러시아역사
作者:潘德礼
第一节 上古简史
据考古发掘,大约几十万年前,在现今的俄罗斯境内就有人类居住了。此后在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在俄罗斯境内的不同地区均留有人类的遗迹:在伏尔加格勒附近山谷中发现有旧石器时代中期(10万年前到3万年前)的古人类石制简单工具;在顿河流域的一些地区发现有旧石器时代晚期(约3万年前到1.4万年前)古人类居住的窖穴;在第聂伯河石滩地区、奥卡河和伏尔加河上游发现有中石器时代(约公元前1.4万年前到公元前5000年)的弓箭、陶器;在俄罗斯南方和北方一些地区发现有新石器时代(在南方延续到公元前3000年,在北方延续到公元前2000年)的印有梳状花纹的陶器、石箭簇、石矛、渔网、渔网缍以及牛、猪、狗等家畜的骨骼等。
约公元前3000年,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青铜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在俄罗斯境内的主要表现是特里波里文化。特里波里文化的早期,人类社会发展处于母系氏族公社阶段,以后逐渐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
俄罗斯的地区发展并不平衡――北方的发展落后于南方,当南方进入青铜器时代后,北方森林地带仍处在新石器时代。在古代斯拉夫人出现以前,不同部落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存、征战,先后有居住在伏尔加河和奥卡河之间以及伏尔加河左岸地区的法齐扬诺沃部落、生活在楚瓦什地区的阿巴舍沃人、在黑海北岸居住的金麦里人等等,有公元前8世纪西徐亚人的入侵,公元前8~2世纪萨尔马特人的西进等等。 [1]
斯拉夫人最早居住在奥得河、维斯瓦河、第聂伯河和布洛河流域以及白俄罗斯南部一带,他们逐渐向周围扩展,西抵易北河,东至顿河、奥卡河、伏尔加河上游,北达波罗的海,南至喀尔巴阡山。公元1世纪前后,斯拉夫人逐渐分为东西两支。居住在第聂伯河中、上游,奥卡河、伏尔加河上游,西德维纳(道格瓦)河一带的斯拉夫人被称为东斯拉夫人。而生活在维斯瓦河、奥得河和易北河一带的斯拉夫人则被称为西斯拉夫人。民族大迁徙期间,上述两支斯拉夫人大批进入多瑙河流域和巴尔干半岛,从而在公元6、7世纪形成了南支斯拉夫人。
东斯拉夫人亦称安特人,他们是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的祖先。6世纪时,他们已经居住在西起德涅斯特河,东到第涅伯河以东和黑海北岸一带。他们从事农业和饲养家畜,狩猎、捕鱼。农业生产已开始使用铁制工具,如铁犁、铁镰、铁斧等。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和大麦。随着铁器的广泛应用和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了手工艺和商业。东斯拉夫人信奉多神教(язычество),崇拜神灵,把所有自然现象解释为神的作用,祭祀恶神和善神。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拜占庭成为欧洲奴隶主世界的主要堡垒。安特人同拜占庭进行频繁的贸易往来,他们出售粮食、毛皮和奴隶,换回各种手工艺品和钱币。6世纪以后,安特人也加入到民族大迁徙的行列中来,由此引发了斯拉夫人同拜占庭之间持续100余年的冲突、征战。最后,拜占庭击败了斯拉夫人。安特人被击败后,销声匿迹。200多年以后,罗斯人(Русь)开始见诸历史文献 [2] 。
“罗斯人本来是指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日耳曼部落――诺曼人(意为北方人)。他们以海上掠夺和贸易为职业。东斯拉夫人称他们为瓦良格人(意为商人)。芬兰人则称他们为罗斯人……9世纪时,瓦良格人南下征服东斯拉夫人。全部东斯拉夫人也都称为罗斯人。” [3] 西方史学著作中提到的维金人,即瓦良格人 [4] 。
6世纪以前,东斯拉夫人处于氏族社会阶段,血缘相近的氏族结合成部落,选举酋长为首,一切重大事情由部落会议决定。6~9世纪,东斯拉夫人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分为许多部落。到9世纪,东斯拉夫人的氏族制度趋于瓦解,各部落逐渐组合成若干个大部落联盟。
在第一个俄罗斯国家――基辅罗斯出现以前,8~9世纪东斯拉夫人主要有三个群体:北部群体包括斯洛温人和克里维奇人。斯洛温人分布在伊尔门湖、洛瓦梯河、沃尔霍夫和姆斯塔河一带。克里维奇人是东斯拉夫人最大的部落联盟,分布在第涅伯河、西德维纳河和伏尔加河三条河的上游一带。
东部群体包括维亚吉奇人、拉迪米奇人和谢维利安人。维亚吉奇人居住在奥卡河上游及其支流日兹德拉河和乌格拉河一带。拉迪米奇人居住在第涅伯河支流索日河流域。谢维利安人居住在第涅伯河支流杰斯纳河、塞伊姆河和苏拉河流域,是东斯拉夫人向东迁移最远的部落联盟。
西南群体分布在第涅伯河右岸,包括波利安人、德列弗利安人、乌里奇人、德列哥维奇人、特维尔茨人、杜列伯人和霍尔瓦特人。波利安人居住在第涅伯河中游。德列弗利安人居住在波利安人的西部和北部、罗斯河口和普里皮亚特河之间。乌里奇人和特维尔茨人最初居住在第涅伯河流域,后因草原游牧民族的骚扰,退到了布格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间。德列哥维奇人居住在普里皮亚特河左岸的沼泽地带。霍尔瓦特人居住在喀尔巴阡山北麓。杜列伯人的情况比较复杂,它曾是一个强大的东斯拉夫人部落,统治过其他斯拉夫人,组织了安特人同盟。6世纪时阿瓦尔人进攻安特人同盟,破坏了杜列伯人的领导地位,导致了杜列伯人的分裂。杜列伯人新的集合地依其所在地的名称,被称为布桑人和沃伦人。
西南群体中波利安人所居住的第涅伯河中游是东斯拉夫人的核心,经济和文化最为发达。部落联盟的中心基辅后来成为罗斯国家的首都。 [5]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东斯拉夫人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原来的氏族公社日趋瓦解。几个住在一起的家庭或几个分散的村落组成农村公社。这种村社,在南方称为维尔弗,在北方称为米尔,已经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是以地域关系为基础。在村社内部,牧场、森林、水源是公共财产,每个家庭有权在那里放牧、伐木、采集、狩猎、捕鱼。耕地也是集体财产,分配给各家庭使用,定期重新分配。产品归各家庭支配。这就产生了私有财产。” [6]
“私有财产的出现,造成各部落内部贫富的分化。原来作为农业和狩猎生产的组织者与劳动者的部落酋长利用职权,逐渐把肥沃的土地归自己使用,把掠夺得来的战利品攫为己有,并强迫战俘为自己劳动。他们便逐渐富裕起来。原来部落酋长的亲兵逐渐变为脱离生产劳动的特殊阶层,部落酋长依靠他们自立中心,发号施令。他们则依仗部落酋长的权势,逐渐把村社的土地、牧场等变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普通村社成员失去战士的身份,成为经营小块土地的农民,并且由于种种原因逐渐沦为被奴役的对象。这样,到了9世纪,东斯拉夫人各部落已经走完了漫长的原始公社社会,开始进入阶级社会。建立东斯拉夫人的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前提已经具备。” [7]
8世纪末、9世纪初,在当今俄罗斯境内出现了三个准国家组织:以基辅为中心的库雅巴、诺夫哥罗德地区的斯拉维亚和东部梁赞地区的阿尔塔尼亚。各部落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征战不息。公元862年,应诺夫哥罗德贵族邀请,瓦良格人首领留里克(Рюрик)率领一队瓦良格人武士队到诺夫哥罗德平息争端,顺势征服了诺夫哥罗德,自封为该国的王公(князь)。这个留里克(862~879年为诺夫哥罗德王公)就是后来统治俄国达700余年之久的留里克王朝的始祖。
第二节 中古简史
“从882到1242年期间,俄罗斯屈从于强大的外部影响:北方来的维金人首先把它锻炼成一个政治单位;然后它从南部的拜占庭接受了基督教;最后它被东方来的蒙古鞑靼人所推翻。” [1]
留里克去世后,其亲属奥列格(879~912,诺夫哥罗德、基辅王公)继承他的王公之位,开始对周围的斯拉夫部落发动一系列征战,先是征服了斯摩棱斯克,然后于 882年沿水路南下征服基辅,并将统治中心由诺夫哥罗德迁至基辅,建立了一个以基辅为中心的大公国,即基辅公国或“基辅罗斯”。基辅罗斯征服了周围各部落,包括波利安人、伊尔门湖地区斯拉夫人、拉迪米奇人和克里维奇人。基辅罗斯建国后不断进行对外战争。907年,奥列格率8,800人的军队和2000艘战船远征拜占庭,迫使拜占庭订立和约,缴纳96万格里夫纳贡银,并使罗斯商人获得免缴贸易税的权利。斯维雅托斯拉夫(965~972,基辅大公)统治时期,罗斯的疆土不断扩大,先后征服伏尔加河中下游、北高加索,打通了通往东方的道路,后又联合拜占庭,打败保加利亚,将领土扩张至多瑙河口。
外来的瓦良格人以及后来建立的留里克王朝并没有改变东斯拉夫人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反而自己渐渐被同化,在血统上与东斯拉夫人相融合,并接受其语言、文化和生活习惯,成为斯拉夫化的本地王朝。奥列格之后的基辅王公继续向周围扩展,他们还曾多次出征拜占庭。 基辅罗斯的版图东起喀尔巴阡山,西迄顿河,北起波罗的海南岸,南到黑海北岸。公元1000年左右,总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 [2]
到10世纪时,封建关系在基辅罗斯逐渐建立,形成了大土地占有制。公元988年,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978~1015,基辅大公)通过娶拜占庭皇帝的妹妹安娜公主为妻与拜占庭结成同盟,他本人加入希腊正教的基督教,并把基督教(东正教)定为罗斯的国教,强迫基辅市民在第涅伯河畔接受希腊牧师的洗礼,接着,罗斯各地居民也先后受洗,皈依东正教,在罗斯建立大主教区,大量兴修教堂和寺院。东正教的传播对基辅罗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巩固和发展了封建关系,加速了斯拉夫各部落的统一过程,扩大了罗斯与拜占庭以及西欧等国的文化联系。在弗拉基米尔的儿子雅罗斯拉夫(1015~1054,基辅大公)当政时期,基辅罗斯达到空前繁荣,编纂了第一部成文法典《雅罗斯拉夫法典》,并开始编写编年史。
11世纪时,基辅罗斯境内的大封建主势力不断增强,他们统治着大片领地和农民,拥有自己的武装,力图摆脱基辅大公的控制。被基辅罗斯征服的王公,也图谋恢复独立。基辅罗斯开始走向衰败。到12世纪时,基辅大公的政权名存实亡,形成许多独立的公国,开始了封建分裂时期。在这些独立的公国中较大的有12个:基辅公国、契尔尼哥夫公国、佩列雅斯拉夫公国、斯摩棱斯克公国、木罗姆-梁赞公国、图罗夫-平斯克公国、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公国、加利奇-沃伦公国、波洛茨克-明斯克公国、诺夫哥罗德-谢维尔斯克公国、特穆塔拉干公国、诺夫哥罗德共和国等。最初,这些公国还在名义上承认基辅大公为宗主,后来完全独立,基辅国家彻底解体。13世纪,各公国之间不断混战,时有分合,无力抵御外敌。南方草原的突厥游牧部落波洛伏齐人乘机入侵,几乎未遇到任何抵抗,便占领和破坏了基辅城。战争频仍,荒歉相继,土地荒芜,商业随之衰落,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加之封建主和富商的重重盘剥激起了人民的起义反抗,大批农民逃往东北部奥卡河和伏尔加河一带。基辅失去了以往在罗斯政治和经济上的中心地位。 13世纪初,当罗斯各王公还在混战不已的时候,蒙古乞颜部孛儿只斤氏的铁木真(1162~1227)几经征战统一了蒙古各部,当选蒙古大汗,号称成吉思汗。此后日益强大的蒙古鞑靼人开始了东征西讨。1218~1223年,成吉思汗结束了对中国北方的战争后,亲率蒙古鞑靼大军开始第一次西征,一路破城夺关,征服了中亚各国。越过高加索山后逼近罗斯。1223年5月31日,蒙古军在卡尔卡河畔大败罗斯各公国军队和波洛夫齐人的联军。是役,六位罗斯王公阵亡。
成吉思汗的去世并未阻止蒙古鞑靼人西进的步伐,蒙古大军在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的率领下在1235~1242年开始了第二次西征。随着蒙古大军的到来,罗斯军队望风披靡,一座座城市相继陷落,一个个公国先后臣服。蒙古军队一直推进到伏尔加河东岸,并于1240年11月占领了基辅,之后相继占领弗拉基米尔(沃伦)、加利奇等城市。1243年,拔都在伏尔加河下游建立了金帐(钦察)汗国,定都萨莱。罗斯各公国都成为它的藩属,王公必须向拔都纳贡,并取得“封诰”才能继续统治自己的公国。蒙古鞑靼人对罗斯的统治持续两个多世纪,其间当地人民反抗蒙古鞑靼人统治的斗争不断,而罗斯的王公贵族则更多的是与蒙古鞑靼人合作、讨封,借蒙古鞑靼人之手壮大自己势力,维持其对人民的统治。
