본문 바로가기
  • 의미의 공간
  • 자연과 인간
음식문화

중국의 술문화 25

by 8866 2010. 12. 11.

 

 

중국의 술문화 25

중국어원문자료

 

 

1. 황주의 역사발전

2. 한나라, 수나라의 황주 양조기술

3. 황주 명칭의 내력

4. 황주의 유가문화

 

 

1. 황주의 역사발전

黄酒的发展历史

 

 

黄酒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可称独树一帜。黄酒产地较广,品种很多,著名的有绍兴加饭酒、福建老酒、江西九江封缸酒、江苏丹阳封缸酒、无锡惠泉酒、广东珍珠红酒、山东即墨老酒、兰陵美酒、秦洋黑米酒、上海老酒、大连黄酒等等。但是被中国酿酒界公认的,在国际国内市场最受欢迎的,能够代表中国黄酒总的特色的,首推绍兴酒。
绍兴酒有悠久的历史,从春秋时的《吕氏春秋》记载起,历史文献中绍兴酒的芳名屡有出现。尤其是清代饮食名著《调鼎集》对绍兴酒的历史演变,品种和优良品质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在当时绍兴酒已风靡全国,在酒类中独树一帜。绍兴酒之所以闻名于海内外,主要在于其优良的品质。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中赞美:“绍兴酒如清官廉吏,不参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长留人间,阅尽世故而其质愈厚”。《调鼎集》中把绍兴酒与其他地方酒相比认为:“像天下酒,有灰者甚多,饮之令人发渴,而绍酒独无;天下酒甜者居多,饮之令人体中满闷,而绍酒之性芳香醇烈,走而不守,故嗜之者为上品,非私评也”。并对绍兴酒的品质作了“味甘、色清、气香、力醇之上品唯陈绍兴酒为第一”的概括。这说明绍兴酒的色香味格四个方面已在酒类中独领风骚。
绍兴酒有正式文字记载的历史是在越王句践之时。公元前492年,越王句践为吴国所败,带着妻子到吴国去当奴仆,《吴越春秋》记,当群臣们送句践到浙江边上时临水祖道,大夫种前为祝,在送别中有:“臣请荐脯,行酒二觞。”当句践仰天太息,举杯垂涕,默无所言时,文种再次敬酒“觞酒暨升,请称万岁”。这似乎是第一次在古籍中正式提到绍兴酒。
在吴三年,句践受尽屈辱,最后终于取悦于夫差,于是吴王大纵酒于文台,句践上酒辞“奉觞上千岁之寿”,“觞酒暨升,永受万福。”这一番卑辞以酒为礼,而取得了胜利。句践回到越国,决心奋发图强,报仇雪耻。为了增加兵力和劳动力,句践曾经采取奖励生育的措施。据《国语.越语》载:“生丈夫(男孩),二壶酒,一犬; 生女子,二壶酒,一豚。”把酒作为生育子女的奖品。成书于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的《吕氏春秋·顺民篇》记载,越王句践出师伐吴时,父老向他献酒,他把酒倒在河的上流,与将士们一起迎流共饮,于是士卒感奋,战气百倍,历史上称为“箪醪劳师”。宋代嘉泰年间修撰的《会稽志》说,这条河就是现在绍兴市南的投醪河。醪是一种带糟的浊酒,也就是当时普遍饮用的米酒。这种酒与今天的绍兴酒不同,但它无疑是今天绍兴酒的滥觞。以上关于句践的这些记载说明,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越国时代,酒在绍兴已经十分流行。
