喇。满语依兰为三,哈喇为姓,故称三姓。后舒穆鲁氏赫哲人又迁来此地。清康熙帝五十三年(1714),于四姓赫哲中挑放披甲两百名,编为四旗,自吉林乌喇拉(今吉林省吉林市)拣派协领一员统辖。次年筑城驻守,为清代前期东北地区一重镇。雍正帝五年(1727)置副都统。光绪帝三十三年(1907),建行省,改将军为总督。三姓亦裁副都统,改设依兰府,隶属东北路兵备道。1913年,改依兰县。今为黑龙江省依兰县治所在地。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在此地筑城,始设三姓协领衙门。清雍正九年十一月(1731年12月)批准,添设三姓地方副都统,管理旗务,镇守地方。所辖疆域包括黑龙江下游、松花江中下游与乌苏里江流域以及海滨和库页岛等地。三姓是松花江水路干线的中继要港。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吉林将军上奏:“三姓一城,为吉江(吉林、黑龙江的简称)门户,又为松花、牡丹两江汇流东下之区,地多沃壤,户口殷繁”,请求设置府治。清光绪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二日(1906年2月15日)获准,设置依兰府。
    府治三姓(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辖区东界俄罗斯俄属沿海州,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黑龙州相望,西及西北依黑龙江省绥化府,南连宁古塔府,西南与宾州府接壤。直辖全府。[6]

 

 

    宾州府

 

 

    地处吉林省中部。隋为安车骨靺鞨。唐中期阿什河流域为渤海王国属境。辽为女真部落;金代属上京会宁府管辖;元属合兰府境;明代在松花江南岸设置了蜚克图、岳希阿二卫,为吉林省东北边防地,当时这里是数百里的荒野,没有人烟。至清朝龙兴长白,征服二卫,并改岳希阿为阿什河。雍正三年(1725年)由北京移闲散满人三千户至此地,设置协领,挑兵驻防。其属地俗称为老八牌,雍正七年(1729年)改阿什河为阿勒楚喀,开始筑城。乾隆九年又增设副都统镇守,管理地方上行政司法事宜。同治元年(1862年)因城属的苇子沟地方冲要,即由阿城遣派委员称为界官,专司辑捕盗贼,镇压地方。至此蜚克图河东,仍为围场察山,其闲旷边荒,南北二百余里,东西三百余里渺无人烟,无须治理。至咸丰十一年(1861年),泰准开放蜚克图河东等处的荒地,远近民人,领种谋生,日聚日众,使得大量的土地被垦成熟地。至光绪六年(1880年)经吉林将军铭鼎师奏请,添设民宫,以资治理。拟于苇子沟设立宾州厅理事抚民同知。光绪32年(1906年前)置宾州府。  
    府治阿勒楚喀(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辖区东界宁古塔府,西邻吉林、新城二府,西南连珲春府,北与黑龙江省呼兰、绥化二府隔松花江相望。下辖:阿勒楚喀(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长寿(今黑龙江省延寿县)、敦化(今吉林省敦化市)共3县;宾州(今黑龙江省宾县)、五常(今黑龙江省五常市)共2散厅。[7]

 

 

    珲春府

 

 

    地处吉林省东南边境,与俄罗斯、朝鲜相接壤,是三国交界之地。据《明史》记载,原称“浑蠢”,其语源于女真语,即“边陬”“近边”之意。“珲春”为“浑蠢”的转音。明代称此地为“珲春卫”,一向被视为边寨重地。隋至唐初为拂捏靺鞨之南境,白山部之东境,后属渤海南京南海府,江为博罗满达勒部。金代为完颜部肇基王业之地,后属上京海兰路,元属开元路,明代于此地设置珲春卫,明末为满族舒穆禄氏所据。清顺治十年(1653年)此地为宁古塔昂邦章京统辖地,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设置珲春协领,实行旗治(即满洲八旗)。雍正七年(1729年)隶属宁古塔副都统,同治九年(1870年)属吉林将军,光绪七年(1881年)撤销协领,改设珲春副都统,延吉全境归珲春副都统管辖,光绪十五年(1889年)改为珲春府,光绪二十八年(19O2年)兼署延吉厅理事同知。
    府治珲春(今吉林省珲春市)。辖区东界俄罗斯属沿海州,西连吉林、宾州二府,南隔图们江与朝鲜相望,北邻宁古塔府。下辖:延吉(今吉林省延吉市)1散厅。[8]