当东北罗斯遭受蒙古鞑靼人奴役的时候,西北罗斯各公国还受到瑞典和日耳曼骑士团(十字军的一支)、立陶宛、波兰等国的侵袭。14世纪时,罗斯的土地分成三大部分。东北罗斯包括弗拉基米尔—苏茨达尔公国和诺夫哥罗德被金帐汗国所控制;西南包括基辅、车尔尼哥夫、斯摩棱斯克、波洛茨克等为立陶宛大公所有;而加利支则属于波兰。15世纪时,东斯拉夫人的三大民族即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分别在东北、西北、西南三个地区逐渐形成。
外来侵略、封建割据、连年混战,特别是蒙古鞑靼人对罗斯达240年之久的统治,对罗斯只有索贡掠夺,完全不管其生产建设,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使罗斯经济和文化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然而,在反抗外族奴役和封建压迫的斗争中,社会还是在艰难地进步。结束国内分裂、抗击外来侵略是人民的愿望,更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正是因此,14~15世纪莫斯科公国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东北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反抗蒙古鞑靼人统治的中流砥柱。
莫斯科城奠基于1147年,13世纪建立的以莫斯科为中心的莫斯科公国,当时的领土面积只有1300平方公里,因其地理位置重要,四周又有其他公国作屏障,居民生活比较安定。在蒙古鞑靼人统治时期,莫斯科公国偏安一隅,又得交通和商业之便利,逐渐强盛起来。
从14世纪开始,罗斯各公国的经济联系有较大的发展,为俄罗斯国家的统一建立了基础。莫斯科公国骗取蒙古鞑靼统治者的信任,支持并依仗教会的势力,逐渐开始对邻近公国的兼并。达尼尔(1283~1303,莫斯科王公)在位时期,莫斯科公国先后兼并了科洛姆纳(1300年)、佩列雅斯拉夫尔(1302年)和莫扎伊斯克(1303年),使其领土面积几乎扩大了两倍。
莫斯科公国的崛起始于伊凡.卡里达(1325~1328,莫斯科王公;1328~1340,弗拉基米尔大公)。伊凡.卡里达擅长搜刮民财,从蒙古鞑靼统治者委托他征收的贡赋中截留部分金钱,并不惜用积累的财富贿赂蒙古鞑靼大汗及其妻妾、近臣,从而获得“钱袋”的绰号。正如马克思所说,伊凡.卡里达不惜“充当汗的卑鄙工具,从而窃取汗的权力,然后用以对付同他竞争的王公们和他自己的臣民”,“他用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是钱袋而不是刀剑”。 [3] 伊凡.卡里达的“战术”取得了成果,他不仅利用蒙古鞑靼统治者的信任获取了弗拉基米尔大公的封号,获得了代蒙古鞑靼人征收全罗斯贡赋的权力,而且还利用蒙古鞑靼人的军队镇压特维尔人民反抗蒙古鞑靼统治者的起义,借以削弱自己的强邻特维尔公国,从而壮大了自己。他一贯坚持削弱周边其他公国的政策,与教会联盟,扩大影响,借助从蒙古鞑靼人那里“买来的”名头和权力,出兵诺夫哥罗德要求贡银,在罗斯托夫王公的领地上派遣自己的总督,在加利奇、科斯特罗马、弗拉基米尔等地购买村落,征收赋税,征募军队,迫使苏兹达尔、梁赞、白湖等地王公屈服于自己。 “奴才”和君主的巧妙集合,使得莫斯科公国以及罗斯较少地受到金帐汗国蒙古鞑靼统治者的袭击,从而为罗斯发展经济、休养生息赢得了时间。伊凡.卡里达的继任者也奉行了这种政策。
到季米特里.伊凡诺维奇(1359~1389,弗拉基米尔-莫斯科大公)继位时,莫斯科公国的实力进一步增强,而这时金帐汗国却因内讧日渐削弱。季米特里继续与邻近各公国作战,先后迫使诺夫哥罗德和特维尔臣服自己。这使蒙古鞑靼统治者感到不安,并派兵讨伐。1380年9月,在顿河流域的库利科沃战役中,季米特里大败蒙古鞑靼军,沉重打击了金帐汗国,使其统治从此一蹶不振。季米特里也因此获得“顿斯科伊”(顿河王)的尊称。
到伊凡三世(1462~1505,莫斯科大公)统治时期,先后占领雅罗斯拉夫公国、罗斯托夫公国和诺夫哥罗德共和国。1478年,伊凡三世利用金帐汗国内部分裂之机,停止对金帐汗国纳贡。1480年,蒙古鞑靼军为勒索贡赋,进抵奥卡河,威逼莫斯科。犹豫不决的伊凡三世在民众的压力下最终决心与蒙古鞑靼人一战。战事拖到11月,被饥寒所困的蒙古鞑靼军大败于莫斯科军队。此后,金帐汗国分裂为几个小汗国,国力日衰,从而结束了蒙古鞑靼人对罗斯长达240年(1240~1480)的统治。
伊凡三世在摆脱蒙古鞑靼人统治,实现国家统一的同时,还竭力向北方、乌拉尔、伏尔加河一带扩张。在征服了诺夫哥罗德后,又吞并了卡累利阿人的土地,侵入彼尔姆地区。1483年,莫斯科军队远征托博尔河、额尔齐斯河、鄂毕河,迫使当地王公屈从于莫斯科。通过多次征讨,基本上将东北罗斯的土地统一于莫斯科公国的版图之内,1485年莫斯科大公正式称“全罗斯”大公。
此后,莫斯科军队拓疆辟壤,越过乌拉尔,征服当地王公。伊凡三世还通过扶持傀儡的手段,控制了喀山汗国,并与波兰―立陶宛争雄。1500~1503年夺取了奥卡河和杰斯纳河上游的大片土地,为后来吞并乌克兰、白俄罗斯的土地,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奠定了基础。
伊凡三世统一各公国后,有时也自称“沙皇”,把拜占庭的双头鹰作为本国的国徽。原来独立的王公都成为他手下的大贵族,他们参加“大贵族杜马”(杜马即咨询会议),与大公共商国家大事。各地区由大公任命总督去治理。伊凡三世还组建了一只强大的军队,颁布全国统一的法典,奠定了俄国专制制度的基础。
伊凡三世之子瓦西里三世(1505~1533,莫斯科大公)1510年兼并普斯科夫,1514年从立陶宛手中夺取斯摩棱斯克,1521年兼并梁赞公国,最终完成了俄罗斯的统一大业。使北至白海,南及奥卡河,西抵第聂伯河上游,东达北乌拉尔山脉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俄罗斯国家。俄罗斯统一国家的出现,伴随着中央集权统治制度的建立,莫斯科大公成为俄罗斯国家的唯一君主。
从1462年到1533年,俄罗斯国家的领土从43万平方公里扩大到280万平方公里,成为欧洲幅员最大的国家。 [4]
伊凡四世(1533~1547,莫斯科大公,1547~1584,沙皇)史称“伊凡雷帝”或“恐怖的伊凡”,1547年加冕为沙皇。他在位期间竭力加强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抑制大贵族的权势,为此曾经实行沙皇特辖区制,为镇压大贵族的反抗一度还成立了由中小贵族组成的特辖军团。伊凡四世消灭了封建割据的残余,加强了俄罗斯国家的统一,并先后征服了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使整个伏尔加河流域并入了莫斯科公国的版图,并打开了通向里海和西伯利亚的通道。1581年,以叶尔马克为首的哥萨克队伍开始越过乌拉尔山脉,进入亚洲,向东扩张。
伊凡四世的扩张也不是没有遇到阻力,立沃尼亚 [5] 战争历时25年(1558~1583年),战事反复,开始时俄军取得一些胜利,1561年、1563年连续击败立沃尼亚骑士团,占领芬兰湾南岸大片土地。然而,在瑞典、丹麦、波兰和立陶宛联合出兵干涉下,加之克里木汗国和土耳其的袭扰,俄军最终战败,不得不先后与波兰(1582年)、瑞典(1583年)签订停战协定,被迫放弃了所占领土,俄罗斯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的努力受挫。
伊凡四世去世后,长子继承了王位,但其身后无子嗣,次子又幼年早亡。伊凡四世的长子去世后,贵族们推举外戚的贵族鲍里斯.戈杜诺夫(1598~1605在位)为沙皇。他的即位引起了大贵族的忌恨。贵族之间互相倾轧,政局混乱。随着沙皇专制制度的确立和加强,沙皇俄国国内的阶级压迫也日趋残酷。民不聊生的农民不断揭竿而起,发动反压迫、反封建的起义,如1603年的赫洛普卡起义,1606~1607年的波洛特尼科夫起义。17世纪初,俄国先后出现了两个自称是伊凡四世之子季米特里的人,他们利用人民对当局的不满,进军莫斯科企图夺取政权。波兰国王借机加以支持并率兵进军莫斯科。俄国人民组织了义勇军抗击波兰的入侵,终于赶走了波兰人。
抗击波兰侵略者的斗争胜利后,1613年1月,在莫斯科召开“缙绅会议”选举沙皇,2月7日缙绅会议多数代表选举罗曼诺夫家族的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1613~1645,沙皇)为沙皇,27日米哈伊尔.罗曼诺夫正式即位,由此开始了罗曼诺夫王朝对俄国长达300余年的统治。
米哈伊尔.罗曼诺夫把大量土地分赐给对建立新王朝有功的小贵族,并加强了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从法律上最终确立农奴制度。农民被固定在庄园里,完全隶属于封建地主,可以被任意买卖或转让。因此,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罗曼诺夫王朝建立后,一方面先后与瑞典、波兰作战,收复国土,另一方面致力于恢复和加强中央集权和农奴制度,血腥镇压了农民起义。1649年颁布的法典规定沙皇有绝对的权力,其意志就是法律,一切大小贵族在沙皇面前都要自称奴仆。
17世纪,俄国的对外政策逐渐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从自卫防御转变为侵略扩张。不断派兵向西伯利亚全境推进,1639年发展到西伯利亚东部的鄂霍茨克海岸,开始进犯中国黑龙江流域。1654~1667年俄国同波兰进行了13年战争,由于当时国内国际条件所限,俄国最后同波兰签订了停战协定,俄国收复了斯摩棱斯克、契尔尼哥夫、谢维尔斯克和斯塔罗杜勃等西部地区,占有了第涅伯河左岸的乌克兰。第涅伯河右岸的基辅及其附近地区由俄军占领二年,但实际上被俄国永久占有。根据停战协议,乌克兰被分为两部分:第涅伯河左岸(即东乌克兰)归俄国,第涅伯河右岸(即西乌克兰)归波兰。直到18世纪末,叶卡捷琳娜二世通过三次瓜分波兰,俄国才实现了吞并全部乌克兰的目标。 [6]
17世纪中期,俄国东正教牧首尼康进行宗教改革,引起教会的分裂。尼康还提出“教权高于皇权”,插手世俗事务,与沙皇争夺权利,最终被免职流放。
第三节 近代简史
17世纪后期,封建制在西欧国家已基本瓦解,而此时的沙皇俄国仍在极力维护并加强农奴制,致使俄国的生产力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当时的俄国,农业落后,手工业作坊刚刚开始建立,大部分工业品依赖进口,国家军队力量薄弱,政治腐败,宫庭内部为夺取王位而明争暗斗。由于农奴制压迫的不断加强,人民的不满情绪和反抗日益增长。俄国的农民运动此伏彼起,遍及全国。1670~1671年的斯捷潘.拉辛农民起义虽然最终被沙皇政府镇压了下去,但它仍然给予俄国封建制以沉重的打击。
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即彼得一世(1682~1725,沙皇、皇帝)是一位俄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君主,1682年即位时年仅十岁,1689年他挫败异母姐姐索菲娅公主的政变阴谋,正式开始执政。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效法西欧,对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彼得一世废除了经常干预皇权的大贵族杜马,整顿税务机关,指定9个大臣组成参政院(сенат),作为最高管理机关,负责拟定法令,监督行政、司法、税收、外交、军事、工商等事务。设立12个院(коллегия)代替以往机构重叠臃肿的50个衙门机构。为了有效地监督法令的执行,在中央设立监察总署,在各省设监察官。在地方行政管理上,1719年他将全国划为11个省( гу-берния),省下又分省区(провинция),省长都直接隶属中央。彼得一世废除东正教牧首职务,取消教会独立性,改由政府任命的神圣议院管理教会事务。
在军事方面,他解散射击军,实行召募制,组建正规军团,建立起拥有步兵、骑兵、炮兵诸兵种的13万人的陆军常备军和一支拥有48艘战船的海军,开设了许多军需工场,创办海军和炮兵等军事学校。
彼得的行政改革冲破了由来已久的门阀观念,一改过去以门第取仕的传统,建立了论功取仕、量才施用的官僚制度。1722年1月彼得政府颁布了关于“官秩表”的法令,将全部文武官员分成14个等级。根据这项法令,非贵族出身的人只要获得八等官衔,便可得到贵族称号。从而保证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出身卑微之士登上高位,促进了行政部门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军队战斗力的加强。