西汉承秦末大乱之后,减轻劳役赋税,与民休息,促进了农业生产,也活跃了工商业。天下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酒的消费量相当可观。为了防止私人垄断,也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汉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初榷酒酤”,和盐铁一样,实行专卖。这是后来历代酒类专卖和征收酒税的起源。绍兴地处东南,不产稷粟, 向以稻米为酿酒的原料.所以当时绍兴地方所产之酒,虽不如今天的绍兴酒那样驰誉遐迩,但无疑是属于上乘的。
东汉时期,会稽郡在越国时期开发富中大塘,兴建山阴故水道、故陆道基础上,进一步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公元102—115 年在今禹陵乡一带建造了大型滞洪水库洄勇潮,从此使绍兴水利从小型水库跨入大型水库,至永和五年(140年)会稽太守马臻发动民众围堤筑成鉴湖,把会稽山的山泉汇集于湖内,为绍兴地方的酿酒业提供了优质、丰沛的水源,对于提高当地酒的质量,成为以后驰名中外的绍兴酒起了重要作用。
魏晋之际,司马氏和曹氏的夺权斗争十分激烈、残酷,氏族中很多人为了回避矛盾尖锐的现实,往往纵酒佯狂。会稽是当时大郡,名士云集,风气所及,酿酒、饮酒之风大盛。据《晋书》所载,有一位山阴人孔群,“性嗜酒,……尝与亲友书云:‘今年田得七百石秫米,不足了曲蘖事。’”一年收了700石糯米,还不够他做酒之用。这自然是比较突出的例子,但情况可见一斑。这期间,在绍兴生发出不少千载传诵的佳话。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与名士谢安、孙绰等在会稽山阴兰亭举行“曲水流觞”的盛会,乘着酒兴写下了千古珍品《兰亭集序》,可以说是绍兴酒史中熠熠生辉的一页。他儿子王徽之“雪夜访戴”的故事,也可以说是绍兴酒史中的一段佳话。
从有文献记载的春秋时期开始,经过了一千多年,到南北朝时,绍兴地方所产的酒,已由越王句践时的浊醪演变成为“山阴甜酒”。清人梁章矩在《浪迹三谈》中认为后来的绍兴酒就是从这种“山阴甜酒”开始的,并说:“彼时即名为甜酒,其醇美可知。”今天的绍兴酒也是略带甜味的,尽管爱喝绍兴酒的人并不喜欢甜味太重,但就绍兴酒本身来说,确实是质愈厚则味愈甜,如加饭甜于元红,善酿又甜于加饭。如果我们把善酿叫作“绍兴甜酒”,也未始不可。而且这种甜酒冠以“山阴”二字,以产地命名,自必不同于一般地方所产。由此不难推想,绍兴酒的特色在南朝时已经形成。
唐宋时期绍兴酒进入到全面发展的阶段。唐时,绍兴称越州,又是浙东道道治所在。经济的发展,山水的清秀使这里成为人们向往之地。许多著名诗人如贺知章、宋之问、李白、杜甫、崔颖、孟浩然、刘长卿、秦系、严维、白居易、元稹、方干、张乔等等,或者是绍兴人,或者在绍兴作过官,或者慕名来游,他们和绍兴酒都有过不解之缘。“酒中八仙”之首的贺知章,晚年从长安回到故乡,寓居“鉴湖一曲”,饮酒作诗自娱。张乔《越中赠别》一首有句云:“东越相逢几醉眠,满楼明月镜湖边。”与知己畅饮绍兴美酒,饮赏鉴湖月色,又是多么令人惬意的赏心乐事。
自穆宗长庆年间(82l一824年)起共7年,元稹在越州任刺史兼浙东观察使,此时白居易已为杭州刺史。两人自青年订交,是诗坛知己。在仅隔一条钱塘江的邻郡为官,互相酬唱甚勤。绍兴的山水,绍兴的酒,成为他们这段时期创作中的重要内容。宋代把酒税作为重要的财政收入。在政府的鼓励和提倡下,原来已有深厚基础的绍兴酿酒事业自然更为发展了。据《文献通考>所载北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 年)天下诸州酒课岁额,越州列在十万贯 以上的等次,较附近各州高出一倍。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达官贵人云集,西湖游宴,“直把杭州 作汴州”,酒的