注释:
    [1]据《吉林省人民政府网》吉林省历史沿革及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2]据《吉林市人民政府网》吉林市历史沿革及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3]据《长春市人民政府网》长春市历史沿革及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4]据《松原市人民政府网》新城历史沿革及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5]据《宁安市人民政府网》宁古塔历史沿革及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6]据《依兰县人民政府网》三姓历史沿革及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7]据《阿城市人民政府网》宾州历史沿革及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8] 据《珲春市人民政府网》珲春历史沿革及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2. 흑룡강성

 

 

  

    黑龙江省由于黑龙江自北环绕至东,省以江而命名。之前,此地长期为军事都统区域。古称黑水,满语为“萨哈连乌拉”,“萨哈连”是“黑”的意思,“乌拉”是“江”的意思。地处我国东北隅,是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古为肃慎地。秦统一以后,在黑龙江地区生息繁衍的先后有挹娄人、夫余人、鲜卑人、勿吉人和棘羯人等。汉朝属夫余地。唐开元元年(713年),在渤海国设忽汗州。开元14年(726年),在黑水鞣羯(今黑龙江中下游、松花江下游地区)设黑水都督府。贞元8年(792年),设室韦都督府,地辖今黑龙江西部。辽属东京、上京道,金属上京路,元属岭北和辽宁行省,明为女真地。
    清康熙元年(1662年),改称“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简称宁古塔将军。将军既是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又是地方最高民政长官。康熙23年(1683年),划出宁古塔将军所辖西北地区,在黑龙江中游东岸的黑龙江城(今黑龙江省黑河市),增设镇守黑龙江等处地方将军,简称黑龙江将军。形成盛京、宁古塔、黑龙江三将军并立。同治元年(1862年)开始,黑龙江将军辖区内取消副都统,相继设立道、府、厅、州、县等地方行政建置。咸丰8年(1858年)和咸丰10年(1860年),沙俄强迫清政府通过不平等的《中俄瑷珲和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强行割占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使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行政区域大为缩小。黑龙江东边疆界,在清代极盛时,“北至外兴安岭,沿岭脊东抵索伦河海口,其内所包,均属我国版图。洎中俄瑷珲、北京二条约先后签订,于是江东除六十四屯一隅外,尽沦于俄,故今以黑龙江为中、俄之水界。”清末,朝廷对东北行政体制进行改革,废将军,设巡抚,为一省之长。实行省、府、县三级体制。
    黑龙江省置省于光绪32年2月(1906年3月)之前。晚清时的黑龙江省,东北隔黑龙江与俄属黑龙州相望,西、北均与俄罗斯外拜喀尔州接壤,南邻吉林、盛京二省,西南界外蒙古(今蒙古国,时隶属与中国;下同,以外蒙古相称)。
    省会齐齐哈尔(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全省所辖区域包括今黑龙江省沿松花江以北,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与俄罗斯疆界一线以东全部地区。全省下辖:齐齐哈尔、呼伦贝尔、黑龙江、墨尔根、布特哈、绥化、呼兰、通肯共8府,海伦1直隶厅,巴彦1散州,大齐1散厅,共辖8县。[1]

 

 

    齐齐哈尔府

 

 

