본문 바로가기
  • 의미의 공간
  • 자연과 인간
중국미술

중국전래인물화: 송대권 3

by 8866 2010. 1. 14.

 

 

  중국전래인물화

  송대권 3

  중국어원문

 

中国传世人物画:宋代卷(三)

作者:佚名  来源:拙风文化网

李唐采薇图

《采薇图》宋 李唐 绢本墨笔 纵27厘米 横90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采薇图》描绘殷商贵族伯夷、叔齐在商亡后不愿投降周朝,以吃周朝土地长出的粮食为耻,而隐居首阳山靠采集野菜充饥,最后双双饿死。画面上伯夷、叔齐对坐石壁下,四周老树环绕,采野菜用的小锄、竹筐置于地上。正中的伯夷双手抱膝而坐,面带忧愤,静听左侧叔齐谈话。二人须发蓬松,面容清瘦,目光坚定,神情、姿态准确生动。尤其是伯夷清癯的面容上露出坚定不屈的表情,双眉紧皱,表现出人物在特定的艰苦生活环境中所显示出的坚强、刚韧的性格特征。人物衣纹用笔粗重劲健,有助于表达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

李唐采薇图

《采薇图》宋 李唐 绢本墨笔 纵27厘米 横90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李唐村医图

《村医图》李唐 绢本设色 纵68.8厘米 横58.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唐(约1050—1130),南宋画家。字希古, 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北宋徽宗朝入画院,后南渡流亡至临安,任画院待诏。擅绘山水,兼工人物, 并以画牛著称。《村医图》的艺术表现手法比较纤巧清秀,人物描绘用笔细劲精致,毛发晕染一丝不苟,造型特征准确,各有特点,显示出作者有着对生活深入的观察和丰富的体验。

杨贵妃上马图

  《杨贵妃上马图》宋 佚名 团扇 绢本设色 纵25厘米 横26.3厘米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环肥燕瘦”,以丰腴柔媚著称的杨贵妃,在宋人的笔下,表现得娇柔而不胜风力,这与宋代的审美特征有着直接的渊源。画中唐玄宗骑在马上,英姿勃勃而兴趣昂然地回首招呼杨贵妃,颇为生动传神。画面细腻的线条和浓艳的设色,又体现了宋代院画的风格。

苏汉臣秋庭戏婴图

《秋庭戏婴图》宋 苏汉臣 绢本设色 纵197.5厘米 横108.7厘米

  苏汉臣,生卒年月不详,约在北宋、南宋之间,河南开封人,宣和画院待诏,南渡后于绍兴间复官,画师于刘宗古,长于道释像、人物,尤善画婴儿。此轴画风活泼清丽,表现庭院中,两孩在湖石花丛下嬉戏,用笔极为细致,精到而刚劲。设色艳丽,与画面气氛浑然一体,信息传达恰到好处。画的左上方有几行题跋,但非原画所有,旧传此画是汉臣之作,但仅就画面来说,其布局匀称得体,用笔熟练老到,确为功力颇深之人的作品。特别是两孩瞳如点漆,炯炯有神,堪称“点睛”妙笔。

苏汉臣杂技戏孩图

《杂技戏孩图》宋 苏汉臣 绢本设色

  此轴亦无款印,旧题为苏汉臣所作,其画风与其它作品比较相似,颇有大家之气,是典型的宋人作品。画面以山石、花木为背景,显得生机盎然,人、景、物在画中完美统一,传达着一种天真烂漫的氛围。

苏汉臣妆靓仕女图

  《妆靓仕女图》宋 苏汉臣 团扇 绢本设色 纵25.1厘米 横26.7厘米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图中画一正在梳妆打扮的仕女,其面部形象通过镜面表现出来,仕女的神情娴静而略带忧伤。又以零落的桃花、几竿新竹以及水仙衬托出人物的心境。画面清丽,用色柔美,体现了作者敷色鲜润的特点。苏汉臣是两宋之际的著名宫廷画家,以人物画见长,此图的构图以及人物特征都体现了南宋特色,大约作于十二世纪中期。

刘松年罗汉图

《罗汉图》宋 刘松年 绢本设色 纵117.2厘米 横5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又题《猿猴献果图》,为《十六罗汉图》(现仅存三幅)之一。作品虽取自佛教题材,实际上已有着明显的世俗化倾向。画中的罗汉双手相交,伏在一横斜树枝上作沉思状。此形象已不同于早期怪异的西域特征,更接近现实的世俗生活。罗汉注视着眼前两只温顺的小鹿。树上有两只活泼的猿猴在摘果子,树下一清秀文雅的小和尚正双袖合抱去接其中一只猿猴扔下的果子。这种极富生活情趣的描写,也淡化了作品的宗教气氛。画中罗汉与小和尚的僧袍僧衣的用色在多样变化中求得协调和谐。

刘松年天女献花图

《天女献花图》宋 刘松年 淡设色 纵40厘米 横5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刘松年,浙江杭州人。南宋淳熙画院学生,光宗绍熙间(约1190—1194)为画院待诏,宁宗时(1194—1224)曾画《耕织图》。擅山水,兼精人物。与李唐、马远、夏圭合称“南宋四家”。此图中天女手捧花篮,边舞边散,对面菩萨神情安逸,微笑观看,周围几位罗汉则已被天女的舞姿所吸引,面露欣赏之色。图中除了菩萨头戴宝冠,身披璎珞,保持了传统的造型特点以外,其余形象都似由凡尘中人脱胎而来,具有写实生动的效果。