消费量很大。卖酒是一个十分挣钱 的行业,当时绍兴城内酒肆林立,正如陆游说的,“城中酒垆千百家”,“倾家酿酒三千石”。酒业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由于大量酿酒,原料糯米价格上涨,据《宋会要辑稿》所载,南宋初绍兴的糯米价格比粳米高出一倍。糯米贵了,农民种糯米的自然多了。南宋理宗宝庆年间(1225—1227年)所修的《会稽续志》引孙因《越问》说,当时绍兴农田种糯米的竟占3/5,到了连吃饭的粮食都置于不顾的地步。这种情况几乎一直沿续到明朝,以致连徐渭都发出了“酿日行而炊日阻”的感叹,但反过来却正反映了绍兴酿酒业之兴盛。
元明清时,绍兴酒业进一步发展。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 准民自设酒肆,正统七年(1442年)改前代酒课为地方税,以后又采取方便酒商贸易,减轻酒税的措施,因此酒的交流加快,徐渭在《兰亭次韵》诗中

无限感慨地说:“春来无处不酒家”,可见当时的酒店之多。这期间,绍兴酒的花色品种有新的增加。有用绿豆为曲酿制的豆酒,还有地黄酒、鲫鱼酒等。万历《绍兴府志》:“府城酿者甚多,而豆酒特佳。京师盛行,近省地每多用之。” 明中叶以后,我国开始资本主义的萌芽阶段,新的社会生产力使绍兴的酿酒业登上了新的高峰,它的标志就是大酿坊的陆续出现。绍兴县东浦镇的“孝贞”,湖塘乡的“叶万源”、“田德润” 等酒坊,都创设于明代。“孝贞”所产的竹叶青酒,因着色较淡,色如竹叶而得名,其味甘鲜爽口。湖塘乡还有“章万润”酒坊很有名,坊主原是“叶万源”的开耙技工,以后设坊自酿,具有相当规模。入清以后,东浦的“王宝和”创设于清初,城内的 “沈永和”创设于康熙年间。乾隆以后,东浦有“越明”、“贤良”、“诚实”、“汤元元”、“陈忠义”、“中山”、“云集”等,阮社乡有“章东明”、“高长兴”、“善元泰”、“茅万茂”等,双梅乡有“萧忠义”、“潘大兴”等,马山镇有“谦豫萃”,马安乡有“言茂元”等。这些都是比较有名的酒坊,资金雄厚,有宽大的作场,集中的技术力量,又有称为“ 水客”的推销人员,还通过水路向苏南丹阳、无锡等产粮区大批收购糯米作为原料,以扩大生产。因而无论从生产规模、生产能力以及经营方法等方面,都是过去一家一户的家酿和零星小作坊所望尘莫及的。 在清朝初期,绍兴酒的行销范围已遍及全国各地。康熙《会稽县志》有“越酒行天下 ”之说。乾隆年间著名诗人吴寿昌有《东浦酒》五律一首,盛赞东浦酒:“郡号黄封擅,流行遍域中,地迁方不验,市倍榷逾充。”东浦酒流行于全国而且深得各地信任,可以不作验方而充实于市场,这些都非夸张之语。绍兴酒名声大振,因而梁章矩在《浪迹续谈》中说:“今绍兴酒通行海内,可谓酒之正宗,……至酒之通行,则实无他酒足以相抗。”
由于大酿坊的陆续出现,产量逐年增加,销路不断扩大,于是在各酿坊的协商下,品种、规格和包装形式也就统一起来。这时候的品种基本上是“状元红”、“加饭”和“善酿”三种。此外还有福桔酒、鲫鱼酒、花红酒等等,品种繁多,但只作为花色, 并不大量生产。在行销地区方面,各酿坊大体有一定的范围。如“孝贞”、“沈永和”通销北京、天津;“叶万源”所产18斤放样加饭专销福建以至南洋;“田德润”加饭运销天津、北京、烟台,也有远至俄国的;“汤元元”、“善元泰”、“茅万茂”、“萧忠义”、“潘大兴”等销售杭州、上海;“云集”销福建、香港;“谦豫 萃”、“沈永和墨记”的善酿则畅销于沪、杭和广州,以至东南亚各国。包装的名称也因销售的地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销北方的,一般称为京装;销南方的称为建装或广装。为了扩大和便利销售,有些酿坊还在外地开设酒店、酒馆或酒庄,经营零售批发业务。早在清乾隆年间,“王宝和”就在上海小东门开设酒店,以后“高长兴”在杭州、上海开设酒馆,“章东明”除在上海、杭州各处开设酒行外,又在天津侯家后开设“金城明记”酒庄,专营北方批发业务,并专门供应北京同仁堂药店制药用酒,年销近万坛以上。
自清末到民国初年时期,绍兴酒声誉远播中外,1910年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谦豫萃、沈永和酿制的绍兴酒获金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绍兴云集信记酒坊的绍兴酒获金奖。1929年在杭州举办的西湖博览会上沈永和酒坊的绍兴酒获金奖。1936年在浙赣特产展览会上绍兴酒又获金奖。多次获奖,使绍兴酒身价百倍,备受青睐,生产与销售不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关心和喜爱绍兴酒。1952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拔款,修建绍兴酒中央仓库,并多次向外国友人介绍推荐绍兴酒;邓小平对绍兴酒情有独钟,晚年时每天要喝一杯绍兴酒;1995年5月, ******总书记亲临中国绍兴黄酒集团,品尝绍兴酒后对随行人员说:“记住,这种酒是最好的酒!”并嘱咐:“中国黄酒天下一绝,这种酿造技术是前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要好好保护,防止被窃取仿制”。
绍兴酒在国家历届评酒会上都有金奖获得,先后被列为国家“八大”、“十八大”名酒之一,著名品牌“古越龙山”为中国驰名商标。1988年,绍兴酒被列为钓鱼台国宾馆唯一国宴专用酒。鱼台国宾馆唯一国宴专用酒。绍兴酒还先后五次作为国礼馈赠过柬埔赛国王、日本天皇以及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克林顿。1997年绍兴酒成为香港回归庆典特需用酒。
绍兴酒现畅销江、浙、沪、闽等省市,远销日本、东南亚、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绍兴酒企业中影响和规模最大的是中国绍兴黄酒集团。
黄酒是历史上最古老的谷物酿造酒,相传有七千到一万年的历史。大概就是“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的年代,或者为“空乘秽饭,醢以稷麦,以成醇醪,酒之始也”的时代。著名的酿造学家方心芳先生认为:“仰韶文化前期(六、七千年前),天然曲蘖向人工曲蘖发展,这时谷物酿酒(黄酒)起源了。”多数史学家认为,传说中的神农氏炎帝和轩辕黄帝时代就已经产生了谷物酿酒。照此说法,黄酒起源当有一万年之久。


如果更可靠一点说,从发明酒曲和酒药算起,黄酒的酿造,当在四千到五千年之间。这有考古新石器时代的酒具、陶器和考古文献证明。黍米酒起源可能更早一点,四骨文中有“鬯其酒”之语。鬯,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谷物酒(黄酒),系采用黑黍米加郁金酿制而成的香酒。汉·郑康注释“矩鬯,黑黍酒也。”汉·班固在“白虎通义·考点篇”解:“鬯者,以百草之香,郁金合尔酿之成为鬯”。看来黍米酒起源于商代,或者更早一点,被广泛用于祭祀和祭祀后饮用。稻米酿制的黄酒,始于先秦时代。“诗经豳风·七月”中记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寺。”距今约3500—4000年。

