본문 바로가기
  • 의미의 공간
  • 자연과 인간
중국미술

중국전래인물화: 동진권

by 8866 2010. 1. 16.

 

 

  중국전래인물화

  동진권

  중국어원문

 

中国传世人物画:东晋卷

作者:佚名  来源:拙风文化网

顾恺之列女传

  《列女传》东晋 顾恺之 宋人摹本 绢本设色 纵25.8厘米 横470.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根据汉刘向所著的《古列女传》人物故事而创作,内容是颂扬与标榜妇女的明智美德。现在画面绘有28人,分八段,每段书有人名和颂辞。用较粗的“铁线描”,线条刚劲凝重,人物面部、衣褶等处运用了晕染法。顾恺之在人物画创作上提出的“以形写神”、“悟对通神”等要求,在此图中处理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表现人物的性格神态上,同样有生动形象的体现。如在“卫灵夫人”一段中,画卫灵公与夫人相悟对,他既流露出内心对夫人识别贤德的明智感到惊喜,为不失自己身份又故作镇静。

顾恺之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东晋 顾恺之 唐人摹本 绢本设色 纵25厘米 横349厘米 英国伦敦博物馆藏

  顾恺之(345~406),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人(今江苏无锡),义熙中为散骑常侍,博学多才,诗文书画皆能。画风细劲柔和,笔墨连绵不缀,有“游丝描"之称,提出“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此画根据西晋张华的《女史箴》一文所绘。张华原文歌颂古代具有贤德的宫廷“女史”(即女官),宣扬宫廷妇女应遵守的道德规范,据传是为了讽谏放荡性妒、擅权祸国的贾皇后。全卷共12段,现存9段,每段后有“箴”文。存世9段的内容分别描写“冯媛当熊”、“班姬辞辇”、“修容饰性”、“同裘以疑”、“微言荣辱”、“专宠渎欢”、“靖恭自思”和“女史司箴”等。此长卷背景空白,重点刻画人物,对人物神态的表达尤为重视。线描用笔如“春蚕吐丝”、“紧劲联绵”等。

顾恺之女史箴图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顾恺之女史箴图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顾恺之女史箴图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顾恺之女史箴图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顾恺之女史箴图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顾恺之女史箴图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顾恺之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东晋 顾恺之 宋人摹本 绢本设色 纵27.1厘米 横572.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洛神赋图》为宋代摹本,保留着魏晋六朝的画风,最接近原作。此画是以魏国的杰出诗人曹植的名篇《洛神赋》为蓝本创作的。《洛神赋》以浪漫主义手法,描写曹植与洛水女神之间的爱情故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富有诗意地表达了原作的意境。此长卷采用连环画的形式,随着环境的变化让曹植和洛神重复出现。原赋中对洛神的描写,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皎若太阳升朝霞”等,以及对人物关系的描写,在画中都有生动入神的体现。此画用色凝重古朴,具有工笔重彩画的特色。作为衬托的山水树石均用线勾勒,而无皴擦,与画史所记载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时代风格相吻合。

顾恺之洛神赋图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顾恺之洛神赋图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顾恺之洛神赋图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顾恺之洛神赋图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顾恺之洛神赋图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顾恺之洛神赋图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顾恺之斫琴图

  《斫琴图》东晋 顾恺之 宋人摹本 绢本设色 纵29.4厘米 横130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斫琴图》描绘古代文人学士正在制作音色优美、颇具魅力的古琴的场景。画中有14人,或断板、或制弦、或试琴、或旁观指挥,还有几位侍者(或学徒)执扇或捧场。因画中表现的多是文人,所以都长眉修目、面容方整、表情肃穆、气宇轩昂、风度文雅。人物衣纹的线条细劲挺秀,颇具艺术表现力。此画与顾恺之的其他作品一样, 画面中如春蚕吐丝般的线条既能传神地勾勒出人物的形象特征,也能恰到好处地把握人物的内在性情。

'중국미술'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중국전래인물화: 서한권  (0) 2010.01.16
중국전래인물화: 동한권  (0) 2010.01.16
중국전래인물화: 북위권  (0) 2010.01.16
중국전래인물화: 북제권  (0) 2010.01.16
중국전래인물화: 량권  (0) 2010.01.15

댓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