彼得一世注重兴办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事业,1724年1月他颁布建立俄国科学院的命令,据此创办了科学院和各种专门学校,又派遣许多贵族子弟出国学习。彼得一世当政时期,进行了文字改革,简化了俄文字母,奖励翻译西欧著作,创办了俄国第一份报纸。此外。还进行了历法改革,采用欧洲通用的儒略历(юлианский календарь)。兴办工业,设立纺织、制革、造纸等工场200处,为以后俄国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彼得一世在位期间,多次发生宫廷斗争以及反对改革的阴谋。在彼得当政之初,1689年便镇压了射击军兵变,严厉惩处了索菲娅公主等人。同年秋天,又把与保守的贵族势力有密切联系的皇后叶芙朵基娅.洛普希娜(彼得一世的第一个妻子)放逐到苏兹达尔修道院。彼得一世的改革触及了达官贵人的利益,遭致贵族的反对,他们利用皇太子妄图废除新政,恢复旧制度。鉴于皇太子阿列克塞的叛国事件,彼得一世于1722年2月25日颁布了王位继承法,废除了传统的王位继承原则,规定在位皇帝可以自由选择王位继承人,还可以改换已指定的王位继承人。 [1]
彼得一世的改革是在从事对外战争的状态下进行的,通过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强了国力,进一步强化了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对外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取得通向西欧的出海口,彼得一世于1695和1696年两度进兵亚速夫,同土耳其作战,终未取得出海口。其后,彼得一世与丹麦和波兰结成同盟,于1700年发动了同瑞典历时21年的“北方战争”,俄国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1721年9月10日逼迫瑞典签订了《尼施塔特和约》。俄国夺得芬兰湾、里加湾、卡累利阿、爱沙尼亚以及拉脱维亚的大部分地区。彼得一世终于实现了几代沙皇梦寐以求的夺取出海口的愿望,在北方获得了出海口,密切了与欧洲各国的联系,成为世界强国之一。战争期间彼得一世于1712年迁都涅瓦河口的彼得堡,从此彼得堡逐渐成为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彼得一世于1721年改称皇帝(但一般仍称沙皇),俄罗斯也开始称为俄罗斯帝国。
早在17世纪中叶,当沙皇俄国的势力抵达东西伯利亚后,便开始进犯中国黑龙江流域。1643年,雅库斯克督军彼得.戈洛文派遣瓦西里.波雅尔科夫率132人翻越外兴安岭,闯入中国境内,遭达斡尔人抗击,被迫后撤。1650年,叶菲罗.哈巴罗夫武装入侵黑龙江流域。1651年,哈巴罗夫打败了达斡尔人,占领了雅克萨城,取名阿尔巴津。1654年,奥努弗里.斯捷潘诺夫接替哈巴罗夫为俄军头领。1658年,这股侵略者被清军歼灭。此后,俄国侵略者又以叶尼塞斯克为基地,发兵从贝加尔湖地区不断向东推进,深入到石勒喀河中国蒙古族茂名安部的游牧区,占领了尼布楚(涅尔琴斯克),在该地修筑城堡,被当地通古斯人摧毁,俄军重建尼布楚。1664年喀尔喀蒙古人围困尼布楚,1665年切尔尼果夫一伙在中国雅克萨故址重建阿尔巴津。在彼得一世当政期间,清军曾于1685年和1686年发动了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几乎全歼俄国侵略军。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明确规定外兴安岭以南的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是中国领土。 [2] 在向南进军受阻后,俄国的“开拓者们”又转而北上,18世纪初跨越白令海峡登上北美大陆。
彼得一世去世后,屡次发生宫廷政变,皇位更迭频繁。1761年彼得一世的外孙彼得三世即位。其妻叶卡捷琳娜于1762年利用沙皇的近卫军发动宫廷政变,废黜了彼得三世,取而代之,登上王位,称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期间,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扩大了贵族地主的特权,把80万国家农民赏赐给贵族,并免除贵族服军役和担任公职的义务。实行农奴制的地区扩大到乌克兰以及顿河、伏尔加河流域,贵族的私有农奴已占全部农民人口一半以上。颁布法令使地主有权流放农民服苦役,并禁止农民对地主作任何控诉。农奴除为地主服劳役外,还须向政府缴纳人头税,服兵役和其他徭役。残酷的压迫激起了俄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普加乔夫领导的起义(1773~1774)。起义者提出“土地与自由”的口号,主张把耕地、牧场交给人民,废除“人丁税”,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然而,最终起义被残酷镇压了下去。
出身于德意志一公爵之家的叶卡捷琳娜二世为俄国的强盛,特别是其领土的扩张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她当政期间,沙皇俄国伙同普鲁士、奥地利一起三次瓜分波兰(1772年、1793年、1795年),把白俄罗斯、立陶宛等地并入俄国。在沙皇俄国的历史上与土耳其的战争共进行过9次,其中两次发生在叶卡捷琳娜二世当政时期,而且都取得了“辉煌”的战绩:通过1768~1774年的俄土战争,沙皇俄国夺得了黑海和第涅伯河口和克里米亚一带,并在土耳其境内攫得了航行和宗教特权;通过1787~1791年的俄土战争,沙皇俄国夺得了南布格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的大片土地,并把克里米亚正式纳入俄国版图。
保罗一世(1796~1801年)推行对内对外政策招致军人们的不满,在英国大使馆的参与下,近卫军和军官们阴谋推翻他的统治。1801年3月23日夜,保罗被几名军官杀死。其子亚历山大一世(1801~1825年)继位。在他执政期间,继续推行了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对外扩张政策。1808年2月发动了对瑞典的战争,迫使瑞典把整个芬兰割让给俄国。1801~1813年,通过对伊朗和土耳其的战争,先后将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并入俄国版图,还迫使土耳其割让比萨拉比亚。1812年,法国皇帝拿破仑率军进犯俄国,俄国人民开始了抗击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战争。1813年,俄军取得了抗击法军侵略者的胜利,把法军赶出了俄国。在追击法军的途中,俄军进入波兰和普鲁士。1814年亚历山大一世亲率反法联军进入巴黎。1815年,沙皇俄国与普鲁士和奥地利缔结“神圣同盟”,俨然成了欧洲霸主,波兰的大部分领土被划归俄国。
19世纪初,俄国所辖领土除原来俄罗斯人居住地外,还包括已经并入俄国版图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北高加索、西部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和极北地带。19世纪上半期,俄国又把芬兰、比萨拉比亚、维斯瓦河一带的波兰领土、南高加索(阿扎里和巴统除外)、整个哈萨克斯坦并入自己的版图,领土约增加五分之一,面积约1,800万平方俄里。全国总人口在1815年有4,500万,1835年增加到6,000万,1858年达7,400万。 [3]
18世纪末,资本主义在俄国有了很大发展。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及其思想的影响下,俄国贵族中,尤其是在1813年远征欧洲归来的青年军官中,出现了一批革命者。这些进步的贵族青年组织了革命团体“北方协会”、“南方协会”,主张废除腐朽的农奴制和专制制度,代之以君主立宪制。1825年,亚历山大一世突然逝世,新沙皇尼古拉一世即位。12月14日(俄历),“北方协会”成员利用向新沙皇宣誓的机会,把他们的团队拉到参政院广场要求沙皇实行立宪。“南方协会”在乌克兰也发动起义。尼古拉一世调动军队进行了镇压,起义遭到失败,彼斯捷尔、穆拉维约夫等5人被处死,100余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因为起义发生在12月,故起义者被称为“十二月党人”。
尼古拉一世在镇压了十二月党人以后,进一步加强了专制制度。在国内组建了宪兵队和秘密政治警察,严密监视人民的思想和行动。在国际上积极干预欧洲各国的革命。1848年欧洲各国相继爆发革命,尼古拉一世帮助奥地利的统治者镇压维也纳的革命,反对意大利和匈牙利的民族解放运动。沙皇俄国成为了欧洲的“宪兵”。尼古拉一世还进一步向东方和南方扩张。他征服了中亚诸汗国,把哈萨克和吉尔吉斯草原置于俄国的统治之下。他还用军队和堡垒征服了高加索东北部,通过对伊朗和土耳其的战争兼并了东亚美尼亚和高加索的黑海沿岸。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在俄国不断发展,而农奴制度却严重阻碍着俄国的发展。广大农奴、资产阶级和自由派地主对废除农奴制的要求日益强烈。废除农奴制已势在必行。1853~1856年俄国在同英国、法国、土耳其、撒丁王国之间进行的克里米亚战争中遭遇败绩,充分暴露出沙皇专制制度和腐朽的农奴制度的落后性,俄国农民运动日益高涨。在此背景下,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855~1881年)于1861年2月19日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宣言和法令。法令规定,农民享有人身自由,但农民必须向地主交付赎金。截止1905年,农民交付赎金20亿卢布以上。废除农奴制后,农民的土地比从前所种的土地减少了1/5。最好的土地还是归地主所有。
亚历山大二世在位期间,从中国东北和西北部割走了150万平方公里,并在1865~1876年间吞并了中亚的浩罕、布哈拉、希瓦三个汗国。1881年即位的亚历山大三世占领了土库曼,彻底完成了沙俄在中亚的扩张,俄罗斯已成为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到1914年时,整个俄罗斯帝国的版图扩大到2280万平方公里。
19世纪60年代,俄国平民出身的知识分子走上政治舞台。他们反对沙皇专制制度,支持农民的土地要求。1861年,喀山和彼得堡的大学生举行示威游行,这次运动的领导者是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19世纪70年代,另有一批知识分子提出了“到民间去”的口号,由此被称为“民粹派”。不久,“民粹派”被沙皇镇压。“到民间去”的活动遭到失败之后,他们之中的一部分人走上了采取恐怖手段刺杀沙皇的道路,组织了“民意党”,于1881年3月刺杀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19世纪80年代,俄国的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883年,普列汉诺夫等人在日内瓦成立了“劳动解放社”,为在俄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做了大量的工作。1895年,列宁建立了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在俄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1898年3月在明斯克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布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成立。但因为这次代表大会没有制定党纲和党章,所以,这时党还没能真正建立起来,直到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后,俄国才有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布尔什维克党。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它积极参与了瓜分世界的争斗。