一、黄酒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颗明珠

中国黄酒在周朝以前,可算作初级阶段。当时由于生产条件限制,品种单调,生产量很小。像商朝只有醴和鬯,基本上是汁渣同吃,酒质混浊、淡甜、单薄苦涩,颜色自然亦称不上漂亮,固而流行范围也不会广泛,只能供皇宫贵族祭祀后饮用,“礼记·表记”中记有“粢(古代祭祀用的器类)盛矩鬯,以事上帝”。据记载,殷商明代祭祀的规模很宏大。“殷墟书契前编”中有一条卜辞“祭仰卜,卣,弹鬯百,牛百用”。意思是说,一次祭祀要用一百卣酒,一百头牛。祭祀用的卣约盛三斤酒。百卣即三百斤。足见其祭祀规模。到了周朝,已经有了煮酒、盛酒和饮酒的器具,黄酒酿造技术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比如为了酿好和管好酒,他们还设置了“酒正”、“酒人”等官职和机构,掌酒之政令,以式法受酒材;他们还制订了类似工艺、分类之文件,有五齐(泛齐、醴齐、盎齐、醍齐、沉齐)三酒(事酒、昔酒、清酒)等规定。酒人负责酿造各类酒汁,以供祭祀用。祭祀天地先王为大祭,添酒三次;祭祀山川神社为中祭,添酒二次;祭祀风伯雨师为小祭,添酒一次。元老重臣则按票供酒,国王及王后不受此限。看来这时的酒是专为王室做的,专供统治阶级享用

。当然也会流入社会变为商品。

到了东周和秦朝,提出了“唯酒无量,不及乱”的酒德问题。证明这个时期的生产量加大,广泛流入社会后,怕饮酒乱德,引起社会问题。因此一些管理者提出,饮酒是无法约定数量的,要劝导饮酒的人不要过量,以不乱性为度。可能这是最早提出的酒文化问题。
黄酒是高尚的材料,是美妙而奇特的物质,它有精神产品的作用,能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显现出特殊的作用。古人常拿它作激励斗志的物品。《吕氏春秋》记载,“勾践师行之日,有献箪醪者,投之上流,与士卒其饮,哉气百倍”。说的是越王勾践为激励伐吴将士,把百姓献上的黄酒,倒入江水的上流,与将士共饮,以激发斗志。

到了汉代,黄酒的酿造技术已经很成熟,人们掌握了用曲技术,酿酒作坊迅速发展,酿造出更多更好的美酒佳酿。如1968年河北满城发掘出西汉中山靖王墓(刘胜夫妇)。内有33件陶质大酒缸。出土时内壁尚有酒干后留下的痕迹,底部有白色粉末状渣子,似为酒的沉淀物。大多数缸的肩部写有朱书文字,经辨识为“黍上尊酒十五石”,“甘醪十五石”,“黍酒十一石”,“稻酒十一石”“……酒十石”。据考古学家估算共有四百多石。折合现在约四吨(汉石折算一石等于二斗)。一个诸侯,在2100多年前,随葬有如此之多的黍米和稻米原料酒,而且品位、档次分门别类,确实证明当代酿制黄酒的技术和生产能力已达很高水平,普及广泛程度也十分惊人。

古代饮酒有一种高尚的礼仪制度,代代相传。从周朝开始,我国实行一种飨燕礼仪制度,飨与燕是两种不周的礼节。飨(以酒食款待人)礼主要是天子宴请诸侯,或诸侯之间的互相宴请,地点大多在太庙举行。待客的酒一桌两壶,羔羊一只。宾主登上堂屋,举杯祝贺。规模宏大,场面严肃。目的不在吃喝,主要是天子与诸侯联络感情,体现以礼治国安邦的意思。燕礼(与之不同)就是宴会,主要是古代君臣宴礼。地点在寝宫。烹狗而食,酒菜丰盛,尽情吃喝,场面热烈。一般酒过三巡之后,可觥筹交错,尽欢而散。周代之后,历代皇帝遵循古传遗风,在飨燕之礼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宴会,如元旦大宴、节日宴、皇帝诞辰宴等。地点改在园林楼阁之上,轻松活泼了许多。宴会使用的酒,只有黄酒。黄酒是惟一的国酒。

另外,在地方一级,还有一种叫乡饮酒礼,也是从周代开始流行的。乡饮酒礼是地方政府为宣布政令、选拔贤能、敬老尊长、甄拔长艺等举行的酒会礼仪。一般在各级学校中举行。主持礼仪的长官站在校门口迎接来宾,入室后按长幼尊卑排定座次,开始乡饮酒礼,敬酒献食过程中,首先要饮一种“元酒”,是一种从上古流传下来的粗制元始黄酒,以警示人们不能忘记先辈创业的艰辛。之后,才能饮用高档一点的黄酒。乡饮酒礼在尊老重贤的传统中国社会中,有着深远的意义。所以,从汉代开始,把乡饮酒礼当成一种推行教化举贤荐能的重要活动而传承不辍。隋、唐在开科取士后举办乡饮酒礼,招待录取举子,宋代在贡士之日举行乡饮酒礼,明清更强化教化职能,规定在孟春正月和孟冬十月,中央和地方政府举行乡饮酒礼,民间则在春秋社祭时举行此礼。上述的飨燕礼仪和乡饮酒礼,都是国家中央和地方的饮酒制度和礼仪。可见黄酒是多么的尊贵和高雅。

