한대화상석
汉画像石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汉代大多没有留下名字的民间艺人雕刻在墓室、棺椁、墓祠、墓阙上的以石为地、以刀代笔,融合绘画、雕刻、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的石刻艺术品。
两汉一统天下400 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之一,其时国家兵威远盛,蒸蒸日上,开疆拓土,富足强大。那是一个英雄辈出、激情燃烧的时代,没有一点自卑自怜,有的是强大的自信,是张扬的个性,是奔放灵动的气势,是浪漫进取的情怀。
在这样一个长期统一、经济繁荣的王朝里,人民生活安定、富足,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随之增长,汉初统治者热衷于神仙传说,追求长生不老,永享极乐。当神仙不可见,长生不可得时,他们又迷上了"死即再生"的观念,希望生时极尽人世欢娱,死后还能继续。于是,墓室成了墓主生前环境的缩影。汉代"重孝道"的社会风尚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汉画像石艺术的产生成为可能。汉代提倡"以孝治天下",而行孝的大端,又无过于养生,生极其欲,死更厚葬。花钱千万为死者建造墓、阙、祠堂是孝的表现。
汉画像石是当时吉祥文化的重要载体,几乎每一幅汉画都有其吉祥寓意。其规模之宏大、内容之丰富、艺术水平之高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汉代盛行的画像石,是一种特殊的浮雕形式:以刀代笔,或阳刻,或阴刻,或两者结合,还有浮雕的形式,或者浮雕与刻划相结合,可谓雕中有画,画中有雕。画像石通常是作为建筑装饰,镶嵌在祠堂、陵阙、更多是墓室内的门侧的砖室上。画像石的规模和艺术水平,体现了墓主人地位的显贵,大多集中在经济富庶,文化发达、附近石料充足的地区。汉画像石墓以河南、山东、陕西、山西、四川、江苏、安徽等地区为多。
画像砖是将加工好的泥坯,放入木模中制成砖坯,待半干后去掉木模,用刻有图像内容的印模印出各种图像和图案。有空心砖和实心砖之分,其中空心画像砖形体较大,呈长方形。画像砖的形制也因产地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画像石在墓中的分布一般为:墓门通常是带有朱雀、龙、虎的铺首衔环,或是文武门吏;中心位置的前室或主室壁面、横楣上是阙、车骑、宴饮、乐舞;后室或侧室壁上是庖厨、农作等;后壁上方是西王母,室顶是天象图;祥瑞物与图案则穿插于壁面、立柱与室顶上。在以祭祀为主要用途的地面祠堂中,画像石依题材集中分处各壁,历史人物与孝子列女故事居壁面中间位置,神话故事在三角楣上,构成适于观看的形象层次。石阙上的画像石主要起装饰作用,龙虎衔璧为主要内容,车骑及其他祥瑞物镶嵌于阙基和檐额等处。但是,相当数量的画像石在墓中的分布没有严格的定制,某些地区还自有特点。例如,陕北画像石的精美作品主要集中在由门楣、立柱、门扇结合的墓门上,四川画像石主要在中室壁面中段形成一条饰带,装饰意义代替了具体的象征。
汉画在构图上,常是不分远近的,它所用的透视是散点的;后世用的俯瞰透视法,在汉画里已完成,一直到今天,在中国画中还有很大的势力。在布局上不留白,常以小的物件堵塞其间,使画面不留空隙余裕。这一点和唐宋文人画所提倡的"留白天地宽"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因而被后来的文人画弃之不用,只在民间艺术里有所保留。在形象塑造上,汉画以曲线为主的轮廓线强调了形象的形体与动态特征,几乎所有的形象都处在行进、跳跃、流贯、顾盼、飞腾的运动瞬间,因此画面上常可看出线条的弹力和感情的紧张。汉画的这种线条的弹力,在后世渐渐消失,柔和逐步取代了雄健。