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沙俄军队的惨败使俄国陷入严重的危机,并带来了1905~1907年的革命高潮。1905年1月9日(公历22日,星期天),10余万工人在彼得堡举行和平请愿,遭到沙皇军队的残酷镇压,死伤6000余人,史称“流血的星期日”。之后,起义此起彼伏,罢工接连不断。1905年10月初(俄历),全国铁路职工75万多人宣布总罢工,并得到全俄各行业的响应,爆发全俄政治大罢工和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士兵骚动不断发生,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为了缓和矛盾,窒息革命,沙皇颁布《10月17日宣言》,允诺给人民以言论、集会、结社、出版等自由,释放政治犯,答应扩大选举权,成立具有立法权的国家杜马,组织新的内阁。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支持该宣言,期望俄国从此走上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道路。而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则号召无产阶级举行起义,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同年12月,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莫斯科等城市爆发武装起义,但所有这些起义都是分散进行的,缺乏充分的准备和周密的组织,因而都相继被镇压下去。1906年、1907年又陆续爆发了工人罢工、农民起义和民族解放运动,但革命已转入低潮。在此次革命当中,彼得堡的工人创建了新型的革命机关——工人代表苏维埃,这种组织形式在革命过程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全国各大城市也都成立了工人代表苏维埃。
沙皇于1906年和1907年召开了两届国家杜马。杜马代表大多是地主和资产阶级人物。农民代表在两届杜马上强烈要求地主让出土地。沙皇为避免讨论土地问题,两次解散了杜马。
1905~1907年革命失败后,开始了由沙皇大臣斯托雷平统治的时期。斯托雷平一方面在全国镇压反沙皇的革命运动,一方面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采取了新的杜马选举法和土地政策,其目的在于通过摧毁村社经济,加强富农经济,培植沙皇专制制度在农村中的支柱――富农阶层。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与英、法等国组成“协约国”,同德、奥、保、土等国组成的“同盟国”交战。在战争中,俄军屡战屡败,伤亡惨重。战争使俄国经济陷于崩溃,1917年初,国内总危机已经达到极其尖锐的程度。2月18日(公历3月3日),首都彼得格勒普梯洛夫工厂工人开始罢工。25日发展成为全城政治性罢工,罢工工人提出“打倒沙皇!”“打倒战争!”“面包!”等口号。26日工人响应布尔什维克党的号召,将罢工转为起义。27日,起义席卷全城,首都驻军也参加了起义。起义的工人和士兵逮捕了沙皇政府大臣和将军,占领了监狱,释放了政治犯,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推翻地方沙皇政权。二月革命后,工农群众组织了工兵代表苏维埃,资产阶级-地主则成立了“临时政府”,从而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第四节 现代简史
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既没有退出帝国主义战争,更没有能力克服国内政治经济危机。1917年4月,列宁回国,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根据列宁的指示,布尔什维克党积极行动起来,广泛发动群众,宣传社会主义革命路线,领导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于4月、6月和7月举行了三次大规模示威活动。7月示威失败后,1917年7~8月布尔什维克党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准备武装起义的方针。9~10月间,革命形势完全成熟,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全国许多苏维埃转到布尔什维克方面,工人罢工、农民起义、士兵暴动和民族地区的解放运动空前高涨。10月10日(公历10月23日),布尔什维克党举行中央全会,通过了列宁提出的关于举行武装起义的决议。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起义,占领了政府机关、电话局、国家银行、邮政局和货源站,并于次日凌晨攻占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与此同时,10月25日召开了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政权归苏维埃。次日,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组成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至次年2月俄国各地起义节节胜利,各地纷纷建立苏维埃政权。
“没有别的事件像1917年俄国革命那样对现代世界产生如此决定性的影响,它开辟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把一个不发达的国家变成为一个工业上和军事上的超级大国,根本改变了国际关系的格局。最为重要的是,它开辟了现代革命的时代。布尔什维克表明,马克思主义者能够取得政权并着手进行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这样,他们就鼓舞各地的革命者效法他们去夺取胜利。1917年以后,世界再不能同过去一样了。” [1]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最初几年内,苏维埃政权未能在原沙俄版图内的所有地区建立起来。为抑制少数民族地区的分裂主义活动,防止新建立的苏维埃政权四分五裂,布尔什维克党决定建立联邦制的多民族国家。1917年11月15日,苏维埃俄国人民委员会通过《俄国各族人民权利宣言》,以法律形式规定俄国各民族的自由平等,享有直到分离和建立独立国家的自决权。1918年1月16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列宁起草的《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作为建国时期的宪法性文件,该宣言宣布,俄国为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共和国,其主要任务是:消灭一切人剥削人的现象,消除阶级划分,镇压剥削者,建设社会主义。同月23~31日,全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举行。代表大会批准了该宣言,宣布俄国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随后,在1918年7月召开的第五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讨论并通过了第一部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将以民族自治州为主体,即只有自治州能够作为联邦主体加入俄罗斯联邦。1918年3月,俄罗斯联邦的首都由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为了尽快结束同德国的战争状态,被迫接受了德国的苛刻条件,于1918年3月3日与德国签署了布列斯特和约。根据该和约,苏俄放弃了波兰、芬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白俄罗斯。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苏维埃政权随即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然而,同德国的战争结束后,14个帝国主义国家对苏维埃俄国进行武装干涉,企图把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扼杀在摇篮里。国内反动势力也伺机而动,联合起来向苏维埃政权发动了进攻。为防止经济崩溃并赢得战争,必须动员和集中一切人力、物力,为此,苏俄政府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力地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先后歼灭了国内残存的白军,战胜了外国武装干涉军,1920年国内战争结束(日本在远东的干涉一直持续到1922年)。1921年开始,苏俄开始全面恢复国民经济,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鼓励商品生产和流通,实行自由贸易。
在1918年至1920年外国武装干涉与国内战争期间,乌克兰、白俄罗斯、芬兰、波兰和其他一些民族地区的资产阶级政府乘机纷纷脱离苏俄政权,建立了独立共和国。苏维埃俄罗斯联邦政府鉴于当时恶劣的国内、国际政治环境也被迫承认了部分地区的独立事实。1919年2月白俄罗斯甚至还通过了自己的共和国宪法。随着国内战争形势的不断恶化,苏维埃政权所控制的地区也在逐渐缩小。这种状况一直到国内战争结束后才有所改变。然而,芬兰、波兰却由此而取得了永久的独立地位。事实上,此时已宣布建立的俄罗斯联邦在国内外反对势力的围困下,仅仅对欧洲部分的苏维埃政权地区有影响。国内战争后,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的布尔什维克党推翻了当地的资产阶级政府,相继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1922年12月30日,当时的四个社会主义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南高加索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召开了苏维埃联席代表大会,一起签署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条约》,结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简称苏联(СССР)。之后,哈萨克、乌兹别克、土库曼、塔吉克、吉尔吉斯相继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为防御德国法西斯的进攻,苏联积极着手建立所谓的“东方战线”,将一些国家和地区纳入自己的版图。1940年,苏联从罗马尼亚手中“收回”比萨拉比亚,成立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同年,苏联进入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国建立苏维埃政权,也并入苏联。至此,苏联成为一个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世界第一大国,其领土有2240.3万平方公里。
1924年1月,苏联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第一部苏联宪法。根据苏联宪法,各加盟共和国拥有主权,“这个联盟是各平权民族的自愿联合;每一共和国均有自由退出之权;一切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不论是现有的,或将来要产生的,均可加入联盟……” [2] 宪法还规定了加盟共和国与联盟中央所属职权的划分。