 

 

2. 한나라, 수나라의 황주 양조기술

汉朝至隋朝的黄酒酿造技术

 


一、汉代酿酒技术


秦汉以来,由于政治上的统一,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为酿酒业的兴旺提供了物质基础。 山东诸城凉台出土的一幅汉代的画像石有一幅庖厨图,图中的一部分为酿酒情形的描绘,把当时酿酒的全过程都表现出来了。一人跪着正在捣碎曲块,旁边有一口陶缸应为曲末的浸泡,一人正在加柴烧饭,一人正在劈柴,一人在甑旁拨弄着米饭,一人负责曲汁过滤到米饭中去,并把发酵醪拌匀的操作。有两人负责酒的过滤,还有一人拿着勺子,大概是要把酒液装入酒瓶。下面是发酵用的大酒缸,都安放在酒垆之中。大概有一人偷喝了酒,被人发现后,正在挨揍。酒的过滤大概是用绢袋,并用手挤干。过滤后的酒放入小口瓶,进一步陈酿。

根据此图可以整理出东汉时期酿酒工艺路线是: 酒曲块酿酒原料 ↓↓ 捣碎蒸熟 ↓↓ 浸曲冷却 ↓↓ 过滤曲汁───→入大口缸发酵(酒垆) ↓ 过滤 ↓ 入小口酒瓶
这一酿酒工艺路线,可以说是汉代及其以前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酿酒的主要操作法。
新汉王莽当权,恢复西汉时期酒的专卖,为此,制定了详细的酿酒原料的配比,即一酿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出酒率220%,这个比例与现在的也很接近。从中也可看出,酒曲的用量很大(占酿酒用米的50%),这说明酒曲的糖化发酵力不高。
东汉末期,曹操发现家乡已故县令的家酿法(九酝春酒法)新颖独特,所酿的酒醇厚无比。将此方献给汉献帝。这个方法是酿酒史上,甚至可以说是发酵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补料发酵法。这种方法,现代称为\"喂饭法\"。在发酵工程上归为\"补料发酵法\"(Feed-batch fermentation )。补料发酵法后来成为我国黄酒酿造的最主要的加料方法。《齐民要术》中的酿酒法就普遍采用了这种方法。\"九酝春酒法\"就是在一个发酵周期中,原料不是一次性都加入进去,而是分为九次投入。《齐民要术》收录了此法,该法先浸曲,第一次加一石米,以后每隔三天加入一石米,其加九次。曹操自称用此法酿成的酒质量很好。故向当时的皇帝推荐此法。
《齐民要术》中的补料法除了上述的\"递减补料法\"外,还有\"递增补料法\"。如\"法酒第六十七\"国的\"__米酒法\",第一次加料3斗三升,第二次加六斗六升,第三次加一石三斗二升,第四投加料二石六斗四升。最重要者应是根据曲热强盛决定加料量。
汉代开始采用喂饭法,从酒曲的功能来看,说明酒曲的质量提高了。这可能与当时普遍使用块曲有关。块曲中根霉菌和酵母菌的数量比散曲中的相对要多。由于这两类微生物可在发酵液中繁殖,因此,曲的用量没有必要太多,只需逐级扩大培养就行了。喂饭法的方法故在本质上来说也具有逐级扩大培养的功能。《齐民要术》中神曲的用量很少,正说明了这点。据《西京杂记》:汉制:宗庙八月饮酎,用九酝太牢,皇帝侍祠,以正月做酒,八月成,名曰酎,一曰九酝,一名醇酎\"。

 

二、《齐民要术》中的酿酒技术


北魏时期的贾思勰写下了不朽名著《齐民要术》,这是一部农业技术专著,作为农副业产品之一的酒的生产技术占有一定的篇幅。其中有八例制曲法,四十余例酿酒法。所收录的实际上是汉代以来各地区(以北方为主)的酿酒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酿酒技术总结。酿酒技术路线与前面所总结的汉代酿酒路线大致相同。但是更为可贵的是《齐民要术》中总结了许多酿酒技术的原理,这些原理在现代仍然起着指导意义。

 

1、用曲的方法
用酒曲酿酒是我国的特色,古人如何用曲值得研究。曲是糖化发酵剂,在古代,将其看作发酵的引物。在古时,酿酒的关键步骤之一就是先将酒曲制成这种引物,酒曲的使用是否得当往往决定酿酒的成败。因为古代的酒曲都是天然接种微生物的,极易污染杂菌。
古代用曲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先将酒曲泡在水中,待酒曲发动后(即待曲中的酶制剂都溶解出来并活化后),过滤曲汁,再投入米饭开始发酵,这称之为浸曲法;另一种是酒曲捣碎成细粉后,直接与米饭混合,这不妨称之为“曲末拌饭法”。浸曲法可能比曲末拌饭法更为古老。浸曲法大概是从蘖(谷芽)浸泡糖化发酵转变而来的。浸曲法在汉代甚至在北魏时期都是最常用的用曲方法,这可从《齐民要术》中广泛使用浸曲法得出这一结论。
古代懂得浸曲之水应根据不同的季节而应分别处理。冬季酿酒取来的水可以直接浸曲;春天后,气温较高,水不干净,需将水煮沸,沸水也不能直接浸曲,需冷却后才能浸曲(沸水会将曲中的微生物烫死,酶也会失活)。
浸曲,也有讲究,应根据季节,水温确定浸曲时间。以保证浸曲的效果。