达官贵人用画像石装点墓室,是想将生前已经拥有的荣华带入另一世界,实现死后成仙升天的愿望。为了死后能够得道升仙,充满想象力的先民把龙、虎、鹿等神奇动物作为升仙的骑乘工具。这些内容的画像,表达了墓主希望死后能升仙和享受仙境生活的强烈愿望,而这种仙境生活实际上就是墓主生前现实生活的延伸和继续。
但画工们在构思图像时浮想联翩,在不违背主人确定的主题的情况下,将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纳入画像石中。农耕纺织、百戏乐舞、迎宾送客、车马出行乃至抓捕盗贼、烤羊肉串等均作了生动逼真的展现,从而使我们今天有可能直观地认识那个久远而陌生的社会。
建鼓舞(汉画原始拓片)
1985年,河南博物院研究员周到先生,曾经根据南阳汉画中的舞蹈,协助省歌舞团编制了这部仿汉舞蹈《汉风》,没想到沉寂一两千年的舞姿偶露峥嵘,竟获得好评如潮,并一举夺得当年国家文艺汇演一等奖。汉代舞乐实际上是舞蹈、音乐、体育、杂技、幻术、舞剧等多种文体形式的综合出演。这种综合性在汉画中到处可见,如长袖舞、折腰舞、鼓舞等。
在数以千计的舞蹈图像中,舞蹈者们均着长袖舞衣,长袖或柳枝低垂,或回雪漫卷,或飞扬于空。细腰的表现,以女舞为最甚,个个杨柳细枝显得灵巧飘逸。较常见的舞蹈形式还有面具舞。舞者各戴假面具,或执兵器作攻战姿态,或戴木质假面扮十二神兽。他们手持各种兵器绳索,模拟驱赶杀逐之状。与假面具舞相近似还有各种拟兽舞蹈,舞者的假面具有的似猪,有的像猴。还有一类为手持各种兵器的舞蹈,舞者手持棍棒、剑、刀、戈、矛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为剑舞。《史记·项羽本纪》中"鸿门宴"的故事家喻户晓;刘邦和项羽在鸿门会见,酒宴上,范增想除掉刘邦,让项庄舞剑,以便乘机杀掉刘邦,于是留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典故。汉代剑舞的形式多样,有独舞、双剑对舞、一人舞双剑等。
据史书记载,西汉政权刚刚建立,连皇帝也未能乘坐纯一色的四匹马拉车,将相或乘牛车。到汉武帝时,汉朝有了迅速发展,一般的地主,官吏也可乘坐马车出行。汉画像石中大量的车骑出行画像正是这种社会现实的反映。汉代以前,一车御四马被称为"一乘",军力强国被称为"千乘之国","万乘之国"。车马变成了最具军事实力强弱的象征。汉人爱车马。车马在汉代由汉初显示国力、军力为目的,到汉中期则成了财富、地位的象征。那时衡量人的身份、地位不是有车无车,有马无马,而是坐什么样的车,骑什么样的马,就像今天的中国人开什么牌子的私家车一样。汉武帝时为炫耀帝国的显赫,不仅革新改造了各种兵车,而且大量制作宫廷和官府用车,严格规定了车舆的使用管理权限,在用途和尺寸等方面均有了较细、较明确的分类。但在那"山高皇帝远"的地方,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势、财富,在墓里僭越建造刻画的大有人在。这也就是说,在汉画像石上出现的车辆,并不能非常确凿地证实墓主人的身份。
车如流水,马若飞龙
博戏亦称六博或陆博,是中国古代历史悠久的棋类游戏。一种传说是春秋时代老子发明的。另一种传说由仙界传到人间。在汉代十分流行,六博游戏乃是汉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汉代不少皇帝如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也是六博爱好者。
六博拓片
仙人六博,四川新津 像石
汉景帝为太子时就喜好六博,一次同吴王刘濞的儿子博戏时发生口角,竟提起博局砸向吴太子,造出了一场命案。从此刘濞怀恨在心。到景帝登基的第三年,刘濞终于联合楚、赵诸王,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叛乱。这些事件,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上层士公贵族好为六博的风尚。