俄罗斯联邦作为苏联的一个主体加入联盟后,形式上仍保留了自己联邦体制的内部结构,即以民族自治州为主体的联邦制,由此形成了世界联邦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联邦中的联邦。依据苏联宪法规定的某些条款,俄罗斯联邦将一部分国家权力转交给了联盟中央。同时,随着苏联的发展,不仅俄罗斯联邦在联盟中的法律地位由苏联宪法予以规定,而且俄罗斯联邦内的主体——民族自治实体的法律地位也在联盟宪法中有明确的解释。在苏联时期,俄罗斯联邦内部出现了三种不同层次的民族自治实体,按民族人口的多少及发展水平程度依次划分为民族自治共和国、民族自治州和民族自治区。这样,在俄罗斯联邦中也就出现了自治实体与非自治实体的区别。所谓非自治实体是指在主要以俄罗斯人为主居住的地区,考虑到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按照行政区域而划分的边疆区和州。而且,在1990年6月以前,非自治实体始终未被承认为联邦主体。无论是自治实体,还是非自治实体基本上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由联盟中央和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批准建立的,自治实体所拥有的职权范围往往也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通过决议或法律条文的形式确定下来的。到1991年苏联解体前夕,俄罗斯联邦内的自治实体已达31个。其中有16个自治共和国、5个自治州和10个自治区。而且不同的自治实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法律地位和权限。
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斯大林继任苏联领导人的职务,领导苏联近30年。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大大地加强了苏联的综合国力。在斯大林执政时期,也出现了一些严重的失误和错误,如:在推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的过激行为;在同反对派的斗争和肃反运动中,扩大打击面,使一大批党和国家优秀干部遭到镇压,无辜群众蒙受不白之冤,出现了大量冤、假、错案;在民族问题上,对一些少数民族不分青红皂白实行整体惩罚;在对外关系上犯有大国沙文主义错误,等等。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不宣而战,发动闪电战进攻苏联,迅速占领了苏联的大片领土,苏联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卫国战争,1941年12月莫斯科保卫战消灭德军50多万人。1942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成为苏德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法西斯德国受到致命打击,从此一蹶不振。苏军开始了战略反攻。直到1945年4月30日,苏军攻占柏林,德国投降。8月,苏联对日宣战,进攻日本关东军。9月,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战争中苏联占领了佩琴加地区、东普鲁士的一部分、南萨哈林(库页岛)、千岛群岛等地区。1944年,图瓦人民共和国加入俄罗斯联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迅速恢复了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1950年,苏联的第四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每年工业的平均增长率高达22%~23%。1949年苏联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武器垄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以及中国等一些亚洲国家革命的成功,结束了苏联在国际社会上“孤军奋战”的局面,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 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上台。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理论,作为对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和苏联内外政策的战略指导思想;重申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开垦荒地;表示中央委员会决心为过去蒙冤受害者恢复名誉;批判 “个人崇拜”,强调恢复和加强集体领导原则。经过一系列党内斗争,他集党政大权于一身,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1957年,苏联研制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1961年,第一个载人宇宙飞船升空。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内外政策上也出现了一系列的严重失误,他将苏共分为工业党、农业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大片开垦荒地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并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外交政策上,对美关系因古巴导弹危机一度濒临战争边缘,在处理同社会主义国家兄弟党的关系方面有严重的大国沙文主义倾向,并因此而导致中苏关系出现裂痕并开始恶化。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联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终于成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这一时期的苏联积极扩军备战,同美国争霸,在全球战略上保持进攻态势。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了“发达的(成熟的)社会主义”。在处理“社会主义大家庭”国家间的关系方面提出臭名昭著的“有限主权论” ,1968年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制造了布拉格事件。在国际关系方面,积极推行霸权主义,1969在中国的珍宝岛制造事端;1979年悍然出兵阿富汗,干涉别国内政。与此同时,国内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更加保守和僵化,苏联陷入“停滞”时期。
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去世,在11月12日举行的苏共中央全会上安德罗波夫成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安德罗波夫上任后,以“社会主义起点论”取代了勃列日涅夫的“发达社会主义论”,认为苏联社会正处于社会主义漫长发展阶段的起点。安德罗波夫对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积累的各种弊端和问题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力图通过改革扭转苏联社会停滞不前的状况。无奈安德罗波夫身患重病,担任苏共总书记才一年零三个月便于1984年2月9日去世了。
安德罗波夫去世后,苏共领导层曾就由谁来接替总书记一职而出现犹豫和暗中争斗,最后还是选择了年老体弱的契尔年科,这位病魔缠身的老人在其执政的一年多时间里碌碌无为、无所事事便于1985年3月10日匆匆离世了。
契尔年科逝世后,戈尔巴乔夫在1985年苏共中央三月全会上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在同年召开的苏共中央四月全会上戈尔巴乔夫提出了“加速苏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即著名的“加速战略”。随后,1986年2月召开的苏共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对这一经济社会战略加以确认,同时确定了实现“加速战略”的两个基本途径:加速科技进步和根本改革现行经济体制。在1987年苏共中央六月全会上进一步提出了根本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任务。苏联经济体制改革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促使戈尔巴乔夫等苏共领导人将改革重心转移到政治领域。
为了在国内进行改革,苏共新领导也迫切需要改变苏联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国际上陷入的四面树敌、空前孤立的处境,调整外交政策,为改革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在对苏联过去的外交政策进行反思的基础上,为调整苏联的外交政策,改变苏联在国际上的形象,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他的“新思维”。并于1987年11月出版了《改革与新思维》一书。在对外关系方面,戈尔巴乔夫提出了“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观点。在“新思维”指导下,苏联内外政策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988年6~7月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后,苏联的“改革”重心转到政治领域。根据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决议,苏联把竞争机制运用到政治领域,开始借鉴西方议会民主模式“修改”苏维埃制度。1989年5~6月苏联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改变国家权力结构,人民代表大会成为最高国家代表权力机关,最高苏维埃成为常设机关——议会。
1990年苏共二月全会决定放弃苏共在政治体制中的领导核心作用。随后召开的苏联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修改了关于苏共领导作用的苏联宪法第六条,接受了苏联社会业已形成的多党并存的现实。
1990年苏共中央二月全会还提出在苏联设立总统职位的问题,此后同年3月召开的苏联第三次非常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苏联总统职位法。戈尔巴乔夫当选苏联第一任总统。总统职位的设立和第一任总统的产生,使苏联初步形成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苏联人民代表大会、苏联最高苏维埃为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苏联部长会议作为政府行使执行权;苏联最高法院、苏联最高检察院等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苏联总统则独立于最高苏维埃之外,与最高苏维埃相互制衡,并保证国家最高立法权力机关与国家最高执行权力机关之间的协调。1990年12月苏联第四次人民代表大会把苏联部长会议改组为总统领导下的内阁制,使行政权直接置于总统控制之下。
从1990年起苏联各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边疆区、州、市等陆续举行了地方苏维埃选举,以实现“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改革目标。在1990年俄罗斯联邦人民代表的选举中,叶利钦当选人民代表,同年5月29日当选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也就是在俄罗斯联邦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1990年6月12日通过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家主权宣言》。此后叶利钦在苏共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上宣布退出苏共。
