중국복식사
1. 先秦汉服(前26世纪 - 前256年)
神话及传说时代(前26世纪初 - 前21世纪初)
夏朝 (前22世纪末 - 前17世纪初)
汉服的起源
神话及传说起源 ――- 中华始祖,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轩辕氏 黄帝 统一华夏部落。在他治下,政治安定,文化进步,国势强盛,有很多的发明和创作,如文字,农业,音乐,历法等。黄帝的正妃嫘祖,传说中就是她首创养蚕制丝织绢,从而发明了汉服。嫘祖衣被天下,丝美中华,西周以来,奉为中华母祖,尊为先蚕。
实际起源 ――- 远古时期,生产力极端低下,对人类来说,服饰的起源是出于实用。石器时代后,人们掌握了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方法,发明了骨锥和骨针.从而创造了原始服装。约五千年前,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人们的生活日趋稳定,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服,后又发明了饲蚕和丝纺,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
商朝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根据众多的考古发现,这一时期的汉服基本样式已经完全成型。这一时期的服装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上衣和下裳(裙)。袖口较窄,没有扣子,在腰部束着一条宽边的腰带,肚围前再加一条像裙一样的“蔽膝”,用来遮蔽膝盖。
这个时期的织物颜色,以暖色为多,尤其以黄红为主,间有棕色和褐色,但并不等于不存在篮、绿等冷色。只是以朱砂和石黄制成的红黄二色,比其他颜色更鲜艳,渗透力也较强,所以经久不变并一直保存至今。经现代科技分析,商周时期的染织方法往往染绘并用,尤其是红、黄等正色,常在织物织好之后,再用画笔添绘。
3. 西周 (前11世纪 - 前711年)
周代服饰大致沿袭商代服制而略有变化。衣服的样式比商代略为宽松。衣袖有大小两种样式,领子通用交领右衽。不使用钮扣,一般腰间系带,有的在腰上还挂有玉制饰物。裙或裤的长度短的及膝,长的及地。
春秋战国时期诞生了一种重要的汉服――-深衣。深衣是直筒式的长衫,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因而得名。深衣延续了汉服交领右衽的特点,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不论贵贱男女、文武职别,都可以穿着。裙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样式,外观区别在于下身是否有围绕的线条。这一时期纺织和染色技术已经非常发达,汉服上已经出现很多繁复华丽的图案。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始皇 赢政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秦始皇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为中华国家势力和汉民族的形成及延续留下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秦代汉服主要承前朝影响,仍以袍为典型服装样式,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袖也有长短两种样式。秦代男女日常生活中的服饰形制差别不大,都是大襟窄袖,不同之处是男子的腰间系有革带,带端装有带钩;而妇女腰间只以丝带系扎。
因为秦始皇陵 兵马俑 的发现,秦代的服饰和风俗研究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料。
汉朝是中国最重要和杰出的王朝之一。在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本土民族文化蓬勃发展,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和审美成就。在经济,科技,文化上全面领先于世界的汉帝国为华夏儿女留下了永远的自豪。今天,占据绝大多数的中国主体民族-汉族,就是以汉朝的名字命名的。