    齐齐哈尔府地处黑龙江省南部。夏商周时期属索离国;秦汉时为夫余国属境;魏晋南北朝时期属鲜卑和豆莫篓;隋唐时期属室韦都督府管辖;辽代属上京路、东京路;元代属辽阳行中书省所辖的开元路和水达达路;明朝先归属大宁都指挥使司,后属奴儿干都司。清初,属盛京内务府管辖,不久归属宁古塔将军。古城址位于今日梅里斯区哈拉古城址。康熙4年(1665)年,清廷在此设卜奎驿站。清康熙13年(1674年)移吉林水师驻齐齐哈尔(屯)。康熙22年(1683年)定齐齐哈尔为水师营制,隶属黑龙江将军衙门。康熙三十年(1691年),在卜奎站建城,是现在的齐齐哈尔城。康熙38年(1699年)黑龙江将军衙门移驻齐齐哈尔城,黑龙江将军衙门与齐齐哈尔副都统衙门合署于齐齐哈尔城。
    齐齐哈尔(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是晚清黑龙江省省会所在地。齐齐哈尔府治在玛达呼城(今黑龙江省青冈县昌盛镇一带)。辖区东界通肯府,东南邻呼兰府,北、东北、西北连布特哈府,西南抵盛京省洮南府,南与吉林省宾州府接壤。
下辖:龙江(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县;大齐(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附近)1散厅。[2]

 

 

    呼伦贝尔府

 

 

    呼伦贝尔府地处黑龙江省西部。呼伦贝尔见诸史籍最早的是东汉。东汉建武25年鲜卑与东汉“通驿使”,北魏时期,大兴安岭东有乌洛侯等室韦诸部,岭西有地豆于等室韦部。东汉末年,鲜卑人经过南征北战,吞并五胡十六国,统一了黄河流域,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中央政权——北魏。隋时,室韦分五部,生活于呼伦贝尔的是北室韦、钵室韦和深末怛室韦。唐时,室韦分为九部,居嫩江(那河)沿岸的为达末娄部、达姤部,乌罗浑部和黄头部;居大兴安岭以西者为居俱轮泊(今达赉湖)南的乌素固部、移塞没部塞曷支部和鲜部(黑车子室韦);居额尔古纳河沿岸的西室韦部、大室韦部和蒙兀室韦部。公元916年,契丹人在中国北方建立了辽政权,呼伦贝尔草原全部为辽国占据。辽国在这里设乌古敌烈统军司,契丹人在这里建立了边防城池。1202年,蒙古人打败了塔塔尔人,占领了海拉尔河流域,统一了呼伦贝尔草原。之后统一了蒙古高原,被各部族拥立为大汗——成吉思汗。他们从此开始,南征北战,服了欧亚大陆,建立了四大汗国,进而统一了中国。明朝,呼伦贝尔地区由努尔干都指挥使司下设的一些卫、所管辖。
    清朝,1734年建立海拉尔城,隶属五大将军属地——黑龙江将军。雍正年间,清政府开始注重边防建设,在呼伦贝尔境内设12处卡伦,并迁大兴安岭东麓布特哈八旗索伦(今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和巴尔虎,到岭西呼伦贝尔地区戍边。从此,呼伦贝尔地区进入了人丁日益增多的历史新时期,修筑了“呼伦贝尔城”。
    呼伦贝尔府府治呼伦贝尔(今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市)。辖区东连布特哈府,西及西北与俄罗斯外拜喀尔州隔阿尔古纳河相望,东北邻黑龙江府,西南与蒙古车臣汉部接壤,直辖全府。[3]

 

 

    黑龙江府

 

 

    黑龙江府地处黑龙江省东北至西北,以漫长的黑龙江为标志形成中俄边境分界线。瑷珲地名系满语“可畏”之意。以境内的艾虎河(一名鼎河,即今俄罗斯境内的藏嘎河)故名。汉至三国时期为挹娄地;晋时入寇漫汗;后魏、北齐属豆莫娄国;隋时分属靺鞨黑水及北室韦地;唐同之;五代至辽属五国部;金为扶余路的辖境;元时为斡赤斤分地,后属开元路;明时在此设置考郎兀、忽里吉山、巴忽鲁等卫。清康熙22年(1683年),清廷以宁古塔将军辖区的西北部,设置黑龙江将军,同时设置副都统等官员。黑龙江副都统与将军同驻黑龙江左岸的瑷珲旧城(今俄罗斯维谢雪村附近)。但因瑷珲旧城与内地往来交通不便,翌年在黑龙江右岸修筑瑷珲新城。为抗击沙皇俄国的入侵,于黑龙江左岸(今苏联境内的维笑勒依村)设置镇守黑龙江等处的将军,筑城驻兵,任命抗俄名将萨布素为第一任黑龙江将军。康熙24年(1685年),黑龙江将军与副都统同时移驻瑷珲新城。因系将军及副都统驻地,故称黑龙江城,又名“瑷珲城”。同年,黑龙江将军移驻江右岸的达呼尔族城堡一托尔加城并称此地为新爱珲城,又名黑龙江城。康熙29年(1690年),黑龙江将军驻地移至墨尔根城。
    黑龙江府府治瑷珲(又名黑龙江,今黑龙江省黑河市)。辖区东、北以黑龙江为界,与俄属黑龙州相望,西连墨尔根、布特哈二府,东南邻绥化府,西北与呼伦贝尔府接壤。直辖全府。[4]

