중국전래인물화
당대권 2
중국어원문
中国传世人物画:唐代卷(二) |
作者:佚名 来源:拙风文化网 |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舞乐屏风》唐 绢本设色 纵46厘米 横22厘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此《舞乐屏风》系吐鲁番阿斯塔那230号墓出土,墓主人为高昌左卫大将军张雄之孙张礼臣。该墓共出土舞乐屏风六扇,屏风上画二舞伎四乐伎,每扇一人,左右相向而立。此图即为右边舞伎,其鬓发高挽,额描花钿,曲眉凤目,面颊丰腴,身穿蓝地卷草纹白袄,锦袖红裳,整个人物显得飘逸俊美,婀娜多姿。此图属初唐时期的绘风典范,这种对于世俗题材的倾向揭示了一个重要现象:唐朝的审美已从政治题材转向于世俗题材,威严的文臣武将被秀丽的宫廷妇女所代替。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弈棋仕女图》唐 绢本设色 纵63厘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此图系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墓主张氏是武则天时安西都护府的官员,曾被授予上柱国勋爵。此画原为木框联屏,出土时已破碎,经修复,重现了大体完整的十一位妇女、儿童形象,描绘贵族妇女家庭生活场面,此幅弈棋仕女是整个画面的中心。她美鬓高耸,簪花耀顶,眉毛为当时流行的到八字晕饰,面色红润,丰盈肥美,上穿绯地蓝花袄,并有白纱披肩,下着绿花罗裙,从着装上看来她可能是六品官的妻子。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双骑图》唐 韦偃 绢本设色 纵31厘米 横44.5厘米 台北故宫博院藏 韦偃,生卒年不详,唐代画家。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据成都(今属四川)。擅山水、人物。张彦远论其画谓:“点簇鞍马人物,山水烟云,千变万态,山以墨斡,水以手擦,曲尽其妙,宛然如真。”此图表现两位骑手各乘一马,并辔狂纵的情景。画中构图、造型、用笔显示了韦偃的艺术风格。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胡服美人图》唐 佚名 屏 绢本设色 纵15.7厘米 此系残存的绢画。解放前由日本大谷光瑞的“大谷探险队”在阿斯塔那墓中发掘盗走。应是屏风画残片。根据同期出土的记载文字,应作于704年左右。此残片上的人物为舞伎像。画中人物富于肉感,造型雍容华贵,体态婀娜,面容丰腴,服饰艳丽,动势自如,因为身着胡服,更有一种异域风情跃然画面。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侍马图》唐 佚名 屏风 绢本设色 纵53.7厘米 横23.6厘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这是一幅具有浓郁西域风情的侍马图,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188号墓出土,共八扇木框紫绫边牧马屏风,每扇均绘有鞍马和侍马人。西域之马与中原之马的确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画家的笔下表现得更强健挺拔。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反弹琵琶图》唐 佚名 壁画 甘肃敦煌莫高窟112窟 此图见于莫高窟112窟的《伎乐图》,为该窟《西方净土变》的一部分。表现伎乐天神态悠闲雍容、落落大方,手持琵琶,半裸着上身翩翩翻飞,天衣裙裾如游龙惊凤,摇曳生姿,项饰臂钏则在飞动中叮当作响,别饶清韵。突然,她一举足一顿地,一个出胯旋身使出了“反弹琵琶”的绝技——于是,整个天国为之惊羡不已,时间也不再流逝。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引路菩萨图》唐 佚名 绢本设色 纵80.5厘米 横53.8厘米 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藏 此画发现于敦煌藏经洞。本幅描绘菩萨为亡灵引路升天国的场面。上有“引路菩(萨)”的题记。前面领路的大菩萨右手执香炉,左手持莲花,莲花旁垂下白幡。菩萨后面跟随的女子为死者生前的形象,人物形象丰腴饱满,洁白晶莹的肌肤闪耀着青春美的光彩,有“周家样”之风。线描写实明快、流畅飞动,接笔处不露痕迹,一气呵成。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引路菩萨图》唐 佚名 绢本设色 纵80.5厘米 横53.8厘米 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藏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金刚力士像》唐 佚名 绢本设色 纵64厘米 横18.5厘米 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藏 此图发现于敦煌藏经洞。