중국전래인물화
송대권 4
중국어원문
中国传世人物画:宋代卷(四) |
作者:佚名 来源:拙风文化网 |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文姬归汉图》宋 陈居中 工笔设色 纵147.4厘米 横107.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画题。蔡文姬的故事中既有民族大统一的含义,又带有浓郁的人情、人性内蕴,这一切在“归汉”时表现得最为充分,也就成了历代诗人、画家都十分衷爱的题材之一。陈居中《文姬归汉图》是其中的优秀作品,画面构图为线形螺旋方式,整齐之中又有跌宕的变化。右上角是一群匈奴官吏,他们是文姬在胡时的看守也是保护者,再往下,中间偏左的是主人公文姬与匈奴左贤王分别情景,文姬处于一种矛盾状态,左贤王则显得有些忧心忡忡,而文姬的两个孩子拽住她不愿母亲别离的场景尤为感人。再到右下方,是来迎接文姬的汉朝使者,一个个仿佛都陷在沉思中。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大士像》宋 贾师古 绢本设色 纵42.2厘米 横29.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贾师古,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汴(今河南开封)人。擅画道释人物,师法李公麟。高宗绍兴(1131—1162)时为画院祗候。白描人物,颇得闲逸之状。此图中观音大士取斜倚之姿,秀发飘逸,将手中宝瓶倾斜,琼液流溢而成一朵白莲,似乎芳香四溢而令人称奇。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晓雪山行图》宋 马远 绢本水墨 纵27.6厘米 横42.9厘米 此图描写大雪封山的清晨,一山民赶着两只身驮木炭的小毛驴在白雪皑皑的山间行走,山民肩上还用树枝挑着一只打来的山鸡,似去赶集出卖这些东西以换取生活所需。山民衣着单薄,弓腰缩颈,使人感到雪天寒气逼人。毛驴、竹筐、木炭及人物衣纹均用干笔钩勒,并施以水墨渲染。作为环境的山石以带水墨笔作斧劈皴,方硬有棱角,远处山石用水墨大笔扫出。近处树枝以焦墨钩出,横斜曲折富有变化,远处用淡墨钩出。近与远的笔墨浓与淡效果,有着较强的画面空间感。山石、树木均露“一角”、“半边”,是马远常用的构图形式。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踏歌图》(局部)宋 马远 绢本淡设色 纵191.8厘米 横11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踏歌图》表现了劳动的场面,对劳动者的美进行了讴歌和赞美,这在文人画中几乎看不到。此画主体内容是田埂上一群老少农民作欢笑踏歌状,用笔自然舒展,与画面气氛搭配一致。远处,高峰对立,宫殿隐现。从对自然物的处理方法看,是典型的马派“一角山”的特点。画面右下角有“马远”二字,没有更多内容,没有印章。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王羲之玩鹅图》宋 马远 绢本淡设色 纵115.9厘米 横52.4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马远,字遥父,号钦山。原籍河中(今山西永济附近),侨寓钱塘(今杭州)。 南宋画院待诏。父世荣,伯父公显,兄逵,都是画院画家。初师李唐,却能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兼画人物、花鸟,作人物有轩昂闲雅之气。与同时的夏圭,号称“马夏”,他善作平视或仰视构图。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性爱鹅,观鹅舞颈而妙悟书法之道,曾以写经与山阴道士换鹅。此图中王羲之倚松而坐,莲渚之中,两只白鹅正在水中嬉戏。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秋江渔隐图》宋 马远 绢本墨笔 纵37厘米 横29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马远的人物画存世作品不少,其艺术造诣甚高。在他的笔下,既有古代圣贤、文人雅士,也有农民、渔人等,题材面较广。马远人物画的鲜明特色是注重刻画人物的神态和心理活动。此图显示出马远的富有创造性的卓越构图技巧和特定的环境气氛与意境的表达,画面单纯,一老渔翁怀抱木桨,蜷伏在船头酣睡。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孔子像》宋 马远 绢本淡设色 纵27.7厘米 横23.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孔子像》人物衣纹用笔为钉头鼠尾法,线长而劲利。孔子身着长袍,拱手而立,沉静肃穆,若有所思,神情十分生动。全图用秃笔写衣纹,简练概括,线条劲拔,寥寥数笔,形神毕现,设色浅淡,韵味高雅。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西园雅集图》宋 马远 绢本淡设色 美国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藏 宋代有很多绘画世家,其中最为出名的恐怕要属山西的马家。自北宋后期的马贲开始,马家先后有五代人在皇家画院供职。马氏家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画室或作坊,在这个作坊内雇佣了助手、管理者或代理人,或许还有绘画材料的生产者及裱画匠。元佑元年(1086年),苏轼兄弟、黄庭坚、李公麟、米芾、蔡肇等十六位名士,于驸马王诜宅邸西园集会。马远据此所绘,长卷共分四段。此为其中一段,写米芾挥毫作书,诸文友或立或坐,凝神围观。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憩寂图》宋 佚名 绢本墨笔 纵22.8厘米 横23.1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全图用笔简练,人物表情含蓄端庄,刻画生动传神。衣纹线条流利,粗重连续,设色富丽堂皇。绘一僧袒腹、结跏趺坐于松根之上,面前杂设纸笔,状似凝思。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静听松风图》宋 马麟 绢本设色 纵226.6厘米 横110.3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静听松风图》是马麟流传至今的作品之一。