从这一时期开始,平民开始穿着精织服饰。汉代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以表示出女性的文静与优雅。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另外,汉代窄袖紧身的绕襟深衣。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衣上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
晋朝 (265年 - 420年)
南北朝 (420年 - 580年)
魏晋时期,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姿容飘逸的魏晋风度也反映到了汉服上,这一时期的男子一般都穿大袖衫-大袖翩翩的衫子,上自王公名士,下及黎庶百姓,都以宽衫大袖,褒衣博带为尚。直到南朝时期,这种衫子仍为各阶层男子所爱好。衫和袍在样式上有明显的区别,照汉代习俗,凡称为袍的,袖端应当收敛,并装有祛口。而衫子却不需施祛,袖口宽敞。魏晋服装日趋宽博,而衫由于不受衣祛等部约束,故成为一时风俗。
(581年 - 960年)
隋朝 (581年 - 618年)
唐朝 (618年 - 907年)
五代 (907年 - 960年)
公元581年,隋朝的建立,结束了自东汉以来相继四百年的分裂局面。这是继秦汉之后再度建立的封建统一国家,一个以汉族为中心的新的民族共同体。南北两地服装彼此仿效,业以合壁。唐朝时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揭开了中国古代最为灿烂夺目的篇章。唐朝时国家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封建文化已经达到高峰。近三百年的唐代服饰经过长期的承袭、演变、发展成为中国服装发展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一方面唐代服装上承历代冠服制度,下启后世衣冠之径道;另一方面唐朝服装发展兼容并蓄,广采博收,大放异彩。唐以后的五代十国是唐宋封建军阀割据的继续,在服饰上大体沿袭唐朝之制。隋唐服装无论官服或民服,男装和女装,都表现其开放的思想、开拓的精神,充分反映了鲜明的时代性和强烈的民族性。 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披帛,又称“画帛”,通常一轻薄的纱罗制成,上面印画图纹。长度一般为二米以上,用时将它披搭在肩上,并盘绕于两臂之间。唐代妇女,以体态丰腴为美。由于身材丰硕,中唐女服也渐趋宽大,裙子的宽度比隋末唐初时要肥大的多。衣衫虽为小袖,但与初唐、盛唐女服相比,也明显趋于宽松。
(960年 - 1279年)
宋朝 (960年 - 1279年)
宋朝是一个在经济,科技和文化上高度发达的王朝。农业,制船,纺织和造纸业达到了新的高度,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技术被发明。宋代服饰总体来说可分官服与民服两大类。官服又分朝服和公服。朝服用于朝会及祭祀等重要场合,皆朱衣朱裳,佩带和衬以不同颜色和质地的衣饰,还有相应的冠冕。公服是官员的常服,式样是圆领大袖,腰间束以革带,头上戴幞头,脚上穿革履或丝麻织造的鞋子。依照规定,凡有资格穿紫、绯色公服的高级官员,都必须佩带用金、银装饰为鱼形的“鱼袋”。庶民百姓只许穿白色衣服,后来又允许流外官、举人、庶人可穿黑色衣服。但实际生活中,民间服色五彩斑斓,根本不受约束。
(1368年 - 1644年)
明朝 (1368年 - 1644年)
历经蒙古帝国元朝的野蛮统治,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上全面倒退。蒙元末,中国经济与社会陷入彻底崩溃和混乱。为重塑礼仪与民族自尊心,明朝复国以后,十分重视整顿和恢复服饰制度,很快丢弃了蒙元少数民族服度,上采周汉,下取唐宋,全面恢复了汉族服饰的特点。明代服饰仪态端庄,气度宏美,是华夏近古服饰艺术的典范,当今中国戏曲服装的款式纹彩,多采自明代服饰。明代的章服衣冠更趋豪奢,织绣技艺迈向顶峰,文化内涵更加丰富。
交领右衽:右衽被强调,谁要是左衽了会被看成是笑话的——不过,作为非华夏的南诏国公主,赵灵儿的左衽是情理之中,这里拿来对比一下。