左边力士属于力量内敛型的。然而无处不在的肌肉的体量感又很好地体现了金刚力士的刚毅雄健。右边力士脾气暴躁,性格刚烈,疾恶如仇。那种外在的咄咄逼人和不可阻挡的造势与左边力士的内敛形成一种对比。作者在刻画力士形象时,用笔简练纯熟,酣畅淋漓中的略带方折,对刻画金刚力士的勇武形象更为有利。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观世音像》唐 佚名 壁画 纵127.6厘米 横89.2厘米 美国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藏 在此画中,艺人以巧妙的构思和精练的手法,成功地完成了人物形象——观世音的塑造,又生动地表述了自己的审美和情感表现,这在宗教绘画中的确难能可贵。据考证系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25)壁画断片之下层剥出者,按照一般寺院壁画涂抹重画的时间及其画风推断,当为晚唐作品。色泽十分鲜艳得益于被长期被封闭在下层,观音面相也十分俊美生动,舞姿潇洒飘逸,体态优美,颇富美感。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说法图》唐 佚名 麻布 设色 纵21.5厘米 横16.8厘米 德国柏林印度美术馆藏 此图中婆罗门形象很有西域人的装束,佛陀却是典型的中国本土程式。画中线描细丽,人物姿态优美,天衣飘动,是唐代宗教画的上乘之作。此图应为说法图的一个残部。此残像二十世纪初出于新疆吐鲁番地区,被德国人掠走。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树下美人图》唐 佚名 屏 纸本设色 纵140厘米 横54.9厘米 日本热海美术馆藏 观此图,人物宽袍大袖、天衣飘扬,饶有“吴带当风”的韵致,体现了唐代佛教绘画形式民族化的特色。画面赋以石绿、赭黄、铅白为主调,使热烈的画面的格调显得更加典雅、妩媚。此画为新疆阿斯塔那墓出土的纸本屏风画之一。画面上一体态丰满的女子,着长裙披帛,全身敷以朱色。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各国供养人》唐 佚名 壁画 纵95厘米 横80厘米 甘肃敦煌莫高窟103窟 此图是《维摩诘图》的一部分。描述维摩诘与文殊师利辩法之时,各国供养人皆往探视、恭敬礼佛的神情。供养人中有“昆仑奴”、“婆罗门”、西域胡人等。他们戴不同的帽子,着式样色泽各异的服饰,画家用细腻的画风,将浓郁的生活气息尽现画面。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各国王子图》唐 佚名 壁画 尺寸不详 甘肃敦煌莫高窟65窟 此窟以建筑、塑像和壁画三位一体来综合表现佛祖涅时的情景。长方型的穹顶窟中,灵台上塑涅佛像,周围则画满悼念的僧众和各国王子。各国王子在佛祖涅后痛不欲生的表情刻画得很是逼真写实,画面充盈着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且,画家对各种服装的描绘也很见功力。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男侍从图》唐 杨訾杨瑾 壁画 纵157厘米 横138厘米 陕西唐李重润墓 画中人物多作直立状,形象质朴。线条简练遒劲,继承了汉魏疏放一路的画风。除勾线外,在人物面部的两鬓、眉间、脸颊及衣褶处敷色,使之具有立体感。此图画七位高大的内侍,他们双手持笏,举在胸前,每人身穿圆领口长袍,腰间扎黑色皮腰带,脚穿黑色靴,分两排站立,神态各异。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骑马人物图》唐 佚名 纸本 水墨设色 纵13厘米 横20厘米 法国吉美国立东方美术馆藏 图中状写了两位装束、神态各异的骑马人。前面一位着带有斗篷的长袍和帽子;后面一位双手持杖,着圆领长衫,戴冠。从神态和举止来看,前者明显为主人,而从后者的谨小慎微和虔诚中可看出他的仆役身份。该图原出自莫高窟藏经洞,二十世纪初为法国人伯希和掠走。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宾客图》唐 佚名 壁画 纵187厘米 横342厘米 陕西唐李贤墓 在唐代李贤墓的墓道东西壁各绘一幅礼宾图,这里选的是东壁的一幅。画中以鸿胪寺官员为前导,据袍服颜色推断为四或五品官,正引导三位外国或国内少数民族宾官。画面礼宾官与使节位置,主次分明,安排得当。根据人物官品、国别、民族特征而随类赋彩。体现了唐代艺术家在刻画人物的不同身份和内在特征方面具有了高超的水平。 |
'중국미술'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중국전래인물화: 량권 (0) | 2010.01.15 |
---|---|
중국전래인물화: 수대권 (0) | 2010.01.15 |
중국전래인물화: 당대권 1 (0) | 2010.01.15 |
중국전래인물화: 오대권 (0) | 2010.01.15 |
중국전래인물화: 송대권 5 (0) | 2010.01.14 |
댓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