绘有二树高松迎风,其树并不写顶、脚,构图有马远之风。枝干虬劲奇趣,枝叶飘洒,一老人悠然坐于松下,似听风冥想,有道骨仙风之气质,神气舒畅。其笔法虽类似其父马远,但却可看出他要比马远秀润一些,尤其以树枝、山石,最为明显,其树虽亦气势纵横,雄奇简劲,但却并非显得“瘦如屈铁”,其用水墨渲染之意更为浓重一些。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夏禹王像》宋 马麟 绢本设色 纵249厘米 横11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马麟,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县附近),侨寓杭州。为南宋画院祗候。出身于绘画世家,马远之子。工书善画,宗其父笔。长于山水、人物。兼画花鸟,笔力遒劲,轩昂洒落。夏禹,传说中古代夏部落的领袖,姒姓,名文命,亦称大禹。此图绘夏禹手持如意笏,头戴王冠,身披龙袍,端庄地立于画面的正中。作者充分地利用线条的造型的能力,生动地刻画了夏禹慈祥和蔼的形象和内在性格。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八高僧故事》宋 梁楷 绢本设色 每段纵26.6厘米 横约6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绘古代名僧故事。一,达摩面壁;二,弘忍逢杖叟;三,白居易谒乌窠禅师;四,智间竹林拥帚;五,李源、圆泽遇汲水女子;六,灌溪索饮;七,船子拜参;八,孤蓬芦岸,僧倚钓车。数段有梁楷款字。画法不同于“减笔”,是比较精细工整的一种,人物生动传神,剪裁特妙,人物有的只有半身,以前的画中,从未见过。此图在题材内容上有风俗画的意义,描绘了朴素平凡的日常劳动。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布袋和尚图》宋 梁楷 绢本设色 纵31.3厘米 横24.5厘米 此画绘布袋和尚半身像,构图简明而有力,用笔简练粗放,尤其以布袋和尚的衣袍最为突出,寥寥数笔,神态活现,有如画山石一样雄浑有力,又不失衣袍的柔和随意,笔意十足,重墨渲染。如除去布袋和尚的上半身不看,其构图仿佛是一座雄健的远山,稳健而广阔,而绘布袋和尚的圆颅硕躯时,转而用工细流畅的笔法,以工笔绘眉眼唇齿,笑容可掬,其淡泊而又嘻笑于世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虽有一股玩世的态度,却又显示出其宽厚、仁慈、悲天悯人的另一面,这也正是梁楷的处世态度的一种写照。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泼墨仙人图》宋 梁楷 纸本水墨 高48.7厘米 宽27.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梁楷既能依精妙严谨的图画,又擅用笔极简、洗练放逸的“减笔”画。这种“减笔”法,笔墨精练简约之至,似乎又是信手拈来之笔,却能捕捉住对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十分传神的效果。梁楷在技巧上的重要创造,开启了元明清画家写意人物画的先河。梁楷的人物画多以佛教禅宗人物或文人雅士为题材。《泼墨仙人图》与另一幅传为他所作《太白行吟图》齐名。这幅作品,用酣畅的泼墨画法,绘出仙人步履蹒跚的醉态,用简括细笔夸张地画出形象奇怪生动,似有幽默感的沉醉神情,令人叫绝。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六祖斫竹图》宋 梁楷 纸本墨笔 纵73厘米 横31.8厘米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此两种笔法,工细与粗放,虽看似悬殊,但却被梁楷所协调而显得和谐别致,新奇又有神韵。此图描绘六祖慧能斫竹的故事。慧能,俗姓卢,世居范阳,曾为樵夫。为禅宗的开创者。图中的六祖在古树衬托下,一手拿刀,一手持竹竿,正砍伐枯竹。画面以寥寥数笔,就勾画出六祖的生动神态,充分表现了慧能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这一身世特征。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三高游赏图》宋 梁楷 此图原载《宋人名流集藻册》。画上题云:御前图画梁楷笔。这幅画可以代表他的人物画的风格。人物面部表情很细致,而衣履则以寥寥数笔成之,更显得迅捷有力。后来的许多画家都从他这里得到了启发。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秋庭戏婴图》宋 陈宗训 此图原载《宋人名流集藻册》(见《石渠宝笈续编》)。签题陈宗训作。《图绘宝鉴》云:陈宗训,杭人。师苏汉臣,画道释人物仕女,描染未精,人呼为铁陈。绍定年(1228—1233)画院待诏。按此语未然。今观宗训《秋庭戏婴图》,人物花卉和山石,均甚精工。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小庭婴戏图》宋 佚名 此图不知原载何册,亦无作者姓氏。其作风甚类陈宗训,故列于宗训所作之后。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春游晚归图》宋 佚名 此图原载《纨扇画册》(见《石渠宝笈三编》)。无作者姓氏。画面甚见渺远,充溢了春天的气息。一老者策骑缓行,几个侍从各携椅、凳、食盒之属,可作一幅宋朝风俗画观。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百子嬉春图》宋 佚名 此图原载《四朝选藻册》(见《石渠宝笈续编》)。签题苏汉臣作。按《图绘宝鉴》:苏汉臣,开封人。宣和画院待诏。师刘宗古,工画道释,人物臻妙,尤善婴儿。绍兴间(1131—1162)复官。孝宗隆兴初(1163),画佛像称旨,补承信郎。世人凡见婴戏图,便题苏汉臣作。此图亦题汉臣作,不知何据。是陈宗训以来的作风,有动作而无表情。名手之笔,不当如是。故改题无名氏作。 |
'중국미술'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중국전래인물화: 오대권 (0) | 2010.01.15 |
---|---|
중국전래인물화: 송대권 5 (0) | 2010.01.14 |
중국전래인물화: 송대권 3 (0) | 2010.01.14 |
중국전래인물화: 송대권 2 (0) | 2010.01.14 |
중국전래인물화: 송대권 1 (0) | 2010.01.14 |
댓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