 

2、酸浆的使用
酿酒酵母菌喜欢在较酸的环境中生长,其生长最适pH值最好在4.2-5.0之间。有些微生物如细菌则在中性的pH环境下较易生长。在较低的pH环境下会受到抑制。米饭加水后,其pH往往不在4.2-5.0的范围内。为克服这一矛盾,古人除了选择酿酒时间多在温度较低的冬季进行之外,还采用了即大胆,又明智的“以酸治酸”的策略:酸浆法。本来酿酒所忌讳的就是酒变酸了。但是古人巧妙地利用先酸化后酿酒的策略,使酒醪中的酸性环境有利于的益的酵母菌生长,不利于腐败菌(细菌)的生长,反而可以抑制酒的酸败。最早记载此法的是《齐民要术》。《齐民要术》中有三例酿酒法采用了酸浆法。

 

3、固态及半固态发酵法
我国黄酒酿造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发酵醪液中固体物质的浓度较高。与国外的葡萄酒发酵,啤酒发酵相比,这一特点就更加明显。啤酒也是采用谷物作原料,其糖化醪中麦芽与水之比为1:4.3左右。威士忌的糖化醪则为1:5左右。
《汉书·平当传》如淳注:\"稻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上尊,黍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中尊,粟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下尊\"。一斗米出酒一斗,可见酿酒时原料米在发酵醪液中的浓度肯定是很高的。 新汉王莽时期规定的酿酒米曲酒之间的比例为2:1:6.6。这一比例在我国是较为常见的。发酵醪中的固体物质浓度也大大高于啤酒的发酵醪。
%26nbsp

;《齐民要术》中的酿酒法的发酵醪液的固体物浓度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浓度极高的如:__米酎酒和__米酒。固体物质与水之比为1:0.7-0.8,居中的是1 :1左右的。最稀的则是夏鸡鸣酒,约为1:3。这种酒发酵时间不到24小时,晚间下酿,次日早晨出售,是比较淡泊的。但不管如何,绝大多数酒比啤酒要浓。
从<<齐民要术>>的记载来看,用水量最少的酒是“____米酒”(一种法酒),但实际上加水量最少,浓度最高的应是几种酎酒。酎酒酿造的特点是,不是采用常见的浸曲法,原料也不是采用常见的蒸煮方式,而是先磨成粉末,再蒸熟。曲末与蒸米粉拌匀,入缸发酵,几乎近于固态发酵。酎酒酿法的又一特点是酿造时间长达七八个月,而且基本上是在密闭的条件下进行发酵的,即当米粉加曲末用少量的水调匀后,即装入瓮中,更加以密封,不使漏气。由于基本上隔绝了外来氧气的界入,发酵始终处于厌氧状态。有利于酒精发酵。这种方法酿造的酒,酒的颜色如麻油一样浓厚,先能饮好酒一斗者,唯禁得升半,饮三升大醉,不浇,必死,凡人大醉酩酊无知。一斗酒,醉二十人。得者无不传饷。”

 

5、温度的控制
古人与现代人在温度这个物理量上无非是表达方式的不同,确切地说古人不是用数值表示,而是用人的体温或沸水的温度做为参照,来大致确定酿造时应控制在什么温度的范围内。我国人民在酿酒过程中已掌握了各关键环节的温度控制要点,这在《齐民要术》中得到了较完整的体现。这就是浸曲时温度的控制;摊饭时温度的控制;维持适当的发酵温度。

 

6、酿酒的后道处理技术
到北魏时期,酿酒的后道处理技术仍然是比较简单的。从东汉的画像石上的\"庖厨图上可看出,酒的过滤是采用绢袋自然过滤后再加上用手挤压。
《齐民要术》中提到了\"押酒\"法。但如何\"押\"则不甚清楚。如在\"粳米法酒\"中是这样做的:\"令清者,以盆盖,密泥封之,经七日,便极清澄,接取清者,然后押之\"。首先是任酒液自然澄清,取上清酒液后,下面的酒糟则用押的方法进一步取其酒液。在古汉字中,\"押\"通\"压\",应是用重物从上往下压。才能把酒糟压干。可能会使用压板和某种过滤介质作为配合,把酒糟压下去,稍清的酒液又显示出来。不知当时是否有专用的木质压榨工具。

 

 

3. 황주 명칭의 내력

黄酒名称的来历


黄酒属于酿造酒,酒度一般为15度左右。
黄酒,顾名思义是黄颜色的酒。所以有的人将黄酒这一名称翻译成"Yellow Wine".其实这并不恰当。黄酒的颜色并不总是黄色的,在古代,酒的过滤技术并不成熟之时,酒是呈混浊状态的,当时称为"白酒"或浊酒。黄酒的颜色就是在现在也有黑色的,红色的,所以不能光从字面上来理解。黄酒的实质应是谷物酿成的,因可以用"米"代表谷物粮食,故称为"米酒"也是较为恰当的。现在通行用" Rice Wine"表示黄酒。