一套完整的六博棋,应包括棋局、棋子、箸、采(即后世所称的骰子),每方六子,以黑白色区分,有枭、卢、雉、犊、塞五种棋子,前四种棋子双方各一枚,最后一种棋子"塞"各两枚。枭为首,即主帅。下博棋一般要用六根箸,用于记录对博者的输赢情况,六博由此而得名。六博往往伴随饮酒,时称"饮博",一般是输棋一方计筹罚酒。所以在汉画像石六博图里,棋盘旁边往往都有酒尊和耳杯。
博术在魏晋之后逐渐失传,现存的有关史料零云散星,语焉不详,这种棋的玩法已不能详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六博戏属于竞争性极强的棋种,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不分南北,无论男女,迷上博戏者,往往"废事弃业,忘寝与食,穷日尽明,继以脂烛"。待后来发展到"意钱之戏"时,就产生了"赌博"词义。
西汉中期角抵之风盛行,人与兽斗,人与牛斗是汉画像石的题材之一,在兽斗与牛斗中,人丝毫没有惊惶失措之态,反而有玩耍动作的安闲与滑稽。人与兽似为亲密的伙伴。角抵可分为人与兽斗,兽与兽斗,人与人相搏等三种形式。这些画像的形态夸张生动,富于感染力,动物野性充沛,任务勇猛矫健。
古代斗兽场
画中一力士,仰面跨步挥臂,与左边狂奔而来的牛相头,牛怒目弓背,以角前抵。画右一狮被力士斗败而逃。
公元前2世纪中叶,西汉王朝在关中建立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上林苑,苑中除天然猎场外,还设有专门的斗兽场,当时的治家天子与远隔重洋的罗马帝王不谋而合,把斗兽当作一种娱乐。不同的只有一点,古罗马的斗兽士是由奴隶充任的,而汉家君民,朝野上下,无不以汉高祖一介布衣提三尺剑斩蛇起义削平天下而自豪自傲自雄,承平天下,他们以血肉之躯操持尺刃寸兵与锯齿钩爪的猛兽相斗。在力量与意志的冲突和抗衡中,充分展示了崇力尚武,富于挑战的时代精神。公元前87年,武帝病逝,陵墓里竟生殉虎豹190只,表现了他对狩猎和斗兽生死不移的癖好。
在人们的感觉中,只有新疆烤肉串才正宗,才地道。可是烤羊肉串是源于新疆吗?考古专家在鲁南临沂市内五里堡村出土的一座东汉晚期画像石残墓中发现两方刻有烤肉串的画像石,经研究发现这两幅画中所见的人物形象皆汉人,他们烤的肉串是牛羊肉串。这两幅庖厨图反映出1800年前鲁南民间饮食风俗
第一石画面宽118.5厘米,高44.5 厘米。画面分上下两格。上格刻四组男女人物11人,分坐在床几之上下格是庖厨图;左边吊挂着一条蹄足可见的牛腿,有一人高。右边紧挨着挂着一块肉。再往右是一位戴高冠、长胡子、着花边衣领长袍的男子呈蹲坐状,左手持一把叉状物,上有两串珠状物,正放在三足铁鼎上烤。他的后面有一圆形案板,呈直立圆形,上面还有五粒圆形物体,似为切好的肉块。案左一长方方形物体上也有许多切好的肉块。鼎的右侧站着一位戴小帽、着长袍的年轻人,左手扶鼎,右手持扇煽火。再向右,有一头戴纱帽、长胡子、穿长裙的男子,左手执长刀正剖切一块肉。这人右边的三足桶形器里正煮着一块羊头的肉。其右是一个大酒壶。再往右是位戴高冠,长胡子的男子右手执长刀剖鲤鱼,他身后呈直立状的案板上有一条从正中剖开的鱼。
第二石画面宽121.5厘米,高44.5 厘米。左端有一带抽烟器的锅灶,一妇人在灶前烧火,她的身后挂着刀和两条鱼。右边有一妇人躬身沽酒,她背后一男子右手提着酒壶等待盛酒。再往右,一男子左手持两串肉的叉,右手拿把扇煽火,在三足鼎上烤肉串。后面悬挂着动物的腿,羊牛的头以及剖开的羊、鸟。背后一男子牵一狗。最右边是一持长刀的男子,他可能刚完成了牲畜的宰杀工作。
这两方画像石均有烤肉串形象,二者又都有是用两根叉的专用工具串肉,放在鼎上烧烤,并用扇子煽火类似今天新疆人的烤羊肉串。两幅画中的人物,皆汉人。因此,这两幅庖厨图反映的是东汉鲁南民间饮食风俗。烤肉"炙"是汉宫中的重要食物。史书记载说,陈正曾任管理宫中膳食的大官令。陈正和侍候皇上的黄门侍郎有些过节,黄门侍郎一直想加害他。有一天,陈正进呈御食,御食炙上发现了一根头发。光武帝刘秀见到后,勃然大怒,下令杀死大官陈正。临刑前,光武帝问陈正,还有什么要说的?陈正跪在地上,从容不迫地说:臣该处死,有三条大罪。炭火很旺,焦肤烂肉,而头发还在,这是罪一。刀具砥砺锋利,去肌截骨,却不能断发,这是罪二。微臣小时,目阅章表犹读书经,如今御食,臣、丞、庖人六目齐视,却比不上黄门侍郎的两只眼睛,这是罪三。刘秀听了这番陈述,恍然大悟,当即笑笑,赦他无罪。