在苏联设立总统职位一年后的1991年,俄罗斯利用1991年3月17日苏联就“是否保留和革新联盟”问题举行全民公决的机会,让俄罗斯公民对俄罗斯是否设立总统职位进行全民公决。结果52%的俄罗斯选民赞成设立俄罗斯总统职位。同年6月12日俄罗斯举行总统选举。叶利钦获得57.3%的选票,当选俄罗斯第一任总统。7月10日叶利钦正式宣誓就任俄罗斯联邦总统,7月20日签署针对共产党的俄罗斯联邦国家机关非党化命令。共产党在俄罗斯联邦的活动受到限制。俄罗斯总统职位的设立在形式上初步形成了“三权分立”式的政治体制框架。但根据几经修改补充的1978年俄罗斯宪法,这时的俄罗斯政治体制仍然保留着苏维埃制度。
随着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苏联民族分离主义运动日益发展。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率先宣布脱离苏联而独立。同年6月12日,以叶利钦为首的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发表“主权宣言”,其他9个加盟共和国也迅速仿效,宣布本国是主权国家,本国的法律高于全苏法律,开始同联盟中央分庭抗礼。1991年3月17日,苏联就“是否保留和革新联盟”问题举行全民公决。参加投票的76.4%的人赞成保留联盟。
1991年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等人趁戈尔巴乔在克里米亚度假之机,成立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表《告苏联人民书》,宣布亚纳耶夫代行总统职责,在苏联部分地区实行紧急状态,企图挽救濒临崩溃的苏联。事变历时三天,终告失败。“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社会的演变和国家的解体。
“八一九事件”后,叶利钦总统下令中止苏共在俄罗斯领土上的活动,没收其财产。8月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并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立势力急剧增长,纷纷宣布独立,苏联迅速走向解体。叶利钦颁布命令,把俄罗斯境内的联盟中央的权力、财产和机构划归俄罗斯所有。各加盟共和国纷纷仿效,宣布接管联盟在其境内的财产和权力。联盟中央的权力陷于瘫痪,财产荡然一空,总统有职无权,联盟名存实亡。
1991年12月1日,乌克兰在其境内举行全民公决,多数乌克兰人赞成乌克兰独立。12月8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在白俄罗斯别洛韦日丛林会晤,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并联合发表了告全体人民书,宣布苏联解体。三国元首商议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并邀请其他共和国参加独联体。12月21日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的元首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举行会晤,以创始国的身份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的议定书》。会议致函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通知他苏联已不复存在。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当天晚上,莫斯科时间19时32分,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近70年的镰刀和铁锤国旗,在寒风中悄然降下,代替它的是俄罗斯联邦的红蓝白三色旗。
第五节 当代简史
苏联解体,“新俄罗斯”的诞生,标志着俄罗斯当代历史的发端。
独立后的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在联合国的成员国地位,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中的成员国地位。1992年1月5日俄罗斯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改名为“俄罗斯联邦” ,简称“俄罗斯”。同年3月31日,俄罗斯89个联邦主体中的87个联邦主体签署了《俄罗斯联邦条约》,鞑靼斯坦和车臣两个共和国没有参加条约的签署。条约重新确立了联邦的原则,重新划分了联邦中央与各联邦主体之间的职权范围。
1992年初,叶利钦任命盖达尔为副总理和代总理,采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建议,开始进行“休克疗法”式的经济改革,结果造成生产大幅度下降,消费品更加短缺,物价指数一度上涨了2200%,社会普遍不满。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政治对抗。
政府的经济政策受到以哈斯布拉托夫为首的最高苏维埃和人民代表大会的严厉批评。此后,关于经济改革方针的争论逐渐演变为权力之争和政治斗争,在国家发展道路、国家权力体制以及制定新宪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爆发了激烈的斗争。形成了以总统为首的国家最高执行权力为一方与以哈斯布拉托夫、鲁茨科伊为首的国家最高立法权力为另一方的对立。进而出现了1992~1993年两大权力机关对抗的“双重政权”局面。
大多数政府反对派站在立法权力一方,在社会上发动罢工、示威游行等各种抗议活动,1993年接连发生了“五一节”、5月9日“胜利日”流血事件,加剧了社会紧张形势,对政府形成巨大的政治压力,整个俄罗斯社会处于动荡之中。1993年4月25日,俄罗斯举行了全民公决,64.5%的选民参加了投票,其中58.76%的人对叶利钦总统表示了信任,53.04%的人赞成总统和政府的社会政策。全民公决后,叶利钦决心果断结束“双重政权”的混乱政治局面。9月21日叶利钦发布《关于俄罗斯联邦分阶段宪法改革》的第1400号总统令,宣布中止人民代表大会和最高苏维埃的立法管理和监督职能,决定于1993年12月就新宪法草案举行全民投票并同时选举新的最高立法机关――由联邦委员会(上院)和国家杜马(下院)组成的联邦会议(议会)。10月3~4日叶利钦总统动用武装力量,炮打议会大厦,以暴力摧毁了人民代表大会和苏维埃的抵抗,导致了震惊世界的“莫斯科流血事件”,造成142人死亡,600多人受伤。哈斯布拉托夫、鲁茨科伊等一批反对派领导人被捕,一些反对派政党和组织被勒令解散或中止活动。
1993年12月,新宪法在全民公决中通过,大大扩大了总统的权限,总统取得了确定国家政治经济决策、任命总理,解散政府和议会以及签署法律等权力,并兼任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议会被改组,成为纯粹的立法机关,由联邦委员会(上院)和国家杜马(下院)组成。新宪法通过、生效后,俄罗斯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尽管政治斗争仍然存在,但其烈度明显减弱。
在整个叶利钦时期,俄罗斯经济长期始终处于危机状态,到1995年,近70%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已转到私人手中。期间贪污腐败盛行,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国内贫富分化日趋严重,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下降,只有小部分人趁机暴富,形成一个“新俄罗斯人” (новые русские)阶层。国内经济持续下滑,1995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仅相当于1991年的59%。而1998年的金融危机又把刚有复苏迹象的俄罗斯经济再次推向深渊。
在社会上,黑手党横行,恐怖活动猖獗,犯罪率急升。国内分离主义势力也不断抬头,1994年12月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后,虽然当局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无济于事,车臣问题成为影响俄罗斯国家统一、影响政治稳定的重大政治问题。
在并不有利的形势下,叶利钦在1996年6~7月举行的第二届总统选举中经过两轮投票艰难地战胜俄共候选人久加诺夫,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在经济滑坡和政治斗争持续不断,反对派的攻势始终不减的情况下,为实现“改革大业”,叶利钦总统只能依靠频繁的政府更迭来调整政策,维持其统治。 1999年12月3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宣布辞去总统职务,由总理普京任代总统。普京于2000年3月当选俄罗斯总统。普京上台后,顶住国内外压力,严厉打击车臣的分裂主义和国内各种恐怖活动;加强中央集权,把全国分为七个联邦区,由联邦中央派代表进驻协调管理;以稳定经济为首任,重建法制和秩序,降低税率,改善投资环境;加强社会保障,缩小贫富差距。1999年开始,俄罗斯经济开始复苏,2000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历年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在外交上,建国之初俄罗斯政府一度实行对西方“一边倒”的政策,寻求西方对其政治经济改革的支持和援助,但西方的真正支持却十分有限。俄罗斯国内越来越多人指责这种外交政策出卖了俄罗斯的利益,削弱了其国际地位和影响,直至普里马科夫接替科济列夫出任外交部长后,才逐渐扭转这一局面。在独联体内部,俄罗斯着重加强其领导地位,力图把独联体建成一个政治和经济一体化与集体安全和防卫联盟。1999年12月8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签署了关于俄白两国建立联盟国家的条约,这标志着两国最终向建立联盟国家的目标迈出了最为关键的一步。 俄罗斯政府十分重视改善与中国的外交关系,经过几个发展阶段,中俄之间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俄罗斯与中国就东西段边界划定问题先后达成协议,签署了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以及削减边境地区军事力量的有关协定,并建立起两国政府高层互访机制。2001年7月16日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国家元首在莫斯科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俄两国在一系列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加强磋商与合作,中俄关系得到了健康、良好的发展。2001年6月,俄罗斯与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共同建立“上海合作组织”,旨在加强边境地区互信和裁减军队,打击犯罪,维护地区安全,进而在经济、人文、教育、科技等更广泛的领域开展合作。
第六节 著名历史人物
(以出生年月先后为序)
奥列格(Олег?~912)基辅大公。公元879年起为诺夫哥罗德王公。约882年杀死基辅王公阿斯克利德(Аскольд)和基尔(Дир),占领基辅城,征服德列弗利安、谢维利安和拉迪米奇诸族,建立基辅罗斯,自称“大公”。公元907年率军远征拜占庭,包围君士坦丁堡。公元911年迫使拜占庭签订有利于基辅罗斯的和约。 [1]
伊凡一世(钱袋)(ИванⅠ Далилович,Калита,?~1340)莫斯科王公(1325――1340),弗拉基米尔大公(1328――1340),因善于搜刮钱财而得绰号“钱袋”。在位时击败特维尔王公,取得弗拉基米尔大公称号,并获得为金帐(钦察)汗国代征全罗斯贡赋的权利,诱使罗斯大主教将其驻地从弗拉基米尔迁至莫斯科,作为政权的支柱,为莫斯科公国的兴起奠定基础。
德米特里.顿斯科伊(Дмитий Иванович Донской,1350~1389) 莫斯科大公(1359~1389),弗拉基米尔大公(1363~1389)。在位期间,长期与特维尔、梁赞、下诺夫哥罗德等公国作战。1368年和1370年两度打败立陶宛大公对莫斯科城的进犯。1375年迫使特维尔与之结盟。1380年在库利科沃会战中大败蒙古鞑靼军,由此得名“顿斯科伊”(意为“顿河的”)。1382年为金帐(钦察)汗国汗脱脱迷失所败。