在当代黄酒是谷物酿造酒的统称, 以粮食为原料的酿造酒(不包括蒸馏的烧酒),都可归于黄酒类。黄酒虽作为谷物酿造酒的统称,但民间有些地区对本地酿造、且局限于本地销售的酒仍保留了一些传统的称谓,如江西的水酒,陕西的稠酒,西藏的青稞酒,如硬要说它们是黄酒,当地人也不一定能接受。

在古代,"酒"是所有酒的统称,在蒸馏酒尚未出现的历史时期,"酒"就是酿造酒。蒸馏的烧酒出现后,就较为复杂了,"酒"这一名称既是所有酒的统称,在一些场合下,也是谷物酿造酒的统称,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把当时的酒分为三大类:酒,烧酒,葡萄酒。其中的"酒"这一节,都是谷物酿造酒,由于酒既是所有酒的统称,又是谷物酿造酒的统称,毕竟还应有一个只包括谷物酿造酒的统称。因此,黄酒作为谷物酿造酒的专用名称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黄酒",在明代可能是专门指酿造时间较长、颜色较深的米酒,与"白酒" 相区别,明代的"白酒"并不是现在的蒸馏烧酒,如明代有"三白酒",是用白米、白曲和白水酿造而成的、酿造时间较短的酒,酒色混浊,呈白色。酒的黄色(或棕黄色等深色)的形成,主要是在煮酒或贮藏过程中,酒中的糖份与氨基酸形成美拉德反应,产生色素。也有的是加入焦糖制成的色素(称"糖色)加深其颜色。在明代戴羲所编辑的<<养余月令>>卷十一中则有:"凡黄酒白酒,少入烧酒,则经宿不酸"。从这一提法可明显看出黄酒、白酒和烧酒之间的区别,黄酒是指酿造时间较长的老酒,白酒则是指酿造时间较短的米酒(一般用白曲,即米曲作糖化发酵剂)。在明代,黄酒这一名称的专一性还不是很严格,虽然不能包含所有的谷物酿造酒,但起码南方各地酿酒规模较大的,在酿造过程中经过加色处理的酒都可以包括进去。到了清代,各地的酿造酒的生产虽然保存,但绍兴的老酒、加饭酒风糜全国,这种行销全国的酒,质量高,颜色一般是较深的,可能与"黄酒"这一名称的最终确立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清朝皇帝对绍兴酒有特殊的爱好。清代时已有所谓" 禁烧酒而不禁黄酒"的说法。到民国时期,黄酒作为谷物酿造酒的统称已基本确定下来。

黄酒归属于土酒类(国产酒称为土酒,以示与泊来品的洋酒相对应)。

 


4. 황주의 유가문화

黄酒的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之精髓,黄酒乃中国最古老的独有酒种,被誉“国粹”。两者渊源流长,博大精深。儒家内涵讲究中庸之道,主张清淡无为,宣扬仁、义、礼、智、信等人伦道德;黄酒生性温和、风格雅致,酒文化古朴厚重,传承人间真善之美、忠孝之德。细细体味,儒家文化与黄酒可谓脉脉相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笔者不揣冒昧,赘述于此。

 

 

 


“中庸” 黄酒之格 中庸曰:“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儒家把“中”与“和”联系在一起,主张“和为贵”、“普通的和谐” 。中庸之道即中正不偏、经常可行之道。中庸既是一种伦理原则,又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互动的方式方法,中庸之道无处不在,深深地影响着国人的生活。黄酒以“柔和温润”著称,恰与中庸调和的儒家思想相吻合。黄酒集甜、酸、苦、辛、鲜、涩六味于一体,自然融合形成不同寻常之“格”,独树一帜,令人叹为观止。“六味”中,任何稍稍偏侼某一味,往往腻口发渴,或辛辣粗糙,或淡口无味或体中满闷……留给人们美中不足之憾。而黄酒“中和”得恰到好处,走而不守,威而不猛,酸甜苦辣犹如品味人生,让人妙不可言!黄酒何以融“六味”于一体而中正不偏、天衣无缝,是自然造化,巧夺天工?还是仅凭“酒头脑”那炉火纯青的酿酒技巧?抑或两者兼而有之?我们无需寻根问底。事实上,黄酒“中和”而蕴含的刚柔相济之品格,的确是其他酒种没有的。白酒少鲜,辛辣冲口,温和欠缺;啤酒多苦,爽口有余,厚重不足;葡萄偏涩,涩而挂味,刚劲不够,而黄酒兼备协调、醇正、柔和、幽雅、爽口的综合风格,恰如国人“中庸”之秉性,深得人们青睐,被誉为“国粹”也就为之不过了。黄酒之“和谐”,对今日我们倡导“构建和谐社会”也是相符的。目前世界,一方面,由于过分注重金钱和物质享受的追求,造成“自然和谐”的破坏,“人和自然和谐”的失调,人与人之间的紧张;无止境地追求感官享受,又使不少人造成自我身心的扭曲,这已成为一种社会病。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化生产的程度高,整个社会生产面为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有机体,这就需要我们一个祥和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儒家“和为贵”、“普通的和谐”与黄酒“中和”之理念,不也给予了现代意义“和谐”诠释、发挥和想象的一个空间。