烤肉串拓片
西汉时期性的开放,大大超过现代人们所想象的程度,据考证,汉代男子结婚年龄普遍都在十四岁到十八岁,女子初婚年龄在十三四到十六七岁之间。婚姻的低龄化,那是因为汉朝建立之初,高祖刘邦采取"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政策,奖励生育就是其中措施之一。
地主、贵族早婚把家族人员增加作为兴旺的标志。在汉画像石表现男欢女爱的时候,既有隐讳的替代图像,更有公开的写实描写。古时认为野合是一种吉祥、美好而神圣的象征,中国古代思想家,圣人孔子就是野合而生。《史记探源》曰:"纥与颜氏女祷于尼皇野合而生孔子,于尼扫地为祭天之坛而祷之,遂感而生孔子,故曰野合。" 由此可知孔子是其父叔梁讫和母颜氏野合而生。
婚嫁
山东莒县沈刘庄汉墓中,曾有一幅被原考古报告称之为“男女亲吻图”的画像石:下格刻三人,一男一女居中对立,二人引臂相互拥抱,作亲吻状。女子身后立一侍女,举手推亲吻女子的头部。 人物的上端似为帷帐,用以表示室内。
天使,在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中指神的使者。西方文学艺术中,天使的形象多为带翅膀的少女或小孩子,现在常用来比喻天真可爱的人(多指女子或小孩子)。汉画像石中的羽人就是东方神话中的天使。
古人认为仙人均有羽翼,故曰羽人。各地汉画像石中都有身生羽毛或翅膀的羽人,他们或作飞翔状或与神灵异兽嬉戏,往往伴随在西王母、东王公旁。此类图像反映了汉代人的"羽化登天"、"灵魂升天"的观念。
汉代人好神仙,追求成仙而长生不老。要想成仙,就得身生羽翼"羽化而登仙"。羽化,为成仙或长生的专用术语。作为羽化文化主体,羽人就是汉人想象与夸张的产物,富有浪漫色彩。《山海经》已记载有"羽民国"。羽人与不死观念的结合,早在战国后期已出现。古人认为欲登仙,必须经过羽化,"为道学仙之人,能先生数寸之毛羽从地自奋,升楼台之陛,乃可升天。"《论衡·无形第七》曰:"图仙人之形,体生毛,臂变为翼,行于云则年增矣,千岁不死。"然后可以变为具有超自然力量神类。古人眼里的仙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因而身体应该削瘦。至于裸露身体,大概古人认为天国仙境之中,环球同此凉热,可以免去夏暑冬寒之苦,无须穿衣即可。于是这裸体也成为仙人特殊标志。羽人的职能是向凡人提供长寿之术所需要的仙药,如药丸、灵芝之类。羽人不只体生羽毛,其耳上耸高出头顶。
由于汉代重儒家之学,倡道德之风,故而羽化之前往往还要先学道修德,方能"中生毛羽,终以飞升"。进行精神修炼,还要在技术上具备一套升仙体能,存思导引,服丹药,方能羽化成仙。有研究者认为汉画像石中的羽人形象与西方神话有着一定渊源,翦伯赞先生就认为"像这样的画像,特别是有翼的天使之出现,显然不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传统,而是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爱神受了变化以后的形象。"进而指出"天马、灵犀、狮子、三足乌、傅翼虎、一足牛、比翼双头鸟之类均为外来的图案"。快乐的精灵随处可见,云卷云舒,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的混体怪神往来飘荡,龙腾凤翔,构成这天国的风景,这是一个民族的飞天梦。
中央美院教授罗世平表示:"汉代在表现天象图的时候,给人展示的是天国世界的美好、自由和天国世界里面的丰富多彩。所以画像石里有很多的天国的神灵,异兽、祥瑞、流云等等。这样就给我们生的人感到安慰,死的人能有一个很好的生存空间。这不仅仅是一个想象当中的一个造型,而是一个表现的是汉代人对于天象的理解。就像一个科普读物一样。把汉代人的宇宙空间观念在一方石头上表现的这么具体,这么让人能够很好的去把握它,这是汉代人艺术的高超。"