无扣结缨:汉服几乎不用扣子,两根细细的带子,一左一右在腋下“结缨”,一内一外就牢牢固定了衣襟,同时还利于腹部的保暖,这要比扣子固定衣襟的发明聪明吧;据人类学家总结出的规律,处在低纬度地区的人类服饰相对较高纬度的服饰要宽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古希腊和古中国。
褒衣大袖:宽衣大袖的国度向来禀赋浪漫。随着时间的推移,袖子的大小虽反复变化,却从来都是流畅的线条,不会刻意去收勒。
通常所说的汉服的裁制方法主要分三类:
一. 上衣下裳制:
“上衣下裳”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服制。《易经.系辞》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由此可见它的由来已久、可见它在后人心目中被重视的程度。后来因为方便的需要,衣裳慢慢连成一体。然而为了表示尊重祖先传统,后世男子的最高级别礼服一直是衣裳制的;一体式的大多是常服。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礼是相当严肃的一件事,自然穿最高级别的礼服。
先秦时代的最隆重礼服莫过于冕服了,冕服共有6种,最隆重的是十二章纹冕服——就是说衣裳的纹章有12种,当然,每种纹章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不能像很多古装剧那样随便画的——十二章纹冕服是天子祭祀山川天地的礼服。
十二章纹冕服大约是这样的 :上衣玄色,黑中带着红,象征着天;下裳纁色,黄中并赤,象征着地。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花纹,裳绣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花纹。共十二章。配饰也非常重要:12冕旒、佩玉、蔽膝、朱红色的舄(xi4,硬底的履)
男子最常用的朝服——玄端。玄端也是上衣下裳制,也用了最神圣的色彩玄纁色。玄端崇尚简朴大方,衣服上没有文饰。玄端自周代开始,直到明朝,都是很受重视的礼服。
值得一提的是,周制婚礼中新婿就穿这种礼服,新娘子穿纁色领缘的玄色深衣——这和我们印象中的中国传统婚礼=一片大红是很有出入的。另外,周制的婚礼非常宁静端庄,绝对不是闹哄哄一片,倒是日本继承去的传统婚礼依稀还有中华传统婚礼原型的气质。
真正的婚礼应称为“昏礼”,因其于黄昏进行。昏礼一如黄昏时满天的晚霞,宁静深远而不举乐,重的是夫妇之义与结发之恩。先人们认为夫妻结发是庄严的,绝不是一件可以喧闹嘈杂的事。那时候的昏礼很简朴干净,没有后世繁缛的挑盖头闹洞房这类杂耍般的玩意儿,夫妻“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携手而入洞房——这是具有汉民族性格特质的优美仪式;昏服也不是大红大绿,新郎新娘都穿着端庄的玄色礼服(玄色,黑中扬红的颜色,按照五行思想,是象征着天的、最神圣的色彩)。天地相合,夫妻结发。从此后生死相依,从此后家族延续。绝不容人嘻闹亵渎。安静细致的仪式中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也许这就是我们今天想要捕捉到的力量。黄昏中开始的那个仪式安静优雅,代表着华夏文明对夫妻之好纯正深情的尊重,直指人心。
上衣下裳的服制并不都是隆重的礼服,上下分裁的服制最大的反映就是女子的常服——襦裙。襦裙模式一直保留到近代。“三面梳头,两截穿衣”成了传统女子的服饰特点的描述。
襦裙之所以这么流行,大概因为人类社会中美的主要承担者都是女性的缘故,上襦下裙才利于搭配组合。
隋唐高腰齐胸襦裙——襦裙的裙际线高低随着流行而不同。大概和身材有关,隋唐流行一种高腰襦裙,裙际线很高,甚至已经不能叫高腰、而应该叫齐胸裙了。
普通中腰襦裙——盛唐以后,裙腰才慢慢降低。
隋唐盛世的大气雍容,使得那种风格成为现代汉服盛装的最佳选择。
钗钿礼衣——唐代盛装。汉服传统中女子的礼服一般是深衣,寓意女子德贵专一。但唐代比较例外,襦裙大发展的唐代,襦裙制的钗钿礼衣是很隆重的礼服了。钗钿礼衣是很多层的礼服,后来日本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日本皇室的专用礼服“和服十二单”。
上下连裳,就是分别裁好上衣和下裙,然后再缝缀在一起,最后衣服还是一体的样式。衣服缝成一体是为了方便,但上下仍然分裁则是为了遵循古制传统。