伊凡三世(Иван Ⅲ Васильевич,1440~1505 )莫斯科大公(1462~1505)。在位时先后兼并了雅罗斯拉夫尔公国(1463年)、罗斯托夫公国(1474年)、诺夫哥罗德共和国(1478年)、特维尔大公国(1485年)等。1480年脱离了金帐(钦察)汗国的统治。后击败了立沃尼亚骑士团和立陶宛军队,从而统一了罗斯东北大部。为了巩固大公的权势,他提高小贵族地位,限制大贵族的特权,并设立中央管理机构,颁布了一部通行全国的法典(1497年)。 [2]
伊凡四世(雷帝)(Иван Ⅳ Васильевич,Грозный,1530~1584) 莫斯科和全罗斯大公(1533~1584)1547年加冕称沙皇。为加强专制统治,实行司法、行政和军事改革:在中央设置“重臣会议”辅佐沙皇;颁布兵役法,规定世俗贵族均要为国家提供武装骑兵;建立“沙皇特辖区制”;组织“特辖军团”,无情镇压大贵族的反抗,故得名“雷帝”。1552年征服喀山汗国,1556年征服阿斯特拉罕汗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发动利沃尼亚战争(1558~1583年),遭遇败绩。1581年占领西伯利亚汗国都城西伯尔。沙皇俄国从此走上向外扩张的道路。
鲍里斯.戈都诺夫(Борис Годунов,约1551~1605)俄国沙皇(1598~1605)。即位前曾作为沙皇外戚左右朝政。在位期间,抑制大贵族,加强沙皇专制统治;颁布有关遣回逃亡农奴的法令;对外击败瑞典,夺取了芬兰湾南岸几个城市。1604年波兰利用留里克王朝后裔季米特里(Димитрий)死亡疑案,扶植一冒充季米特里者入侵俄国,争夺王位,并于次年占领莫斯科,自立为沙皇,鲍里斯.戈都诺夫死于战乱。
彼得一世(Алексеевич Петр Ⅰ, 1672~1725)即彼得大帝,俄国沙皇(1682~1725,1721年起称皇帝)。1682年与其兄伊凡五世(Иван Ⅴ)同时即位,共同掌政,而由其姐姐索菲娅(Софья)摄政,实权掌握在索菲娅手里。1689年平定索菲娅发动的宫廷政变,亲自执政,称彼得一世。1697年化名随“高级使团”出国到西欧旅行,考察西欧文化、科学和技术。因国内射击军谋叛,于1698年仓促回国。为改变俄国落后状况,彼得一世在一系列方面进行了改革,积极兴办工场;发展贸易;改革军制,建立正规的陆海军;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1700~1721年发动北方战争,战胜瑞典,争得波罗的海出海口;1722~1723年发动对波斯的战争,夺得里海沿岸一带;进行了两次对土耳其的战争,但未能占领黑海港口。为了推行扩张政策,彼得一世不断增加赋税,募集新兵,导致国内阶级矛盾的尖锐化,激起阿斯特拉罕起义、巴什基尔人起义和布拉文起义。
叶卡捷琳娜二世(Алексеевна Екатерина Ⅱ,1729~1796)俄国女皇(1762~1796),原为德意志一公爵之女,1745年嫁给俄皇彼得三世 (Петр Ⅲ),1762年参与宫廷政变,废彼得三世登上皇位。在位期间,叶卡捷琳娜二世对内颁布农民必须绝对服从地主的诏令,扩大贵族特权,镇压普加乔夫起义;对外两次发动对土耳其的战争(1768~1774年,1787~1791年),三次参加瓜分波兰(1772年,1793年,1795年),夺取了今拉脱维亚南部、白俄罗斯、乌克兰直至克里米亚的广大地区,打通黑海出海口,建立了庞大的俄罗斯帝国。
亚历山大一世(Александр Ⅰ,1777~1825)俄国沙皇(1801~1825)。1801年参与宫廷政变弑父保罗一世(ПавелⅠ)后即位 。在位初期,为缓和国内阶级矛盾,颁布关于自由农民的法令,进行中央政府机构改革。在对外方面,与英国、奥匈帝国、普鲁士联合,击败拿破仑。成为“神圣同盟”的组织者之一。积极推行对外扩张政策,通过对波斯、瑞典、土耳其等国的战争侵吞了格鲁吉亚(1801年)、芬兰(1809年)、比萨拉比亚(1812年)和阿塞拜疆(1813年)等地。
普希金(А.С.Пушкин,1799~1837)俄国伟大的诗人、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规范的创始人。出身于莫斯科一个家道中落的贵族家庭,他的作品反映了俄国民族意识的高涨以及第一代革命者――贵族革命家的觉醒。普希金与十二月党人接近,其政治性诗作广为流传,因而两次遭流放。1824年又被幽禁在他父母的领地海洛夫村。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1826年9月沙皇“赦免”普希金,将他召回莫斯科。1837年2月,普希金在彼得堡因决斗受重伤去世。普希金抒情诗内容广泛,既有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1818年)、《自由颂》(1817年)、《致西伯利亚的囚徒》(1827年)等,也有大量爱情诗和田园诗,如《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1825)和《我又重新造访》(1835年)等。普希金一生创作了12部叙事长诗,其中最著名的有《鲁斯兰和柳德米拉》、《高加索的俘虏》(1822年)、《青铜骑士》(1833年)等。普希金剧作不多,最重要的是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1825年)。此外,他还创作了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1年)、散文体小说《别尔金小说集》(1831年) 及关于普加乔夫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1836年)。普希金的作品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他的抒情诗内容丰富、感情深挚、形式灵活、结构精巧、韵律优美。他的散文及小说情节集中、结构严整、描写生动简练。
列夫.托尔斯泰 (Л.Н.Толстой,1828~1910)俄国作家。出身于贵族家庭,1844年进入喀山大学东方语文系和法律系学习,接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影响,1847年退学。1851年参军,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主要作品有《战争与和平》(1869年)、《安娜.卡列尼娜》(1877年)、《复活》(1899年)等。晚年放弃贵族特权和财产,过着平民生活。
柴科夫斯基(П.И.Чайковский,1840~1893)19世纪俄国最著名的作曲家,俄罗斯民族音乐与西欧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1840年4月25日出生于乌拉尔地区工矿小镇沃特金斯科,1893年10月25日在彼得堡去世。自幼学习音乐并表现出对音乐的热爱和天赋。十岁进入彼得堡法律学校,毕业后进入司法部作9品文官,后放弃官职,全力投身音乐。1865年毕业于彼得堡音乐学院,1866年至1877年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1878年开始了与梅克夫人的友谊,在她的精神支持和慷慨资助下,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柴科夫斯基创作的音乐作品基调建立在民歌和民间舞蹈的基础上,乐曲中呈现出浓烈的生活气息和民间特色,具有深刻的民族性内涵和现实主义精神,深刻、丰富的内容与完美的表现形式结合得浑然一体,音乐形象鲜明,音乐语言极富感染力。他的作品丰富多彩,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几乎涉及所有音乐体裁,主要有6部交响乐、10部歌剧、3部芭蕾舞剧、3部钢琴协奏曲、一部小提琴协奏曲、12部大型交响乐曲、五部重奏曲及大量小型作品,如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等,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交响曲《第四交响曲》、《第五交响曲》、《悲怆(第六)交响曲》、《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以及交响诗《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会序曲《1812序曲》等等。 [3]
彼得.斯托雷平(Петр Аркадьевич Столыпин 1862~1911)贵族出身,曾任格罗德诺省(Гродно)和萨拉托夫省(Саратов)省长,1906年任首相兼内务大臣。1907年发动“六三政变”,开始了“斯托雷平反动时期”,动用宪兵、警察和讨伐队镇压起义者,大肆屠杀工农群众;实施新土地法,培植沙皇专制制度在农村中的支柱――富农阶层,1911年被社会革命党人暗杀。
尼古拉二世(НиколайⅡ,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1868~1918)俄国末代沙皇(1894――1917),亚历山大三世(Алексаидр Ⅲ,1845~1894)的长子,因其在位期间大肆屠杀工农群众而获得“血腥的尼古拉”的绰号。1905年1月9日,下令枪杀彼得堡的示威工人,导致俄国1905~1907年革命的爆发。1907年6月3日,下令解散国家杜马,逮捕社会民主工党的杜马党团,使全国陷入黑帮分子恐怖之中。1896年攫取中国中东铁路建筑权;1898年强占中国的旅大;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对中国的侵略,乘机侵占中国东北;1904~1905年进行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自任俄军总司令。1917年二月革命后被捕,十月革命后被处决。
列宁 (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Ленин,Ульянов, 1870.4.22~1924.1.21)1870年4月22日出于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原姓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他的化名。父亲是省国民教育视察员,哥哥亚历山大因参加谋刺沙皇而被处死。1887年中学毕业后,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数月后因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学校开除,遭到逮捕和流放。第二年,回到喀山后,他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普列汉诺夫的著作。1892年,他又开始筹建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了俄文,还写下了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这时的列宁已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了。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创立了彼得堡工人解放协会。同年年底,再次被捕入狱,14个月的狱中生活后,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的三年中,他开始使用“列宁”这个化名,写出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并与另一位革命者克鲁普斯卡娅结了婚。1900年2月,列宁在西伯利亚的流放结束,回到彼得堡后不久转赴西欧,在德国创办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火星报》。1903年7月3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召开代表大会,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1905年11月,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列宁回到祖国直接领导革命,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12月,莫斯科武装起义失败,列宁又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在此期间,他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等一系列著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阐明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1917年二月革命后,列宁返回俄国,积极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革命胜利后,列宁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1918年8月遭暗杀而受重伤,领导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的三次武装进攻和国内的叛乱,使苏俄的经济建设逐步走上了正轨。1922年底,列宁健康情况恶化,在修养期间口授了《论合作制》、《论我国革命》、《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重要文章。列宁一生撰写了大量著作,对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伟大贡献。