南阳汉画像石具有囊括宇宙,融合天人的宏大气魄,对汉代繁荣发展所创造的世界,始终充满坚定的信心与力量,它依据优越的政治,自然环境,把神话、历史、现实进行归纳,以浩大的气势与力量去表现人类征服外部世界的雄伟意识。
山东临沂汉代画像石,公元前80年左右,属早期作品,造型朴拙
天马龙驹
建筑图
武库栏倚
距今2000年左右的汉代,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重要朝代。然而汉代社会的典章制度、衣食住行、神话故事究竟有什么样的特色?现代人虽然可以从古代典籍中去索解,但文字毕竟枯燥。幸好,汉代人厚葬的习俗,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画像石,栩栩如生的图画,让我们对汉代社会有了直观了解的机会。
汉画像石是两汉时期装饰于墓室、墓祠、墓阙、石棺、摩崖等建筑物上,以石为底,以刀代笔,或勾以墨线、或涂以色彩的特殊艺术作品,是汉代最为精华的物质和精神产品,更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汉画像石表现的内容大致有生产劳动、建筑艺术、历史故事、社会生活、天文与神话、舞乐百戏及祥瑞升仙等方面。生产劳动画像主要有“耕耘”、“捕鱼”等;建筑类画像主要有双阙、厅堂、楼阁等,它是汉代建筑成就的生动反映;历史故事类主要有鸿门宴、西门豹除巫治邺、赵氏孤儿等。社会生活类画像内容庞杂,有达官显贵投壶晏饮、车骑畋猎、斗鸡走狗、往来拜谒等生活场景;天文与神话类有日月同辉、北斗星、彗星、牛郎织女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雷公、风伯、雨师、河伯以及伏羲、女娲等。这些画像融天象与神话为一体,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价值。
汉画像石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画像布局疏朗、构图简洁、主题突出、线条流畅、极富弹性和韵律感。敢于大胆运用夸张变形的艺术创作手法,使各种形象生动而传神。她的艺术风格粗犷豪放、浪漫洒脱,充分显示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和气势之美。走进汉画,犹如走进了一个梦幻的世界,人与神同登一台,仙与凡共处一堂。上及苍天九重,下接冥界黄泉,连接生死,沟通古今。
赏析画像石,还可以解读汉代的民族精神。汉画像石所刻画的形象,龙飞凤舞、雄姿英发、气度恢弘,这是汉代的社会形象,也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汉代精神的真实写照。汉代精神是我们民族初步形成时期所特有的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它气魄宏大,勇于开拓,它崇尚阳刚、大气磅礴。汉代精神所具有的“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的雄浑气魄,在其后两千余年一直发挥着民族凝聚、精神激励和价值整合的作用。
汉画像石还包含当时社会心理和集体无意识。汉代统治者尊崇儒家学说,以孝为先,而且信奉长生不老、羽化成仙之说,奉死如生。同时,经济的发展,导致贫富分化加剧,统治阶级生前奢侈腐化,还梦想死后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人们幻想在坚固的墓室里,有画像上的神仙,还有可使尸体不腐的美玉庇护,仍然能够过上神仙般的生活。
汉代画像石的艺术成就,向来被人们所称道。鲁迅先生就多次盛赞它“魄力雄大”;吴冠中先生在参观汉画像石时说:“我简直要跪在汉代先民的面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则称汉画像石为“难以匆匆理解的文化现象”,并断言:“这一艺术宝库的价值在未来将更加光辉。”
댓글