刘松年补衲图

《补衲图》宋 刘松年 绢本设色 纵141.9厘米 横59.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刘松年因居于清波门,故有刘清波之号,清波门又有一名为“暗门”,故其俗呼为“暗门刘”。此画风格工整细润,人物、动物用笔细致爽利,转折自如,依据描写对象的不同特点,略施水墨晕染,设色淡雅,画一老僧坐禅榻上,手拿针线,亲自补衲。旁边的青年僧人则专注地注视老僧,目光中充满了对其师的崇敬。

刘松年中兴四将图

《中兴四将图》宋 刘松年 绢本设色 纵26厘米 横90.6厘米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此图绘南宋中兴四将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全身立像。每像旁原有朱文榜题,已擦去。人物面部勾线匀称而流畅,四将的头形轮廓显出轻重、缓疾之别,很能传达出人物的年龄特征。还有,衣纹处理也很老到,简洁、明确而毫不拖泥带水,一撇一勾都交代得很清楚,反映了刘松年深厚的绘画功底。

刘松年博古图

《博古图》宋 刘松年 绢本淡设色 纵128.3厘米 横56.6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以山水为背景,突出描绘人物,是一幅情景交融的人物画杰作。松树的主干与枝条具老嫩之别,万攒的松针更有一种茂盛感。在这种葱郁浓密的松林中,几个文人墨客正在把玩古董。把玩者神态各异,表情丰富。

刘松年斗荼图

《斗荼图》宋 刘松年 绢本设色 纵57厘米 横60.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斗茶,又称“茗战”,是宋代时期,上至宫廷,下至民间,普遍盛行的一种评比荼质优劣的技艺和习俗。此图即是描绘斗茶场景。人物结构准确,肌肉结实丰满,面部表情刻画细致颇具神韵。

李嵩骷髅幻戏图

《骷髅幻戏图》宋 李嵩

  此图不知原载何册。画是有李嵩题名。吴其贞《书画记》云:李嵩骷髅图,纸画一小幅,画在澄心堂纸上,气色尚新。画一墩子,上题三字,曰五里墩。墩下坐一骷髅,手提一小骷髅。旁有妇乳婴儿于怀。又一婴儿手指着小骷髅。(《南宋院画录》卷五引)陈继儒《太平清话》云:予有李嵩骷髅图团扇绢面,大骷髅提一小骷髅,戏一妇人。妇人抱一小儿乳之。下有货郎担,皆零星百物,可爱。他们叙述的都是这一幅画。明万历间刻的《顾氏画谱》也收入此图。生与死是那么强烈地对照着,画家的寓意是十分深刻的。

文姬归汉图

《文姬归汉图》宋 佚名 绢本设色 纵24.4厘米 横22.2厘米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画中刻画人物颇见灵动,线条气脉贯通,有笔不到而意到之妙。历来表现汉末蔡文姬被匈奴人掳去,后由曹派人接回中原的故事时,画面总被一种离愁别绪所笼罩,此图却从文姬与丈夫的相互顾盼和微笑中,体现出一种相濡以沫的亲情,虽然被掳的悲愤和屈辱使文姬莫名难忘,但舔犊之情胜过了一切。

大傩图

《大傩图》宋 佚名 绢本设色 纵67.4厘米 横59.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大傩图》描绘了民间传统的风俗习惯——驱除厉疫。“傩”的含义是借祭神来驱鬼疫。中国少数民族沿袭了很长时间的傩戏也来源于此。每当举行此类活动,人们带着假面具,载歌载舞,手舞足蹈,有拿法器者,有击鼓敲锣的,场面气氛非常热烈。

马和之鹿鸣之什图

《鹿鸣之什图》宋 马和之 卷 绢本设色 纵28厘米 横86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高宗和孝宗曾书《毛诗》三百篇,命他补图,故流传以《诗经图》居多,至今存世尚有16种,但风格、水平不一,其中有真迹,也有摹本,还有伪作和误定本,此图为真迹之一。“鹿鸣之什”为《诗·小雅》中的第一组,包括鹿呜、四牡、皇皇者华、棠棣、伐木、天保、采薇、出车等十篇。以十篇为一卷,故名之曰“什”。此卷高宗书、和之画十篇俱全,末高宗又书“南院”、“白华”、“华黍”三篇诗序,因为原文有序无诗,故和之未补图。此卷一诗配一图,按照诗文内容较细致地描绘了主要情景,清·孙承译《庚子销夏记》评其《诗经图》曰:“古人宴餐祭祀之仪,礼乐舆马之制悉备”,此图即为一例。作品画法主要运用马蝗描勾勒人物和树石轮廓,简劲飘逸。它脱胎于唐吴道子“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莱条”的兰叶描,但线条短促,战掣松动,已变纵恣为文秀。

马和之唐风图

《唐风图》(之一)宋 马和之 绢本设色 纵28.3厘米 横826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马和之(12世纪),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绍兴中(1131—1162年)登进士第,官至工部侍郎。擅长绘画,承吴道子传统,人物线条运用“马蝗描”,飞动飘逸,有清俊闲雅之韵。此图画《诗经·唐风》自《蟋蟀》到《采苓》十二图。此图主题为《风》,不同于《雅》、《颂》,以描绘晋国民间当政者的各种反映,画家用生动的艺术形象表达出来。画面的构思、意境、造型尤为难得,从文学素养、历史知识、技法创新等方面,都能体现作者之新意。

马和之唐风图

《唐风图》(之二)宋 马和之 绢本设色 纵28.3厘米 横826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중국미술'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중국전래인물화: 송대권 5  (0) 2010.01.14
중국전래인물화: 송대권 4  (0) 2010.01.14
중국전래인물화: 송대권 2  (0) 2010.01.14
중국전래인물화: 송대권 1  (0) 2010.01.14
중국전래인물화: 원대권 2  (0) 2010.01.13

댓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