 

    墨尔根府

 

 

    墨尔根府地处黑龙江省中部。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为夫余属地。隋代,属室韦地域。唐代,属河北道室韦都督府岭西部。辽时期,属东京道室韦王府。金时期,属上京路蒲峪路。元代,初为乃颜封地,中为蒲峪路屯田万户府,后属辽阳行省开元路。明代,属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永乐7 (1409) 年,置木里吉卫。正统14年(1449年),在今伊拉哈镇展望村置亦力克卫。在明代置卫,军政合一的木里吉卫是明朝中央管理黑龙江、嫩江流域的中转站和支撑点。清代初期,属盛京总管辖地。顺治10年(1653年),改属宁古塔昂邦章京(1662年改称宁古塔将军)。康熙22年(1683年),改属黑龙江将军。康熙25年(1686年),筑成墨尔根城,始设邑。29年(1690年),黑龙江将军自黑龙江城(今黑河市爱辉镇)移驻墨尔根城。33年(1694年),又自黑龙江城移来副都统一员与黑龙江将军同驻墨尔根城。37年(1698年),墨尔根副都统移驻齐齐哈尔城,翌年黑龙江将军亦移驻齐齐哈尔城,留协领驻墨尔根城。49年(1710年)复设墨尔根副都统。光绪8——20年(1882-1894年),曾在墨尔根副都统辖区内的小兴安岭西麓太平湾(今塔溪乡兴安城村西1公里)另设兴安城,置副都统衔总管,直属于黑龙江将军。光绪年间(1906年2月前),置墨尔根府。
    府治墨尔根城(今黑龙江省嫩江县墨尔根镇)。辖区东、北邻黑龙江府,西、南与布特哈府接壤,直辖全府。[5]

 

 

    布特哈府

 

 

    布特哈府地处黑龙江省中部偏南,以讷谟尔河得名。汉代属秽地。后汉、三国属北扶余地。晋时为寇漫汗的属地。后魏北齐属豆莫娄。隋时属靺鞨黑水部,唐时属黑水部北栅地。辽属乌延突厥部。金时为生女真部,属蒲与路。元代此地为斡赤厅分地,归属合兰府水达达等路。明代奴儿干部司于此地置别儿真站。清康熙年间清政府将定居于这一带的达斡尔、鄂伦春、索伦诸部落编为布特哈旗,亦称“打牲部落”。“布特哈”满语为“打牲”之意。原居住在黑龙江上游、精奇里江一带的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族,因俄国人侵略黑龙江流域,被迫渡江越岭,迁居至嫩江流域。1691年(清康熙三十年),由布特哈总管管理该处八旗事宜。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布特哈总管改设副都统,布特哈副都统衙门由江西伊倭齐移驻博尔多站(今讷河镇郊长青村)。光绪年间(1906年2月前)置布特哈府。
    府治布特哈(今黑龙江省讷河市)。辖区东界黑龙江府,西连呼伦贝尔府,南邻齐齐哈尔、通肯二府及盛京省洮南府,东南抵绥化府,北与墨尔根府接壤。直辖全府。[6]

 

 

    绥化府

 

 