斯大林( Иосиф Ви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Джуга-швили,1879.12.21~1953.3.5)原姓朱加施维里,出生于格鲁吉亚的哥里城。父亲是农民出身的皮鞋匠。1894年进入梯弗里斯(今第比利斯)正教中学学习,开始参加革命活动;1898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梯弗里斯组织;1899年因从事革命活动被学校开除,此后成为一个职业革命家。1901年当选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梯弗里斯委员会委员;1903年被选进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高加索联盟委员会;1904年领导了巴库石油工人大罢工。1901年3月到1917年二月革命期间,先后被捕七次,流放六次,从流放地逃出五次。1912年1月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代表会议(布拉格代表会议)上,缺席当选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委员,并受党的委托领导俄国中央局的工作;1912年春,遵照列宁的指示创办了《真理报》并担任主编。1917年二月革命后,从流放地回到彼得堡,参加了全俄布尔什维克党第七次代表会议(四月代表会议),当选为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十月革命胜利后,任民族事务人民委员、国家监察部人民委员等职;1922年4月在党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联共(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领导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推行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政策,同时对党内“反对派”进行了镇压,由于打击面过宽,出现了不少冤、假、错案。1941年5月至1953年3月先后任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和部长会议主席;在卫国战争期间任国防委员会主席、国防人民委员、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领导苏联军队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戈尔巴乔夫( Михайл Сергеевич Горбачев,1931.3.2~)1931年3月2日生于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红军区普里沃尔内村。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法律系和斯塔夫罗波尔农学院经济系(函授)。13岁开始定期在农庄里劳动,15岁当上了康拜因操作员助手;1955~1962年从事共青团工作,其间曾任边疆区团委书记;1962年3月~1978年11月从事苏共党务工作,曾任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党委第一书记;1978~1985年任苏共中央书记。1985~1991年任苏共中央总书记;1990~1991年任苏联总统,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1991年“八一九事件”后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同年年底因苏联解体而辞去苏联总统职务。1992年1月组织成立了国际社会经济和政治研究基金会(戈尔巴乔夫基金会)(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й фонд 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их и политологиче-ских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Гобачев Фонд))并亲任主席。
1985年3月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提出“加速战略”以及“民主化”、“公开性”、“新思维”、“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等口号,采取一系列积极行动缓和与西方的关系,为结束冷战作出了“贡献”,并因此而于1990年获诺贝尔和平奖。在1988年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上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方案。在戈尔巴乔夫执政中、后期,苏联社会陷入混乱,苏共丧失国家领导权,最终苏共被迫自行瓦解,苏联解体。
叶利钦(Борис Николаевич Ельцин,1931.2.1~)1931年2月1日出生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塔利察区布特卡村一农民家庭,毕业于乌拉尔基洛夫工学院,建筑工程师。1955年参加工作,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乌拉尔重型钢管建筑托拉斯当工长;1957~1963年先后任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南城建筑局工地主任、主任施工员、总工程师、局长;1961年加入苏共(1990年7月退党);1963~1968年任该市住宅建设联合企业总工程师、经理;1968~1976年任苏共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委书记、建委主任;1976~1985年任该州州委第一书记;1985~1987年任苏共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其间曾任苏共中央书记、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87~1989年任苏联国家建委第一副主席;1989~1990年任苏联最高苏维埃建筑委员会主席;第9~11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1990年当选俄罗斯人民代表,1990~1991年任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1991年6月12日当选俄罗斯首任总统,同年11月~1992年6月兼任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领导经济改革;1996年7月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1999年12月31日提前辞去总统职务。
1985年到莫斯科和苏共中央工作后,积极投身戈尔巴乔夫倡导的“民主化”改革,与苏共党内“保守力量”发生冲突,被解除苏共中央领导职务,后借“民主化”运动潮流,东山再起,完成了从“苏共改革派”代表人物,到“激进民主派”领袖,再到苏共和苏联“掘墓人”的转变。苏联解体后,领导俄罗斯开始“民主改革”。在他任期内以武力打垮了反对派,发生了1993年“莫斯科流血事件”,通过了加强总统权力的新宪法,1994年12月出兵车臣,虽然在内外政策上出现了一系列失误,国内政治经济危机形势持续多年,但他仍然牢牢掌握着权力,并多次解散政府、撤换政府总理,最后妥善安排好“身后事”,全身而退。
鲁斯兰. 伊姆拉诺维奇. 哈斯布拉托夫(Руслан Имранович Хасбратов,1942.11.22~)1942年11月22日生于格罗兹尼市,车臣族人。两岁时随家迁往哈萨克北部,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经济系,经济学博士、教授、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14岁加入阿拉木图一工厂做工,大学期间曾任校团委书记,大学毕业后开始科研和教学工作,曾任几个研究所所长。1966年加入苏共(1991年退党)。1990年由莫斯科普列汉诺夫经济学院教授、经济系主任当选俄罗斯人民代表,1990~1991年任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第一副主席,成为叶利钦的助手,并与其结成政治盟友。在1991年“八一九事件”中坚定地站在叶利钦一边,同年10月~1993年10月任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从1992年4月俄罗斯第四次人民代表大会时起,与叶利钦在国内改革问题上的矛盾、分歧公开化,成为政府反对派的领袖之一。1993年10月4日作为莫斯科十月事件的参与者被捕。1994年2月,国家杜马通过大赦令后获释,出狱后回到大学重新执教,表示“对现实政治已感厌倦”,以后不再从政。
亚历山大.弗拉基米罗维奇.鲁茨科伊( Александ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Руцкой,1947~)1947年生于库尔斯克市。毕业于加加林空军学院和以伏罗希洛夫命名的苏联武装部队总司令部军事学院,少将军衔。1985~1986年和1988年参加苏军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1988年任第40军空军副总指挥。1988年飞机被击落,在巴基斯坦被俘。苏联用俘获的巴基斯坦侦察兵作为交换,将其解救回国。苏联解体前夕,他联合俄罗斯共产党党内一些“民主派”人士从俄罗斯共产党中分裂出来,成立了俄罗斯共产党人民主党(以后更名为“自由俄罗斯”人民党、俄罗斯社会民主人民党)并当选该党的主席,因此而被俄罗斯共产党中央开除出俄罗斯共产党,以后又领导了当时重要的中派联合组织――“公民联盟”。1991~1993年任俄罗斯联邦副总统。在1992~1993年俄罗斯两大权力机关对立、对抗期间,站在政府反对派一边,成为反对派的领袖之一。1993年10月3日被解除俄罗斯联邦副总统一职。1993年10月4日作为莫斯科十月事件的参加者被捕。1994年2月,国家杜马通过大赦令后获释。1997年春天起任库尔斯克州州长,2003年12月竞选该州州长失利。
'세계사'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백력伯力(하바로프스크) (0) | 2009.06.15 |
---|---|
몽골제국도 (0) | 2009.06.12 |
베트남역사연표(일본측 쟈료) (0) | 2009.05.11 |
일본서기 (번역본) (0) | 2009.05.02 |
러시아역사연표(중문) (0) | 2009.02.14 |
댓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