“仁义” 黄酒之礼 “仁”是儒家思想的中心范畴和最高道德准则。子曰:“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其中“仁”是目标,“克己”而使“礼”得到遵守和恢复是实践途径。孟子则经常以“仁义”并重。“仁”体现 了人与人的关系,是在尊重关怀他人的基础上,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关怀。黄酒是一种物质,它自古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酒作用于人的精神的东西,可使人为善,也可使人为恶。酒虽有利有弊,但适度把握,裨益颇多。酒的功能有三,一是可解除疲劳恢复体力,二可药用治病滋补健身,三酒可成礼。黄酒承载着释放人们精神,惠泽健康,表达情感,体现爱心,激发睿智的作用,这与儒家崇尚“仁义”,主张“天地人合 一”的精神境界,提倡友善、爱护是息息相通的。自古以来,酒是情感的“催化剂”。书圣王羲之以酒会友,与谢安、孙绰等文人雅士在兰亭修禊,曲水流觞,畅叙友情,留下千古之作《兰亭集序》。唐王维以酒送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苏轼送穆父出守越州,“我恨今犹在泥滓,劝君莫棹酒船回。” 挚爱之情溢于言表。鲁迅先生以酒悼友,深深怀念知友范爱农,“把酒论当世,先生小酒人。大圜犹茗艼,微醉自沉伦。”陆游以酒寄情,“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错、错、错……”经过千百年的洗礼、沉淀,酒礼约定俗成,自觉和不自觉地成为一种行为规范,渗透到政治制度、伦理道德、婚丧嫁娶、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扎根形成了古朴厚重、生生不息的酒俗文化。

“忠孝” 黄酒之德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人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孟子更是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这些“忠孝”思想体现了是中国古代传统道德文明,也是中国美德的一部分。黄酒生性温和、醇厚绵长,在漫漫中国酒文化长河中,黄酒以其独有的“温和”受国人称道,黄酒的文化习俗始终以“敬老爱友、古朴厚道”为主题,这与儒家所追求的“忠孝”精神一脉相承。其一,黄酒本身性温,饮黄酒忌狂饮滥喝,“唯酒无量,不及乱”,唯慢慢地一口一口地咪,方可品味个所以然来。二,黄酒特别是绍兴黄酒千年不衰,闻名遐迩,与绍兴当地酿酒人忠诚经营,世代相传,无一怠慢息息相关。其三,酒乡习俗,古雅厚朴,敬老爱幼之风盛行。在黄酒之乡绍兴,孩子满月要喝“剃头酒”。孩子长到一周岁时,父母要为其办酒席,称“得周酒”。寿酒更是风行。绍兴人认为,人生逢十为寿,均要办寿酒,这已是约定俗成。民谚曰:“十岁做寿外波家,廿岁做寿丈母家,三十要做,四十要叉(开),五十自己做,六十儿孙做,七十、八十开贺。”另外,人归西要办“白事酒”,死者的生日和死日还要设酒致祭,俗称“做祭日”,以示对逝者的怀念。

“治国” 黄酒之魂 “君子以自强不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儒家强调修身,主张人们应该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努力方向,要有为社会大众贡献才智的人生价值取向和不怕艰难险阻,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顽强意志和精神。儒家思想探求者砥砺奋发、努力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从黄酒得以见证,借黄酒得以升华。2500年前,越王句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投醪劳师,一举灭吴,报仇雪耻。在称霸中原后,句践置酒文台,举酒庆功。“鉴湖女侠”秋瑾把酒拔剑,“吾辈爱自由,勉励自由一杯酒。”与黑暗势力决斗,不愧为一代女中豪杰。徐渭才华横溢,倔强不驯,不畏权贵,杯不离手,醉中作画,留下不朽之作。与徐渭一样,当时绍兴一大批文人进入官府,担当了幕吏(师爷)角色,他们作为儒生这样一个特定的知识群体,“学而优则仕”,抱负“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们有智有谋,办事果断,处事方圆,刚柔相济,如同黄酒之秉性,不会轻易为五斗米折腰,去趋炎附势,为虎作伥。道不同不相为谋,和则用,不和则去,不被任用还可以退身田园,设坛施教,也足可以谋生。儒家文化包容的海纳百川的气魄,兼容并包的胸襟,克己成人的美德,忍辱载道的修为,这些品质在绍兴文人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正如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中赞美:“绍兴酒如清官廉吏,不掺一毫假若,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长留人间,阅尽世故而其质愈厚。”袁老夫子把黄酒比作清吏,不仅是对黄酒由衷赞叹,更是对黄酒之魂精辟之提炼。

 

 

'음식문화'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중국의 술문화 27  (0) 2010.12.12
중국의 술문화 26  (0) 2010.12.11
중국의 술문화 24  (0) 2010.12.11
중국의 술문화 23  (0) 2010.12.10
중국의 술문화 22  (0) 2010.12.10

댓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