    绥化府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原名北团林子,清光绪11年10月14日(1885年11月20日)设理事通判厅即绥化直隶厅,厅治在北团林子,是绥化建置开始。东汉至两晋属夫馀地。南北朝时期,绥化市属勿吉地。隋时期属靺鞨地,唐代分别归属于唐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宋辽金时期,绥化市先后归契丹族建立的辽、女真族建立的金管辖。元代,绥化市归开元路管辖区。明朝时为努儿干都指挥史司所辖。清朝时期归镇守黑龙江将军管辖。清光绪11年(1885年)设绥化理事通判厅,光绪31年(1905年)由厅升府。府治绥化(今黑龙江省绥化市)。辖区东北界黑龙江府,南、东南邻吉林省三姓府,西连通肯、呼兰二府,西北与布特哈府接壤。
    府治绥化(今黑龙江省绥化市)。下辖:绥化(今黑龙江省绥化市)、余庆(今黑龙江省庆安县)2县。[7]

 

 

    呼兰府

 

 

    呼兰府地处黑龙江省南部。“呼兰”满语“烟囱”之意。清初于河旁设防屯兵,砌有炊事取暖用烟囱,因而称为呼兰,地及河均因此而得名。唐朝属黑水都督府东。辽朝属京道女真铁骊部。金朝属上京路会宁府。元朝属蒲峪路屯路屯田万户府。明朝属奴儿干都司兀者卫。清初属黑龙江将军。清雍正12年建呼兰城(1734年)。光绪5年(1878年)设呼兰副都统。光绪32年(1904年)设呼兰府。
    府治呼兰(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辖区东及东北界绥化府,西、南邻吉林省宾州直隶厅,北连通肯府,西北与齐齐哈尔府接壤。下辖:呼兰(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兰西(今黑龙江省兰西县)、木兰(今黑龙江省木兰县)共3县;巴彦(今黑龙江省巴彦县)1散州。[8]

 

 

    通肯府

 

 

    通肯府地处黑龙江省中部。通肯以境内通肯河得名。通肯,满语意为“鼓”。唐属黑水靺鞨;辽属乌延突厥部;金属蒲与路;元为斡赤斤分地;明属奴儿干都司统辖地;清初为伊克明安、杜尔伯特二旗的属地,归属通肯副都统管辖。通肯副都统是清末黑龙江将军辖区下设的二级政区。1899年5月 4日(清光绪二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清廷批准,分呼兰副都统辖区北部,增设通肯副都统,置通肯府。通肯府辖区范围,包括今海伦、拜泉、青冈一带地方。
    府治通肯(今黑龙江省绥棱县城附近)。辖区东南邻绥化府,西及西北连齐齐哈尔府,南界绥化、呼兰二府,东北与布特哈府接壤。海伦直隶厅包含其中。下辖:通肯(今黑龙江省绥棱县城附近)、青冈(今黑龙江省青冈县)2县。[9]

 

 

    海伦直隶厅

 

 

    海伦厅地处黑龙江省中部,为通肯府内陆直隶厅。以海伦河得名。海伦,为“开凌”之音转,满语“水獭”之意。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设置绥化厅后,归绥化厅管辖。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设副部统兼辩垦务,因通肯河旋绕其境而命名为通肯副都统。光绪31年(1905年)我通肯副都统设海伦直隶厅同知,后升厅治为府治。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始建通肯副都统衙门,海伦县境域即为其所辖;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裁通肯副都统,设通肯协领署。1899年5月4日(清光绪二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清廷批准于海伦河北增设通肯副都统,修筑通肯城(今黑龙江省绥棱县城附近)。1905年1月29日(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奏准设置海伦直隶厅。1906年2月15日(光绪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二日),裁撤通肯副都统。
    厅治海伦(今黑龙江省海伦市)。[10]

 

 

注释:
    [1]据《黑龙江省政府网》、《行政区划网》:《黑龙江省政区的形成》等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2]据《齐齐哈尔市政府网》齐齐哈尔历史沿革及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3]据《中国海拉尔网》呼伦贝尔历史沿革及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4]据《黑河在线网》瑷珲历史沿革及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5]据《嫩江县人民政府网》墨尔根历史沿革及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6]据《行政区划网》讷河市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7]据《绥化市人民政府网》绥化历史沿革及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8]据《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网》呼兰区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9]据《行政区划网》:《黑龙江绥化绥棱县》等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10]据《行政区划网》海伦历史沿革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댓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