上下连裳最典型的是深衣。因为它上下相连,“被体深邃”,所以称为“深衣”。历代女子最高级别的礼服多是深衣,寓意着“德贵专一”。深衣大流行是在先秦到两汉。春秋战国就是中国文化的青春期,生机勃勃、血气方刚。一半是铁血狼烟,一半是诗礼风流;一半是巫风弥漫,一半是郁郁人文。总之,那是一个叫人着迷的神秘时代。
深衣男女均可穿着。《礼记》还上说(深衣):“既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即可以摈相,又可以治军旅。”深衣既被用作礼服,又可日常穿著,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服饰。那个时候,礼仪最隆重的场合是祭祀活动了,这种场合自然要穿最高级别的礼服。深衣在男子,主要用作一般级别的礼服,比如燕居及一些社交场合。深衣流传的时间有三千多年,从先秦到明代末年。深衣普及率很高,到了后来甚至向制服化发展,遂成“深衣制度”。比如,“朱子深衣”“江永深衣”等都有着专门的裁制规矩。
中国之所以成为“衣冠上国“,是因为我们的祖先赋予了衣冠深远的意义。仅以这男女均适用的“深衣”为例:它的下摆有十二片,取意一年十二个月。宽大的衣袖呈圆弧状以应规,交领成矩以应方,代表“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衣带垂至脚踝,代表正直。下襟齐地,代表权衡公平。这衣服并不仅仅是好看,更重要的是蕴含着华夏最质朴厚重的思想。
上下通裁,中间不再有一道接缝。这道缝的突破其实并不是一件小事,因为古制是上下两截的啊。是大胆的隋唐盛世突破了汉服固有剪裁方法,一些新的服制开始流行。
通裁制的种类很多,女子的有禙子、比甲,男子的有袍衫、直身等。这些最流行的时期在宋代和明代。
禙子:褙子是宋明女子的常用服饰,立领对襟窄袖为主,下长过膝,左右两侧开衩。逐渐成为后世女子的一种常礼服;另外,简单说,禙子去掉袖子就成了比甲。
男装:阳刚与儒雅融为一体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诗经 淇奥》
玉的外表细腻温润,内里的质地却坚硬缜密。灿烂的华夏文明,也被称为“玉文明”。在这个爱玉如痴的国度里,还有君子如玉:君子温润如玉,君子品德如玉,君子坚毅如玉。这是整个华夏民族对大好男儿的最深寄望。
如玉的男儿穿上战甲便能箭射天狼,如玉的男儿洗去征尘通晓画眉琴挑。阳刚与儒雅,桀傲与温存,尽在那挺拔的身姿与卷拂的长袖间挥扬。他们代表着一个民族爽朗刚强、欣欣向上的气质:不但重文,兼且尚武,诗人驰马疆场,始能配得佳人剑器飞扬,将军英雄能聆曲误,霸主帝王能赋篇章。
确切的说,“异化的汉服”指的是清代中叶以后的女服。清代开始时,汉族男子就被迫易服,已经没有服装可供异化,唯有女子依然可以着旧时衫,也就是所谓的“男从女不从”。但到了清朝中期,慢慢的,女装也逐渐发生变化,但其宽大的风格还保留着些许汉家衣冠的影子。
再往后,中国陷于落后挨打的境地。于是国人用怀疑一切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传统文化,虽然口中说着“留其精华,弃其糟粕”,其实骨子里是完全地欣羡西方,竞相穿着西装纱裙,偏激地认为西方文明无所不好,就连中国字都恨不能改成西文字母。西方人惊叹不已的古老城墙,反被中国人自己毫无余地地纷纷推倒。就连那还依稀带着一点韵味的女装,也和完全与真正的华夏文明无关的缠足等陋习归为一类,被抛去了九霄云外。更何况在随后的岁月中,加诸传统的劫难还不止于此……
终于,在失去传统文化氛围,国人道德缺失,越来越急功近利的同时,我们又吃到了一颗苦果:中国的五月初五只剩下了粽子,韩国却将脱胎于华夏端午节的江陵端午祭申报了遗产……
岁月悠悠,时光轮回,中华传统与衣冠似乎又有逐渐找回来的意思。有人说这是中国文化自觉萌醒的先兆。经过从近代新文化运动开始到文革这一百多年对传统文化不分青红皂白的完全否定,如今的我们终于又开始慢慢悟到是不是丢了一些不该丢的东西
'복식문화'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중국복식변천사 2 (진한시대) (0) | 2009.06.15 |
---|---|
중국복식 변천사 1 (선사시대 상주, 춘추전국) (0) | 2009.06.15 |
호복胡服 (0) | 2009.06.10 |
고려시대 복식 (0) | 2009.04.11 |
한복의 유래 (0) | 2009.04.11 |
댓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